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外治技术相关基础理论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经脉,犹如途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其特点是纵行分布、位置较深;络是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沿一定的循行路径分布于身体的较深部,是经络中直行的主干,与各脏腑密切联系。经脉的分支称为络脉,横行于身体较浅表部,没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上细小的分支为孙络。
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合称十四经,每一经脉均有分支的络脉。纵横复杂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皮肉筋骨,贯通上下,遍布全身,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既是运行气血、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发挥营卫之气防御作用的通道,又是外邪入侵的途径,所以当人体生病时,经络便是疾病进犯机体和把内脏病变表现于体表的途径。经络学说不仅和阴阳、五行理论一样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临床诊治、用药、针灸等均有实际指导意义。《医学入门》中“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的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等构成。经络的正经十二脉是构成整体循环的主体,奇经八脉有调节十二经脉之作用。
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原意是指纵行的丝,又有“径”的含义,指大而深的直行主干;络,则有“网”的含义,譬如网络,指小而浅的横行支脉;脉,则主要是指是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概括来说,经络就是全身运行气和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为经脉,小的分支为络脉,总称为经络。
1.经脉的主体部分
经脉在体内纵向循行,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名称,是运行气血营卫的主要干道,因而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向外联络肢体,内行连属脏腑,将人体连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奇经八脉则对全身经脉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经脉各有专属的穴位,而奇经八脉中除任脉、督脉外均无专属的穴位。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由经脉别行分出的较大络脉主要有十五络,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再别出的细小分支称孙络,其浮现于皮肤表层、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称浮络、血络,它们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网络全身。
十二正经从四肢肘、膝部别行正经深入体腔的支脉称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沟通脏腑、加强表里二经之间的联系,也是经络的主体部分。
2.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的连属部分包括内属和外连两大部分。
经络内属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各连属了一个脏腑,连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经,连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
经络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则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的分布,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具有保护机体、抵抗病邪入侵、反映相应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
(三)经络的作用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1.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本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
(1)运行气血:运行气血的功能首先取决于“宗气”。《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黄帝内经太素》解释“心脉”为“心肺”,可知宗气总括心肺的活动功能。《灵枢·五十营》说:“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意指一呼一吸脉气可运行六寸,这是说明呼吸与经脉运行的关系,脉气的宗主即称宗气。
其次取决于出自“脐下、肾间”的“原气”。《难经·八难》指出“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自先天之原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原气与胸内的膻中一上一下,分别称为上、下气海。
此外,产生于中部的营气和卫气依赖于饮食,由水谷之气转化而成。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起濡养全身的作用,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布散到经脉之外,起保卫全身的作用,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由于宗气和原气的参与和推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
(2)营阴阳:营阴阳除指经络气血营运全身、濡养所有器官组织外,还有协调阴阳的意义。如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不仅由于经脉的联系使之相互联系,而且由于阴阳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气血盛衰、机能动静保持正常节律,从而使机体成为统一协调而稳定,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这是经络在正常生理上的主要功能。
2.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不仅表现为“行气血、营阴阳”,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在疾病状态下,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表现为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映疾病。
(1)抗御病邪、传入疾病: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充,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人体的其他部分。
《素问·气穴论》认为“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皮部。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即《素问·五脏生成》所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正邪交争,在体表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证候。《素问·缪剌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的概念来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是以运行营卫血气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证候。
(2)反映证候: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这类反应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因此经络又有诊断疾病的作用。
经络反映证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
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素问·疟论》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证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证候上也是互相联系的。如《伤寒论》一书所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的腑证,阳明病也有“胃家实”证等。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证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证,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了经气和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阴阳平衡,促使人体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
3.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正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就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
(1)经气与神气:与经络密切相关的气有原气、宗气、营气、卫气,行于经络则概称为“经气”,这是将“经”与“气”紧密结合起来说明经络的多种功能。
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称作“神气”,经络所属的腧穴就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在(《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庭内景经》说:“泥丸、百节皆有神”,意思是脑及全身百节都有神气活动。针刺中的“得气”“行气”等感觉现象的“气”与“神”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灵枢集注·行针》),故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又可以说是“神气”的活动。
“神”与脑有关,后人所称“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在《灵枢·本神》里主要把它说成与“心”和“脉”有关,如“心藏神,脉舍神”以及“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等。从“脉舍神”的意义来理解,可见经络与神气活动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2)调整虚实:经络的调整虚实功能是以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为基础,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选取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调节机体失常的机能而使之趋向平衡,“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当疾病表现为“实”时,选取适当腧穴,采用不同针刺或艾灸方“泻”其有余,反之则“补”其不足,从而达到体内平衡。
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还体现在经络在针刺或艾灸的刺激下,可使不同的病理变化都向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例如针刺足三里时,对胃弛缓者可使收缩波加强,而对胃紧张者可使之弛缓,这种影响对病人更为明显;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亢进者有抑制作用,对抑制者有兴奋作用。
临床研究还证明,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曲泽、内关等穴治疗心律失常获得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常常显示心率得到调整,心肌劳损也有好转;而针刺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和膀胱经的昆仑等穴,则效果较差。通过X线钡餐检查以及胃计波摄影,发现正常人胃蠕动较少者针刺足三里后胃蠕动增多、波幅增大,针刺非穴位则变化不明显。
(四)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主要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各条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部位,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根据经络来诊察体表和辨别证候,这种方法称为“分经论证”(“经络诊法”);而根据各条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证候的,则称作“分经辨证”;根据经络联系全身以及经气的传导作用以及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经脉循经取穴施术,运用不同的治法,称为“循经治疗”(循经取穴和分经用药)。根据经络协调平衡全身阴阳的作用,便可通过各种刺灸方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灵枢·经水》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这些都是对经络部位进行诊察的方法,如审查、指切、推循、扪摸、按压,以及观察该部寒温和气血盛衰现象。《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的“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也是同一意思。“切循而得之”,本身就是检查经络的基本方法。经络外诊多用直接的检查,近代又采用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如从皮肤电现象入手进行观察等,使检查方法趋于多样化。
分经切脉原属经络诊法的主要内容,《灵枢》以寸口脉诊候阴经病证的虚实,人迎脉诊候阳经病证的虚实。又以阳明脉最盛,其下部可诊候冲阳(趺阳)脉,肾之盛衰则可诊候太溪脉。
分部诊络则是指分皮部诊察血络的色泽,以辨痛、痹、寒、热等。近人又有从皮疹辨证,也属于诊络法。
压痛的检查对临床取穴尤为重要,“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灵枢·背俞》),这既是取穴法,也是经络诊法之一。
1.分经辨证
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以经络为纲,按经络来分析病证即称分经辨证。《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指出皮肤的分部,筋肉的有起有结,骨骼连属和长短,都是以经脉为纲纪,从而分析其所发生的不同病证。
十二经脉各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记载,意指此经脉变动就出现有关的病证,此经脉腧穴能主治其所发生的病证,这就是经脉的主病。各经脉既有其循行所过部位的疾病,即所称的经病(证),又有其有关的脏腑病(证)。此外,络脉、经筋也各有主病;皮部之病实即经络之病的综合反映。奇经八脉与各经相交会,其所主病证又有其特殊性质。
分经辨证主要就是分十二经(合为六经)和奇经八脉,一般以十二经正经主疾病之常;奇经为十二经的错综组合,主疾病之变。
2.循经取穴
经络各有所属腧穴,腧穴于分经之外还有不同的类别,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经络的分布既有纵向的分线(分行)关系,还有横向的分部(分段)关系,这种纵横关系结合有关腧穴其意义更为明显。循经取穴的意义应当从这种关系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经络远道取穴是循经,按经络邻近取穴也是循经。
3.药物归经
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简称药物归经,此说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病症可以分经,主治某些病症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和某几经之药。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如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己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近代药物书中多有归经的记载。
4.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
二、藏象学说
(一)藏象学说的内容和特点
藏象,指藏于躯壳里的内脏;象,即征象、现象。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体表的征象。正如张介宾(景岳)在《类经》中所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和阐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贯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体现了中医学生理病理有机联系的观点,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1.藏象学说的内容
藏象学说的形成原因有三方面:①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丰富,为藏象学说的形成在形态学方面奠定了基础;②中医学者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③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三方面知识的有机结合,促使藏象学说逐渐形成。
藏象学说的基础是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和形态结构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之“奇”字作“异”解,“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类腑,功能类脏,非脏非腑,异于寻常,故称为“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与腑的这种不同生理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2.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具体体现于四个方面:
(1)脏腑系统:脏腑相合构成表里关系,形成五个系统,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其理论依据是相为表里的一对脏腑在生理功能上密切配合,在经脉循行上相互络属。
(2)五脏与五官九窍联成一个整体:五脏与其他形体组织结构及五官九窍联成一个整体。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3)五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心、脑的功能,与五脏存在密切关系。如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悲忧,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惊恐。精、气、血、津液等五脏功能的产物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生理功能正常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的前提;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五脏功能有调节作用。在病理上,五脏有病可以引起精神情志的异常;精神情志的异常亦可导致五脏发病。
(4)五脏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维系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五脏通过与体表组织器官的联系,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维系着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然与西医学所指的内脏器官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概念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含西医学几个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如中医脾的功能与西医学的造血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许多脏器有关;西医学所指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学的几个脏腑生理功能之中,如肾生成尿液的功能分散在中医脏腑的肺、脾、肾三脏生理功能之中。说明中医的脏腑除有解剖学的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生理学、病理学概念。
(二)五脏六腑
1.五脏
(1)心
①主血脉:“主”是主持、管理、主宰的意思;“血”指的是血液;“脉”指的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指的是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全身、营养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心主血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脉道通利;血液充盈;心气(心脏搏动的原动力)充沛。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人体表现为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如果心气不足,血液亏虚,则见面色苍白无华,脉象细弱无力;若心脉瘀阻,则可出现面唇舌紫、心前区憋闷刺痛、脉涩或结代等。
②主神志:又称为心藏神。心主神志是心脏具有管理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活动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即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脏腑百骸,听所是命”(《类经·藏象类》),“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说明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脏腑组织器官所有的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在心的管理协调下进行。
神又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故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楚、反应敏捷、精神振奋;失常则表现为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神昏谵语、癫狂,或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紧密相连。血液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乃血液所化,故心主血脉是心主神志的前提条件。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就会出现精神恍惚、健忘、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症状。另一方面,血液的正常运行受神的调节支配,如人站在起跑线上,发令枪响之前心率已明显加快,这就是心神支配心主血脉的表现,所以说“心藏脉,脉舍神”。
(2)肺
①主气、司呼吸:肺主气是指肺具有管理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主呼吸之气:肺具有呼吸运动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交换,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主全身之气:人体全身之气都归于肺,由肺所主。首先,全身之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依靠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在肺脏相结合而成。其次,肺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肺呼吸功能正常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如果呼吸功能失常,不仅使肺主气功能障碍,而且会进一步导致全身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等病症。
②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脏通过呼气运动向上、向外宣布、发散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排出体内浊气;发散由脾所转输的津液、水谷精微和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排出汗液。如果宣发失常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喘及鼻塞、喷嚏、无汗等病症。
“肃降”即清肃下降,是肺具有通过吸气运动向下、向内布散物质并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的作用。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吸入自然界清气;清除呼吸道异物,以保持其洁净通畅;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所转输的津液、水谷精微以及卫气向下、向内布散,并将代谢以后的水液通过三焦向下输送于肾。若肃降失常,就可以出现呼吸短促、表浅、咳嗽、咯痰、水肿等病症。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相反相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肺的生理功能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宣发有利于肃降,肃降促进宣发。如两者失调,就会发生“肺气不宣”“肺失肃降”“宣降失司”的病理变化,出现胸闷、咳喘等病症。
③通调水道:“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疏通水液运行的道路、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肺通过宣发功能,将水液向外、向上布散于体表和人体上部,并促使代谢后的水液以汗的形式、呼出之气的形式排出体外;通过肃降功能,将水液向内、向下布散于体内和人体下部,并促使代谢后的水液借三焦通路汇聚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故肺在水液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④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经经脉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又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运行至全身。“治节”,既治理和调节,即肺通过呼吸运动和调节全身的呼吸和气机的功能,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并通过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调节全身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
(3)脾
①主运化:“运”是指转运、输送;“化”是指消化吸收。脾脏具有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运输传送至全身的功能。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包括三个阶段,即:帮助小肠将饮食水谷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帮助胃、小肠吸收水谷精微;把水谷精微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输布全身,营养全身,或通过“脾居中州,灌溉四旁”的途径直接输布精微于全身。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运化功能减退(脾失健运),就可产生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病症。
运化水液:脾具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人体所摄入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通过“上输于肺”的功能和“脾居中州,灌溉四旁”的途径布散全身,发挥滋养、濡润作用。脾同时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转输于肺、肾,经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就可产生痰、饮、水湿、水肿等病理改变。故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②主升清:“升”是指上升;“清”是指水谷精微和对人体有用的津液。脾主升清是脾脏将水谷精微、津液等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化生为血,营养全身,并维持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若脾气不升,就可出现神疲乏力、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病症,称为“中气下陷”。
③主统血:“统”是指统摄、控制之意。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络中运行,不使其溢于脉外的作用,称脾统血。脾统血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来实现的。若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就可产生便血、尿血、崩漏、衄血等多种出血的病理现象。
(4)肝
①主疏泄:“疏泄”是疏通、畅达之意。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通过疏畅气机,促使人体精、气、血、津液、水谷精微、食物及其糟粕运行道路通畅,升降出入协调,并促进物质的上升运动。这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其疏泄功能主要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调畅气机:肝的生理特性是升、动、散,肝的疏泄保证了气的运行道路通畅,升降出入协调,促进气的上升运动,同时促进津血的正常运行。如果肝疏泄不及、气机不畅,就会出现胸胁、乳房、少腹胀痛不适,称为“肝气郁结”。气机郁滞、阻碍血行可见胸胁刺痛、癥积等病理表现。气机郁滞,气不行津,津液内停,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临床上可见梅核气、臌胀等病症。疏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致头目胀痛、面目红赤、头晕目眩,甚则咯血、呕血、昏不识人等病症。
促进消化:肝主疏泄保障了脾、胃、胆升降道路的通畅,脾胃升降关系的协调,胆汁的正常分泌、贮存、排泄,从而保障脾运化功能的正常进行。若肝失疏泄,木不疏土,既可产生肝脾不和的腹痛、腹胀、飧泄、痛泻之病症,又可产生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胃脘胀痛之肝胃不和病症,还可见到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黄疸等肝胆不和病症。
调畅情志:情志活动属于狭义神的范畴,总统于心。气血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脏通过调节气机、气血,进而调畅人的情志。也就是说,肝疏泄正常,人的情志就会处于舒适、安逸、惬意的状态。疏泄不及导致肝气郁结,则见情志抑郁、胸胁胀闷、善太息等病症。疏泄太过,肝火上炎,常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目红赤等病症。
调理男子排精、女子月经:肝主疏泄与男子排精、女子月经关系密切。疏泄正常,道路通畅,气机调畅,男子排精、女子月经就正常;疏泄失常,则会出现男性排精异常,女子月经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等病症。
②肝主藏血:肝脏具有贮存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其贮血、调血的基本方式是:“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王冰释语》)
肝脏具有收摄血液于血脉之中,不使之溢于脉外的作用,也就是具有防止出血的功能,是肝藏血功能的延伸,与疏泄作用相反相成。若收摄不及,疏泄太过,就会出现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见吐血、衄血、咯血、月经量多、崩漏等出血病症;若收摄太过,疏泄不及,就可导致瘀血病症的发生。
(5)肾
①主藏精:“藏”是指闭藏、贮藏;“精”是指肾精。肾精所化之气叫肾气,肾精、肾气统称精气,两者可以互相转化。肾贮藏、封藏精气的功能叫肾藏精。肾精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促进生殖功能的作用。人在少年七岁时,肾中精气逐渐旺盛,故有齿更、发长的生理变化;到青春期在肾中精气旺盛的情况下,人体产生一种具有促进性腺成熟功能的物质——天癸。在天癸的作用下,男子有精液排泄,女子有月经来潮,男女开始有生殖能力。以后肾中精气继续旺盛,人体发育更成熟,体力、智力、生殖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入老年以后,肾中精气逐渐衰少,天癸逐渐衰弱,以至丧失,所以身体逐渐衰老,智力逐渐减退,性功能逐渐衰弱,以至丧失。如果肾精不足,就会出现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生殖功能障碍等病症。
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其生理功能可概括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精对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滋润营养作用,称为“肾阴”“真阴”“元阴”;肾精对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温煦、生化、推动作用,称为“肾阳”“真阳”“元阳”。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肾及全身阴阳的相对平衡。如果肾的阴阳平衡失调,既可出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肾阴虚证候,也可发生疲惫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长或不利、遗尿、尿失禁、性功能减退、水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肾阳虚证候,还可以产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等病症。
②主水:肾具有管理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在生理情况下,人体津液是通过胃、小肠的吸收,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路,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转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其中肺、脾等脏腑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当水液通过肾脏时,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借三焦水道重新回到全身;无用的水液形成尿液,下注膀胱,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既可引起少尿、水肿等病理现象,又可引起气化功能失常而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增多等病理改变。
③主纳气:“纳”指受纳、固摄。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障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也就是说肺吸入之清气必须下达于肾,才能保证呼吸的深度,这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肾不纳气,就可出现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
2.六腑
(1)胆: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在肝主疏泄的情况下接收、贮藏、排泄胆汁(精汁)达于小肠,帮助消化饮食水谷。若肝气不疏,胆气郁结,就会影响脾胃运化而出现胁下胀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状,若胆气上逆、外溢还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病症。
胆腑所藏胆汁有利于饮食水谷的消化,故属六腑;但它本身与饮食水谷不直接接触,且藏胆汁,又别于六腑,似于五脏,故又属奇恒之腑。
(2)胃
①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收和容纳的意思。因其容纳食物,故又称“水谷之海”“太仓”。“腐熟”是指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生理功能。
胃对食物消化腐熟有以下三种方式:通过蠕动把食物磨成小的碎屑;分泌胃液分解食物(即胃阴腐化食物);胃中阳气(胃阳)蒸化食物,并把腐熟所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营养全身,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临床治疗中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②主通降,以降为和:“通降”是指食物经胃的腐熟后下行入小肠,经过进一步消化吸收后,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大肠向下传化糟粕。若胃失通降,可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便秘等症状。若胃气上逆,则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病症。
(3)小肠:小肠包括西医学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受盛化物:小肠是接收经胃初步消化之食物的盛器;食物在小肠中需有较长时间的停留,以便进一步充分地消化吸收。
②泌别清浊:小肠将食物消化后分成有用(清)和无用(浊)两部分,把水谷精微(清)和对人体有用的津液(清)吸收,把糟粕和无用的水液(浊)输送于大肠。由于小肠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有“小肠主液”之说。若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则大便稀薄、小便量少,故临床常用“利小便以实大便”的治法。
(4)大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即大肠接收小肠下输的食物残渣,在向下传导过程中吸收其中部分水液,将糟粕变成粪便,向下排出体外。大肠的向下传导变化是胃降浊、肺肃降功能的延伸,亦与肾的气化功能相关。若传化功能失调,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病症。
(5)膀胱: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排尿。
人体内通过代谢的津液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形成尿液,下输膀胱,待贮至一定量时又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排出体外。若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则膀胱开阖失司,临床表现为小便不利、癃闭或尿频、遗尿、尿失禁等病症。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则属膀胱湿热病症。
(6)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其概念有二:为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所构成的通道;部位功能的概念。三焦理论包含三焦的功能和分部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三焦的功能
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全身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各种物质气化的场所,人体诸精微之气通过三焦布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并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膀胱、肠等协同作用而完成的。水液的正常气化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全身水液代谢的平衡,正是三焦气化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三焦是人体所有物质(精、气、血、津液、饮食水谷、水谷精微等)运行的通道,气化的场所。
②三焦的分部与功能
上焦: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其生理特点是“上焦如雾”,概括了心、肺宣布发散营养物质、滋润灌溉全身的生理功能。
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其生理特点是“中焦如沤”,形容脾胃运化腐熟功能。
下焦: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女子胞等脏腑。其生理特点是“下焦如渎”,概括了下焦排泄的生理功能。
3.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已在六腑中述及,骨和脉属于五体,因此本节重点介绍脑、髓、女子胞。
(1)脑:脑居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故名“髓海”。《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关于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明代李时珍指出:“脑为元神之腑。”清·王昂说:“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清·王清任说:“灵机、记在脑。”可见脑是生命要害之所在,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人的视觉、听觉、语言、嗅觉、思维、记忆、精神意识均出于脑。脑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脏腑功能正常,精、气、血、津液旺盛,脑得充养,其功能就正常;如果脏腑经络或精、气、血、津液失常,势必影响于脑,导致其功能失常。如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就会发生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病症。当然,脑也通过经络的联系对脏腑组织器官功能起调节管理作用,脑功能失常能导致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失常的病症。
(2)髓:髓是骨腔中的一种膏样物质,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髓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由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
①充养脑髓:髓以先天之精为主要物质基础,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分布骨腔之中,由脊髓而上引入脑,成为脑髓,故曰脑为髓海,“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篇》)。脑得髓养,脑髓充盈,脑力充沛,则元神之功旺盛,耳聪目明,体健身强,故曰:“内肾之命门,为生髓养脑之元气也。其精中之精气,上养脑神,精中之柔液,统养百骸;其液出脑,由项贯督入脊,旁络全体。”(《医经玉屑》)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充脑,可以导致髓海空虚,出现头晕耳鸣、两眼昏花、腰胫酸软、记忆力减退,或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动作迟钝等症状。
②滋养骨骼:髓藏骨中,骨赖髓以充养。精能生髓,髓能养骨,故曰:“髓者,骨之充也”(《类经·脏象类》)。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则生长发育正常,才能保持其坚刚之性,所以说:“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若肾精亏虚,骨髓失养,就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或发育不良等。
③化生血液:精血可以互生,精生髓,髓亦可化血。“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素问·生气通天论》)。可见,骨髓是造血器官,骨髓可以生血,精髓为化血之源。因此,血虚证常可用补肾填精之法治之。
(3)女子胞:女子胞又称胞宫,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
①发生月经:女子14岁左右肾精旺盛,天癸至,任脉通,冲脉血盛,胞宫发育成熟,月经来潮。49岁左右肾精渐衰,天癸渐绝,任、冲两脉气血衰少,月经紊乱,以至绝经。胞宫主持月经的功能受肾气、天癸、任脉、冲脉的制约和调节。
②孕育胎儿:妇女月经来潮后,胞宫就具备了妊娠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妊娠后,胞宫就成为保护胎元、营养胎儿的主要器官,并在胎儿发育成熟后将其娩出母体。
胞宫的生理功能与以下三个方面密切相关:
①天癸的作用: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人体所产生的能促进性腺发育以及生殖活动的一种物质。妇女在天癸作用下,任、冲二脉开放,气血灌注胞宫,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月经来潮,为孕育胎儿准备条件。由于年老或某些疾病导致妇女肾精衰少,天癸衰少,甚至竭绝,则任、冲二脉不通畅,月经闭止,失去生育能力。
②冲、任二脉的作用:冲、任二脉同起胞中,冲脉与肾经并行,与胃经相通,通调十二经脉气血,故有“血海”之称。任脉能调节全身阴经,故有“阴脉之海”之称、“任主胞胎”之说。青春期妇女天癸至,任脉通,冲脉盛,十二经脉气血通过任、冲二脉注入胞宫,才能有月事,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幼年女子天癸未至,老年妇女天癸衰竭,任、冲二脉不通,故没有月事和生殖能力。
③心、肝、脾的作用: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脾生血,脾统血。妇女月经来潮,孕育胎儿,离不开血。所以以上三脏功能失调均会引起妇女月经失调、妊娠失常。如肝不藏血,脾失统血,可引起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脾生血不足,肝血亏损,则可产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等病症。
三、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具有很强活力、极其细微的物质;血是循行脉内的红色液体;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区分阴阳,气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是液态物质,具有滋润、濡养作用,属于阴。
(一)气
1.气的基本概念
在中医学中,“气”具有多种含义,譬如把致病的六淫称“邪气”,把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称“正气”,把中药的寒、热、温、凉性质称“四气”。但这里所论述的气,是专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而言。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黄帝内经》中将人生活的场所称之为“气交”,“气交”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相互交汇的地方。人既然生活在“气交”之中,就必然和天地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并且是最精微的部分构成了人体。人体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也就是人体的生命活动。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2.气的生成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一是来源于父母生殖之精,即构成人体胚胎发育原始物质的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从后天摄入的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和存于自然界的清气。
3.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相对平衡协调才能发挥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这种生理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如气机失调,就会出现各种病理现象。由于气的运动形式多样,故气机失调的形式也很复杂,如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气逆”;气的运动受阻,在局部发生瘀滞,称“气滞”;气的出入运动受阻,郁结在内,称“气郁”。如平时听得比较多的“肝气郁结”,那是因为肝气是上升、疏散的,一旦肝气的运动受阻,郁滞不通,就会出现嗳气、喜叹息、肝区疼痛等“肝气郁结”的表现。
4.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推动和激发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作用,并且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当此作用减退时,则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输布和排泄受阻等。
(2)温煦作用:是指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人体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需要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血和津液都是液体,都需要气的温煦才能正常运行。阳气愈多,产热愈多,故有“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的说法。
(3)防御作用:是指气有维护肌肤、防御邪气的作用,与西医学的防御屏障相关联。气的防御功能强,则人体不易发病。
(4)固摄作用:是指气具有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体,不使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其中对血液则是防止血液溢出脉外,保证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
(5)气化作用:是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即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6)营养作用:是指气与各种营养物质结合,运行到全身,发挥营养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5.气的分类
历代医家推崇“气本一元”之说,认为人体的气从整体而言是由生殖之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组成,但由于组成、分布部位和功能的不同,故又可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
(1)元气
①基本含义:又名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包括元阴和元阳。
②生成分布: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依赖后天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元气起源于肾,通行全身,内达五脏六腑,外至肌肤腠理。
③主要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机体的生、长、壮、老、已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激发、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
①基本含义:宗气是由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之气。
②生成分布: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组成,积聚于胸中,贯注入心和肺,从肺而出,行走于呼吸道;贯注入心的,则经心脏注入血脉中,推动气血运行。
③主要功能:有帮助呼吸和帮助心脏推动气血运行的功能。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如称赞对方讲话声音洪亮,即“宗气足”。
(3)营气
①基本含义: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由于行于脉中,可化生血液,与血液不可分离,故又称“营血”。因行于脉中,与卫气相对而言,在内属阴,故又称“营阴”。
②生成分布: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生成,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运行全身,贯注五脏六腑。
③主要功能:化生血液,营气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营养全身,为各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4)卫气
①基本含义:卫气是行于脉外、起保护作用之气。因行于脉外,属阳,故又称“卫阳”。
②生成分布:也是来自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关于卫气的循行路径,历代医家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三种:卫气与营气并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即白天行走于体表六腑和阳经,夜晚行走于体内五脏和阴经;散行全身,无处不到。
③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温养作用:维持人体体温,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调节作用:卫气统管汗孔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调节气血,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
防御作用:肌肤、毛发是机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通过卫气温养肌肤、毛发,调节汗孔开合,使肌肤致密,充分发挥其防御功能。
与人体睡眠有关:当卫气行于体内时,人便入睡;当卫气出于体表时,人便醒寤。如卫气行于体表的时间过长则少眠,行于体内的时间过长则多眠。
营气和卫气都来源于水谷精气,其中精柔部分构成了营气,慓疾滑利部分构成了卫气;营气营养于内为阴,卫气护卫于外为阳。二者一阴一阳,互为其根,故营卫之间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其实,中医学将人体的生命活动看作一个运动的行为过程,正如一台运行着的机器,运行正常其功能也发挥正常;同样,人体内气体的升降出入正常,人体就健康,否则就出现病态。
(二)血
1.血的概念
血是运行于脉中具有很强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血的生成
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物质。《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指脾胃(中焦)将摄入的饮食物化生为血液的功能。
3.血的功能
血具有很强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液在脉中运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血液的营养和滋润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毛发润泽有华、感觉灵敏、活动灵活自如等。如果血液生成不足或过度耗损,导致血液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弱时,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指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皮肤干燥、头发枯焦等一系列血虚失于濡养的症状。
另外,血液还是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气血的充盛。所以,不论何种原因所造成的血虚,均可出现精神不振、健忘、失眠、多梦、烦躁,甚则精神恍惚、惊悸不安、谵狂等神志失常的病理表现。
4.血的运行
血在血管中运行到达全身,为全身脏腑器官提供营养。
血属阴主静,需要气的推动作用才能运行至全身;同时也需要气的固摄作用,防止在运行当中溢出血管外。
血液能否正常运行,取决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和血管是否通利。如果以上因素失调,就会导致血液运行失常,出现运行速度异常,或导致出血。
(三)津液
1.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同样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包含津和液两个概念,虽同属水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物质,但根据其性状、功能、分布部位不同,会有一定的区别。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到血管中,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关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但因津和液是可相互转化的,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
2.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系列功能。
(1)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化生而成。
(2)输布、排泄: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作用来完成。通过脾的转输,一方面将津液输送到全身,另一方面将津液往上输送到肺。
肺对津液的输送和排泄主要是通过宣发和肃降功能。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向外向上布散到全身,并将多余的部分转化为汗液排出;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将津液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多余的部分形成尿液排出。
肾所藏的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是气化作用的原动力。通过肾脏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将津液有用的部分布散到全身,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3.津液的功能
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作用,主要体现于渗入到各脏腑器官孔窍而起滋润和濡养作用,渗入到血脉中构成血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