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惊蛰 万物复苏、昆虫出洞,关于惊蛰你了解多少?

伴随着新年的第一声春雷,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已走到了我们面前。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浓了起来。

惊蛰的气候

惊蛰,古时候最早叫作“启蛰”,后来到汉朝的时候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改为惊蛰,唐朝的时候曾有短暂的恢复,但之后就以“惊蛰”一直沿用至今。惊蛰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太阳达到黄经345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解释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一响,沉眠在土里的虫子都醒了过来,所以这个节气叫作惊蛰。当然,我们知道这个说法只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虫子自然是听不见雷声的,它们之所以醒来是温度变化的原因。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吴藕汀

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分为三候,用来更准确地描述节气的气候特征。惊蛰的三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便是桃花盛开的意思;“仓庚”,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鹂鸟。这个“鹰化为鸠”比较有意思,鸠就是布谷鸟。古语有:“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说的就是这种鸟。仲春之时,天空尚不见飞翔的雄鹰,只看到鸣叫的布谷鸟,在古人的观念里,就好像是鹰变成了布谷鸟一样。七十二候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述,比如“腐草为萤”(大暑)、“雀入大水为蛤”(寒露)等等。其实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消长的一种朴素认识。

惊蛰与百虫

“蛰虫惊而出走”,惊蛰,是一个和百虫相关的节气。当然,我国幅员辽阔,说“惊蛰前后,初雷滚滚,百虫复苏”,这实际上只是相对靠南的长江流域的情况。而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相似的情况可能要再晚上一些。但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这一天是不是打雷,有没有虫子惊醒,我国很多地方在惊蛰前后,都形成了一些和百虫有关的习俗。当然,不管是传播疾病还是啃食庄稼,虫子对古代的人们来说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惊蛰的习俗也多和驱虫、杀虫有关。

比如在江苏的邗江一带,有个照蚊虫的习俗。在惊蛰这天的晚上,当地人要点燃春节祭祀的时候留下的红蜡烛,然后拿着在屋里、院子里到处探照,还要念念有词,比如“惊蛰照蚊虫,一照影无踪”云云,据说这样可以驱走蚊虫。然后,当地人还会把送灶王爷时留下的糯米加糖炒成饭吃掉,叫作“炒虫儿”,就好像把虫子吃掉了一样。

在江西、广西的一些地方,当地人有用撒石灰的方式进行驱虫的习俗,墙根屋角都要撒遍,据说这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遗泽。有的地方还要把住宅周围全都撒上石灰,还要撒出一把弓的形状,这可能是远古某种巫术的遗存吧。而在湖南的醴陵地区,当地人有惊蛰时节在屋里放鞭炮的习俗,叫作“爆惊蛰”,有吓跑虫子的意思。

而在湖北的天门、孝感等一些地方,不只是虫子,连田里的青蛙也要打,当地人叫作“打虾蟆”或“赶虾蟆”。民国时候的《天门县志》记载:“惊蛰节晚,儿童辈敲锣鼓、木梆歌唱,谓之赶虾蟆。”小孩子们敲锣打鼓,田里的青蛙可就遭了殃。

有些读者可能就觉得奇怪了,青蛙是吃虫子的啊,为什么要打青蛙呢?这个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光绪八年的《孝感县志》里记载:“近水家以荆条击池陂水际,曰‘惊蛰打虾蟆,一打就哑’,盖恶其聒噪也。”因为蛙鸣太吵而打青蛙,这也太霸道了。另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光绪年间湖南《耒阳县志》载:“惊蛰喜寒,不闻蛙鸣则秧种不坏。”也就是说,惊蛰时节的气候稍微寒冷一些,对农业生产是有好处的,而青蛙只有在天气比较暖的时候才开始鸣叫。所以,如果惊蛰时节青蛙开始鸣叫,那往往预示着一个不好的收成了。

惊蛰话雷神

《周礼》云:“惊蛰……蛰虫始闻雷声而动。”可见惊蛰这一节气,与打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人也自然地在隆隆雷声的“熏陶”下,构建出了雷神的形象,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神化,也是远古时期很多民族都有的一种普遍现象了。惊蛰始于雷,所以在古代的民间,在惊蛰前后也有很多祭祀雷神的民俗活动,比如贴上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以及去雷神庙里上香祷告,等等。

说到这个雷神,或者叫雷公吧,这个神灵的形象从古到今还是经历了挺大的变化的。最早的雷神的形象,是“龙身人头”的。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先民构建的这个龙的形象,和雷的声音就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最早的雷神有个龙的身子也并不奇怪了。

大约到了汉代以后,雷神才逐渐地人格化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里记载,当时的人们在给雷神画像的时候,一般都是画成一个大汉的形象,一手拿着连鼓,一手拿着上方下尖的锥子。当时的人认为,那个轰隆隆的雷声,就是雷公用连鼓发出的;而比较尖利的雷声,则是雷公挥锥的声音。当壮士奋力挥锥,这雷公可谓是“爆裂鼓手”了。这个雷公的形象流传时间很长,唐代敦煌石窟里的雷公形象,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再到了后来,大概明清时期,雷公的形象又有了变化,变成一个长着鸟嘴肉翅、手持斧凿的形象。

中国的古人在构建神灵形象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世俗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加入其中。比如大家都认为要夫妻和睦,于是古人们就给很多神安排了“对象”:看着西王母很孤单,就造了个东王公给她;看着雷公没人陪,于是设计了电母。电母的形象在典籍中的出现,比雷公要晚得多。《宋史》中说当时的仪仗队里有“雷公电母旗”,到了《元史》里才说得比较清楚:电母旗上的电母,是一个身着绣衣、朱裙、白裤,两手运光的巾帼英雄形象。

春雷隆隆,惊醒的可不只是地里的虫子。依农时而论,惊蛰也标志着春播的开始,耕作的农民也要忙起来了。而对我们每一个工作、学习的普通人来说,寒冷而蛰伏的冬季已经过去,伴随着阵阵春雷,大家也该打起精神好好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