(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十分强调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9月就指出,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样一个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常识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根本问题还是我前边讲的那个问题,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6]。他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来强调社会主义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他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7]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对于改革开放的开启和新时期的开创都起了重要作用。
面向新世纪,江泽民同志也是把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头脑里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不可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8]。199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这里我要强调一个问题:我们学习理论,关键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性。”[9]江泽民同志还明确提出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他在2001年8月指出:“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10]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上蓬勃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也说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11],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提高探索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问题的本领。2004年5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2005年11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瞄准当今世界的学术前沿,着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8月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12]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党的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3]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再次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发展问题得出的科学思想。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没有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