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宗教(插图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们想要的是什么?

本章的问题是印度如何(通过其主要宗教——印度教)提出使生命更加完善、全面、普遍和真正人性化的建议,以问人们想要的是什么为开始。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开始认识第一个宗教。

印度教徒认为人们想要四种东西,他们首先想要享乐,这是很自然的,我们生来就具备感知苦—乐的能力。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把手放在火炉上或者从二楼的窗户跳下去,我们很快就会死亡。还有什么比追求快乐的增加并且投入其中更惬意的呢?

总能听到印度人是苦行的、超脱尘世的并且否定生命的,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对享乐主义者采取责备的态度,事实并非如此。的确,印度人没有把享乐当作最高的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谴责享乐。对于那些追求享乐的人,印度人事实上会说:去追求吧,这并没有什么错;这是人生四大合法的目标之一。这个世界充溢着美,充斥着感官享受。而且这个世界之上还有其他世界,每上一层,快乐就以百万倍地增加,这些世界我们都会经历到。与其他事物一样,享乐主义需要好的感觉。为了长远的利益,必须牺牲眼前的小的目标;为了避免敌视和懊悔,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冲动必须抑制。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撒谎、偷盗、欺骗或者沉溺于恶习不能自拔。但是只要遵守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你就可以自由地追求所有你想要的享乐。对于那些心思单纯、没有其他追求的人来说,印度教表现为一种保证健康和富足的养生术;而对另外一些心思缜密、老练的人来说,它详尽阐述了一种感官的美学,其直白程度令人震惊。如果享乐是你所想要的,不要压抑你的欲望,以明智的方式去寻求它。

湿婆与他的伙伴乌玛。对于想要享乐的人,印度教认为不要压抑欲望,而要智慧地去寻找。

印度这样说着,等待着。它在等待时机的到来——每一个人,尽管不一定在今生今世——都会认识到享乐并非生命的全部。每个人最终都会发现这一点,因为享乐太琐碎肤浅,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享乐一定是个人的事情,而自我对于永恒的热情来说太微不足道了。或早或晚,人们想要从生命中得到的远不止感官享受而已。当发现了这一点,个人兴趣往往会转向人生的第二个主要目标,即世俗的成功,表现为财富、名誉和权力。这一目标也不应受到压制或者谴责。这种满足比享受更加殷实,因为它们是社会性的。它们涉及的领域更宽,并且关涉到其他人。

11世纪西印度的石雕像,表现的是一位婴儿期的耆那教圣人在母亲的怀抱中。

对于现代西方人来说,这是无可争辩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是贪图享乐的人。他们不会让自己沉浸在享乐之中——他们太忙了,生活节奏太快。西方人争辩的不是社会成就的报酬超过享乐本身,而是社会成就同样是受限制的——“我的价值是什么”并不等同于“我得到了多少”。

印度人认为成功不仅是支撑家庭、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而且也能给人带来高贵和自尊。然而,最终,这些回报也是有限制的,我们可以细列如下:

1.财富、名誉和权力是排他性的,因此是有竞争性的、不稳定的。不像智力和精神财富,它们不能在不减少自己所有的情况下与人分享。如果我有一块钱,那它就不是你的;处在闪光灯下的前提是有观众坐在黑暗的大厅里。名誉和权力都是一样的。从这些东西的竞争性到它们的不稳定性只有一步之遥,因为其他人也想要它们,谁知道幸运在什么时候会转手呢?

2.追求成功的欲望永远也满足不了。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的确是得到了足够的收入、名誉和权力,但如果人们把这些东西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显而易见,他们是不会满足的。这些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且对于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人们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想要用金钱来扑灭贪婪,无异于火上浇油。印度有个赶驴的人为了使驴一直不停地往前走,他在杆子上吊着红萝卜并绑在挽具上。

3.世俗成功的第三个问题与享乐主义一样。把成功作为有限自我的中心,而自我太渺小了,不能经受永久的热情。无论是财富多少、地位高低,都不能隐藏拥有者的渺小。

4.尘世的成功不能使我们满足的最终原因是它的回报转瞬即逝。我们说:“这些你死了带不走。”正因为我们不能带走,它的光芒就变得暗淡。因为我们是能够展望未来的生物,必定会悲叹,与获得的成功相比,我们可支配的太少了。

在继续谈论印度教认为人们所想要的另外两样东西之前,最好对之前说过的东西作个总结。印度教把享乐和成功放在了“欲望之路”上。他们使用这样的短语,因为自然欲望目前为止乃是人生旅程的标志。满足了这些欲望,前面还有其他目标,了解这一点不是为了谴责这些欲望;这一点之前已经说过。不应当无视欲望的存在,直到它们离我们而去,因为印度教把欲望之路上的东西视为玩具一般。玩具本身没有什么不好。正相反,小孩子没有玩具的时候会感到悲伤。但是如果到了成年的时候还停留在小孩子的水平,岂不是更加悲哀?

但是人生还有什么更吸引人的东西呢?印度教说,还有两种。在为它们命名之前,我们可以注意到它们一起组成了“弃绝之路”。

“弃绝”这个词有一种负面的意味,印度人频繁使用它而使它争得了否定生命的扫兴者之名,但是任何事都会产生弃绝之物。在蜿蜒的沙漠之路上,运动员为了更重要的目标而放弃了一时的享乐。在世人赞扬印度禁欲主义者弃绝力量的时候,瑜伽信徒这样回答:“你的放弃比我的伟大,因为我为了无限而放弃有限,而你为了有限而放弃无限。”如果人们跟随他们的冲动而得到满足,放弃的思想永远不会产生。

让我们讲清楚一些。印度教并不是说每个人在今生都会发现欲望之路的匮乏。对照着宽广的时间量度,印度教在编年时代和心理年代之间进行了区分。两个同是46岁的人,在编年上来说是同庚的,但从心理年龄来说,一个可能还是孩子,而另一个则不同。印度教徒把这个区分拓展出去并应用了好几个世代,这一点在我们讲轮回观念的时候再进行阐述。结果是,我们看到男男女女像官兵和强盗一样进行欲望的游戏。虽然有些人什么也不了解,但是死的时候觉得不负此生,还觉得这生活是美好的。同样是这样的游戏,其他人就会觉得胜利是不足道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狂热之徒追求的是新奇之感,而其他人在玩过很多次这样的游戏之后,想要去征服另外的世界。

这些另外的世界位于超越自我中心的地方,因为在一个人迅速取得想要的东西之后的这种空虚来自深层自我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这表明对更大事物的认同可能缓解这种渺小感。这种思想宣告了宗教的诞生,因为所有真正的宗教都开始于对超越自我的意义和价值的找寻。宗教否认了自我宣称的终极性。

在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同时,我们会走向哪里?印度教提出了两个标志,一起组成了弃绝之路。

第一个是“社群”。支撑我们自己的生命,同时还要照顾其他生命,社群的重要性是任何个体的生命所不能支配的,那么让我们服务于它吧,把它放在我们的前面优先考虑。

这种转变使宗教走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它产生了责任宗教,在印度人看来,这是继享乐、成功之后产生的第三个伟大的目的。它对成熟的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无数人从一心索取转变为一心给予,从一心求胜转变为一心服务。不是去求胜而是尽力而为,做好手头的工作成为他们首要的目标。

印度教为了那些愿意为集体服务的人指明了方向。按照不同的年龄、秉性和社会地位赋予详尽的职责。本书在随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详细省察,这里我们只需要重复它与享乐、成功相关的说法:职责也会产生可观的回报,只不过人类的精神不能满足。它的回报需要成熟的人来欣赏,但是只要人变得成熟,这样的回报也是殷实的。忠实地完成职责从同伴那里带来了尊重和感激。然而更重要的是,做好分内之事令人有了自尊,但是最终这些回报被证实是不够的。

因为纵然时间把社群转变为历史,历史本身仍然是有限的,因此最终还是悲剧性的。它的悲剧性不仅因为它必须终结——“历史也必定会逝去”——而且历史也拒绝被完美化。希望和历史之间总是相隔好多光年,最终的善也一定远在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