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驱动力Ⅲ:规模经济和交易效率
4.1 规模经济和经济发展
当马歇尔(Marshall,1890)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的发展意义数学化时,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分析工具来很好地定义分工。正如第2章中讨论的,分工水平的概念同效用概念相似,后者必须用一个包括几个变量的函数才能严格定义。在第2章中,分工水平定义为所有个体专业化水平以及职业模式多样化的函数。而分工经济的概念就更加难以严格定义。马歇尔用了一个一维的变量,即一个企业或部门的规模,对古典的分工概念进行形式化。他也知道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代表分工经济的概念是不合适的。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并争辩道,外部规模经济是由全社会的分工作为一个整体产生的,而不是由一个企业或部门的规模产生的。[1]外部规模经济意味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力随着整个经济或一个部门规模的扩大而提高。但是,根据杨格(Young,1928)的观点,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是对古典分工经济概念的一个错误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基于规模经济的思想开始复兴。这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埃塞尔(Ethier,1982),克鲁格曼(Krugman,1979),嘉德(Judd,1985),罗默(Romer,1986,1990),格鲁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89,1990),墨菲、谢勒夫和维西尼(Murphy,Shleifer and Vishny,1989)等为代表。其中,有些研究(如罗默和埃塞尔的一些模型)是遵循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的思想,但大多数研究用的是内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概念。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那么该企业就存在内部规模经济。
尽管规模经济的概念被杨格认为是误导人的,但建立在规模经济概念上的研究路线在解释很多发展现象时,较传统不变规模报酬发展模型取得了相对的成功。在这些新发展模型中,规模经济同商品种类提高的好处之间的两难冲突,被用来解释没有任何外生技术变化时的生产力进步。由于存在这种两难冲突,人口规模或整个经济体规模的扩大,就为折中规模经济与市场上产品多样化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商品种类和生产力就可以同时提高。特别是,墨菲、谢勒夫和维西尼(Murphy,Shleifer and Vishny,1989,1991),Ciccone and Matsuyama(1996)及Matsuyama(1991)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二元经济和工业化。他们基于规模经济与内生商品种类的一般均衡模型的结果,在解释二元经济、结构变迁和工业化上比剩余劳动力模型和其他不变规模报酬的一般均衡模型更有解释力。
杨小凯(1994)、Krugman Venables(1995)、Fujita(1995)、Baldwin and Venables(1995)、Puga and Venables(1998)和Wong and Yang(1998)将交易成本引入了有规模经济和内生商品种类的一般均衡模型。他们证明,规模经济、互补经济效果以及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可以用来解释二元经济、结构变迁、工业化、城市化、生产力进步,以及其他一些在没有外生技术变化时的发展现象。墨菲、谢勒夫和维西尼(1989)发展了有规模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用多重均衡对高级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大推进工业化思想的意义进行了形式化。柯利(Kelly,1997)、萨克斯和杨小凯(Sachs and Yang,1999)则将交易成本引入了MSV模型,以内生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的数目。在这一章里,我们研究这两种类型的主要模型,并将它们同传统的二元结构模型、剩余劳动力模型、产业关联的外部性模型,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工业化模型等进行比较。此外,我们还联系经验证据,将这些新的经济发展一般均衡模型同第3章中的模型相比较。
4.2节用一个简化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来说明其基本的数学推导及其直观思想。4.3节用有交易成本的埃塞尔模型来分析结构变迁、产业关联,以及其他发展现象。4.4节用MSV模型的一个版本来分析多重均衡和规模经济对大推进工业化的含义。4.5节用有交易成本的萨克斯-杨模型来研究工业化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习本章时应问自己以下问题
规模经济和分工网络效应之间的区别,以及这种区别对研究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不变规模报酬的剩余劳动力模型、有规模经济和内生商品种类的均衡模型,以及有内生分工网络规模的斯密模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因果循环、产业关联的网络效应、大推进工业化,以及一般均衡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规模效应?它们为什么会被经验观察所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