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在“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及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健康时代已全面来临。从战略到部署,国家正在落实让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局、健康福祉惠及全民,健康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庞大的健康市场催生了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健康产业勃兴,涉及医疗器械、医药产品、保健食品、康复医疗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一、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情况
2018年,我国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发展速度远超世界其他国家。虽然健康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但我国健康支出与美国相比差距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模偏小。
(一)我国健康产业整体情况
目前来看,我国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达7.01万亿元,为2011年的2.6万亿元的2.69倍,2011—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13.2%。若按此增速扩张,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8.98万亿。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是目前市场规模的2.3倍(见图1-36)。
图1-36 2011—2030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单位:万亿元)
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由于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处于前期阶段,尤其是健康管理正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因此产业空间大、运行效率高、增速快。目前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2010—2018年,全球健康产业的复合增速为5%,而我国健康产业的复合增速达到13%,是全球增速的2.6倍。
虽然我国健康产业持续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模偏小。比较美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012年美国卫生总费用达到2.7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的16.9%;2014年美国卫生总费用达到2.98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17.1%,居世界第一。而我国2018年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6%,未来增长和发展的空间巨大。
从产业群体占比来看,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服务需求庞大,以及近年来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因此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形成了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为主(二者合计占比超80%),其他产业为辅的快速发展局面(见图1-37)。
图1-37 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
从各细分领域来看,与健康服务与保健相关的细分领域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医疗和医药产业。2010—2018年,我国健康养老、保健食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医疗产业、医药产业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8.1%、27.7%、19.7%、16.5%、15.5%,其中养老、保健食品、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发展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医疗和医药产业(见图1-38)。
图1-38 2010—2018年健康产业各细分领域增速
健康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医疗服务消费较高,相比之下,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健康服务消费占比不足10%。地域差异主要是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机构属地化管理、医师单点执业等因素造成的(见图1-39)。
图1-39 健康服务产业区域消费集中度分析
(二)我国健康产业领域投融资情况分析
“十三五”规划中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健康产业将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下,政策利好与健康产业市场巨大这两方面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和产业巨头参与争夺,社会资本正逐渐成长为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2010—2018年,国内健康产业投资活跃度呈上升态势,投资案例数平均增长率高达35%。2018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再次高速上涨,达到825.85亿元,增速高达78.64%,投融资事件数达到695起。从整体投融资状况看,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金额持续上升:2014年医疗产业国内融资总额为212亿元,2018年总体融资额已达到787亿元。药品和医疗服务是增长最快的两个板块,2018年分别达到341亿元和314亿元(见图1-40)。
图1-40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金额
资料来源:鲸准研究院《2018中国新经济创投白皮书》
健康产业炙手可热,在国家政策与健康趋势下,企业纷纷投入到健康产业中来。阿里巴巴投资10亿开办“阿里健康”,腾讯布局医疗AI引擎,百度医疗布局连接医患+人工智能,万达狂砸1440亿元布局医疗,小米探索健康数据,华润置地联手凤凰医疗布局健康产业,把医院开进社区。此外,如恒大、万科、保利、碧桂园等巨头也不甘人后,纷纷通过自建或投资并购、跨界合作等形式杀入这片新战场,地产圈的合纵连横在健康领域重新上演。
具体年度融资情况方面,2014年以后医疗健康产业融资热度逐渐上升,至2016年和2017年融资热度趋于平稳,事件数量变化较小,2018年融资事件为824起,降幅较大;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4—2017年产业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变化幅度较小,约4000万元,2018年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大幅增涨,达到9500万元人民币,较之前几年增长了130%左右。
(三)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消费需求也持续释放,健康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健康产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健康产业在当下迎来了加速发展期,产业景气度高。支撑产业高速运行的引擎有三个:第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疾病防御与治疗需求增加;第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扩大了医疗保健支出;第三,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三大利好因素预计在未来仍将继续发酵,从而推动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疾病预防与治疗需求增加
老龄化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我国从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为: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对比2017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2018年相比2017年增长了859万,增长了0.6%。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亿人,占总人口的11.9%。无论是哪个比例都远远超过定义比例,中国已大踏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展望未来,人口的加速老龄化与寿命的延长将是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养老、慢性病等健康问题将受到广泛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时间非常短,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30%。
图1-41 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及占比不断增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慢性病成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头号杀手。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衰老与疾病,尤其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的生存质量也在下降。《中国自我保健蓝皮书》指出:中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由2003年的12.33%上升到2013年的24.52%,十年增长了一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接近3亿人,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比已上升至85%,目前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5%、高血脂患病率的40%、糖尿病患病率约10%、脂肪肝患病率约20%~30%。更为重要是,当前慢性病已经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开始侵袭四五十岁的中年人,3亿慢性病确诊患者中一半属于65岁以下人群。
图1-42 中国居民慢性病人数统计(单位:亿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被提上高度。一直以来,中国针对慢性病人群仍然停留在临床与药物层面,对慢性病的立体化管理存在较大缺口。事实上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这意味着前期的干预和宣教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对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提前干预,可以使发病风险下降50%。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2.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及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迅速
健康意识的提升与观念革新进一步促使健康产业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恶化与生活压力增大引发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审美观念革新也使得医疗美容等产业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我国居民收入的提升为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购买力基础。国际发展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时,进入典型的消费升级周期,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将成为主要消费。2011年以来,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36302元增加到2018年的64644元。伴随着收入增加,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速快于普通消费支出增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还只有1118元,到2018年已经上升到2011元,5年复合增速为12%(见图1-43)。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速更快,从2013年的614元上升为1194元,5年复合增速高达14%。2018年中国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685元,同比增长16.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5%。可见,近年来居民健康诉求上升明显,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带动了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上升,未来医疗支出很可能会持续大幅度增加。
图1-43 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情况(单位: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支出结构来看,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已经从1995年的3.5%增长到2018年的9%,目前个人医疗保健支出的份额仅次于食品、居住、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见图1-44)。虽然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升明显,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依旧明显,美国个人医疗护理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6.9%。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收入水平上升、健康意识提升,未来这一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图1-44 2018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3.政策扶持持续推进我国健康产业发展
从健康产业政策面来看,国家政策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各类政策持续驱动了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医学科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培养健康产业新型健康产品开发的发展目标,这是我国对健康产业的第一个规划,也是首个明确将健康产业作为一个整体产业进行的规划,但是政策支持的力度有限。2013年3月,国务院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中提到健康中国2020的健康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要增加到6.5%~7%,提高两个百分点。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与“健康中国”相关的医药生物产业政策持续落地,产业由此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20、2030年超过8万亿和16万亿,“健康中国”已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指导落实各项具体建设。2017年,十九大再次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2018年,健康医疗领域政策频出,2018年8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2018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进一步放宽健康领域市场准入。
此外,各地也高度重视健康产业发展,2018年,全国28个省份制定出台了健康产业或健康服务业规划、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等。各地依托优势特色资源,积极推动健康产业建设,全国健康产业布局已经逐步展开。
表1-9 近几年健康产业政策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
二、我国健康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分析
健康产业覆盖范围广,各细分市场集中度有很大不同。本节以市场规模较大的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增长速度较快的保健食品、健康体检、康复医疗、医疗美容等领域为重点,着力分析健康细分市场具体发展情况。
(一)医疗器械,黄金时代的周期起点
1.发展情况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始于1816年听诊器的发明,随后的200年间,各种医疗器械层出不穷,产业不断向上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现代化起步于1952年,随着国家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
图1-45 全球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史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意识逐渐增强,因此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再加上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对产业的支持,使得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据医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已达2556亿元,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截至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突破了5000亿元,达到5304亿元,同比增长19%(见图1-46)。2014—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0%。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医疗保险覆盖率提高,医疗需求将不断释放,医疗器械市场将会迅速扩容。
图1-46 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医械研究院。
在走向国际市场方面,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成为医药工业出口的主力军,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类出口金额达236.30亿美元,同比增长8.88%(见图1-47)。其中,医用敷料、医用耗材、诊疗设备、康复设备、牙科设备出口均实现稳步增长,分别提升了7.48%、9.14%、7.18%、10.79%、18.50%。
图1-47 2012—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在医疗器械企业数量方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稳步增长。根据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6.25%。其中: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7513家,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9189家,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1997家。在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1.1万家,同比增长24.63%。其中,经营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29.2万家,经营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6.7万家,同时经营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15.2万家。
在产品种类方面,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种类众多。从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产品结构来看,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低值耗材类份额占比较高,分别为16%、14%和13%,加上心血管设备在内的前7大细分领域总计占据68%的市场份额(见图1-48)。
图1-48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
资料来源:Evaluate Medtech.
尽管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容量扩张速度快,但由于相关基础科学和制造工艺落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品种,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从医疗器械的消费结构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耗材(含低值和高值)占比最高,心血管、骨科等为代表的高值耗材处于较高增速阶段。整体来看,医学影像领域,CT、核共振和超声占据16%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市场份额在10%~20%;体外诊断领域中,国外企业由于技术优势以及“设备+试剂”的封闭系统策略,依然占据着国内的中高端市场。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共受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和许可事项变更注册申请6608项,与2017年相比注册受理项目减少3.3%,其中受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2382项,受理进口医疗器械注册申请4226项。
2.产业特点
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落后,国内企业多从事医疗器械产业中较为低端的环节,竞争格局形成多而散的局面。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中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虽然有2000余家获得出口认证的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在规模、品牌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又缺乏核心技术,对外出口只能以OEM为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总体处于不利地位。
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一直被美敦力、飞利浦、西门子等进口品牌占据,在核磁共振(MRI)、CT、超声波仪器、分子影像设备(PET-CT)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更是为进口品牌垄断。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较晚,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领域,但已有部分国产医疗器械在技术水平上具备了和进口产品正面竞争的实力,如心脏支架、监护仪、麻醉机、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和超声等。
表1-10 中国医疗器械部分细分领域国产化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医疗设备产业数据、各公司公告。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加税负担,由中美供应商共同承担,双方在下一轮加税前还有部分增量囤货行为,因此,医疗器械产品出口不降反增。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类出口金额为236.3亿美元,较2017年出口额217.03亿美元同比增长8.88%。从出口地区来看,中国对欧盟、北美市场的出口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0.92%和10.25%,美国仍是中国医疗器械第一大出口国。从出口分类来看,生命检测设备、医疗影像、医用敷料、口腔设备与材料均实现稳步增长,金额分别为51.05亿美元、26.87亿美元、26.08亿美元、9.89亿美元,分别增长7.73%、14.65%、7.48%、19.73%。
3.发展趋势
2018年,新医改政策推动国产中低端医疗器械产业快速成长,国产替代推进速度加快。美国对中国医疗器械征税清单包括:核磁共振、CT、直线加速器、心电图仪、超声、监护仪、麻醉机、起搏器、X射线及配件等。中国针对性征税清单包括核磁共振、监护仪、眼科、X射线等。其中,美国企业GE在中国国内的核磁市场份额最大,预计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征税可能对同处高端市场的飞利浦和西门子有利,也有望加快东软和联影等国产厂商的国产替代;监护仪的国产替代已经较为充分,迈瑞等公司在三级医院的占有量已过半,征税整体影响不大。
中概股回归成主流,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上市公司多选择A股上市,目前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只有迈瑞医疗(已回归A股)、蓝韵医疗(新加坡,已退市)以及部分港股中国企业,如山东威高、先健科技、微创医疗等。根据统计,目前A股上市医疗器械公司有51家,港股16家。
从2018年医疗器械产业融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处于A轮次的融资事件最多,为61次,占总融资次数的36.53%;其次是B轮次,为36次,占比21.56%(见图1-49)。由此可见,2018年我国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处于初创时期。
图1-49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投融资事件按轮次划分情况
资料来源:IT桔子。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医疗器械监管起步较晚,医疗器械企业小、多、散和低水平竞争的现象尚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加速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医疗器械研发的产、学、研联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为响应国家政策层面上的《中国制造2025》,各省市均在各自的领域对医疗器械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做出重要部署,提出了2020年和2025年国产医疗器械大发展目标。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国产器械的占比到2025年要达到80%,尤其是县级医院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到2025年要达到70%,这就给我国各大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需求空间广阔的下游应用终端市场。
表1-11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之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发展目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医疗器械创新领域,我国政府出台多项强有力政策,培育自主创新的沃土,多维度鼓励创新型医疗器械:①加快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促进医疗器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加强自主创新研发,突破一批进口垄断技术,提高医疗器械国产占有率,大幅降低患者诊疗费用,惠及于民;③进出口贸易的不确定性将促进国家继续积极支持自主研发创新,加速部分国产先进领域的进口替代。
分级诊疗制度逐渐完善,各地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促进基层设备市场扩容。现阶段,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配备水平较低,缺口大,亟需“更新换代”和“填补缺口”,而基层医疗器械市场主要为国内厂商占据,进口品牌优势不明显,分级诊疗制度为国内厂商带来重要机遇。目前,分级诊疗推动落地已接近300个试点城市,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持续高效推动分级诊疗的政策落地。
(二)生物医药,产业景气度高
随着人类对生命机制的研究深入与制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天然药物到化学药物再到生物药物,我们可使用的药物数量种类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升级。生物医药产业是指以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生化技术生产的,用于诊断、治疗或预防的生物技术产业,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单克隆抗体、血液制品等细分领域。生物药物凭借新颖的靶点机制与显著提高的安全有效性,成为近年来全球制药领域最为火热的研究方向,相关生物制药企业与项目争相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全球范围内,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医药产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是持续高增长的朝阳产业。
1.发展情况
生物药物是指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液体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药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酶、抗体、疫苗、血液制品、激素等几大类(见表1-12)。1971年,基因重组的首次成功开启了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新时代;1986年,全球第一个抗体药物Muromonab CD3(莫罗英那单抗)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生物药物的发展进入新时代。
表1-12 生物药物常见细分种类
续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为3417.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57%,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为3554亿元(见图1-50)。
图1-50 2012—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整个生物制药中,最为火爆的是针对癌症的生物仿制药。近年来,全球生物仿制药开发主要集中在一系列专利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生物制剂,包括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单抗药物在全球市场发展迅速,国内药企也纷纷布局,竞相角逐这个快速增长的领域。生物仿制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代,涌现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歌礼制药等创新药领域的后起之秀。创新药老牌劲旅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康弘药业已经有创新药发展的成熟路径,通过不断加大研发管线投入,提高研发效率,获得了高质量的生产线,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或授权合作助力其创新药布局。
尽管创新药来势汹汹,但是药物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目前上市获批的较少,以PD-1产品为例,仅有君实、信达两家获批。所以仿制药在国内医药市场的“基本面”依然稳固,据IMS数据,2017年医院市场中品牌仿制药占比20%,普通仿制药占比58%,分别为1814亿元、5260亿元,合计约占医院药品市场的78%左右。
2.产业特点
园区化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包括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等,这就决定了其集聚化发展的优势。通过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人才、资本、研发和企业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伴随高新技术区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园区67个,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目前中国已有80多个地区(城市)在着力建设医药科技园、生物园、药谷,全国已有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而且各地新开发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很多都将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引驻对象。其中比较成熟的产业园有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泰州中国医药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随着众多生物制药产业园区取得丰硕成果,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园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发展趋势
产业创新是生物医药最显著的特征。曾几何时,仿制药成为生物医药的主流。仿制药是指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对国际或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且在较大范围内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对明确,有比较成熟的合成方法、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药品进行引进或模仿、研制生产出新药品的过程。2017年,股票市场医药板块下跌严重,重磅政策不断出台使仿制药产业迎来新变局。2018年11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的推广,使过了专利期的药品,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大品种研发不易,单品市场天花板和生命周期都显著降低。所以,创新才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势所趋。
集中化、智能化发展。随着生物技术不断突破,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逐渐提高,未来核心发展地区因具有素质较高的人才、科研等基础,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也带动了生物医药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药品的研制技术性较高,结合人工智能,会使研发过程和效率都得到提高。数字化发展会使较为分散的产业链之间的信息传递加强。据统计,全球TOP50的独角兽中,中国占到32%。而在医药健康领域,中国的独角兽公司正不断冒头,10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正在不断增加。这是外部环境的机遇,庞大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过去五年政府强有力的医疗监管改革、VC/PE投资力度大幅上涨、上市政策红利等,使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在中国的机遇是历史前所未见的。
(三)“大健康”风口正劲,保健食品产业迎风起势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国际上一般称为膳食补充产品。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实行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1.发展情况
我国保健食品产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兴起。我国保健食品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发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保健食品在消费者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得以快速成长,最初的产品以滋补品类为主。第二阶段,繁荣阶段。90年代后,市场经济日趋活跃,保健食品由于产业监管宽松、进入壁垒低、毛利较高,吸引了大批企业进入,企业数量从不到100家增加至3000多家,销售规模也从12亿元增长至300亿元。第三阶段,平滞整顿。由于许多企业盲目扩大产能、忽略产品质量导致消费者出现信任危机,市场开始萎缩,到1997年销售额下降至100亿元,生产企业数量不足1000家。1998—2005年,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并先后在全国开展保健食品市场大调查,要求保健食品必须通过严格测试审批后才能进入市场,使我国保健食品产业进入健康发展的道路。第四阶段,复苏发展。由于非典危机,更多消费者重新重视医疗保健的作用,产业需求迅速增长,至2005年销售规模超过500亿元。同时受益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市场逐步规范化,2012年保健食品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第五阶段,并购整合。2013年后,由于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高速增长和庞大规模,海外品牌借助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加剧,很多企业选择收购或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以期借助后者的品牌影响力实现弯道超车(见表1-13)。
表1-13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保健协会。
受消费者诉求向预防转变、健康意识提升、健康需求精细化、追求高品质保健食品等因素推动,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收入已达562.55亿元。2012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到了2015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收入达到2295.41亿元,同比增长18.8%。截至2017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收入增长至2445.16亿元,受质量风波和监管变化等影响,2016年市场销售收入略有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10%以上增速快速发展。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收入接近2900亿元,较上年增长18%以上(见图1-51)。
图1-51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市场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基于国家层面对保健食品的政策扶持,我国保健食品的市场规模增速要快于全球市场的增速,除2016年以外,2011—2018年其他年份市场规模增速均快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其中2011年我国增速是全球市场增速的4倍多,而在2016拐点过后,2018年开始,我国市场又开始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见图1-52)。
图1-52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增速与全球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鉴于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在多数年份均快于全球市场增速,我国营养品市场销售收入占全球比重也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为562.55亿元,仅占全球市场规模的4.59%。到了2018年,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898亿元,占全球份额达到了11.59%(见图1-53)。近年来,亚洲地区保健食品市场已经超过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消费市场,而我国则为亚洲第一大保健食品消费市场。
图1-53 2010—2018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目前我国市面上比较热门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调节免疫力、辅助降血糖、抗疲劳和维生素等几个方面,占保健品总数的50%以上。以前消费者认为健康养生是老年人才关心的事情,但目前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由于工作压力大和亚健康现象的社会化蔓延,青壮年群体对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美容养颜等方面保健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图1-54 中国保健食品产品结构
2018年中国保健食品进出口额达到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金额为16.7亿美元,比2017年同比增长21.8%。出口的主要市场是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出口额较大的省市分别是江苏、广东、上海、山东及浙江。2018年膳食营养补充剂的进口额为30.1亿美元,同比增长37.7%。
与药品产业类似的是,在保健食品上中国也同样是原料的生产与出口大国。美国则是最大的原料进口市场。从品种上看,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植物提取物类是中国保健食品原料出口的主要类别,三者合集出口金额在85亿美元左右,其中维生素类为原料出口的第一大类别,其次为氨基酸类。
表1-14 2018保健食品原料出口额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食品进出口商会提供。
从进口情况看,澳大利亚由于出色的市场推广,以22.3%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国内保健食品第一大进口市场。美国以20.4%位居第二(见图1-55)。氨基酸类、植物提取物类、维生素类也是进口相对大的类别。
图1-55 中国保健食品进口市场份额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食品进出口商会。
对比中美保健食品消费习惯可发现,中国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美国的保健食品渗透率达50%,而中国仅为20%。其中,美国有60%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属于粘性用户,而中国仅有10%。就人均消费金额而言,中国也仅为美国的1/8。因此,未来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前景光明,市场潜力大。
2.产业发展特点
保健食品产业链上游是各种原材料生产商,主要包括动植物提取厂商、化工原材料生产厂商及部分制药厂等。下游是流通领域的各种渠道,主要包括药店、医药公司、连锁店和电商平台等。作为中游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生产加工和包装等(见图1-56)。
图1-56 保健食品产业链
由于保健食品产业的终端客户主要是社会大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提升,近年来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我国保健食品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1)上游产业链附加值低
从供给端看,保健食品产业链上游主要由基础化工品生产企业和中草药提取厂商构成,原材料种类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动植物提取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原材料种类繁多且分散,一家上游企业一般仅能供给两三类保健食品原料,无法依靠自身产品覆盖下游企业生产所需的众多原材料,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下游厂商对原材料厂商的依赖程度较小。
图1-57 中国膳食补充剂种类分布
资料来源:Euromonitor
从需求端看,保健食品种类众多,原材料品种繁杂。以汤臣倍健为例,所需原材料近200种,有50%以上的原材料购自不同国家,单一原材料采购成本平均所占营业成本极低,占比最高也不到4%。同时保健食品拥有健康溢价,是高附加值产品,终端产品价格水平较高,原材料端的整体成本占比较小,因此企业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不敏感,对上游依赖性较小。
(2)下游渠道商溢价比例高
保健食品产业的流通渠道主要分为直销和非直销,直销是保健食品企业通过各级销售员工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非直销主要包括药店、连锁店、商超、线上电商等渠道方式。我国保健品的销售渠道较为集中,主要由直销、药店和线上销售构成。2017年我国的直销占比为49%,非直销的渠道中,连锁药店占比为23%、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为24%、商超占比为3%(见图1-58)。
图1-58 中国保健产品产业销售渠道分布
直销渠道中,各层级销售人员都会抽取销售分成,以美国知名直销企业康宝莱(Herbalife)的数据为例,高层直销人员可以直接以产品定价5折的价格购买,再进行分销和批发零售,同时按销售量再提取2%~7%的销售提成,因此保守估计直销渠道的流通成本占据产业链价值的50%以上。非直销渠道中,保健食品的销售模式与药品流通类似,以3~5折的价格通过各级经销商在连锁药店进行铺货,压缩保健食品厂商利润空间,同时不利于企业及时获取市场反馈和渠道信息。线上平台迅速兴起可以使企业直接接触消费者,去除中间环节,缩短流通环节,提升产业链效率。
保健食品原材料成本低,产品具有健康功能溢价,国内厂商普遍采取高额定价来覆盖渠道价差从而维持企业利润。即使是在国外成熟市场上,保健食品企业也有50%左右的毛利率,而我国保健食品企业平均毛利率可达40%以上,净利率在15%~20%。较高的利润、不完善的监管以及进入门槛低等原因共同导致大量中小型企业先后进入市场,厂商数量众多。2018年,由于保健食品产业营业成本及销售费用增幅较大,使得净利润率下降到10.98%,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可以预见,产业正在洗牌,迎来整合期。
目前保健食品市场正处于并购整合期,企业数量逐年下滑。2013年,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指获得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2676家,之后开始不断下降,2017年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已减少至2317家,2018年继续减少至2250家左右(见图1-59)。
图1-59 2012—2018年中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单位:家)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竞争者众多,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比约50%,属于低集中寡占型(40%≤CR8<70%)市场。
图1-60 2017年各国保健食品市场CR5情况
资料来源:Euromonitor.
前十大品牌分别为无限极、安利、汤臣倍健、天狮集团、东阿阿胶、康宝莱、完美中国、善存/钙尔奇、新时代国珍和瑞年国际。可以看出,本土品牌在竞争中总体处于弱势。此外,由于目前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知较低,直销企业凭借其庞大紧密的销售网络在消费者教育和产品宣传上具有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中除了汤臣倍健,其余均属直销企业。但是,非直销企业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品牌建设及渠道扩张,近年来也发展迅速。
阿里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线上保健食品销售额207.6亿元,同比增长37%,分品牌来看,2018年线上膳食补充剂销售中汤臣倍健及H&H旗下品牌Swisse占比最大,分别为7%、6%,大幅高于其竞争对手,头部品牌优势明显。2018年汤臣倍健线上销售扣除健之宝业务后同比增长5%。
3.发展趋势
保健食品产业大型企业所获利润丰厚,市场规模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保健食品产业着眼于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属于典型的高利润产业,如康宝莱毛利率超70%、澳佳宝毛利率64%,而中国的汤臣倍健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也达66.9%。保健食品成本和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很小,因此总体利润丰富。不过保健食品产业过分依赖广告促销,有些企业的广告费高达销售额的50%以上,所以从一开始就陷入研发低投入、广告高投入的怪圈,因此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品牌、市场占有率和渠道优势。每年,都有众多的企业投资进入该领域,但许多品牌生存不超过3年,只有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才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放到越来越昂贵的各类媒体上,能够迈过产品生命周期过短的门槛,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所以,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的规模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
2016年2月,《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出台,给国内的保健食品产业带来了巨变。新的管理办法提出后,2016年7月中国保健食品产业进入注册管理双轨管理阶段,这大大降低了国外保健食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同时,新的管理办法指出奶粉、保健食品等产业内的贴牌生产方式将遭到禁止。相对于国内保健食品,消费者更加青睐外资品牌产品,为争夺市场份额,许多企业也纷纷嫁接国际资源实现中外互补。
表1-15 保健食品产业并购事件
续表
4.政策介绍
保健食品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产业的兴衰跟国家政策法规息息相关,中国保健协会贾亚光副秘书长对保健食品法规20年的变化进行了梳理,映射了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随着监管趋严及完善,保健食品产业将会在健康发展的路上飞速前进(见表1-16)。
表1-16 保健食品产业政策
续表
续表
续表
(四)康复医疗,市场需求量较大
1.发展历程
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兴学科。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表1-17 康复治疗适用病种
表1-18 康复治疗方式
续表
20世纪80年代至1995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并在1988年成立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建立康复机构;接下来的10年里,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进入试点推广阶段,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康复服务机构,且康复服务的面积在不断拓宽;2005年至今,康复医疗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国家不仅关注康复面的扩大,康复数量的增长,同时兼顾康复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我国在康复医疗方面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相关政策的引导加速了康复医疗产业的发展。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对2017年2月颁布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进行了修正,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2.产业发展情况
康复医疗产业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上游是康复器械、药物生产商;中游是包括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在内的康复医疗机构,以及部分出售康复药物及器械的零售药店等机构;终端则是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见图1-61)。
图1-61 康复医疗产业链
目前,我国的康复医疗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且供给不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450亿元。未来,随着养老以及医疗体系的完善,康复医疗将有望迎来突破,预计2020年中国的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632亿元,年复合增速约23%(见图1-62)。
图1-62 2011—2020年康复医疗产业的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由于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我国康复领域投入少,康复医疗体系不完善,市场供给明显不足。截至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9亿,预计至2030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将高达65.7%,其中80%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复治疗。据粗略统计,我国当前慢性疾病患者数量已近3亿人,其中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人数较多,康复需求大。据统计,我国康复医院诊疗人次数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8年,诊疗人次数达到1026.67万人,同比增长9.55%(见图1-63)。由于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各方面原因,预计未来几年,康复医院诊疗人次数还将会继续增长。
图1-63 2011—2018年康复医院诊疗人次数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年鉴。
从康复医疗执业医师的数量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较大。在美国,每10万人中就有5名专业的康复技师,而在我国该比例为1∶25万。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的数量为360.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达到16万人。
从医疗条件来看,当前我国康复医学科床位供给量已经达到17万张,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若根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2020年实现每1000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的标准推算到全国,我国仍有将近50万张康复病床的缺口。显然,我国康复产业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实际的康复医疗供应形成巨大的反差。
在我国三级医疗康复体系中,康复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2018年我国康复医院数量为637家,相比2017年增加了185家(见图1-64)。
图1-64 2013—2018年我国康复医院数量情况(单位:家)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年鉴。
同时,根据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康复医院80强榜单中,我国康复研究产心北京博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排前三,其综合得分分别为682.4、454.5和426.8。前10位的康复医院中公立医院有7家,非公立医院有3家,三级医院有9家,三甲医院有3家。从排名前80位的医院来看,三级医院有24家,占前80位的30%(见表1-19)。
表1-19 2017年前十的康复医院情况
资料来源: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
3.产业发展特点
政策利好将驱动康复医疗产业爆发。我国康复健康产业起步晚,2010年才将康复治疗纳入医疗保险范围,2010年9月卫生部文件《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明确将康复医疗9大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16年人社部、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中提到,从2016年6月30日开始,纳入医保的康复项目由此前的9项增加至29项,并且各地原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康复医院主要承接急性期后病人,因此是分流大医院患者的重要渠道之一,康复医院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公立综合性大医院的效率和床位周转率,未来将是发展趋势,当前康复项目不断纳入医保覆盖范围将带来需求的释放。
康复器械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各个细分领域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市场集中度还非常低。从竞争格局来看,康复器械品种众多,国内康复器具生产企业仍以仿制为主,缺乏有自主产权的高端康复器械。另外,国内企业的产品应用推广不足,缺少企业整体形象塑造。整个康复器械产业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在我国以康复器械为主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鱼跃医疗、信隆实业、中路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也涉及康复器械业务。但信隆实业、中路股份大部分营业收入来自于自行车销售,而鱼跃医疗的康复护理产品收入仅占到公司总体收入的三成左右。
随着国家政策的利好和康复市场的强大需求,康复医疗产业将会成为下一个新的风口。从近两年的投融资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开始将目光转向康复医疗产业。2018年11月,致力于治疗心血管和呼吸领域重大疾病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生产企业——信迈医疗,完成7000万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聚明创投和翼朴资本共同领投。
表1-20 2017—2018年康复医疗产业的投融资情况(部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五)“颜值经济”时代来临,医美产业市场腾飞
1.产业发展情况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根据中国卫生部定义,医美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医科等四大项内容,具体来看,从人的面部整形到牙合畸形矫治,甚至包括针灸,都属于医美的范围。
整形美容最早记载于古代印度割鼻再造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的女权运动加速了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再到20世纪50年代国际整形外科医师协会的成立,整形美容作为一个新兴医学学科步入了规范的发展轨道。从当前全球范围来看,医美产业已经形成了基本稳定的格局。从各国医生数量和医美手术案例数量看,美国是全球医美第一大国。而在亚洲,韩国整形医生数量位居世界第四,且是全世界医美渗透率最高的国家。
我国医美产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兴起,期初以公立医院为主、规模较小、产业发展缓慢;80年代后,民营美容企业兴起,但医美仍然占比较低;21世纪后,医美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多家相关公司上市或挂牌,产业内整合并购频繁,国外先进整形技术也被相继引进。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女性对医美需求提升、医美技术进步和政策逐步完善,“颜值经济”进入了红利期,医疗美容产业迅速发展。根据MobData《2018年医美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医美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未来五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见图1-65)。
图1-65 2015—2020年中国医美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Mobdata.
我国医疗美容产品日趋丰富。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可分为手术类与非手术类。手术类项目旨在从根本上改变/改善眼、鼻、胸等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外观,非手术类项目主要指注射及激光疗法等微整形术,可分为注射填充类、无创年轻化、激光美容等。一般经卫生部门行政许可设立的医疗美容机构均可开展上述两类项目。
表1-21 医疗美容项目
2.产业发展特点
产业链条日趋成熟。从国内医美产业链的上下游来看,上游以生产商(包括医疗耗材、药品、器械生产等)为主;中游主要指医美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大型连锁医院、中小型民营整形医院、小型私人诊所等);下游即终端消费者,从中游到下游大多通过传统广告、美容院导流以及互联网平台APP等宣传方式获取信息(见图1-66)。
图1-66 医美产业链结构
我国医美产业上游主要包括美容耗材和器械。其中,主要的美容耗材有伊维兰、爱贝芙、胶原蛋白、玻尿酸、美白针、肉毒杆菌等;美容器械主要包括激光治疗仪、射频治疗仪、吸脂系统等。就上游来看,医美耗材、器械生产本身要求较高,特别是药品类的耗材技术含量较高,进入门槛很高,相比产业中下游,上游生产企业数量较少,竞争并不激烈,仍处在供方市场,企业利润率普遍较高。
非手术治疗中以玻尿酸填充和肉毒素瘦脸为主导产品。就玻尿酸而言,截至2016年7月,CFDA通过的纯透明质酸针剂来自11家企业,13个品牌,16个注册号,其中2015年注册产品多达6款,堪称玻尿酸爆发的一年,其中Q-MedAB公司、LG生命科学公司、华熙生物等占据80%以上份额,而国产市场份额占35%~45%,国产品牌具有一定竞争力。玻尿酸毛利率较高,以在港上市的国内玻尿酸生产商华熙生物科技为例,2018年财报显示销售毛利率达到79.94%。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中,双鹭药业(002038.SZ)、华东医药(000963.SZ)、昊海生物科技(06826.HK)等都有布局玻尿酸业务。针对肉毒素,目前国内获批的肉毒素仅两种,分别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衡力和艾尔建的保妥适,且近几年没有变化。未来,受市场增长牵引,随着技术引进、研发投入等力度加大,我国医美产业上游厂商将加快发展,逐步加强品牌塑造和终端推广。随着技术成熟、质量提升,我国医美上游产品成本优势会最终体现出来,从设备、材料到制剂,国产取代进口将是长期趋势。
就中游来看,医疗美容机构集中度低,产业处于整合期,竞争激烈。从机构数量上看,国内目前有4000余家整形机构,其中500家属于公立医院的整容科室,500家是连锁整形美容医院,剩余3000家是中小型医美医院和诊所,民营医院占据85%的市场份额。公立医疗美容机构信誉良好、手术偏保守,发展受限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大型连锁机构存在过度营销、渠道绑客等问题,多数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亟待转型;传统的中小型医美医院起步晚、面积小、机构少、品牌影响弱,经营较为困难;受医美APP的推动,随着资本不断进入,微型店、精品店、皮肤中心等新兴机构将得到大力发展。同时也看到,中游医美机构的营销成本占到总价值分配的50%,机构利润不足5%,这导致中游医美机构普遍亏损或者微利,传统模式发展遭遇瓶颈。
从消费主力来看,我国医美产业消费的主力为20~30岁的年轻女性。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20~25岁的消费者达889万人,占我国医疗美容消费者总人数的40.4%;26~30岁的消费者达512万人,占消费者总数的23.3%;而36岁以上的消费者,仅占3.4%(见图1-67)。
图1-67 2018年我国医疗美容产业消费者年龄段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新氧大数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人群的变化、消费习惯的改变,新旧渠道更替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美APP社区则成为新兴的导流方式。目前,80%的机构减少了对搜索引擎的投入,医美APP的发展使得医美机构的定价更加透明化,形成良性竞争格局。未来医美机构的品牌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口碑好的大型机构将借助规模优势掠夺市场份额。未来消费者可能会通过视频、自媒体、广告、网红等多种方式了解医美信息,然后在专业的医美APP上对信息做进一步审核、对比、判断,或者直接选择到专业的医美APP了解关于医美消费的情况。
医美产业并购潮来袭。由于医疗美容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诸多企业都在全方位布局。数据显示,2001—2017年,中国医美产业共发生287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696.8亿元。2018年医美产业并购趋势明显,跨界企业成功进军医疗美容产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2016年6月,高端女装品牌国内A股第一家上市的朗姿公司以3.27亿元收购米兰柏羽和晶肤两个中国医美品牌,2018年又以2.67亿元收购了陕西高一生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100%股份。未来不断增长的医美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资本介入医美产业,从而有望缓解供应短缺的问题,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医美产业乱象丛生。从医美机构和医师资质来看,国内专业机构、合格医师短缺。在卫生部门注册的医疗美容机构只有10000多家,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整形外科医生只有2000多人,相比之下,韩国5000万人口就拥有5000家美容机构和2000多名认证医师。由于我国居民医疗美容需求大,随之对应的专业诊疗机构与合格医师却供应稀缺,也使得较多非法机构、非法行医、黑中介野蛮生长,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美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显示,在“黑医美”市场中,每10名医美从业者中,就有9名“黑医生”。另外,由于非手术类项目(微整形)以风险较低、恢复期短等优势占据当前国内医美主要市场。玻尿酸是微整形填充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高额的利润,造成了玻尿酸假货横行的现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数据显示,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类产品中,70%是假货和水货,由此可见医美机构洗牌在即。
3.发展趋势
产业将向规范化发展。由于我国医美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面临着针剂原料市场混乱、医师水平参差不齐、机构质量良莠不齐、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017年6月底,针对非法医疗美容乱象,原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重拳出击,印发《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打击非法“微整形”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消费者权益。这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整治非法整形”的行动。随着政策监管更严和市场自然淘汰加速,产业未来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规范化与集中化是大势所趋。
表1-22 2009—2018年我国医疗美容产业主要政策一览
市场空间继续扩容。虽然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但相较于美国、巴西等国家,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当前美国医美市场渗透率约为13%,巴西医美市场渗透率约为11.6%,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仅为2%(渗透率以每千人接受医疗美容疗程为单位)(见图1-68)。随着人们对医疗美容逐渐开放的态度,以及不断进步的技术使医疗美容变得越来越安全和便捷,预计未来中国医美市场空间将继续展开。
图1-68 主要国家的医美市场渗透率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1)说明: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进行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时,考虑到药品监管的特殊性,单独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2018年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简称变更为NMPA,原简称SFDA、CFDA不再使用,本文统一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