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进阶指南:从设计小白到设计总监40条方法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定义:一种符合人类特征的合理性思考和实践

学好设计的第一步是了解什么是设计,定义设计这件事是一件极其复杂又很简单的事情,就像英文词典里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总是那么让人印象深刻。对设计的认知伴随着设计师的整个设计生涯,设计师处在不同阶段对设计的理解与定义也不同。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给这个每天都提及数百遍的词下定义呢?

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我做了如下归纳。

一、设计的3个特征

(一)导向性(导向链条)

设计是具有一定导向性的获得,从客户或潜在用户发出或被识别到需求的那一刻起,这个导向链条就已经建立。例如,某大型家电公司要研发一款针对家居环境的小型加湿器,于是指派某设计小组做此项目的设计工作。在这里,设计师和用户之间,通过企业的研发计划达成了某种联系。又如,某设计师发现家里经常使用的加湿器存在很多问题,于是自发性地去思考和展开设计工作,那么导向链条在该设计师意识到产品问题的时候就已经产生。再如,你忽然感觉家里的一面墙很空旷,于是购置了一些挂画、壁纸等来装饰,这里的导向链条就是你的行动与墙面美观的链接,这时你既是设计师也是用户。如果把设计比作一条线段,那么它需要由2个点来连接,可最终总结为:设计是设计师有目标且有计划地进行的一项工作。这里可以理解为此线段有且仅有一个方向,过程不可逆(见图1-1)。

img

图1-1 设计的导向性

img

图1-2

(二)技术性(专业能力)

设计是一项技术工种,需要设计师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根据方向的不同,设计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平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师、机械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一个大领域下又有很多细小分支,所以对设计师的技术要求往往局限于某一类技术,或者对设计师的某一类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这个职业有一定的门槛。

本书主要围绕工业(产品)设计方向的工作,或者工业设计思维的跨专业学习和理解展开。因设计理论在欧美国家发展历史悠久,故设计史和相关理论常以欧美国家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为两大主流。

img

图1-3

(三)创意性(唯一表达)

设计和创意越来越紧密地挂钩,创意本身是一个抽象化的事物,属于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型,设计就是这种思维模型的具象化。衡量一个设计的好坏,经常会看它的创意如何,所以是否具有创意是衡量设计好坏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说中国古代一个帝王要求画匠为他画一幅画像,在这里,写实的手法在我看来就不是设计了,如果加入个人的艺术或抽象表达,那没准算设计,但画匠可能有被杀头的风险。

然而也有一种设计行为是非创意性的,例如,某大型生产线要优化作业流程,对以往的生产线进行重新规划,那么效率和功能将会更加优先,创意的存在成分很小甚至没有。因此,这要辩证地看。当然设计师自己会很强调创意或原创的表达,以及设计的唯一性与创新性,这样会凸显设计师的价值,但我们不应该仅仅纠结于此。

二、设计的2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并理解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将以上信息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或产品本身),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这是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

关于第一步,首先设计师要理解用户(需求方)的期望、动机,其次设计师要理解行业或技术上的限制。例如,要设计一款精密仪器的外观,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操作者(客户方)的真实诉求和设计输入,然后要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行业标准、技术限制等。也就是说,脱离客户,设计无法进行;脱离用户,设计无法推广;脱离行业,设计无法落地。

关于第二步,就是说我们的产品或规划应该是有用的、美的、对事物起正向作用的。这里举一个反例,我们曾经设计过一款大型服务器的机柜面板,在了解客户需求和做了一些用户调研之后,我们的设计方案最终被客户采纳并计划实施量产。然而由于前期的思考缺乏对加工工艺及材料的深刻理解和对装备成本的考虑,在最终评审阶段客户放弃了这个方案,原因是它的装配结构形式改变,导致了成本上升。至于这款设计对用户而言没有起到更加美观或实用的作用,我们无法验证,但对客户而言,这款设计没有降低壳体的成本,导致利润不会提高,所以它就没有落地的机会。

最近,我所思考的设计的定义是:一种符合人类特征的合理性的思考和实践,它有2个特点。

(1)符合人类特征。

顾名思义,设计就是符合人类行为习惯及思考方式的产物。从远古时期人类就有了心理和生理两个需求,生理需求早于心理需求出现。首先我们的祖先要活下来,然后开始制造工具,征服自然。后来逐渐诞生了偏理性主义的工业设计。又过了一段时间,能吃饱喝足后的人类对美的事物有了更多的心理需求,所以艺术设计由此诞生,它是一种偏感性的理想主义。我将人类特性分为心理和生理两类(见图1-4),其实工业设计是二者兼顾,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大家可以发现很多大学招收的工业设计或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既有艺术生又有非艺术生,就是这个道理。

img

图1-4 人类特征—理性和感性发展

(2)合理性思考和实践。

设计的合理性指的是符合人类的行为习惯,是人类的下意识及当前状态下的正确思考。如图1-5所示,在营业厅时,基于我们的坐姿,我们需要一个适合脊柱角度的交流空间,腿部也需要一个放置间隙,蓝色为合理的,红色为不合理的;我们在晾衣服的时候会遇到衣服从衣架上滑落的情况,这也是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卫生间,小孩上厕所的需求有没有被充分考虑和照顾到呢?

img

图1-5 生活中设计的合理与不合理

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准就是在这个社会中,是不是每个人的需求都被充分考虑和照顾到。这里的每个人不考虑其社会地位、财富、学历等条件,所有对物品有使用需求或发生交互关系的人即为用户。如图1-6所示,就是日常生活中用户没有被尊重的体现。

img

图1-6 日常生活中用户没有被尊重的体现

如果你觉得一切都挺好的,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恰恰可能是你缺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体验。在这里,体验非常重要。一个人可能全然不知什么是好的体验,已经习惯了周遭的生活环境,认为一切都是合理的,所以没有强烈需求和希望改变的冲动。设计师必须要打破这种潜在平衡,替用户发声,寻找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我在日本出差期间随手拍摄的一些卫生间的图片,如图1-7所示。众所周知,日本的卫生间设计是全球著名的,当然不仅仅只有风靡中国的智能马桶盖。在日本,上厕所确实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合理及下意识的行为被充分考虑。在这个狭小封闭的空间里,你会觉得你的需求被充分照顾和关怀,例如,厕纸的位置、扶手的角度、地面的粗糙度,还有放置婴儿的座椅等。就连上厕所的声音可能被别人听到也被考虑到,在上厕所时都会有轻柔的音乐响起,真是不得不佩服日本设计的细节之处。

img

图1-7 日本卫生间的内部细节

在这里,我没有强调设计是一个方案或一张图纸,更或是一套系统,而是一场思考和实践。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对设计的定义:一种复合人类特征的合理性思考和实践。这仅代表我现阶段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启发大家形成自己的设计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