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10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要用世界眼光看中国制度的变型

要看中国的制度怎么形成,必须要有世界眼光。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现在100多年来,世界潮流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经济层面,就是现代化层面,一个是社会制度层面,就是社会主义潮流这个层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不管西方还是东方,这100多年来都是在追求现代化。现代化的任务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现在又加了信息化,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而且很多国家还要继续这样走下去。

为了追求现代化的目标,世界上采取了两种类型的制度体系,一个是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一个是十月革命之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有几个重大弊端。哪几个重大弊端?马克思早就讲得很清楚了,一个是它遵循资本的逻辑,另一个是自发逻辑。所谓“资本逻辑”就是用资本来推动,资本投向哪里,经济就往哪里发展,同时又是自发的,政府管不了。

由于这样两个逻辑,人类现代化进程出现了很多曲折。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对工人实行残酷的剥削压迫。在国际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残酷的治理统治。社会主义潮流,最早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概念,然后由列宁把它变为现实。这样就形成了“一球两制”。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有一种新的制度体系来推进现代化。这个模式在苏联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包括苏联计划经济,也包括我们国家的计划经济。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克服资本主义两大弊病。它不是靠资本逻辑推动,而是靠人民逻辑推动。政府代表人民来推进现代化,就解决了资本的推动以及自发的进行所带来的弊端,使现代化变成了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而且是由政府来控制的,实现了人类对现代化、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自觉的把握,这是个伟大的飞跃。但是大家知道,苏联模式也有很多弊端,就是它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在经济落后国家,不能完全靠政府人为的推动,还要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

中国改革开放把原来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跟西方的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制度体系。现在证明这套制度体系是比较好的,不仅适合中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世界未来经济发展都是有益的,起码是一种成功的探索。所以这个必然性我们要好好去讲,把这个问题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