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机理、动力与绩效评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内外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有关国内外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提高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竞争力和转型升级路径等方面,对家具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关注不多。

一 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研究

Dott(2001)对意大利木制家具产业集群的研究指出,木材供应链、产品分散化、加工机械化、中介及生产性服务是集群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应加强企业间技术和设计创新等方面的沟通、交流,促进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Niels Beerepoot(2008)研究菲律宾宿务市的家具集群发展时,认为提升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资产是劳动力,传统手工艺知识和技能与正规家具制造知识如何结合是制约集群竞争力提高的难点,应为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提供更好的服务。周志霞等(2009)对中国家具制造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产业集中度及区位熵指标对家具制造业集群的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并为中国家具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霍志勇等(2009)认为家具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升级对提高竞争力极为关键,应在产学研协作中引入创新理念,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程宝栋等(2011)从家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家具产业集群类型拓展、家具产业集群环境优化等角度,提出促进家具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的对策。程宝栋等(2013)在分析广东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家具产业集群的内部发展状态与外部竞争环境,提出了未来广东家具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刘志超等(2012)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龙江镇家具产业集群的现状、优势及问题,提出了龙江家具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的建议。朱媛(2014)的研究认为影响家具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有: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和治理模式、国际产业转移、知识系统的创新、行业协会和政府,政府、集群和行业协会应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促进家具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申明倩等(2015)在分析江苏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现状的基础上,从原材料供应、红木干燥技术、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等方面提出整合的方法与模式,通过加强集群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升江苏红木家具产业的竞争力。

二 家具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研究

M.D.Parrilli等(2010)通过对巴斯克地区的家具集群的研究,得到系统化知识流动和隐性知识流动应该互补的结论,这有助于填补企业和知识机构之间存在的“创新鸿沟”,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因此,决策者和商业协会应将集群中各主体间的互动、学习和创新作为关注重点。Maria Caridi等(2011)对意大利家具产业供应链的创新模式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多层次沟通程度”“纵向整合”“网络集中度”“企业熟人度”“供应商数量”“消费变异性”是影响家具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家具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和协同创新相结合可以实现性能的最优化。高模块化产品以创新为基础,并由不同类型的网络开发和交付,以协作为基础的网络更适合突破性项目,而集成的低协作网络更适合衍生项目。同样,低模块化产品是由不同类型的网络根据创新性开发和交付的;平台项目建议进行集成,而创新程度较低的产品(衍生产品)可以进行外包。

汪洪波(2013)在探寻家具生产企业在供应链中最优的横向和纵向协同模式过程中,认为家具生产企业要重视信息共享、外部预测、生产企业间的生产设计、运输组织等关键环节的协同,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协同创新效果。周冬艳(2015)在研究中国家具设计创新问题时提出,家具产品设计不仅是一种产品的创新设计,而且是一套完整的制度创新。必须在研究国内外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现有的技术实力,设计创新战略框架,与行业内外相关企业与机构建立有效联系,通过有效的学习机制,向市场及合作机构学习,建立创新型组织,提升家具性能和管理效率。卢晓梦、薛坤、牛广霞(2017)对山东省家具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研究,认为现有协同创新模式结构松散、目标单一,属于单点式创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协同创新中的“协同”问题。在此基础上,她们提出了家具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联合实体模式、二级独立机构模式、“产业链核心企业/科研院所+”等模式,为山东省家具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国内外的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主要关注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集群的竞争力和转型升级路径等,少部分学者关注了家具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设计创新、技术进步和协同创新,但对协同创新的动因、机理、机制等理论探讨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