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教室里乱成一团,有些孩子发现自己没有带作业本,需要出去拿;有些孩子发现自己课间没有上厕所,急着往外跑;有些孩子开始聚成一团,说要讨论学习,不讨论就没办法学习;还有些孩子戴起了耳机,想要屏蔽身边的各种噪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是某高中晚自习的真实场景。
这时,老师进来了,面对乱糟糟的教室,她无奈地大声喊:“安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独立学习。”一部分同学听到老师的要求后,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另一部分同学还继续用言语挑衅老师,要求老师同意他们在座位上与别人讨论问题。也有个别同学来跟老师说,他们忘了拿晚自习要用的书了,需要去走廊的书柜里拿一下,当他们的要求被拒绝时,又气呼呼地坐下,趴在桌子上睡觉,以示抗议。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哲学家培根也曾说:“习惯是可以主宰人生的,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那么,什么是习惯呢?心理学上认为,习惯是指在一定情景下自发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心理倾向。有些习惯是无意识的、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些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而更广义的习惯还应包括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一些集体行为,或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出现的从众行为。
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经过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的长期引导,他们会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一旦到了吃饭的时间,就会自动地去洗手。照料者的语言方式将极大地影响幼儿的表达方式,如照料者温声细语,幼儿也很容易习得这种语言方式;如照料者喜欢高声大叫,幼儿经过长期模仿也会养成这种语言习惯。因此,幼儿阶段是养成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否能养成某种习惯,主要是依赖于其照料者的言语和行为,此时的习惯养成对孩子来说是无意识的心理过程。
到了青少年阶段,孩子要面对多种任务,同时又处在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青春期,需要面临多种考验,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他们在期望、压力和梦想的驱使下会养成自我调节的习惯,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轻易爆发强烈的情感。同时,他们还会有选择地社交,为了平衡学业与人际关系,他们可能会将最高效的时间用于做最重要的事情,而在学习感到疲惫时与朋友在篮球场一决高低。因此,这一阶段是养成情绪情感习惯和人际关系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习惯的养成,是青少年处理意识冲突的心理过程。
由此可见,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会逐渐养成不同方面的习惯。显然,除了认知水平,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少不了环境的作用。在开篇的故事场景中,那些到了课堂之后才想起来自己丢三落四的同学,显然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些下课不去上厕所、上课才想起来的同学,肯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些一到了学习时间就想听别人“说书”,即倾向于讨论式学习的人,其实是没有养成独立的思维习惯;那些期望通过挑衅的方式获得老师许可的人,可能没有掌握良好的表达习惯;而那些因为自己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而去迁怒老师,并以在课堂上睡觉的方式表达抗议的人,可能反映了他们在情绪、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上的多重不良习惯。这些习惯导致他们自动地去挑衅、去拖延、去消极应对情绪问题。总之,习惯的养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认知水平的发展。毫无疑问,认知水平的发展是习惯养成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无法通过训练让3岁的儿童养成每天早起晨读的习惯,因为他们还不具有这样的认知水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让这个年龄的儿童养成每天早起看动画片的习惯,因为这是他们在目前的认知水平下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环境的影响。当一个人生活在没有约束或极少有约束的家庭环境中,他可能就不会认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性。那么,当他离开家庭、走进校园时,也就不会认为,不对自己进行约束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尽管他也很清楚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他做了哪些约束和要求。因此,是否能从内心认同文化环境,对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自我调节的作用。我们知道,抓住发展的关键期,有利于实现发展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就一定只能原地踏步。事实上,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也在逐步发展,儿童在高年级时,会更容易完成低年级的任务,即使当时他们觉得那是很艰巨的任务。
第四,人际关系的制约。从众心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是人们在人际关系的制约下,不由自主地去做的。某个高中老师告诉我,班级里忽然之间就出现了攀比名牌的不良习惯。最初,只是个别同学穿了一件名牌衣服,紧接着有一个小团体的同学都纷纷加入了穿名牌的行列,最后几乎全班同学都开始攀比谁的衣服最贵。
那么,从家庭教育者或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如何能帮助儿童青少年在关键期养成相应的习惯呢?
首先,我们要让儿童青少年认识习惯的意义。每个习惯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比如,养成运动的习惯,旨在获得健康的体魄;养成阅读的习惯,旨在丰富有趣的灵魂;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旨在促进人际关系朝着令人愉悦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对习惯有明确的评价体系。如何评估一个儿童青少年是否养成了某种习惯?还有另一个问题,如何区分一个儿童青少年的习惯是否符合家长或老师的期待?
最后,要让儿童青少年从情感上向往习惯的力量。从理智上来说,很多儿童青少年都深知习惯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但是,他们在情感上却不一定真正向往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