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的演进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因此,研究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演进;另一方面要归纳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之处。
5.1.1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演进
(1)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关于生产力的概念,早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代就被经济学者们普遍关注,重农学派魁奈将生产力认为是“土地生产力”,亚当•斯密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萨伊则创造性地提出“精神生产力”,认为生产是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并进一步将生产力细化为“资本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李斯特则对生产力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提出“财富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的观点,强调生产力在国家层面财富创造的重要性,并将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制度生产力。
马克思基于对古典经济学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对生产力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化、规律性的变革,表现在将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思考,不是研究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而是思考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是一种具体力、有用力、现实力、综合力的概念,表现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力量。(1)马克思也强调,生产力离不开人的活动能力,由于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而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这意味着生产力发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以及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等联系中,表现为人们生产物资生活本身的能力,即人类改造自然时从事实践活动的生产能力。(2)(3)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明,“生产力是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即认为生产力决定于人们所处的经济社会条件,具有历史性和实践性,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应用能力所形成的特定的、客观的结构和功能。(4)与此同时,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和工艺上的应用、生产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用等因素都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扁平化的经济学概念,不是仅研究生产力创造财富的数量关系,而是形成了全新的经济学哲学视角。这种经济学视阈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并且与社会成员共同活动方式相映射的。
(2)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继承与拓展
传统生产力,主要涉及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实体性要素,以及科技、管理和教育这三大渗透性要素,通过科学技术在生产性要素上的渗透,得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正如马克思在其生产力理论中,认为通过教育训练、从事科研等活动,将智力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将创造更高的生产力。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充分继承了这一思想源泉,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研究是基于社会发展层面的研究,探索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并逐步形成中国化的新思想、新方法。
新中国70年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拓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生产力理论中涉及的动力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的动力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二元矛盾;而改革开放以来,强调通过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的动力朝创新动力转变,并认识到劳动生产力质量对综合生产力的增强效果;自经济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的阶段性矛盾开创性地提出了“保护生产力”的新思想,重视绿色动力效果。其二是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源泉。在新中国70年的建设中,生产力的发展来源由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三大基本要素拓展为诸多要素的组合效果,由旧生产要素的改进和升级以及新生产要素的发明创造共同推进生产力质量的提高,组合生产要素的构成成为新时代中国生产力的主要源泉。其三是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宗旨,注重发展生产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将先进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力社会相结合,变革了生产力理论的发展方向。其四是与社会阶段相适宜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新时代以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准则,指导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方式,并以供给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充分激发生产力质量的新活力。
5.1.2 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新中国70年以来,在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拓展中,总结新中国70年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点,主要包括:由传统生产力要素向组合生产力要素发展、由生产力效率向生产力质量发展,以及由短期生产力向长期生产力发展。
(1)传统生产力要素向组合生产力要素发展
生产力发生于人的动态运动向物质的静态性存在转化的过程中,是一种对象化的作用力。既然是一种力,必然会造成对象的相对运动,这种运动过程也可具象化地表达为匀速力和加速力,由劳动力的数量增加(如劳动时间的延长、劳动者的增加等因素)带来的劳动量上的增加,体现了价值基本形成的叠加效果,是使用价值以及价值的匀速增加过程,是一种延续性的发展行为。而相对的加速力,则是指引入一个加速度,促进价值的加速增殖,在相同的时间间隔里带来价值量的加速增殖,是一种变革性的发展行为。加速力是一种矢量化概念,既具有大小,又具有方向性,而方向是以所有的外力组成的合力为导向。而要实现加速力,就必然要跳脱传统的生产力要素的约束,转向组合生产力要素的综合作用。组合生产力要素是指参与生产力构成的新要素组合,包括生产力条件要素、生产力过程要素以及生产力与社会的结合要素。生产力条件要素是指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以及自然物质的提供能力;生产力过程要素是指资源配置能力、机器生产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分工与协作能力等;生产力与社会的结合要素是指社会发展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制度激励能力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程持续推进,就会有新的生产要素被创造,并加入某个生产环节,促使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带来的提质效果会不断加强。由于一些生产力要素对综合生产力多重环节都具有重要性,如科技创新生产力,可将其从要素分力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力,发挥特殊的职能。组合生产力要素的提出和发展能够优化生产模式,加速生产力的高效推进。
(2)生产力效率向生产力质量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道,“生产条件,也就是生产方式,从而劳动过程本身必须发生革命,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5)马克思在这里阐述的实际上是劳动力效率的提高对生产力的积累带来的积极效果。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拓展,认为不仅要重视生产力的效率提高,更要重视生产力质量的增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生产力也有着质量和数量的二重属性,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6)生产力质量,是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在生产力效率的基础上,增加了结构性、人文性以及生态性,是一种多维的立体化概念。而马克思指出:“在这里,也像在自然科学上一样,证明了恩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所发现的下列规律的正确性,即单纯的量的变化到一定时点就会转化为质的差别。”(7)这一论述意味着,生产力的质量是在生产力的数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形成的,并且这一行为“转化”,不是“转变”,也不是“积累”,生产力的质量不是所有生产力要素分力的加总,而是产生了一种新的作用力,也产生出新的作用效果。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进程的创新性,也在于区别了生产力效率和生产力质量的概念,狭义上生产力效率是生产力质量的同义语,但广义上认为生产力效率是数量积累速度的度量,而生产力质量是一种结构化的改变。生产力质量的发展,强调一种“新的力量”的创造、生产力质量的渐进式提高,这一力量便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共同的递进式变革。
(3)短期生产力向长期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本质上表现为人的活动对自然物质的中介调整和自由控制,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虽然它们属于一种共同且不可分的统一过程,时间上表现为一种连续递进的动态变化,空间上则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生产力理论,需要考量设定系统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中形成的综合概念,而且包含社会阶段、外部环境、经济市场以及社会供需的适应能力,显示出复杂性、完整性和经济阶段约束性特征。这意味着,需要考虑新中国70年以来,生产力理论的演进在时间、空间上的趋同性与异质性。长期生产力曲线的态势表现为各个时点上短期生产力最优化状态的动态集合。观察长期生产力的移动行为,不仅能寻找短期生产力优势,而且能充分把握一国经济增长的变革方向。由短期生产力向长期生产力理论的演进,强调重视在长期视角下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问题。长期生产力虽然不具有短期生产力遵循的比较优势,但是在长期上,依然会形成动态优势。这就需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站在宏观国家战略层面,认识到长期科技创新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以及劳动生产力质量的知识生产力重要作用。科技创新生产力是经济社会进步、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的核心要义;而绿色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物质资料基本活力的重要保障;劳动质量生产力对于生产过程的优化与改进、生产力质量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知识生产力的增强,则能够提高一国的综合创新实力,并能将科学知识与实践运动充分融合,发挥长期生产力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