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之源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良田沃土,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辅相成。近年来,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积极实践“涵化教育”,以“有敬、有执、有容”为教师人生内在境界的追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逐步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一、“涵化教育”的提出
建湖县实验小学是一所有近百年校史的老校,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之一,1998年再次通过省级实验小学验收,1999年成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先后荣获十多次国家级表彰、三十多次省级奖励,成为盐阜大地上一朵灿烂的教育奇葩。
面对着一项项荣誉的纷沓而来,面对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教师或沉湎于往日的“成功”之中;或畏难于辛苦,停滞不前;或对自身职业心理飘摇,得过且过……凡此种种,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愈来愈明显,教师的文化素养、业务素质、责任意识同学校的发展形成一对矛盾体。如何利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并借助教师成长推动学校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新一轮课题。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拥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拥有一流的学校;拥有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才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力,是教师追求自身价值的动力源。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必须从教师的内在需求入手,从教师的精神世界着色,打造特色师资队伍,使学校不断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涵化教育”的内容
“涵化教育”是我们对教育文化的一种追求,是对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生长,是应对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需要。“涵化教育”以“有敬、有执、有容”为目标,它是大爱的教育、灵性的教育、无痕的教育。具体讲,“有敬”指敬畏自然,敬崇生命,敬重生活;“有执”指执求真理、执扬个性,执追理想;“有容”指悦容自我,宽容他人,善容社会。通过以人化人、以敬过敬、以执求执、以容增容,使教师和学生分别成为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阳光教师”和“阳光少年”。
三、“涵化教育”的实施
1.用高尚的师行引领
(1)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一是完善目标导向机制。早在1996年,建湖县实验小学就制定了《建湖县实验小学师资培训远景计划》。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修缮,形成了新的教师发展规划。在此规划中,我们将教师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即普通岗位型、责任职业型、敬业事业型。并对每个层次的目标进行细化:走上工作岗位三年内,必须成为普通岗位型教师,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五年以上,必须成为责任职业型教师,拥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在任教的一门学科内有研究专长;工作十年以上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敬业事业型教师,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并朝着这个理想奋进。二是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学校修订《建湖县实验小学奖惩条例》,其中“教师发展”一项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此外,还根据教师每学期的发展情况进行考评,并注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奖惩、晋升、评优、提干的重要机制。
(2)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一是学习省内外的名师楷模。如汶川地震中许多老师为了救孩子而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录像片段,大规模地宣读英雄教师的事迹;开展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让英雄教师的事迹震撼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净化每一位教师的心田。二是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学校为特级教师金加锦、唐广泉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定期组织教师向他们学习,和他们交流,探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教育精神,学习他们的教学之法,传承他们的教育之道。创造一切机会对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或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三是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学校领导庄重承诺:“向我看齐,从我做起!”引导全体教师自觉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3)以远大的目标激励人。目标是引领教师成长的“明灯”。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建湖县实验小学在认真分析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基础上,合理地为每个教师设定不同的成长目标。一是签订目标责任书。每位教师根据学校提供的“友情发展提示”,结合个人的愿望,自己拟定个人年度成长目标责任书,并与学校签订责任状。学校负责提供个人自我发展的平台,教师自己负责完成自定的计划。这样,通过“压担子”的方式,为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精神动力,促使教师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二是完善教师个人发展档案。学校为每位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档案。一方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留下印迹;一方面为解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资料;同时,名优教师的成长历程还会激励青年教师沿着他们闪光的足迹前进。
2.用深厚的文化熏陶
(1)营造人文气息,给教师以阳光。一所有品位的学校,应该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学校领导思想解放、理念开放,言行奔放且富有人情味;教师志趣高雅,仪表典雅,举止文雅且富有书卷气。中国台湾教育家林清江说:“一所学校的领导者,他永远关切学校的物质文化,也永远关切学校的制度,更永远关切其组合分子的理念、价值和行为。在这三者之间永远要求平衡。”教师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他们所从事职业的要求,也是他们自身追求职业尊严、延续教育生命、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学校尊重教师的这种高尚需要,支持他们的追求,想方设法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人本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把学校建设成教师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浸润其中,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专业发展重新思考、定位,并由此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2)打造书香校园,给教师以储备。作为教师学习发展的场所,学校积极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上动脑筋、下功夫,让每一位教师懂得学习是工作,学习是生活,学习是一种责任;让每一间教室、办公室都成为学习室、研究室,弥漫着浓郁的学习、研究的氛围;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教者、学者、思者。一是鼓励阅读。阅读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每学年,规定教师阅读20本以上的教育刊物,2本以上教育专著,鼓励教师通过读书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层面。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读书沙龙等活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精神呼吸”。二是设置小讲堂。为了达到用文化提升教师内涵的目的,学校还为教师设置了小讲堂,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如对音乐方面了解精深的教师,可在小讲堂里向全校师生讲解西洋乐、民乐或如何欣赏音乐等。对历史有研究的教师讲解历史;对某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研究的教师,可向大家介绍其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总之,在这里有文学、绘画、教艺……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三是出刊《行知诗篇》。这里是教师流淌心声、交流思想的方寸天地,为了能在《行知诗篇》上刊登文稿,老师们精心撰稿,虚心请教,有不少教师以此为起点,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尝到了笔耕的喜悦。
(3)务实课题研究,给教师以底蕴。课题研究是引领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实验田”,教师通过这个载体来实现自我的提高。一是推行精品课题招标制。学校将需要“招标”的精品课题公示,任何一个小团体都可以拿出自己的实施方案参与竞争。一旦赢得实验课题,学校便给予课题实验经费,同时还聘请专家、名师担任课题实验指导,并进行课题实验跟踪督查,确保课题实验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学生的生活。二是实行课题研究全员制。课题研究注重全员化、群众化。为此,学校推行课题研究“1+1”机制,即每个教师必须参与团体申报一项课题,根据主课题,衍生出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应用型”课题。实施课题研究“1+1”,一方面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全校课题研究的“大会团”作战,从面上推动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耕作好自己的“责任田”,实现全员互动。
3.用丰富的活动磨砺
(1)为教师专业发展架设平台。“谁赢了今天的教师,谁就赢得了明天的学校教育”。因此,学校在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加强培优、培训,努力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机会。一是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组建由名教师、学科中心组成员、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共同参与的复合型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差异,实行协作交流、资源共享,体现互动共生,从而实现教师由点到面的发展。二是成立青年教师研习会。这是针对学校青年教师较多、专业能力还不够强的特点,为让他们的迅速成长而设立的一个集学习、研讨、修身养性于一体的组织。学校定期聘请专家、名师对他们进行培训。三是实行双师双轮备课。即由两人共同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教学中要实践的教学理念、学习原理以及课堂教学结构,由一人执笔完成教案的共性部分,个性设计由其他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个人教学的独特方式自行设计,然后在集体备课中“互通信息”,提高大家对教案设计的理性认识。四是专家引路。除了利用校级名师、骨干教师引导青年教师自主成长、互动成长外,学校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青年教师与校外名师亲密接触,感受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人文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使其思想得到净化,理论得到提升,视野得到开阔。
(2)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舞台。为了让教师成长为新课程的优秀执行者和自主开发者,建湖县实验小学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人生的价值与职业的幸福。一是在“我的教育故事”中感受到初为人师的幸福。由于青年教师工作时间不长,专业知识还不算丰富,学校要求他们将平时在工作中发生的教育案例记录下来,并进行这方面内容的“讲故事”竞赛,意在让他们在这些鲜活的教育故事中开启教师成长的大门。二是在“论文宣讲会”中感受事业的博大精深。这项活动的流程是:论文宣讲—自我剖析—教师沙龙—自我反思。大家侃侃而谈,或赞同,或表示异议,在辩论中加深了对新课程的领会,实现了理论的沟通、心灵的沟通、思想的沟通。三是在“精品展示课”中感受到探航的喜悦。每周四的上午,由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上一节示范课,供大家学习、研讨。这种形式既满足了骨干教师展示才华的心理,又促使广大教师以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
(3)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擂台。搭台比武,以比促学,以比促教,以比促改,这是建湖县实验小学保持多年的优良传统,不少青年教师通过不断地磨炼脱颖而出。一是进行年级组会课。以年级组为单位,大家齐心合力打磨出一堂好课,参加校级会课活动。这不仅仅是一堂课,也是教学思想的碰撞、教学技艺的博览、教学智慧的汇聚,更是涵化教育的一个闪光点。二是开展基本功大赛。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参加,比赛的内容除了“三字一话”外,还有教育理论测试、课件制作、教案设计、作业设计等,老师们在“赛”前积极准备,实现了以比赛促发展的目的。
实施“涵化教育”以来,建湖县实验小学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以校为家,处处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管理,形成了有爱心、肯负责、善合作、会学习、有作为的新教师群体形象,团队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敬、有执、有容”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内在追求。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和探索。“涵化教育”让建湖县实验小学的教师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擦出了思维的火花。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做下去,研究下去,探索出一条让教师最大限度发展的道路,真正让学校发展教师,让教师发展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