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性理论与文学他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他性理论的学术考察

据考察,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4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中,otherness这一词条是以“新词补编”的形式进入的(见第1976页)。也就是说,在2002年之前(即1997年及之前的各版本),otherness尚未被纳入该词典的条目范围。然而,在西方主流词典《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中,otherness一词的用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587年,何故?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当然非常复杂,但这至少反映出1997年之前的汉语学术界对于他者问题的关注,尚未引起词典编撰者的足够注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词典编撰者对他者问题的关注,始于1997年至2002年间?[2]在借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文献调查时,上述推断得到了证实。在文史哲类目中,笔者发现,以“他者”为检索词,无论是篇名检索、关键词检索,还是全文检索,得出的数据都显示出,1999~2000年有关他者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都骤然增加,它们分别是3篇和8篇、5篇和15篇,以及493篇和642篇,2000年之后数量增长更加明显。据此,笔者认为,汉语学术界的他者研究,直到进入21世纪才逐渐盛行起来。

在考察概念内涵之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他者”和“他性”的翻译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otherness的中译词有25种之多,包括他、他者、他性、他类、他异、她者、她体、它者、它性、另类、异己、他者化、他者性、他在性、他异性、另他性、其它性、异己者、异己性、异质性、另一性、不同性、另一世界、另一个真实、异己的特性等,其中,被普遍使用的是“他者”和“他性”。金惠敏先生曾在《孔子思想与后现代主义——以主体性和他者性而论》一文中说:“Other(法文为autre)一般译为‘另类’或‘他者’。在后结构主义的语汇中,该词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认识论中的客体,二是被主体所排斥和压抑的异质。‘另类’不能表达第一层意思,故不采用;‘他者’兼有两层意思,但用‘他者性’译Otherness,即‘他者’作为他者的性质显得有些生硬,故根据语境有时称Otherness为‘他异’。”[3]无疑,金先生把握了other一词的要义,即在认识论视野中界定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同时,在主体视域中认识他者的地位和作用,两者兼顾。本书也完全同意将other译为“他者”。然而,笔者并不赞成将otherness译为“他异”。因为“他异”的语义重心落在“差异”上,这可能会导致在语义理解上忽视“差异”与他者内涵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难以充分揭示otherness背后深层的哲学内涵。实际上,otherness是other加后缀-ness所构成的复合词,-ness本身就含有“某某属性”的意思;故,将otherness译为“他性”,即“他者的属性”,一方面既能体现“他者”与“他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另一方面还能赋予它们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内涵。即:“他者”是名词性的,作为一种认识对象,而“他性”则是形容词性的,是对象的一种属性。基于此,本书采用“他性”的译法。

此外,本书除了将other译为“他者”外,还将alterity和altarity也译为“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