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乐器的诞生: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吕氏春秋》中在讨论音乐时曾有这样的感慨:“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中国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夏商周时期,华夏民族便已经有丰富的音乐活动与创作积累,因而对于音乐源头的探讨时常需要借助神话传说来窥视一二。在许多古代文献材料中都习惯于将音乐的起源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近年来随着音乐考古的不断推进,一些原始乐器的出土证实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端之早。根据文物资料可以推知,中国音乐的可考历史已经推及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譬如在浙江省余姚县(今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的、7 000年前的“骨哨”,同样出土于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7 000年前的“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6 000年前的“陶哨”等。其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是1968年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25支骨笛,经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 200年至9 000年。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音乐艺术不仅仅是留存在神话传说中的文字记载,亦是有迹可循、有声可依的确凿历史。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形而下之器的充分解读也是叩问形而上之道的有效路径。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许多时候其音声的演绎与音响的修辞并非仅仅为了感官审美上的“娱人”,也不只是为了心灵独白的“娱己”,更是为了在祭祀仪式中请神降神、沟通天人的“娱神”目的。因而,当我们如今解读这些乐器时,就会发现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乐器的理解与现今乐器制造的理念有一定的差异,早期的乐器是超越了响器本身、包含着多重文化符号与文化身份的器物。因而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上古时期的乐器及乐器背后的文化含义、乐器的多重身份等,依托对出土文物的解读,进一步呈现上古时期的中国音乐。
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可知,这一时期出土的乐器按照制作材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陶制乐器与铜制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