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71 1903年 心理技术学

L.威廉·斯登(L. William Stern,1871—1938)

在这张插图中人类的神经系统被比作是电子信号系统,而大脑则是负责将信息分类的办公室,它由德国艺术家弗里茨·朗创作于1927年,反映了20世纪早期应用心理学的实用理念。

儿女一箩筐 (1924年), 霍桑效应(1927年)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接线员行业的女性职员针对过于频繁地使用心理测试进行了抗议,这些心理测试的目的在于对她们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控制和校准。当时在欧洲和北美工厂中,人们普遍追求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效率,而此类测试就是这一风潮的体现。在欧洲,这种实用技术被人们称为“心理技术学”,而在北美,人们则称之为“工业心理学”和“商业心理学”。心理技术学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斯登在1903年创立的,随后,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雨果·闵斯特柏格在其著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3年)中使用了该词从而得以推广。

为什么心理技术学会如此成功?首先,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激起了其他欧洲国家对因劳资问题引发的社会骚乱的恐惧;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使得劳工短缺问题开始显现;再者,很多欧洲国家的工业基础在战争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这既引发了重建的需要,又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

心理技术学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变得流行起来,但是它对德国的影响最大。德国政府旨在利用心理技术学以实现国家重建及维持社会稳定,因此这一领域在德国发展极为迅速。最初,人们将心理技术学引入工厂的目的是通过使劳动作业模式化以减少工人特别是女工的压力。然而,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对此产生怀疑。研究者发现,心理技术学在雇主中很受欢迎,但雇员们却会对此产生惧怕,因为心理技术学的运用会加深对他们的利用与剥削。这也反映了在德国,如同弗里茨·朗(Fritz Lang)在经典电影《大都会》中所描绘的那样,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统一化,并被过度控制。(殷融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