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语文”教育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学思结合,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为核心素养而教将成为我们的共同行为取向。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和“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主阵地在课堂。

现代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到底在哪里?如何在课堂主阵地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引思,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这一话题正切中了关键,为我们实践新课程理念指明了方向。“让学”,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给予保证,让学习活动真实发生。教学中,教师退位,让时间、让空间、让机会、让活动给学生。“引思”,就是引导、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学习活动中保证学生处于好学、深思的思维状态。

一、让学引思,引学激思

学习的本质是不断地自我更新,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生长。学生总是带着个人的经验背景和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学习的,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学、思、行的统一,使智慧得到自由释放,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情感之弦的拨动者,是学生思维之花的点燃者,是学生智慧之门的开启者。

1.点燃激情,做愤悱情境的营造者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便是学生求知欲望最为旺盛之时。因而,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努力激发探究的欲望,使之处于情感的“愤悱”状态。在此基础上,朝着促使学生“举一反三”的目标,精要地点拨,启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领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老师利用学科特点、自身优势、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激情,才能真正做到“化教为学”。因此,师者要善于启发,敢于启发,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

2.引学激思,当智慧教学的引航者

(1)以教材为抓手,提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一位教育家说过:“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而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这里“剩下的东西”,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经历学习后所积累下的方法和经验,在体验情感后所积淀的思想和精神。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一篇篇精选的课文,但课文只是学习的一个载体。更多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我们教师应“凌驾”于课文之上,把它作为例子,教会学生听、说、读、写,从而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因此,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我们教者要潜下心来,细心挖掘课文所隐含的语文学习内容和价值,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着力训练孩子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探究的话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更容易让学生看到知识背后承载的方法和蕴含的精神。唯有如此,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能跟随他一生。

(2)以学情为前提,让出有宽度的探究时空

一堂好的语文课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较独立的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团结协作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而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而是孩子们自己“悟”后“练”出来的。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融合,而教师的“教”,也是促进学生的“学”。巴莱多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从教学内容来讲,80%的内容孩子们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掌握,仅有20%左右的内容属于重点、难点,需要老师的点拨讲解。

如教者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师:“‘弯曲’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生:“低头、软弱、垂头丧气、屈服、弱者、无能、没出息……”师:“是的,读到这里老师想:面对暴风雪,雪松只是一个劲地弯曲,它们在向风雪低头,它们是一群弱者!——同意我的看法吗?”(生全部不同意老师的看法。)师:“看来我是势单力薄了,但我绝不‘弯曲’。当然要想驳倒我的观点,必须做到有理有据。把我说服了,你们就是我的老师。”接着教者课件出示“辩论小贴士”,引导学生抓文中关键词句,阐明理由,证明雪松不是弱者。

这里,教者设置悬念,抛出话题, 创设辩论情境,让出探究时空,尊重学生的体验和理解,引导他们用“抓关键词,讲理由”的方法,突破理解中的难点。孩子们在辩论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表达能力,加深了对雪松可贵品质的认识,受到了情感熏陶,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因此,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敢于取舍,留下更多的时间,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以需要为目标,铺就有启迪的思辨之路

教师的第一教学意识,就应当是“学生意识”。“教”的存在是因为“学”的需要,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时,“教”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形成高效的教学互动。因此,课前教师就要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什么”,课前预设一定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当然,课堂也有许多不确定性,预设不但是在课前,也会出现在课中。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根据课中的应对现场即兴设计,真正体现“因学设教”,让“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特级教师于永正,一次去常州上课,讲得是《燕子》,他在徐州讲过这篇课文,效果不错,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在常州上课却遇到了问题。他问:“小朋友们,为什么说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可不知何故,孩子们全不举手,也不摇头,个个露出迷惘的神色。这时,于老师凭着他丰富的经验已经明白,常州小朋友头脑里压根就没有“赶集”这个概念!换个什么呢?台下听课的老师为于老师捏了一把汗。只见于老师随即改变教路:“小朋友,到过农贸市场吗?人们到农贸市场去买东西就叫‘赶集’。人们赶集时是同时去的吗?”学生说 :“不是同时去的,是陆续去的。”“那么,春天的草、叶和花是同时长出来,各种花是同时开放的吗?”学生们说:“不是的,也是有先后的。”“农贸市场人多不多?热闹不热闹?”学生们:“多,热闹!”“春天来了,草和花又怎样呢?”“草儿争先恐后地从泥土里冒了出来,花儿也竞相开放了,很多很美,也很热闹。”……

这里,于老师随机应变,破解“死穴”,及时改变教路,使之切合学生的学路。因为即兴的“因学施教”,孩子们的话语像潮水一样倾吐而出,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当然,这只是教师对一个概念“赶集”的调整,但因小见大,我们足以感受到在课堂上教师调整教路以顺应学路展开是多么重要。简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要“会教”,要组织好群体活动:书声琅琅,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议论纷纷,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情趣融融,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堂。

二、乐学爱思,会学善思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课前主动学,做好合作交流的充分准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预习过程是学生自我阅读的主动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前有了足够的预习,课堂上他们就可以大胆质疑,踊跃发言,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充分发挥,听课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教者要交给学生适切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内容。例如,通读或默读课文遇上生字词,要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对不理解的地方要圈圈点点,提出质疑;对体现全文主旨的中心句、关键句,就要做标注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于学困生来讲,充分的预习还为他们减轻了上课的难度和压力,有利于改变学习被动的状态。可见,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强化预习,是让课堂成为生本学堂的保证,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前提。

2.课上互动学,促进个体团队的协同发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也可以在和同伴的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同伴相互探讨切磋,交流学习经验,更能增强学习的效率。

先学后教,有充分的课前预习为前提,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他们搜集到的信息和掌握的知识。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之间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讨论。课堂上,同学们有时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为了说服对方,大家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力求让对方心悦诚服。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学习任务共同分担,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发挥集体的智慧,大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小组合作学习后,仍有问题解决不了,老师再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点拨、解惑。合作学习,为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主观能动性,为发展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中,他们找到了自信,获得了乐趣,学会了学习,张扬了个性。

3.课后灵动学,拓展延伸探究的空间渠道

课后学习不仅仅是巩固性、检测性的作业,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拓展和探究的延伸。从学习程序看,课后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引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学习内容看,探究性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从学习资源看,探究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经验等都纳入其中,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根据实际条件,引导学生借助电脑、手机等媒体拓展学习的空间,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增长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QQ、微信等工具相互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这样,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习效果。

总之,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应该是生长气息浓郁的学堂。老师肯“让”会“引”,学生才能乐“学”善“思”。我们老师要基于儿童立场,在把握“让学”“引思”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探索“让”与“引”的规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能在课堂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