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实用中医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二节 活血化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1.川芎

性能: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

(1)血瘀气滞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

(2)头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故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

本品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常配伍独活、防风、秦艽、桂枝等药物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者和孕妇均当慎用。

2.延胡索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常用的止痛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粉吞服,每次1~3g。

3.郁金

性能: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应用:

(1)气滞血瘀痛证。本品味辛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治气血瘀滞之痛证。

(2)热病神昏,癫痫痰闭。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且性寒入心经,能清心热,故可用于痰浊蒙蔽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

(3)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郁金性寒清热,味苦能降泄,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降气止血,用于气火上逆之吐血、衄血、倒经,以及热结下焦,伤及血络之尿血、血淋。

(4)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郁金性寒入肝胆经,能清利肝胆湿热,可治湿热黄疸,配伍金钱草可治胆石症。

用法用量:煎服,5~12g;研末服,2~5g。

使用注意:畏丁香。

鉴别用药:香附与郁金均能疏肝解郁,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证。然香附药性偏温,专入气分,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长于治疗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而郁金药性偏寒,既入血分,又入气分,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长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之痛证。

4.姜黄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

(1)气滞血瘀痛证。姜黄辛散温通,苦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活血行气而止痛。

(2)风湿痹痛。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此外,以本品配白芷、细辛为末外用可治牙痛,牙龈肿胀疼痛;配大黄、白芷、天花粉等外敷,可用于疮疡痈肿;单用本品外敷可用于皮癣痛痒。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郁金、姜黄为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但姜黄药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以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好,且可祛风通痹而用于风湿痹痛。郁金药用块根,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瘀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二、活血调经药

1.丹参

性能: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应用:

(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丹参功善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缓,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本品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病证。

(3)疮痈肿毒。本品性寒,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清热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引起的疮痈肿毒,常配伍清热解毒药用。

(4)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本品性寒,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清热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引起的疮痈肿毒,常配伍清热解毒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反藜芦。孕妇慎用。

2.红花

性能: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应用: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红花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是妇产科血瘀病证的常用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

(2)癥瘕积聚。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消癥,可治疗癥瘕积聚,常配伍三棱、莪术、香附等药。

(3)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

(4)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本品善能通利血脉,消肿止痛,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

(5)瘀滞斑疹色暗。本品能活血通脉以化滞消斑,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的紫草、大青叶等。

此外,还用于回乳、瘀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喉痹、目赤肿痛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桃仁

性能: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应用:

(1)瘀血阻滞病证。本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

(2)肺痈、肠痈。取本品活血祛瘀以消痈,配清热解毒药,常用治肺痈、肠痈等证。

(3)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故可用于肠燥便秘证。

(4)咳嗽气喘。本品味苦,能降肺气,有止咳平喘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4.益母草

性能: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应用:

(1)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本品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活血调经,祛瘀通经,为妇产科要药,故名益母。

(2)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用于水瘀互阻的水肿。

(3)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瘾疹。本品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清热解毒以消肿。

用法用量: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5.牛膝

性能: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应用:

(1)瘀血阻滞之闭经、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跌仆伤痛。本品活血祛瘀力较强,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其活血祛瘀作用有疏利降泄之特点,尤多用于妇科经产诸疾以及跌打伤痛。

(2)腰膝酸痛、下肢痿软。牛膝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兼能祛除风湿,故既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痛、腰膝酸软,又可用于痹痛日久,腰膝酸痛。

(3)淋证、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性善下行,既能利水通淋,又能活血祛瘀。

(4)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本品味苦善泄降,能导热下泄,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

用法用量:煎服,6~15g。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为动血之品,性专下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多梦遗精者慎用。

鉴别用药: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两者均能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但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6.鸡血藤

性能: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应用: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均可应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

用法用量:煎服,10~30g,或浸酒服,或熬膏服。

三、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

性能: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应用:

(1)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本品咸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疗伤,为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筋伤,瘀血肿痛。

(2)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本品入肝经血分,能破血逐瘀而消积通经,常用于经产瘀滞之证及积聚痞块。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1.5g,黄酒送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四、破血消癥药

1.莪术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应用:

(1)癥瘕积聚,闭经,心腹瘀痛。莪术苦泄,辛散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诸般痛证,常与三棱相须为用。

(2)食积脘腹胀痛。本品能行气止痛,消食化积,用于食积不化之脘腹胀痛,若配伍补气健脾药,可治脾虚食积之脘腹胀痛。

此外,本品既破血祛瘀,又消肿止痛,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其他祛瘀疗伤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5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2.三棱

性能: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应用:所治病证与莪术基本相同,常相须为用。然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

用法用量:煎服,3~10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3.水蛭

性能: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应用:

(1)血瘀经闭,癥瘕积聚。本品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强,主要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积聚等证。

(2)跌打损伤,心腹疼痛。本品破血逐瘀,常用于跌打损伤,以及瘀血内阻,心腹疼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1.5~3g;研末服,0.3~0.5g。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