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雨水未必下雨,而客家人却有种习俗,看似奇怪实则温馨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的2月18日至20日前后,太阳达到黄经330度的时候,就到了雨水节气。雨水节气其实是一个表示降雨量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东风解冻”是立春节气的第一候,古人认为春季在五行中属木,而水生木,所以立春之后就要有雨水的浇灌。“东风解冻”之后就“散而为雨”,这是古人对降雨形成的一种朴素认识。其实二十四节气中有许多这种朴素的自然观念,比如立冬的三候中有“雉入大水为蜃”,就是说立冬之后候鸟南迁不见了,水中出现大蛤蜊,古人就认为这是雉(鸟)跑到水里变成了蜃(大蛤蜊)。按我们现代人的自然科学知识来看,古人这些观念无疑是粗糙的,但其实这背后蕴含的是古人的一种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我想这种理念是现代人应该继承下来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雨水的三候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三候,雨水的三候是“一候獭祭鱼;
二候雁北归;三候草木萌动”。
“一候獭祭鱼”,讲的是随着冰雪初融,河流解冻,水中的游鱼开始浮出水面,而以捕鱼为生的水獭也开始出来捕猎了。有意思的是,古人们观察到这个时节的水獭有一个有趣的习惯,就是它们在捕获鱼类之后,有时并不在水中食用,而是选择把猎物带上岸来并排地摆在岸边,就好像人类摆放祭品一样,所以就有了“獭祭鱼”的说法。而这种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习惯,后来也被文人们引申为罗列故事,堆积成文。比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因为行文多喜欢罗列史实材料,就被时人比作“獭祭鱼”。
“二候雁北归,三候草木萌动”,这两候比较好理解了。候鸟对季节的变化是最为敏感的,雨水是初春时节,已经有候鸟开始北归了。而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已经开始有草木萌芽的迹象。这都是春天来临的征兆。
另外,看到雨水这个节气名称,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时应该下雨,但实际上未必如此。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别极大,比如在南方一些地区会有“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的民谚,而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根据历年的气象资料统计,雨水节气前后反倒是降雪最多的时候。
雨水的民俗
雨水生万物,所以在雨水节气前后,在我国很多地方也流行着一些与生长有关的习俗。这里面既有关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关于人的生长。各地的习俗又有不同,而有些习俗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奇怪,但如果放到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的背景里看,其实也很好理解,很有生活气息。
比如在客家地区(赣南、闽西、两广),普遍流行着一种“撞拜寄”的习俗。什么叫“拜寄”呢?这实际上是流传很久的一种风俗,就是认干亲。现在我们理解的“认干爹”,往往是倾向于在个人发展层面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但在古代社会要朴素得多,因为古代生活条件不好,对普通人家来说,能把一个孩子平安养大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所以就产生出借助各方力量的想法,这就是拜寄行为的基本动机。这里的各方力量,主要是乡里乡亲,但有时也会涉及超自然的力量,比如拜寄一块大石、一棵大树,这其实算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以及自然崇拜观念的一种遗存。此外,还有的地方会选择将孩子拜寄给某些宗教人士,比如和尚、道士之类,以借助宗教的力量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那么拜寄为什么要“撞”呢?这主要是因为客家地区的雨水拜寄活动是随机的。一般在雨水节气的清晨,母亲就会牵着孩子等候在村子的路口,然后等待着见到的第一个人,就会上去认干亲,这就是所谓的“撞”了。一般来说,被“撞”到的人也不会拒绝,会在行礼之后给孩子取个名字、送点小礼物之类的,之后两家会像正常的亲戚那样往来。对今天在城市中长大的人来说,这种习俗可能很难理解,毕竟随便碰到的人可靠吗?但实际上,古代的客家人一般都生活在村落、土楼里,生活环境相当封闭。在村口随机碰到的人,其实一般也都是相识的同村人,最远也不过是邻近村落的人,真正碰到完全陌生的外来人的机会是很少的。
除了撞拜寄,在四川地区还有妇女在雨水这天回娘家的习俗,由此还衍生出一个习俗叫作“接寿”,指陪媳妇回娘家的女婿,这个时候要给娘家的岳父岳母带些礼物,比如缠着红线的椅子,再比如炖制的“罐罐肉”,这些礼物都是为了祝愿岳父岳母健康长寿。而如果是新女婿上门,传统上岳父岳母还要送一把雨伞作为回礼,让女婿在外面打拼时能遮风挡雨,表达了平平安安的意思。
除了子女的成长、父母的健康,古代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应该就是农作物的收成了。农业的收成除了需要农民辛勤的劳动之外,很多时候还要靠老天爷的保佑。所以在中国古代,存在着很多“占卜”丰歉的习俗。比如在南方的稻作地区,就流行着雨水“占稻色”的习俗。所谓占稻色,就是在雨水节气前后,把稻米(有的地方是用糯米)放到锅中爆炒,做成爆米花,然后观察爆出的白色米花的数量,数量越多越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