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三首(選二) 〔一〕
煬帝雷塘土 〔二〕 ,迷藏有舊樓 〔三〕 。誰家唱《水調》 〔四〕 ?明月滿揚州 〔五〕 。駿馬宜閒出,千金好暗投 〔六〕 。喧闐醉年少 〔七〕 ,半脱紫茸裘 〔八〕 。
秋風放螢苑 〔九〕 ,春草鬬雞臺 〔一〇〕 。金絡擎鵰去 〔一一〕 ,鸞環拾翠來 〔一二〕 。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沈堆 〔一三〕 。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却迴 〔一四〕 。
〔一〕 本詩作於文宗大和七年。是年四月,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内召爲吏部侍郎,原在沈幕之杜牧遂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之聘,赴揚州爲淮南節度推官,後轉掌書記。
〔二〕 煬帝:隋煬帝楊廣(五六九—六一八),在位十四年(六〇四—六一八)。登位伊始,即大興土木,築西苑,造離宫,開運河,建龍舟,幸江都(即揚州),沉湎聲色,荒淫無度,至使民不聊生,紛紛揭竿而起。大業十四年,終爲禁軍將領宇文化及等所縊殺。雷塘:隋煬帝葬地,在揚州城西北十五里。煬帝原葬於城西北五里之吴公臺,據《資治通鑑》卷一八八:唐高祖武德五年(六二二),“改葬隋煬帝於揚州雷塘。”胡注:“雷塘,漢所謂雷陂也,在今揚州城北平岡上。”按,煬帝墓原有碑,上刻“隋煬帝陵”,後毁圮,清嘉慶十二年(一八〇七),浙江巡撫阮元和揚州知府伊秉綬重立之。唐羅隱《煬帝陵》“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换雷塘數畝田。”
〔三〕 迷藏:即迷樓。據《迷樓記》:“隋煬帝時,浙人項昇進新宫圖。帝令揚州依圖起造,經年始成。回環四合,上下金碧,工巧宏麗,自古無有,費用金玉,帑庫爲之一空。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帝顧左右曰:‘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説郛》卷三二)
〔四〕 水調:原注:“煬帝鑿汴渠成,自造《水調》。”馮集梧注:“《樂苑》:《水調》,商調曲。舊説,隋煬帝幸江都所製。曲成奏之,王令言聞而謂其弟子曰:‘但有去聲,而無迴韻,帝不返矣!’後竟如其言。”
〔五〕 明月句:形容揚州之繁華。徐凝《憶揚州》:“蕭娘臉上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六〕 駿馬兩句:謂貴遊子弟騎馬閒逛、一擲千金。暗投,一作“暗遊”。
〔七〕 喧闐(tián):喧譁。
〔八〕 紫茸裘:紫色裘皮衣服。
〔九〕 放螢苑:據馮集梧注:“《一統志》:‘揚州府隋苑,在江都縣北七里。’舊志:‘放螢苑即隋苑,一名上林苑。’按:《隋書·煬帝紀》:‘大業十二年五月,於景華宫徵求螢火,得數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巖谷。至七月幸江都宫。’是放螢事在東都,不在江都也。舊志因牧之詩求其地以實之,要未可據。”
〔一〇〕 鬬雞臺:馮集梧注引《大業拾遺記》:“煬帝嘗遊吴公宅雞臺,恍惚間與陳後主相遇,尚唤帝爲殿下。”
〔一一〕 金絡:金絲繩帶。鵰:,一種凶禽,黑褐色,似鷹而大,能捕食山羊、野兔等。
〔一二〕 鸞環:鸞形之玉環。翠:,翠羽,指翠鳥。
〔一三〕 蜀船兩句:謂揚州水路交通發達,蜀船運來五采之錦,越橐裝來沉香之木。蜀錦,《新唐書·地理志》:“成都府蜀郡土貢錦。”越,指今越南。《新唐書·地理志》:“驩州土貢沉香。”驩州,即德州,今越南榮市。橐(tuó),無底之囊。水沈堆,指成堆之沉香木。沈,通“沉”。《梁書·林邑國傳》:“沈木者,土人斫斷之,積歲朽爛,而心節獨在,置水中則沈,故名曰沈香。”
〔一四〕 處處兩句:謂揚州繁盛之極,無奈淮南王劉安却棄世而登仙。華表,古代立於宫殿、城垣或陵墓前刻有花紋之石柱。《搜神後記》:“丁令威本遼東,學道於靈虚山,後化鶴歸,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纍纍。’”淮王,謂西漢淮南王劉安。《風俗通》:“俗説淮南王安,白日升天。”然馮集梧注反對此説,曰:“謹按:《漢書》淮南王安,招募方技怪迂之人,述神仙黄白之事,財殫力屈,無能成獲,乃謀叛逆。上使宗正以符節治王,安自殺,太子諸所與謀皆取夷,國除,爲九江郡。親伏白刃,與衆棄之,安在其能神仙乎?”
揚州在唐代最爲繁華,歌樓舞榭,盛極一時;詩人於大和七、八年間曾在揚州供職,沉湎聲色,出入青樓,集中不乏歌咏揚州之什。本詩則極寫揚州當年之盛況。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九《唐揚州之盛》云:“唐世鹽鐵轉運使在揚州,盡斡利權,判官多至數十人,商賈如織,故諺稱‘揚一益二’,謂天下之盛,揚爲一而蜀次之也。杜牧之有‘春風十里’‘珠簾’之句,張祜詩云:‘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王建詩云:‘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徐凝詩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其盛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