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70 1902年 证言心理学

威廉·斯登(L. William Stern,1871—1938)

1945—1946年的纽伦堡审判上,纳粹被告人在听取法庭诉讼,赫尔曼· 戈林(Hermann Göring)坐在第一排的最左边,他曾帮助希特勒取得政权。

测谎仪 (1913年), 记忆与遗忘 (1932年), 误导信息效应(1994年)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在法庭出庭提供证言?这一标准一直随着法律编纂的演变而变化。在有据可考的很长时间内,妇女和儿童被认为不可信,因此被禁止作证。许多阶层如奴隶、罪犯和穷人等,在很多时候也不具有作证的资格。到20世纪初时,心理学家提出了改善证言的可能性。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斯登是证言心理学这一应用性研究领域的首位涉猎者,在19世纪70年代,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在德国建立,而到19世纪90年代时,德国已发展了非常成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在1902年,当斯登开始着手法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项目时,很多大学都将法学与心理学作为先修课程。例如,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建者马科斯·韦特墨(Max Wertheimer)在1904年完成了他以判断证言真实性为主题的博士论文。而在美国,来自德国的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柏格(Hugo Münsterberg)则完成了第一例关于关于证言的应用心理学研究。

证言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实验研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件之间是割裂的,在实验室中很多变量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在真实事件中各个因素间关系非常复杂。尽管如此, 20世纪80年代时,在美国的证言心理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多。而关于目击者证言的问题则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研究主题。一方面,心理学家开发了改善审讯方式及证言搜集方法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证言。另一方面,心理学家也指出,就像虚妄记忆综合症所表现的那样,人们的记忆很容易被操控,因此是不可信的。(殷融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