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语文”教育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涵化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析

涵化教育,是以“涵养化育,自然天成”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它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校本探索。以“有敬、有执、有容”为育人目标,夯实基础,放眼未来,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实现儿童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小学语文是“天成”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重视并加强“涵化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更具深远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目的界定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则是学生通过逐渐“涵化”“养育”所达到的某一高度。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在对话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追求并努力达到这一理想的境地,我们在“涵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做了深入的思考与有益的尝试。

一、背景分析

教育改革需要在批判与反思中前行。随着教改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小学语文课堂对小学语文课程“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把控,总有失偏颇,难以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教学本体。教学的本体是学生,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儿童,但不少课堂的教学活动不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才能,更像是按照想象中的模式去雕塑学生。表现为老师“讲得太多、问得太细、统得太死”。

2.忽视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感受,是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出的一条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切身感受的又一新的途径,而常态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受“惯性”的左右,仍被教师的“理解”或意志所统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呈现“内虚外浮”的情势。

3.追求短期效应。新课标将每个学段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界定得清清楚楚,不少语文教师对一学段或小学全学段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与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往往了解甚微,眼光只集中在一本书、一篇课文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近视”,导致了“拔高教学要求、增加教学难度、扩张教学容量”等不良现象,缺失系统性的知识建构与系列化的情感熏陶。

4.忽略资源开发。一位教育家认为“语文的内涵、外延与生活是相等的”。这就提醒我们既要重视文本资源的开发,又要重视文本以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事实上,我们对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特别是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时常处在无意识、无创新,零散无整合的阶段,使得小学生语文素养习得的渠道狭小,滋补供养源相对不足。

我们认为,只有科学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真正把“语文”教学当作“文化”的载体来实践,让儿童文化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积淀、一种濡染、一种智慧,引导儿童探寻意义、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的育人目标,使其语文综合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二、项目指标

世事千头万绪,不抓一盘散沙,全抓难得到家,突出重点抓,纲举目张,诸事成全。小学语文学习领域宽泛,研究的空间也相当广阔,面面俱到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因此,为了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对涵化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语文教学研究项目做了阶段性的确定。

1.大大方方说好话。涵化教育的本质是借用人类共同的文化来滋养儿童文化,促使儿童主动、生动地获得全面发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母语这一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指导学生大大方方地说话,准确、得体、大方地使用母语与人进行顺畅的交流,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求教师在涵化教育理念引领下,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与思维能力,使儿童的语言个性得到发展,能够态度大方、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恭恭敬敬写好字。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最灿烂的发展历史,凝聚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都没有像汉字的音形义结合得这样完美。写字教学成为一个对学生进行涵化教育的有力阵地和良好契机。写字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训练,还是一个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更是一个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学习做人的过程。一手漂亮的字,对孩子的学习,乃至一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中,要求老师利用课件,播放汉字的起源、汉字发展演变过程、欣赏各种名家的手迹,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汉字记录和承载着中华文明。主动引导学生亲近汉字,培养对汉字虔诚的情感。把写好每一个汉字的外在要求转化内在需求,进而恭恭敬敬、一笔一画写好每一个汉字。

3.开开心心读好书。童年是人生的根基,是心灵成长的源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多读经典必会达到久熏兰草身自香的效果,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理念指导下,课内外阅读能够让学生快乐走进经典阅读的殿堂,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感受到阅读的美妙。在老师有效方法的引导下,把融汇在经典诗文、名著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田,让儿童开心读书,快乐成长,润物无声地使学生形成“有敬、有执、有容”的人格品质。体现“教育是通过人类共同的文化来滋养儿童文化,使之不断建构并趋于成熟的过程”“儿童的发展就是儿童文化在人类文化影响下的生长”的教育主题。它一方面强调选择的内容要适切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呈现的方式要适切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儿童在经典的阅读中,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在激发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上,扎下深厚的精神的根。

4.真真切切做好文。习作的动机来自表达的需要,习作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将作文内容向大自然、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延伸,引导学生崇尚自然,敬畏生命,感谢生活,丰富人生。强调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真真切切地表达自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表达内容,做到既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衔接,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潜移默化,有新的收获、新的发展。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融入生活,获得丰富的体验,拥有写作的“源头活水”。重视作前指导和作后评价,让学生有法可循,更轻松地表白、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使其习作回归儿童精神的原点,让每一个儿童自由梦想;回归写作的本意,让每一个儿童用言语去自由交往;回归儿童写作的本原,为每一个儿童孕育一颗饱满的“文心”。

5.堂堂正正做好人。“涵养化育,自然天成”是涵化儿童的健全人格,是天成孩子的善良人性,是育生儿童的灵性;是童趣的娇纵,是童真的毕现,是童心的放飞;是童年生活的演绎,是童话世界的返璞归真,是让孩子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阳光能源中走向崇尚自然、敬畏生命、感谢生活,坚持真理、发展个性、追求真理,完善自我、尊重差异、胸怀社会的美好人生。她植根于学生实践生活的滋养,注重儿童情感、心灵、人格的建构。通过涵化教育校本实践研究,培育儿童的精神文化,让语文教学不仅成为知识传授的过程,还要成为学生对人生体验的过程,更要成为儿童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写字、阅读、实践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提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实践策略

策略是达成目标的保证。为了使项目目标顺利达成,必须有行之有效的策略。我们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构课堂教学基本程式。“涵养化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按照一个怎样的流程来运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必须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此,我们在起始阶段首先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平稳前行的助手——课堂教学基本程式。让老师们在实践中认识、创新、提升,内化为具有个人风格特质的教学模式。“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理念引领下的阅读教学程式,注重儿童情感、心灵、人格的建构,通过涵化课堂文化的建设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培育儿童的精神文化,让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授的过程,还要成为学生对人生体验的过程,更要成为师生对话的过程,在感悟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共享,从而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实现学校文化的自我建构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基本程式是:

一是情景导入。这是涵化课堂的起点和基点,主要在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兴趣。

二是感知体验。这是情景导入后的自然走向,是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体验文本,联系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感知体验是对文本的领悟与涵化,更是心灵的涵化,生活实践的涵化。

三是对话探究。对话是师生、生本、生生的交流过程,探究是依托对话的探究。孩子从感知体验中得到的收获、乐趣、成功,需要在探究中交流;对感知体验中产生的疑问、设想,需要在对话中碰撞、思辨。课堂上不在乎求得所谓认知的统一,而在于孩子各抒己见的撞击,在撞击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奇思异想。因此,对话探究的过程是最丰富的涵养化育过程,是涵化课堂最期盼的美妙境界。

四是建构生成。建构生成主要是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也是情景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后顺理入境的结果。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建构生成什么,这是教者设计课堂模式时应该早已预设的目标。建构生成的过程是拓展、是检验、又是新的生成。

2.丰富语文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学要植根于学生实践生活的滋养,注重儿童情感、心灵、人格的建构,培育儿童的精神文化。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问题、需要,再有目的地学习。强调由个体经历——形成经验——产生需要——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是体验式实践活动。“过程和方法”目标是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的核心目标。它指的是学生亲历实践性学习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和熟练掌握各种语文实践的方法,领悟语言运用的规律,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如郊游、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演讲比赛、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办板报和手抄报、慰问演出、故事会、专题调查、收集风俗民情等活动,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手脑并用,合作探究。这些实践活动应重实践的过程,轻实践的结果。

二是吸纳式实践活动。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常规性的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比如:(1)“七个一”学习活动:学生每期完成一项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等体验性学习;每月至少读一本课外书籍,观看一部好影视;每周背一首好诗词、一段优美文章;每天收集一句佳句,一个好词。(2)收看、收听、发布新闻活动:组织学生每天收看或收听10分钟新闻,记下自己喜欢的内容,参加班级10分钟新闻发布会。通过这些常规性的课外实践性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在广阔的时空里经常接触语文材料,丰富知识,扩大见闻。

三是交流式实践活动。以信息的交流和运用为目的,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实践性学习活动。例如,(1)“三赛”活动。即演讲赛、辩论赛、故事赛,培养学生口语能力。(2)“征文”活动。通过开展语文课外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写影视、书籍评论、主题征文、周记、观察日记、科普小论文、调查报告、考察方案等,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3)“制作”活动。办板报、办手抄报,搞小制作、设计贺卡、剪报、收集资料、做实验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合作探究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税收宣传、爱国卫生宣传、清扫街道、调查当地有关环保和交通秩序问题等实践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5)“交心”活动。要求学生经常与家长或朋友交心。通过真诚交流,对他人和自我做出评价和反思,从而不断生成新的自我,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3.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学会选择”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注重选择”已成时代之精神。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学中应借助于教师的文化内涵、人格魅力,教材媒体本身的知识和文化价值,教师对文本的领悟和教学智慧以及人类共有的优秀文化等相关元素,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景,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影响并引导学生寻得自身发展的基点与目标,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资源,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适切的发展。学生也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资源。

一是自主选择阅读资源。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也更易引发儿童的共鸣。首先是广泛阅读。就是让学生不但阅读书本上的文章,还鼓励学生搜集资料报纸的、网上的美文以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其次是整理分类。教师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块,如可按历史人物、名胜古迹、革命斗争、建设成就等进行整理,使阅读具有系统性。三是自由组合。将全班按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组,优化组合读书成员。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自主选择生活资源。家庭、社区为孩子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开放语文课堂,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让学生自主选择生活资源。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思想、完善人格。“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学会生存》)

三是自主选择“伙伴”资源。目前,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自主选择伙伴的活动时间也在大大增加。习惯上,这些伙伴都是由我们教师指定,可以体现一定的组织优势。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自主结对、自由组合,在寻求伙伴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权,学生就会学得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收效也更大。因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好朋友。课堂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好朋友,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共同研讨学习上的疑难,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无疑会促进他们的学习。

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推出了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智者闯关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伙伴”资源,改变了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4.尊重差异突出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精神力量、思想、感情、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合金”。个性是一个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是作为个体的人性的总和。儿童是生动的个体,存在着个性差异,涵化教育强调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潜能、需求和实质性发展,创造良好的个性化教育发展环境,使学生原始个性得到张扬。开展多样性的个性化评价,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

一是成立组织,体现个性。我们以社团为依托,组织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发展为一体的组织,以俱乐部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加入,实行会员管理。主要有小书法家、小记者团、小足球队、小播音员、冲浪文学社、淮杂体验社等。

二是搭建平台,张扬个性。通过开展“读书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张扬个性的平台。学校成立冲浪文学社,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诗歌朗诵”及以“读书与做人”等为主题的读书征稿、演讲活动。期末学校进行“书香班级”“阅读之星”“最美朗读者”等评比活动,并进行宣传、奖励。学校设立雏鹰电视台和红领巾广播站,台长、站长、撰稿人、播音员等均由学生担任,学校还出资和县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了“西塘少年”栏目。校内校外的这些平台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大平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各种活动培养了学生坚忍顽强、办事认真的意志品质和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等良好品德;塑造了学生“有敬、有执、有容”的健康的个性品质。

三是升级激励,发展个性。学校实行了书法、朗读、课外阅读等的考级制,分项制定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标准,一看兴趣度,二看参与面,三看发展量,让学生自由选择报考。学校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为学生颁发等级证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是科学评价,彰显个性。个性化评价方案全面替代了长期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评价老模式,一改过去定性评价学生。针对孩子的个性差异、潜能、兴趣和发展状况,设立了“十佳少年”“风采少年” “阳光少年” “优秀少年”“自强少年”等众多奖项,由同学、老师和家长一道共同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申报奖项。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优点,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我们除了通过涵化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精心构建出涵化文化课堂范式外,还将经典诵读、生活作文、生命践旅、家长讲堂等一大批浸润着涵化教育理念的特色项目推向深入,形成重自主、重多元、重拓展的新语文文化课堂。摈弃教育的功利色彩,本着学生的整体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追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孩子在文化的滋养中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他们变得有爱心、有张力、有特长、有品位,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