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新时代中国生产力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展望
基于对新中国70年以来生产力理论创新、实践演进规律的分析,提出新时代生产力的构建模式,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应充分激发创新生产力的优势,提高劳动生产力质量,推进绿色生产力模式生成以及提升生产力质量的综合实力,以实现社会财富的加速积累。与此同时,提出新时代中国生产力的实践展望,认为生产力的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与政策引导;高质量发展,成为长期生产力的变革方向。
5.3.1 新时代中国生产力的模式构建
(1)创新生产力的构建
自中国进入经济新时代,信息高级化、网络先进化模式转型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由技术条件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对促进经济增长新动能对旧动能的续接、全面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创新生产力的构建,其一是加快创新理论成果向科技研发成果转移,平滑产、学、研机制。中国已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创新平台、高校创新实验室、企业的研发部门以及独立的科学研究所等,理论成果输出较快。然而在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中却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此时就需要平滑产、学、研机制,协调理论研发、技术发明以及生产部门之间的配合关系,完成理论与实践的顺利对接。其二是创新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生产力的优势激发,需要通过新技术的引入,及时改进传统企业生产的低效率、低质量现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传统企业结构升级,而且创新生产力还会促进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加快发展新产业、开发新产品、塑造新品牌、培养新业态,以推动高技术、高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其三是集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创新型人力资本成为创新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集聚,打造人力科技创新高地,并完善创新机制,强化科技与经济协同,保障创新成果与现实生产力顺利对接。
(2)劳动生产力的构建
马克思提到,“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在同样的时间里,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15)。而当代经济的大趋势已由工业经济转向技术密集型经济、知识密集型经济,提高劳动力质量、发展科学劳动成为适应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劳动生产力的构建,其一是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劳动者供给质量。对于劳动力质量的培育,需要坚持科教融合,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大对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育力度,并重视智力性劳动的培养。发展知识创新劳动的生产力,壮大科研、技术以及管理的精英队伍,使劳动者运用智慧和知识将原科学要素合并,并用于生产活动中,扩大内涵再生产水平。其二需要培育多层次创新人才,构建人才发展平台。现代经济是以大科技、大数据为主导,因此,也需要培育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育掌握云计算、云服务、知识图谱等网络资源与具有数据思维和多方位技能的优秀人才,致力于全面解决多元数据等处理问题和安全问题,以培养面向现代化高新产业具有数据统筹能力的技术人才。其三是解决劳动力错配,组织并整合多样性生产性劳动力。通过政府统一组织、整合、升级多样性生产劳动力,可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错配现象,激发劳动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效率和质量。
(3)绿色生产力的构建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密集,开发消耗率高,生产利用率低普遍存在,在工业化进程中甚至导致了资源的枯竭、生态危机的发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矛盾。绿色生产力的构建,是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新思路,能够规避生产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负向衍生影响,完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核心命题。绿色生产力的构建,其一是将绿色发展作为生产的基本架构,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将绿色生产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在生产过程的起始端,选择绿色、清洁型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低耗能、低浪费的生产系统;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注重废弃物的处理与循环再利用,以充分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排放的无害化以及资源的集约化。其二是创新整合绿色产业链,积极培育绿色新业态。将绿色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以及绿色服务业模式。与此同时,绿色生产力还将培育一系列绿色新业态,如节能环保产业、绿色科技产业、绿色住宅、绿色能源等,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三是完善绿色生产力的技术、路线及政策体系。绿色核心科技的突破是构建绿色生产力的技术保障,绿色生产力的路线是绿色技术作用于生产活动的运动轨迹,而政策体系为绿色生产力提供了架构安排,三者共同为绿色生产力的完美构建保驾护航。
(4)生产力质量的提高
生产力质量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社会的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多重且必要的发展因素,多种经济因素组成内部互相推动的复合关系,引起生产力质量的变动。生产力的质量提高,能够推动经济社会朝着高质量演进。其一是构建生产力质量评价体系、绩效体系、政策体系。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6),将生产力质量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在咨询与决策中寻找生产力质量的阶段性短板,并通过政策及时的引导与调整,使得生产力质量效能充分发挥、生产力质量动能充沛。其二是促进区域间生产力质量的平衡与协调。生产力质量的提高,是以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因此,生产力质量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具有趋同化,注重地区发展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保障生产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以促进生产力质量在区域间形成平衡联动的效果。其三是充分发挥生产力要素组合的最大效能。生产力质量的提高,需要知识生产力、创新生产力成为核心动力,需要绿色生产力成为普遍形态,需要劳动生产力质量的促进,需要完善的制度生产力因势利导,需要精神生产力的激励,也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开放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外部动力。(17)而生产力质量并不是要素组合生产力的横向加总,而是多维化、立体化地形成了一种“新生力量”。这种力量的结构升级,是通过生产力要素组合的充分融合发挥其最大效能的。因此,不仅要提高分项要素的生产力水平,更要促进组合要素生产合力的质量与效率。
5.3.2 新时代生产力实践的展望
(1)生产力的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生产力的进步,是新技术应用在一个工业部门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随后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局部向整体进行扩散,最后必然推翻最初的、陈旧的生产方式,形成结构化变革,并建立起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基础。从手工业的发生,到后来的机器化大生产,再到现代工业的发展,都源自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当新的技术出现时,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厂商会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此时,个人生产与社会平均生产之间差额消失,由于竞争效应的诱导,新的技术将被再生产。这一周期往复的循环运动,是以生产力的持续进步,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与调整。而进入经济新时代以来,中国生产力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变革。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网络为主的科技浪潮即将席卷而来,不仅会兴起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会将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更新,更会实现前所未有的生产模式革新,形成以知识主导、创新型智慧经济的经济新形态,从而颠覆性地变革社会经济结构。新时代的中国,将充分把握这一科技优势,将科技成果及时地转向生产力,推动经济新一轮增长。
(2)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与政策引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强调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深化改革会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18)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自进入经济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致力于中国新兴产业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绿色生产模式的构建、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就需要特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经济平稳、良好运行。深化制度的供给侧改革,优化制度供给,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投融资机制、财税补贴机制、生态效益保障与补偿机制、并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污染防治监管制度等,可以清除生产力的束缚与障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完善的制度支撑的作用下,还需要政策及时、规范地引导,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环境政策等宏观政策的嵌入,加快生产力的构建与发展,使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平衡统一。因此,在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发展与保护,需要因势利导的制度支撑以及完善优化的政策引导,才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活力释放与效能发挥。
(3)高质量发展,成为长期生产力的变革方向
纵观新中国70年生产力的进步,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国家宏观层面,基于充分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把握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全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布局、方向与路线。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再到新时代提出的保护生产力,都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而指导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生产力的变革方向,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的。自进入经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中国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严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生态治理任重道远,生产力质量和效益低下等问题,为解决现阶段困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内容,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生产力的变革方向。长期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大力发展创新生产力、增强劳动生产力质量、加快绿色生产力建设、提高生产力质量,将致力于创新生产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制度供给,平衡生态环境,从而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生态朝向高质量发展。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0.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
(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66.
(6)任保平,李禹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生产力质量的决定因素及其提高路径[J].经济纵横,2018(7).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7.
(8)[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0.
(9)[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0.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8.
(1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66.
(13)任保平,李梦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生产力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3):5-13.
(14)[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8.
(1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0.
(16)任保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产力理论的演进轨迹与创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9):94-102.
(17)任保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产力理论的演进轨迹与创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9):94-102.
(18)顾海良.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3):4-1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