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情:科技工作者薪酬调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基本判断

(一)绩效工资制度在企事业单位中取得进展

在国家绩效工资改革推动下,多数企事业单位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54.2%)科技工作者的薪酬模式是三元工资制、二元工资制或年薪制,其中,科研机构、高校、卫生机构、大型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薪酬模式更多为三元工资制、二元工资制或年薪制,所占比例分别为55.3%、56.7%、61.8%、62.5%。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出台的相关薪酬政策,不断强化员工实际贡献在绩效工资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深化绩效工资改革,突出知识价值、实际贡献在薪酬分配中的主导作用。多数科技工作者反映单位绩效考核内容以工作业绩为主。调查数据显示,82.7%的科技工作者反映所在单位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业绩,30.3%的科技工作者反映包括项目承担量,25.9%的科技工作者反映包括论文发表量。笔者访谈的企事业单位,都已经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其中多数单位正在积极进行绩效薪酬改革。例如,北京某家科研院所正在探索实施宽带薪酬制度,某高校积极利用多元化薪酬制度引进国际顶尖人才,某地方国企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实施以岗定薪的差别化绩效工资制度。

(二)科技工作者收入增长,满意度有所提升

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地和推进,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在不断提高。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科技工作者全年总收入平均为90985.50元,比2013年增加了16848.5元,增幅为22.7%。其中,东部地区科技工作者收入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3倍。科技工作者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2017年近三成(29.6%)科技工作者对自身收入表示满意,与2008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9%)以及2013年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4.2%)相比有所提升;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工作者的薪酬满意度(30.1%)高于中部地区(29.7%),东部地区最低(29.2%)。

(三)高校的薪酬激励状况好于科研院所

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薪酬激励方面,高校要优于科研院所。在收入方面,高校科技工作者是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1.15倍。在薪酬满意度方面,高校为33.8%,远高于平均水平(29.6%);科研院所为25.2%,远低于平均水平。在薪酬竞争力方面,51.1%的高校科技工作者认为本单位的薪酬水平在该领域具有竞争力,而科研院所这一比例仅有43.1%。在薪酬对创新业绩的激励方面,高校48.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本单位的薪酬激励措施对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明显,科研院所这一比例仅为36.5%。在科研项目经费允许在绩效激励中使用方面,高校为45.9%,科研院所仅为36.3%。在能够自主决策绩效考核和绩效分配方面,高校为50.9%,科研院所为42.5%。综上各维度,不难看出高校科技工作者的薪酬状况要好于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薪酬状况。

(四)年薪制等薪酬制度激励效果明显

年薪制、期权(分红)、谈判工资制等新型工资模式更具激励性,也是近些年国家一直提倡的薪酬模式,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新型工资模式的优越性。调查数据显示:年薪制的科技工作者中,70.8%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本单位的薪酬具有竞争力;谈判工资制的科技工作者中,56%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本单位薪酬具有竞争力;“工资+股权(期权)+分红”薪酬模式的科技工作者中,51.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本单位的薪酬具有竞争力;三元工资制的科技工作者为50.8%;二元工资制的科技工作者为50.1%;固定工资制的科技工作者为46.4%。由此可见,年薪制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明显。此外,研究抽取了平均月工资6325元(上下浮动1000元)的人群,分析显示,在相同或相近收入水平情况下,分别52.1%和41.8%年薪制科技工作者对薪酬创新绩效和纵向竞争力给出正向评价,远高出41.9%和26.4%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结构工资制(二元结构工资制为41.3%、27.8%,三元结构工资制为39.3%、21.8%)和固定工资制(43.1%、27.4%)的水平;45.7%年薪制科技工作者满意于自身薪酬,高于29.6%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结构工资制(二元结构工资制的28.0%,三元结构工资制为29.6%)和固定工资制(28.4%)的水平。以上表明年薪制在薪酬激励中的优势明显,年薪制已成为近些年吸引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吸引海归人才的重要措施。

(五)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实质落实缓慢

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施行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件;但是仍然有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还没有实质性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落地,仍在等待观望。访谈中,被访的3所高校和1所科研院所都没有出台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的细则,都在探讨中;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有疑惑和不解,需要政策制定部门给予更多的解读和指导。被访的一线科研人员不了解本单位有没有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具体措施。说明科技成果奖励的具体措施在多数科研事业单位中并没有真正落实,政策落地难的老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