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服饰
古代的印第安人的服饰
古代的北美印第安人,大致还处在氏族公社的状态,纺织业还没有产生,没有布匹,大多是以猎获的兽皮遮身。在欧洲人没有进入美洲以前,易洛魁人基本上没有缝制过衣服,大都是以加工过的浅色鹿皮遮身。夏季里,他们的上身,都把一整块地鞣皮披在肩上,披成一种斗篷状。也有的时候,他们把斗篷的一端,落在一个肩头的下边,再用结把它和另一端,扣在另一只肩膀上。男人身上披着一块长到股骨的鞣皮带,在腰间再用一条窄带子束起,鞣皮带的前后两边,就成了两块正方形的围裙垂搭到下面。这种鞣皮,宽约40厘米到50厘米。女人则是用一块长方形的鞣皮围在下身,成为一件皮裙。冬季里,易洛魁人的服饰便丰富起来,他们用熊皮、狐皮、水獭皮、海狸皮和灰鼠皮做成斗篷,把茸茸的毛面暖着身体。脚上都穿着鞣皮靴和绑腿套,男人的绑腿套很长,一直长到腰带处,在膝盖下用带子束紧,下端扣在鞣皮靴上。长绑腿套主要是为了打猎,防在森林里头,被灌木丛或树枝等物划伤。女人因为不进行打猎,身上的绑腿套便短一些,只垂到膝盖,将下端扣到鞣皮靴子上,在膝盖下用结系紧。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易洛魁人都带有头饰。男人要剃去头发,只留下中间的一溜长发(或披散着,或盘在头顶结成一束),头上戴上一顶圆皮小帽(多用貂皮制成),帽子上面饰有很多的小羽毛,其中有一、二根直立的老鹰羽毛(其式样和位置代表着他的军功)。头上还要带上头箍,头箍上插有一圈的竖羽毛;女人的头发要编成两条辫子,只戴一个头箍,还有用贝壳或骨头做成的耳环和项圈。
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已经开始缝制衣服。男人们去森林里猎回来的野牛,肉食用后,牛皮便剥下来做衣料。女人先把野牛皮进行加工,制成熟牛皮,再拾些圆滑的石子,将皮子揉软,用野牛腱制成线,拿骨头做的锥子穿针引线,把鞣皮缝合起来。最初给男人缝制的衣裳,是野牛皮斗篷、披肩、鞣皮小围裙和直系腰间的长绑腿套。最主要的服装是斗篷,上面有用豪猪鬃绣的花纹,还有用小块皮和绘画的装饰。缝制的料子,必须是一整块带着尾巴的野牛皮(尾巴一定要能碰着右手);为妇女缝制的衣服主要是披肩(其装饰和男子的披肩不同),还有拿两张麋皮缝制成的短外衣(没有袖子),外衣的下缘缀有璎络。女人的绑腿,要比男人的短,到膝部系紧。她们的衣服上,都装饰有各种刺绣、璎络,或小玻璃珠穿成的彩花。到后来,做衣服的材料越来越多,牡鹿皮、貂皮、野牛皮等,装饰和点缀更加新颖别致,式样也愈舒适得体。
欧洲人入侵后的印第安人的服饰
欧洲人进入北美洲后,易洛魁人开始出现缝制的鞣皮衣服,服饰也越来越讲究起来。鞣皮衣上,常用麋毛或豪猪的鬃毛,绣上好看的花纹,在肩头、胸前,衣襟边和裤子上,装饰着鞣皮长缨。男子穿着不到膝盖的衬衫和裤子,女人穿着裙子和短衣,有的在外边再罩上一件束腰过膝的外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商品的增多,易洛魁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狩猎活动也越来越少,他们开始到集市上购买外来的棉布、呢绒、法兰绒等,做成一些新式的色彩多样(流行的是深蓝色和红色)的服装,以此取代了以往的鞣皮衣装;衣服上用豪猪鬃、麇毛做成的刺绣,渐渐被色彩鲜艳的丝绸贴花、穿珠盘花和丝带所代替;用来装饰衣裳的贝壳,也被蚌壳和铜纽扣所代替。衣服上刺绣的小巧的几何图案,也变成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帕布罗人的服装要简单些,男人就在腰间围着一条皮围裙,等到了冬天,便披上一件斗篷(兔皮或家织材料做成),穿上鹿皮鞋,绑上腿套。女人也披着斗篷(披在右肩上),长可及膝。腿上也穿着腿套,脚上穿着鹿皮鞋,还从膝部到踝骨,绑着一条兔皮的绷带。
北美那发和族的印第安人服饰比较简陋,女人穿草裙,男人只在腰间系着一条草编的围腰,脚上穿着鹿皮鞋,腿上绑着腿套。到了冬天,便要把皮毛或家庭自织的毯子披在身上,用来御寒。后来,那发和族人的服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发展,男子的腰间束上了一条前窄后宽的皮带,上面饰有一个很大的银扣,还穿上了用毯子或长方形粗布做成的上衣,下身套上了短裤;女人用两块家织的布料(一般带有红色、黑色或浅蓝的条纹)做成衣裳,做法是把两块布料在肩和腰的地方进行缝合,留出袖口和领口,然后在腰上再束上一条大红羊毛的腰带(缀有精致的银饰品),鲜艳夺目。那发和族的男人和女人,都喜欢在衣服上点缀白银或贝壳做成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