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授受动词句翻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实施各种行为。其中,授受行为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为方式,在语言中形成了特定的表达。日语的授受表达与中文相比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本书将日语中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总结为“①クレル·クダサル ②アゲル·ヤル·サシアゲル ③モラウ·イタダク”3个系列7种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将包含以上7种授受表达动词的句子统称为“日语授受动词句”,考察其语义和汉译特征。

翻译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语义等价变换过程,以实现用目标语言传达源语言信息的功能。翻译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不同语言形式下的语义等价转换。最核心的是阐述译文如何准确再现原文的信息,翻译中最本质的要求是语言意义层面的忠实(秦颖,2018)。日语授受动词句语义的多样性,正是其在翻译成汉语时产生多种对应形式的主要原因。故而,研究日语授受动词句的翻译,必须先系统分析日语授受动词句的语义类型和语义特征。

日语授受动词句的汉译,不仅需要对日语授受动词句进行充分的理解,还需要有优秀的母语运用能力,即对汉语言的充分认知。如此,才能恰当自如地使用汉语对其进行诠释和表达。单单外语水平高,并不意味着能进行高水平的翻译,也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翻译者。母语水平有限而外语水平高者,往往会处于“我懂但无法言说”“我懂却说不好”的尴尬境地。所以,母语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也至关重要。

另外,当人们抽取源语的语义特征,却无法将这个语义特征凝聚为恰当的目标语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语义进行分解和阐述,也可以说是对语义特征的抽取。曾经有一位在日本生活过多年的教师想借用录音机,脑海中冒出的是日语“ラジオ”,但是不知道中文怎么说,于是她表达为:“你知道那个放磁带的机器在哪里吗?”翻译的过程是对源语言分析、解码、转码、生成目标语言的过程。解码要求源语言能力,转码要求目标语言能力。正确理解源语言,充分揭示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在表达上的异同并形成对接规则,是翻译产出的关键。故日语授受动词句的汉语翻译,必然建立在对日语授受动词句充分且正确的理解之上,也必然要求对汉语相关句式有充分的认识。

本书正是基于上述理念,拟首先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系统考察和分析日语授受动词句的语义类型和语义特征,同时也不放过对汉语“给”字句的语义类型和语义特征的分析。然后,基于汉日对译平行语料库的实例,考察不同语义类型日语授受动词句的汉语翻译特点,探究其翻译的特征和翻译处理策略。最后,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日语授受动词句与汉语“给”字句的对译概率和对译规则。

本书属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综合了语言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在研究方法上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概率和统计分析法为手段,对日语授受动词句的翻译特征和翻译规律进行研究。运用语料库软件提取相关数据,对源语和目标语的双语文本特征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发现或归纳翻译策略、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本书认为,利用平行语料库开展的翻译研究,是建立在可观察的大量语言实例和定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研究,更具有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