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歌吟即良药
宫音悠扬谐和,善助消化,增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能制暴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有利畅通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细透彻,可发人遐思,启迪心灵。
晋人陶渊明说:“乐琴书以忘忧”,唐人李颀:“清吟可愈疾”。李贺更有目睹为证,“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听了弦乐,疾病竟豁然而愈。北宋欧阳修尤其有切身体验,“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可见,古代用歌乐保健疗疾是很普遍的。
也许有人认为诗人的话未免有夸张之嫌。须知音乐歌曲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是内心情绪的流露,可互相感召,动人心魄,感人肺腑。我国第一部医书 《黄帝内经》及 《金峨山房医话》均认为宫、商、角、徵、羽等不同音调,各有各的妙用。宫音(相当于今天七音阶简谱中的 “1”)悠扬谐和,善助消化,增进食欲;商音(相当于今天七音阶简谱中的 “2”)铿锵肃劲,能制暴怒,使人安宁;角音(相当于今天七音阶简谱中的 “3”)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相当于今天七音阶简谱中的 “5”)抑扬咏越,有利畅通血脉,抖擞精神;羽音(相当于今天七音阶简谱中的 “6”)柔细透彻,可发人遐思,启迪心灵。可见,歌乐疗疾是有据可凭,合乎科学道理的。
与歌乐相关的诗词能否治病呢?西汉著名词赋家枚乘首创的 《七发》,记叙了吴客不是用 “药石针刺灸疗”,而是用 “要言妙道”,舒情快意,治好了楚太子的疾病。三国周瑜卧床不起,孔明为他治疗,只赋诗一首:“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仅此十六字,周瑜病愈。宋朝陆游也有诗云:“儿扶一老侯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川芎、白芷),吾诗读罢自醒然。”吟诗治好了头风病,确实功效卓著。看来,诗词也是一宗灵丹妙药,与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若忧郁,身染沉疴,不仅可乐琴歌吟,还可起舞弄清影。明太医院龚居中说 “歌咏所以养性情,舞蹈所以养血脉”,在于 “气贵舒不贵郁”。《吕氏春秋·古乐》篇为预防人体筋骨瑟缩,情志郁结,更别辟蹊径,特作 “舞以宣导之”。
《医学入门》说:“人徒知久行久立之伤人,而不知久卧久坐之尤伤人也。”舞则是消除久卧久坐伤人的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东汉名医华佗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明乎此,对医生在延安时给毛泽东治疗久写久坐而致的慢性肩关节炎,居然开出了 “跳交谊舞”的处方,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健康的乐舞歌吟,五音相喧,七彩纷呈,婀娜多姿,妙用各殊,正是 “乐舞歌良药,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