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语文”教育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涵化教育理论探索

涵养化育 自然天成①——小学“涵化教育”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于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随着新课题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的小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功利色彩仍然较浓,教育的行为依然表现出浮躁不安、急功近利,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始终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也约束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教育的本义是什么?韩愈说: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培养21世纪的新人,不能只重“授业”,淡漠“传道”“解惑”,应该做到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美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基于此,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涵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我们的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成长——教育是一种科学行为,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基础教育办成关怀学生一生成长的教育,规范行为,优化方式,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儿童一种本能的生命需要。那么,怎样让我们的教育走向科学、贴近科学呢?我校涵化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力的尝试,我们将我们的教育行动看作一种播种爱、收获爱的科学行为,让我们的教育成为推动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

基于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纳入我们教育生活——涵化教育是建构校园文化特征的校本行为,我校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在丰富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熏陶、滋养、品质提升,一直是我们致力研究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在通过建设和谐校园,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乐的课堂、欢的活动中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然,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涵化教育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涵化文化成为我们的教育生活。

基于我们的课堂建设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活动——涵化课堂倡导以儿童作为生命体,尊重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差异,尊重儿童的思想,注重激发孩子的主体性、创造性,强调关怀儿童的独特个性,扬长避短,成就特色儿童,成就每一个儿童生命的卓越。涵化课堂要成为师生心灵的约会,具有品味意蕴悠远的禅味;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相信每一个生命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欣赏每个生命的唯一性,使不断发展的素养成为孩子生命的独特符号。

综上所述,《涵养化育,自然天成——小学涵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是顺应基础教育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推进课程改革深入运行为主旨。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行动研究为基础,我校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大量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较强的涵化教育实践模式、途径、方法等,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涵化教育理念界定

涵养:“涵”的本义是说自然界里丰饶的水滋养万物生长发育,哪里有水滋养,哪里就有鲜活的生命。“涵养”指教育要像丰饶的水滋养万物那样对人实施教化、养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

化育:《说文解字》释云:“化,教行也。”“教行”就是“教化”的意思,“化育”是指教育者以超然的心境、博大宽宏的胸襟、悄然无声的教育技艺“涵化”学生,使学生自主成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涵养化育:指我们的教育要像春风涵煦、春雨涵浴、溪流涵潺、清泉涵润一样,追求教育手段的无痕,以自然的本色唤醒教育的自觉,以生活的真情润泽生活的真知,以心灵的高尚滋养心灵的纯真。

自然天成:指水之滋养万物与文明之教化人类的过程要顺应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在不抑不张、不纵不压、不紧不缓、不雕不饰的平静恬淡中自然化成。老子云: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无为”即顺应自然,遵循客观规律,在涵养化育中无为自化,自主建构生成。

“涵养化育,自然天成”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说教育应似水的载歌载舞——她似水之轻盈、灵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教育的轻盈与灵动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她似水之温润、柔韧,喻指我们教学需讲究艺术,教育的温润、柔韧不就在我们每天与孩子们相遇的课堂里吗?她似水之无形、丰满,告诉我们应关注孩子生命成长,教育的无形与丰满让我们更加敬畏生命,告诉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无限的精彩。通过构建有意义的生活,滋养儿童生命的成长,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作为教育理念,这是道家的教育主张。老子云:凡事要遵循客观规律,涵化天下,自然天成,无为而治,无痕而治。实质上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的铸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这一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体现了“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是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校本表述。

涵化教育是以“涵养化育,自然天成”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它是当代素质教育的一种校本探索。涵化教育以培养“有敬、有执、有容”的人格品质为目标,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有敬:敬畏自然,敬崇生命,敬重生活;有执:执求真理、执扬个性、执追理想;有容:悦容自我,宽容他人,善容社会。

涵化教育在强调生活滋养、文化熏染的同时,通过主体的合理交往与对话,引导学生自主体验,促进学生主动整体建构,实现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涵化教育的系统思考与实践包括目标体系的构建,学科教学模式的变革,师生关系的重塑,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管理与评价方式的创新等。

涵化教育试图透过研究和实践,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培育体现童年精神的儿童文化,实现学校文化的自觉。近几年来,我校把涵化教育系列实践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以“有敬、有执、有容”为育人目标,夯实基础,放眼未来,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实现儿童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

三、研究内容

涵化教育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构研究。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构建人文和谐的童话校园;加强校园师生行为文化的建设,努力形成“有敬、有执、有容”的阳光教师与阳光学生;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打造“生命践旅”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品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师德推进年”为契机,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涵化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课堂教学是实施涵化教育的主阵地,精心构建涵化文化课堂范式,把双师双轮备课推向深入,形成重自主、重多元、重拓展的新语文文化课堂。

涵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进行订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真正为学生拓展出一片自由、自主发展的校本课程学习平台。

涵化教育实践评价体系的研究。在涵化教育理念的观照下,形成科学的校本评价体系,完善“阳光少年”系列评选制度,以“我是漂亮实小娃”为平台,努力实现以优秀的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整合学校、家庭与社区有效资源,形成涵化教育合力的研究。努力拓展涵化教育实践的区域,不断开掘有效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互补互惠,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实现三者紧密联通的和谐教育共荣圈。

主题德育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教育的特点出发,探索涵化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与实践模式。在活动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展“信息与未来”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研究重点

1.涵化教育背景下,小学涵化课堂文化和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2.菜单式校本课程的研发

3.校园文化生活的实践与研究

五、研究的过程

以涵化教育为核心,确立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围绕“涵养化育,自然天成”,通过项目引领、课程开发、文化建设等方式培养学生有敬、有执、有容的人格品质,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让教师充分享受职业幸福。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2008年9月至2014年10月,历时六年。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3月)

对我校素质教育及新课程实施现状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我校涵化教育五年发展规划,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13年3月)

第一阶段:2009年3月—2010年3月

制订实施计划,健全组织机构,通过宣传、动员、培训等方式,做好实验起步工作。进行有关“涵养化育,自然天成”教育思想及实践的文献研究,把“涵养化育,自然天成”作为核心价值对涵化教育进行系统思考和理论建构,进一步完善涵化教育的内涵和策略,制订涵化教育实施纲要,提升我校教育理念,形成我校教育哲学。

第二阶段:2010年3月—2012年3月

加强涵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小学生活课堂的实践”“定单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涵化教育理念关照下,教师团队精神的建设”等各子课题分类研究,注重实践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理论提炼,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报告。同时通过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了解学生、教师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第三阶段:2012年3月—2014年3月

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改进学校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聘请专家对我校“生活课堂实践”“定单式校本课程”“亲近自然、快乐生活”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等重点子课题进行评价与指导,通过普查、抽样、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二阶段的感性认识进行理性升华。对学生、教师进行个案跟踪调查,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

3.结题阶段(2014年3月—2014年10月)

对实验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经验总结,形成研究与工作报告,整理汇编当代小学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集、小学涵化教育实施案例集等,在此基础上继续丰富内涵,完善结构,并拟定继续实验的计划。

六、涵化教育的核心思想

涵化教育是关乎孩子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实践。旨在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滋养学生的成长,它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适切发展(目标层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价值取向),倡导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教育方式),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智慧(教学艺术)。

涵化教育是关乎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实践。它的本质是对当代素质教育的一种校本探索,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观照儿童生命成长的一种教育实践。涵化课堂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相信每一个生命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欣赏每个生命的唯一性。

涵化教育是关乎孩子生活滋养的教育实践。涵化教育者在强调教育应该向自然开放,向生活开放,通过生活滋养、文化熏陶的同时,进行主体的合理交往与对话,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涵化教育是关乎师生精神与智慧文化建设的教育实践。引导儿童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圣、爱,把文化本身的精神、人文内涵脱胎于一个个鲜活的主体,激活、唤醒和培育孩子的价值感和人生情愫;引领孩子在哲学思辨中“参悟”,在有意义的对话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和感悟;通过搭建儿童文化培育的平台和学校文化积淀濡染的活动探索,用圆融的品质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七、研究成果

(一)“主题式”德育文化体系构建

德育文化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对学校的内涵和特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施涵化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学校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以办学思想和理念为中心,使之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目标,成为思想的生长原点和价值追求,进而使涵化教育成为师生现实及未来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实施项目: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孕育孩子道德之魂

1.理论连缀

骆宾王有句名言:“情蓄于中,事符则感;形潜于内,迹应斯通。”好的教育活动必定能够使学生感动。厚德载物,道德品质是儿童素质发展的灵魂。我们坚持育德为先,育人以德,倡导大爱无言、教育无痕,通过开展系列主题德育体验活动和品质文化的熏陶,让孩子的情感、心灵、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感动和感化。

2.实践架构

(1)用高位的文化熏陶。首先,用高位的文化引领师生前行。最终决定教育高度的,不是阳光下教学楼的物理高度,而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高度。未来学校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文化素养的竞争。我校以“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实小文化来引领师生前行,提升教师的精神高度,这种文化就是学校的一个符号。学校在具体可感的办学目标上建立学校的美好愿景,并将其深深根植于教师心中,让每一位教职工时刻都能明确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学校群体的价值走向。其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用经典的文化引领学生,用高位的文化提升学生,给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从每天的晨读中辟出15分钟,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潜心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千家诗》等古代经典之作,观看《百家讲坛》;每年举办“校园读书节”“阅读暑假天”等读书汇报活动;通过开展“牵手名作家,好书伴成长”活动,让学生与名作家“零距离”对话,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名家的风范、大师的智慧,熏陶着我们禀性淳良的孩子,也感染了我们善良的家长们。校园里,到处都充盈着丰厚的文化韵味:宽敞的校门前的电子显示屏,教室前的“德育墙”,学生创作的经典童话想象画、名人名言、电脑绘画等,引领着学生迈向健康的生活;现代化的图文中心、立体式绿化、充满童趣的雕塑,引发了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科普长廊里的航模、车模、宇宙奥秘等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2)用精彩的活动锤炼。深入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活动,借助“西塘少儿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班会、晨会等活动阵地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听讲座、办演讲、看影片、发布新闻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我是漂亮实小娃”“小助手在行动”“习惯成就美好未来”“美德伴我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开门轻轻等小事做起,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常抓不懈,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个性,逐步使学生成为生动活泼而又不失规范的文明学生。“童心放歌”“情牵九龙”“淮剧唱童谣”“娃娃足球节”“公民教育”“生命践旅”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孩子们清纯的童年打开了多彩的生活之窗。为了加强学生与长辈的情感沟通,在三八妇女节还组织“亲子互动体验活动”,孩子在这特殊的节日里向母亲吐露了心声。通信中,孩子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母爱的慈祥与博大;家长在孩子的真情叙说中感受到了童心的呼唤、童言的纯真和童爱的炙热。在以“飞翔的风筝·飞翔的梦”为主题的“亲子放飞”实践活动中,众多的家庭亲密合作,将象征亲情挚爱的风筝放飞高空。风筝飞翔,童心飞翔,亲情飞翔……

(3)用灵动的环境熏陶。用儿童的环境孕育品德,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集体都应该开辟自己的‘审美角’——一丝蔷薇或一架葡萄,一棵小桃树,一片小柞木林等,如果没有这个及其重要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的道德教诲——要爱护生物和美好事物,要做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等,都会变成空洞无用的词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师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我们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大力推行学生德育案例研究,形成切实有效的德育工作措施,通过生活滋养、文化熏陶,加强交往与对话,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自主体验,促进学生生命的主动建构,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构建生活涵化、情感涵化、榜样涵化的德育工作范式。一是让校园里的“花草含情”。在校园里创设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童话园”,为学生提供了放飞梦想的空间。学生们种植大片绿地,美化小花园、植物角,在每片绿地上设计有创意的童话乐园,里面有充满童趣的想象画;在绿地里设置了警示牌,上面写着“有了绿色,你的生命才显滋润”“爱护我,让我和你共成长”“小草睡了,请别打扰他”等充满人情化的话语;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等配上了童趣化的自述……学生徜徉在童话般的校园里,怎么忍心去破坏这份情趣、这份雅致呢?二是让“教室增辉”。首先,从审美的角度去重新规划、美化,让室内环境既有春天般的“绚丽”,又有夏天般的“火热”、秋天般的“成熟”和冬天般的“冷峻”,让学生一年四季都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自然美的熏陶。其次,要求各班级设立生物角、图书角。让学生在自己种植花草树木、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感受人类的爱心;让学生在富有书香气的环境里自由读书交流,感受人间真情。最后是建立两版一刊。即“冲浪”专版,“生活浪花”专版和“行知诗篇”专刊。

3.实践结论

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传统的道德教育,用枯燥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导致孩子的天性被遮蔽,童年的生态被破坏。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极大地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努力让儿童成为自然的宠儿,让儿童成为余裕的天使,让儿童成为本能的缪斯,让孩子的道德在品味书香、主题活动和灵动的环境中获得体验、提升,向幸福童年的深处漫溯。

(二)“对话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

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实施涵化教育的主阵地,涵化教育理念应该在课程和课堂上得以实现。涵化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模式构建,应以促进学生基础性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课堂成为孩子主动、全面发展的舞台。

实施项目:打造涵化课堂,点亮师生智慧之光

1.理论连缀

庄子说:“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匹。”这实际上描绘了古代教育中进行生命对话的理想图景。而涵化教育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涵化课堂倡导教学活动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孩子真实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藩篱,填平学科与学科间的鸿沟,让教与学充满奇妙的感觉、想象、思考、领悟,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悟和建构中进行精神的塑造,感受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贵的心灵境界。近几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教育理念指导下,积极打造涵化课堂文化,用高尚的文化引领师生从容行走在有效的课堂中。目前“对话式”涵化课堂已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特色。我们以“有效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积极开展“155课改工程”,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点亮师生的智慧之光。

2.实践架构

(1)构建“生命对话”的涵化课堂。涵化教育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在实施涵化教育过程中,我们积极构建涵化课堂范式,形成“本真高效”的风格和“大道至简”的教育智慧。我们坚守“一个改革理念”:涵养化育的情景,简约有效的结构,自然天成的效益。在平时的常态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五大改进行动”:将自己独立思考、认真琢磨的文本讲学稿带进课堂;将适用的教具和学具带进课堂 ;将“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校本理念和教学情景带进课堂 ;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进课堂;将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带出课堂。同时实施“五大保障工程”,即:教师阅读工程;级部“磨”课工程;“教学五认真”质量督查和评议工程;课堂教学达标认定工程;基本功培训与考核工程。我们在构建“情境引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建构生成”的涵化课堂教学范式的同时,深入挖掘文本资源,加大课堂文化的含量,提高课堂文化的厚度,用文化浸润课堂,依课堂养育学生,在课堂教学理念、形式、师生关系方面落实“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思想,追求无痕的教学艺术,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涵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顺学而导并遵循三项原则:一是民主教学原则。只有民主化的课堂教学,学生才敢问、敢议、敢说,学生才能找到放飞自己思想的天空。实施民主教学,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学生心语的忠实聆听者,以自身的良好言行教育学生,从而真正实现对每位学生的人文关怀。二是微笑教学原则。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改变生冷严肃的面孔,对学生不责备、不谩骂、不侮辱,让温馨、慈善、和蔼的笑容走入学生的心灵。三是阳光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也应该像阳光一样,让温暖照到每个孩子的身上,特别是把人文素养的缕缕阳光照到学困生、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身上,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重找做人的尊严;使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拼搏自信。涵化教育的课堂中弥漫着宽容、平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涵化教育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学生对生活体验的过程;涵化教育的课堂蕴涵着浓烈的生命意识,把童趣、童心、童真作为起始点和落脚点,关注独特的生命个体;涵化教育的课堂重视孩子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生成……我们根据涵化教育的理念,制定了各学科实施项目,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实施项目为抓手,开展涵化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有敬、有执、有容”的阳光学子。如语文学科的项目指标:一是大大方方说好话;二是恭恭敬敬写好字;三是开开心心读好书;四是真真切切作好文;五是堂堂正正做好人。同时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双师双轮”集体备课。为了推进有效教学,建立了新集体备课运作模式,强化了校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集体备课中的管理与引领作用。新的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交流教学策略、展评教学资源、化解教学难点、养育教学风格、碰撞教学智慧的对话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把自己当学生,评课时把自己当专家,实现教材的二度开发,三维立体备课,努力提高涵化课堂效益,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2)锻造高品质的教师团队。课堂的涵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离不开中流砥柱——教师。我们努力从教师的内在需求入手,从精神世界着手,以“有敬、有执、有容”作为教师人生境界的追求。倡导大爱无言,根据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用文化涵养教师,培育积极的动力文化,丰厚教师人文底蕴,养育教育智慧,锻造优质的教师团队,努力形成涵化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共同体。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有一个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良知,一个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个承认约束的自由,一个终身学习的追求。确立“菜单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开展“行知论坛”“青年教师研习会”“教学反思”“一人一课”主题教研、“三人行教学论坛”“读书汇报会”“学术沙龙”“教学体验”“思者足音”等教研活动,举行“我与涵化课堂同行”教学展评活动,举行家长开放日和教育开放周活动等,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舞台,不断展示涵化教育实践成果。首先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一是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将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结合成一个“共同发展体”,举行“名师课堂开放周”“名师大讲堂”等活动,让老师们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二是实施“名家引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一批骨干教师走进省内外一流专家名师的课堂,感受、汲取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采取“请进来”的形式,让名师与我校教师“面对面”,使广大教师产生自主成长的内驱力。三是成立青年教师研习会,为青年教师制订三年成长计划,举行系列主题研讨活动。其次,为教师专业成长增添后劲。积极开展“读书提升素养”活动,引领教师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开阔视野,用阅读丰富自我、修炼自我。一是精读一本经典。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每学期要求教师精读一本经典书籍,反复读,掌握精神实质,简单地说,也就是读一本看家的书。从经典中汲取精华,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修炼自己的德行,完善高尚人格。按照读书计划,组织教师阅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不跪着教书》《静悄悄的革命》等,教师根据所读内容撰写心得体会,学校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感悟。在学校的网站上开辟“每周一读”专栏,倡导老师与同仁“对话”、与名师“对话”、与大师“对话”,并跟帖发表自己的感言。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碰撞中提升阅历,在博览中形成书卷气和教学才智,丰厚了文化底蕴。教师们都说:“我们在读书中读出了工作的美丽,读出了个人的价值,读出了人生的力量。”二是精研一位名家。作为教师要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们要求教师在博众家之长的基础上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例如,班主任重点研究魏书生、任小艾、丁榕等;小学语文教师重点研究李吉林、于永正、贾志敏、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等;小学数学教师重点研究邱学华、华应龙、陈惠芳等。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让老师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三是主攻一个专题。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的专题很多,我们读书时可以选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要做到短期速成,就必须目标专一。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的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六个月到一两年,甚至用更短的时间,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教师的专业能站多高,取决于教师触摸过多少文字;教师的专业能走多远,取决于教师品味过多少书香。最后,用行动研究引导教师走向教育幸福的阳关道。研究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研究既可以给人带来幸福,也可以点燃激情。这些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教师年度小课题研究”,通过行动研究催生教师的“幸福美感”。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滋养和回馈,而且标志着生命价值的升华。我们把教科研工作立足“为了行动,基于行动,在行动中开展微格研究”,围绕有效教学主题,制定学科微格研究菜单,如语文学科:确定“课堂问题设计策略”“师生对话策略”“文本解读方法”“小组合作有效性”等问题进行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困惑聚焦,开展“一人一课”主题教研活动;二要示范引领,开展名师“导航课”活动;三要业务竞赛,开展“成才杯”教学基本功竞赛和青年教师“亮相课”展评活动,在竞赛活动中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们根据涵化教育的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使研究指向我们的课堂,指向我们的实践,教师在行动中体验成长的幸福。

(3)用经典阅读润泽孩子的生命。涵化教育,倡导用经典阅读去铺陈生命、积淀生命、滋养生命、丰盈生命;倡导在阅读中体验他人,在阅读中感受幸福,在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我们强调根据儿童生命的成长节律适时阅读,我们将童话、童谣、寓言、诗歌、小说和中外所有经典名著精心地散落在孩子生命成长的要道上,引领孩子适时与经典相遇,让孩子在最旺盛的生命花期里尽情吸纳,获得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沐浴,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律动,收获审美的愉悦快乐。我们通过积极开展经典阅读工程,厚积学生的底蕴,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亮丽的底色。一是构建了家校共享式“亲子阅读”模式。“阅读暑假天”“缤纷寒假日”成为家庭亲情升温的催化剂,“百佳书房”评选、“亲子故事会”“亲子美文诵读”等优化了家庭阅读环境、实现了家校阅读的共享,实现以校园文化提升家庭文化,以家庭文化推动校园文化的“人文阅读”理想境界。二是开设经典阅读课。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用30分钟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语文阅读课的时间让教师进行经典阅读训练或指导欣赏。教师积极为学生提示阅读范围,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并建立了学生的阅读档案,记录学生阅读成长历程。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比赛。如经典著作朗诵、诗文表演、诗文书画、讲故事、演讲比赛等,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提高。

3.实践结论

涵化课堂通过引导儿童探寻、体验和理解蕴含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圣、爱,把文化本身的精神、人文内涵脱胎于一个个鲜活的主体,激活、唤醒和培育孩子的价值感和人生情愫;引领孩子在哲学思辨中“参悟”,在有意义的对话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和感悟;通过搭建儿童文化培育的平台和学校文化积淀濡染的活动探索,用圆融的品质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经典阅读,让孩子吸收优秀的文化营养,培养孩子向善的心向,探寻人类人文精神的亮点,沐浴人性的光辉,使孩子对人生充满理想,富有激情。

(三)“菜单式”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实施涵化教育的路径非常广泛,除了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外,开展“菜单式”实践活动也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实施渠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去体验感悟,使孩子人格得到生成与完善,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实施项目:开展“菜单式”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素质发展之路

1.理论连缀

庄子追求“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境界,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充实。“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他对于逍遥境界的追求为我们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游历自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的老师重视将学生带到野外,通过体悟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玄妙,让那些富于灵性的感悟真切地从孩子的心田流淌出来,这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向自然开放,成为窗外的教育,移动的教育,蓝天下的教育。

2.实践架构

叶澜教授说:“生命需要唤醒。”我校在探索素质教育有效实施形式的过程中,把“为学生的幸福一生奠基”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生命各方面品质的协调发展,培育完满的生命作为根本。从关爱学生生命出发,在生活的体验中,在无痕的教育中逐步“天成”。我校在涵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发涵化教育实践校本课程,让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孩子主动全面发展的载体。

(1)“生活作文”教育实践为孩子生活撑起一片艳阳天。生活作文,倡导将儿童作文变成一部童年生活嬉游记,让作文教学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与表达冲动,让孩子即时倾吐、直抒胸臆、自由写作,让每个孩子用作文记录独一无二的自己,用文字留住美丽的童年。生活作文崇尚自然,汲取“天人合一”的理念,倡导打开大地之窗,让孩子尽情嬉乐自然,在细数泥土的呢喃、聆听花开的静响、观赏落叶的缤纷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并对自然中一切的生命肃然起敬。生活作文把丰富多彩的嬉游活动纳入童年生活,纳入课程。“生活作文”注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去体验——猎取、拥有丰富的素材;“生活作文”转变了教学观念,构建先“生活”,后“作文”的教学形式;“生活作文”倡导作文即生活实践;“生活作文”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同时鼓励学生创造生活。通过生活实践,丰富表达内容,积淀写作素材,让写作生活变得灵动,记载孩子生命成长的历程。《生活浪花采撷》、优秀习作展示台、班级作文集、班级生活作文博客、校刊《冲浪》《盐城晚报》等阵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内需。每年,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习作近1000篇。学校举办“生活作文”教学研讨会,面向省内外教师和专家展示了生活作文的成果,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赞誉。该课题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江苏教育》“独家策划”栏目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长达万字的报道。

(2)“生命践旅”实践活动演绎孩子童年的精彩。为了培养“有敬、有执、有容”的阳光少年,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学会创造,我校制定了“菜单式”主题实践活动内容,每年都举行春、夏、秋季“生命践旅”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快乐地行走在四季的星空下。根据年级学生特点,春天组织各年级学生走进大自然踏青,祭扫烈士陵园,走进实践基地、龙冈桃花园、农林生态园,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盐城科技馆,瞻仰周总理纪念馆、吴承恩纪念馆、乔冠华故居、陆秀夫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之星”竞赛夏令营、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夏令营、“情牵九龙”教育游学夏令营、韩国文化交流之旅夏令营、澳大利亚经典英语体验夏令营等活动。一系列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拓展了他们的国际视野,锻炼了独立生活、和谐相处、友好交往的能力。近年来,每年秋季学校都组织五年级的全体师生前往冈西、冈东、宝塔、恒济、沿河、九龙口、颜单、高作等边远乡镇进行生命体验活动。学生第一次离开温暖的家,自带生活用品,睡乡村小学简陋的木板床,每天按时起居、上课、活动,自褶被褥,自洗衣袜,自扫居室,自洗餐具……看露天电影,与乡村小学生同台献艺,挖山芋、做野炊、摘棉花、学栽菜、看捕鱼,进行农民生活状况调查……生命践旅活动为孩子们的童年注入了酸甜苦辣、喜笑忧乐;生命践旅让孩子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体验到农民生活的不易;生命践旅让孩子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少了一份随意,多了一份责任,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思考;生命践旅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理解、尊重、宽容和感恩。活动中,孩子们走进自然,领略了乡村风光,体验了乡村生活,激活了成长成才的动力。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讯》对此做了专题报道,该实践活动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实践活动项目。

(3)“公民教育”为孩子搭建生命成长的平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学校德育活动的创新途径,学生们在活动中形成了丰满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学校的德育活动天地得到拓展,德育支撑力更加丰厚,德育实效更加显著。近年来,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中美合作项目“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验学校,我校五年级学生开展的《烟花爆竹燃放与安全》的课题,成为全市小学组唯一获得参加省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听证演示会的课题,《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和省卫视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烟花爆竹燃放与安全》《生活小区缺少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两篇活动案例参加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获得一、二等奖,《在行动中孕育责任》《心愿的放飞,智慧的绽放》参加市评选获得一等奖,相关活动案例多篇在报刊上发表;《老村庄的保护与开发》听证演示活动方案报市参评获得一等奖。在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们积极参与,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了,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耐挫能力以及自信心、同情心、公益心等素养提高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对自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渴望进入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天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极具意义、充满魅力的活动,它使学校德育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校外,使传统的封闭式的德育教育实现了新的跨越,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许多自由和民主的气息,学生也真正成为社会实践的小主人,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在活动中提高了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树立了胸怀天下、关注社会的理想。我们的孩子正从这里扬帆起航,快乐地探索,一路高歌奋进,留下一路精彩。

(4)科技、艺体教育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的教育活动就是要创造一个有助于儿童生命安全、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生命创造的环境,让每个孩子的心灵更为自由,让每个孩子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让每个孩子觉得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成为孩子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过程。我校根据“儿童是最具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这一理念,围绕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实施能力等素质目标,我们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利用科技节、科普长廊、科普兴趣小组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科技才能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抓实航模、车模、火箭、电脑绘画、信息奥林匹克等多个科学社团建设。学校为每个社团准备活动室,每周安排一次集体辅导与练习,每学期进行一次成果展示。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以“用大脑去思考,用双手去创造”为口号,组织学生观看图片展和“神舟”飞天的录像,进行科学幻想画比赛、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等。听院士报告,逛科技超市,放亲情风筝,看航模表演,为学生探索科学、发现奥秘、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在活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辟出专地建立植物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开拓一片乐园。全校学生在浓烈的科技氛围与常态的科技活动中把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结合起来,提升了自身的科技素质。日积月累,孩子们在接触科学的过程中,擦出了一朵朵耀眼的火花:省计算机奥林匹克联赛连续五年获团体一等奖,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连续三年获金奖,省科技航模夏令营竞赛连续十年勇夺团体冠军……学校也先后被评为省、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全国少年宇航技师江苏省活动基地”。2011年暑假,我校还成功承办了江苏省“信息与未来”夏令营竞赛活动,我校有50多名小选手在竞赛中获奖。

我校始终坚持为学生发展负责的策略,学生艺体教育精彩纷呈。一是校内抓实艺体教学和艺体社团建设。组建了学生社团十余个,学生兴趣小组三十多个,通过这些社团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实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目标。二是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校园艺术节,进行书法、绘画、声乐、器乐、舞蹈、讲故事、主题演讲等项目竞赛,在活动中普及,在竞赛中提高,确保班班有项目,人人有特长,有力地推动了艺体教育的深入开展。三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打造阳光校园生活,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学习、工作一辈子,提高学生幸福生活指数。学校还把学生特长、健康体魄与优秀系列少年的评选挂钩,激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特长水平。

(5)主题教育教学开放活动为孩子搭建展示综合才艺的舞台。学校制定了“学生素质发展十条标准”和“十佳少年、风采少年、阳光少年”等系列少年评选标准,用十项素质标准发展孩子的综合素养,对孩子发展实施综合评价。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家长举行一次主题教育教学开放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学生作品展览、家庭教育展谈、师生才艺展演等活动的开放,向家长和社会展示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孩子在实小留下成长的印迹。学校还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家校E通信息平台,设立了家访日,邀请家长进校做义工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参与到学校育人活动中。

3.实践结论

生命是独特的,充满个性的。近几年来,我们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大力加强了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家长资源、社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的涵化教育实践活动提倡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差异,尊重儿童的思想,注重激发孩子的主体性、创造性,强调关怀儿童的独特个性,扬长避短,成就特色儿童,成就每个儿童的生命卓越。我们的教育活动就是要创造一个有助于儿童生命安全、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生命创造的环境,让每个孩子的心灵更为自由,让每个孩子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让每个孩子觉得每天都有新进步,让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成为孩子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过程。

八、推广价值

“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教育实践是一次思想的绽放,一种精神的映照,一场文化的礼赞。涵化教育实践是一种教育的大气度、大智慧!其来源于我们对教育本真的把握;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的艺术;来源于对教育生活的热爱和教育理想的追求。

“涵化教育”实践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我们的孩子有爱心、有学力、有特长、有品位,充满了阳光。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绿色学校等。涵化教育成果在省内外推广应用。较为突出的有:《涵养化育自然天成——小学语文涵化教育实践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涵化教育自然天成——构建“四生”文化课程实践研究》获盐城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一等奖,《语言文字报》“名校风采专栏”对建湖实小涵化语文教学实践探析进行整版专题报道,《新语文学习》对学校承办的省“名师名校”小学语文主题观摩研讨活动及“涵化教育”成果展示进行报道,《涵化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之源》《实施“涵化教育”铸造“四生”文化》等20多篇经验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编印小学涵化教育实践研究文丛《语文新视野》和《涵化教育印象》,省教育电视台对该课题的成果和推广进行了专题报道。

涵化教育照亮了孩子奔跑的童年,让每个孩子真正生活在“童年”里。

①该成果系周志高、荀以勇合作科研成果,曾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