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家具产业的发展概况
家具制造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也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中国家具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抓住了国际家具产业转移、国际市场开放度加大和国内市场快速扩张带来的机遇,取得了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2018年底,中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300家,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011.88亿元,同比增长4.33%;累计完成利润总额425.88亿元,同比增长4.33%;累计产量71277.36万件,同比下降1.27%。家具全行业累计出口555.77亿美元,同比增长8.08%;进口32.90亿美元,同比增长7.80%。
中国家具产业已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为以机械自动化生产为主,技术设备较为先进、规模较大的产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家具龙头企业和家具配套企业,形成了六大家具产业集聚区,50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家具产业的品牌建设、技术水平、标准化、市场建设等均有很大提高,设计特色、产品种类、新材料应用、功能性、环保性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大型的家具企业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家具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家具品牌的形成为中国确立家具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8~2007年中国家具产业高速发展,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从1988年的41.0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4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9.27%。2008年以后,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事件的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家具业的出口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进而转向内销。2008年规模以上家具企业产值回落到3073亿元,2008~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9.86%,较前20年大幅降低。2011年开始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进入调整期,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在市场逐渐饱和、进出口受到冲击、环保政策陆续出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家具行业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2011~2018年家具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95%,但产品质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柔性制造系统、精益生产系统的引进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家具产业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定制家具市场规模却逆势增长,主要消费人群向一线高收入人群集中,2018年定制家具市场规模约占家具总规模的41.37%,同比增长20.22%。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家具市场的需求仍存在很大的空间。从人均家居装饰及家具消费支出来看,2015年中国人均支出额为2694.62元,远低于同期美国的6435.21元和英国的5399.62元,中国的人均支出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支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家居行业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成为家具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数字化制造模式逐步形成,高端化、定制化等家具需求的变化将引导家具产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续不竭的动力。
二 家具产业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一)家具产业的地位
家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耐用消费品,是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家具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家具产业的发展在满足社会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促进国际贸易、吸纳社会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家具产业因为其内涵的特殊性,在发展中的地位也具有多重性。其一,近30年来,中国家具产业在国际家具生产和贸易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可以吸纳大量社会劳动力,对缓解“三农”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是重要的富民产业。其二,家具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在居民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家具产业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因而,家具产业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三,绿色环保是家具产业、涂料产业、油漆产业的热门话题,注重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可循环发展的家具产业链,从源头控制家具原辅材料的质量,在家具设计、材料选用、生产过程、成品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贯穿绿色环保理念,可以对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也可以说家具产业是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家具是设计技术、新型材料、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的集成物,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出现决定了家具产品设计风格的变化,同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积淀和文化氛围对家具的造型、风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家具的艺术风格、文化特性已成为其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成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家具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以及产品需求的日趋多变,家具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具体来说,一方面,新型材料、智能制造、计算机技术、信息及管理软件等的快速发展,使家具制造领域形成了软、硬技术的有效结合,为家具业的生产加工方式、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使家具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与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迫使企业不得不寻求能快速响应市场和适应当代环境的制造方式与生产经营方式。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使家具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和特点。①家具设计理念发生改变,更加注重工业设计与工艺流程、使用功能与材料工程、个性化需求与工业化生产的统一,需要设计师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能力。②家具生产材料的选用,更加注重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注重木质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利用,从而使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利用效率大大提高。③家具的加工制造过程,更加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对现有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与提升,同时购进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设备,以满足大规模定制与数字化柔性制造的需要。④家具生产过程的管理,更加追求精益管理,注重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资源整合与互通互联,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
可见,家具产业需要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使家具制造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家具企业要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多种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吸收和消化应用,使制造环节、加工过程、生产配套等融为一体,形成柔性制造系统,利用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要逐步使家具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市场、服务等趋向于衔接紧密化与一体化,实行生命周期管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商业销售模式等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对家具制造龙头企业来说,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自身技术研发的投入或者购买相应的技术专利及智能化生产设备,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资源,可以推进家具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但这些要求对于企业数占比达80%以上的中小家具企业来说,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家具产业链上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好自己的生态位,在龙头企业的主导下,加强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家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三 家具行业产业链分析
在产品生产分类中,家具主要分为木制家具、金属家具和软体家具,而木制家具占据了绝大比重。虽然家具类别不同,生产技术、生产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但就整个家具行业来说,其产业链的构成比较单一,细分产业链之间的差异不大。产业链的主体由上游的原材料及辅料供应商、中游的家具生产制造商、下游的经销商及产业链末端的消费者组成。
(一)上游的原材料及辅料供应商
家具产品的种类不同,所对应的上游产业也不同,其主要原材料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概括起来,主要原材料有木材、钢铁、塑料等,材料产地、品种、规格型号的不同,会对家具成本产生不同影响;次要原材料大致有布料、海绵、玻璃等;辅料主要有油漆、染料、金属配件、螺丝钉等。这些原辅材料市场化程度高,为家具制造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另外,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为新型家具的生产提供了可能。家具生产设备制造业也属于重要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锯木、烘干、铸造、加工、烤漆等设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家具的智能制造水平。
(二)中游的家具生产制造商
目前中国的家具制造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家具制造企业总数的92%。受经营规模和经营实力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行业整体中处于劣势地位。而在大型家具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比比皆是,近5年来通过上市扩大自身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截至2018年底,A股家具上市公司28家,其中有16家是2016年以来新上市的企业,占家具上市公司总数的57.1%)。但从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来看,家具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并不存在能够主导市场的、有绝对影响力的企业,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具行业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对上下游公司的影响能力可能比较弱,家具企业间的竞争比较激烈。
(三)下游的家具经销商
家具制造行业的下游为各类销售终端,主要包括家具专卖市场、超市、实体店等,销售的传统方式主要是经销、代销、连锁店专卖、特许经营等,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家具销售借助互联网平台及AR、VR等技术,将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相结合,在提升家具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互联网的发展倒逼家具业向O2O模式转化,而O2O模式又进一步推动家具产业链重塑,家具制造商、销售渠道商乃至家装服务商的业务产生交集,产业链的边界逐步模糊,产业链迎来品牌渠道变革。同时,新的商业模式对线下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产品服务配套仍然是家具市场拓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具销售终端的覆盖领域不断扩张,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销售商种类和数量的增多、销售方式的多元化为家具产品的终端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四 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家具产业在产业链扩展延伸的基础上,在市场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继续扩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与政府部门、家具协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的联系,逐步形成家具产业集群。目前全国各地区在发挥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华南、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华中6个家具产业区,培育和发展了50个国家级家具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家具产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家具产业集群的分布
目前中国的六大家具产业集群分布区域不同,区位优势不同,发展历史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①华南家具产业区,以广州、东莞、顺德、佛山等广东省地区为中心,具有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资金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家具制造业起步较早,发展速度比较快。家具产业发展实力较强,拥有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家具设计水平先进,制造能力全国领先,品牌优势明显,销售市场覆盖很多国家和地区,拥有大涌、乐从、大岭山、龙江、大江、三乡、厚街、石碁、东升9个产业集群,家具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产品多出口到美洲市场。②华东家具产业区,是国内家具生产能力提升最快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一线,以浙江、江苏、江西、山东等地为中心,综合经济实力强,制造产业基础较好,地区文化积淀深厚,高素质人才集中,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区域内人口分布密集,家具市场容量较大,对家具产品质量、档次要求较高。家具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经营业绩良好,家具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产品以出口为主,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其主要目标市场。该地区拥有22个特色各异的产业集群,其中,浙江省的集群优势明显,拥有玉环、杭州、安吉、海宁、瓜沥、东阳、龙游、宁海8个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的集群发展相对较早,拥有阳信、宁津、胶西、周村4个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江苏省近年来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较快,拥有蠡口、海虞、碧溪、沙集、海安5个产业集群;江西省的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后来居上,承接了广东各地的家具产业转移,形成了南康、南城、樟树3个家具产业集群;福建、安徽各有一个家具产业集群:福建仙游、安徽叶集。③华北家具产业区,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中心,依托环渤海经济圈,家具制造业历史久远,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链比较完善,名牌家具企业相对较多,企业管理规范、规模较大,消费群体对家具的需求层次较高。该地区拥有胜芳、香河、涞水3个产业集群,具有成熟的家具销售市场,家具流通企业密集,在国内家具行业有较强的影响力。④东北家具产业区,主要拥有庄河、彰武、普兰店3个产业集群,依靠大、小兴安岭丰富的木材资源和俄罗斯进口木材,重点发展实木家具产业。该地区以沈阳和大连沿线为主,辐射黑龙江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家具市场是东北、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家具集散地,大连拥有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出口生产基地,黑龙江拥有以实木家具、板式家具为主的家具制造产业集群,家具产品集中向东北亚和欧洲市场出口,集群发展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国内市场份额较少。⑤西南家具产业区,以四川成都、云南瑞丽为重点发展区域,抓住机会承接了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家具产业转移,近年来家具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该区域家具产品销售主要面向中、西部三级市场,这些区域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对家具产品的需求也会大幅增长。家具行业被各地方政府列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发展中给予了政策、资金上的全方位支持。政府以家具产业园区的发展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在征地、贷款、用工等方面,出台了各项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产业园的建设提供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家具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区具有成熟、便捷的物流基础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企业以物流优势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产业发展规模增长很快,在政府主导下发展了剑川、武侯、崇州、新都、瑞丽5个产业集群。⑥华中家具产业区,以河南、湖北为重点发展地区,属于家具产业的后起之秀。在各地政府的主导下,按照集家具设计、材料研发、家具生产、家具销售、物流、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家具产业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潜江、红安、原阳、庞村、监利、清丰、信阳、兰考8个产业集群,家具产品供应面向中、西部三级市场。中国50个国家级家具产业集群的分布,见表1-1。
表1-1 中国50个国家级家具产业集群区域分布
表1-1 中国50个国家级家具产业集群区域分布-续表1
表1-1 中国50个国家级家具产业集群区域分布-续表2
(二)家具产业集群的优势
从中国六大区域家具产业区的集群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在家具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家具产业集群可以集中区域优势资源,为集群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产业集群能够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开拓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渠道,集群内企业可以有效利用集群式发展的优势,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先进设备和优质原材料,从而有效推动家具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更便捷地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其次,家具产业集群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优势资源,提高集群产出效率。集群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产业链分工合作,每个企业只需完成自己最具竞争实力的生产环节,然后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频繁交换,完成市场需求的最终产品的生产,从而有效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
再次,家具产业集群具有政策推动、资金支持的优势。西南和中部家具产业区,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各地政府在家具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采取政策引导、财税支持、技术扶持等多种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建设家具产业园区,进行产业链招商,发挥家具协会、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交流搭建桥梁,促成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促成科技成果的转移,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最后,家具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家具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产业集群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原材料、辅料、木工机械设备及家具产品的专业市场,有利于核心企业利用展会平台进行家具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使企业在区域市场中获得优势。
总之,家具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区域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五 支持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文件
2015年中国家具协会修订了《中国家具新兴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和《中国家具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管理办法(修订)》,为中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一)制定《中国家具新兴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
2015年7月,中国家具协会重新修订了《中国家具新兴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重新明确中国家具新兴产业园区(区域产业集群)是中国家具行业在发展中兴起的工业及相关产业集中区域,是整个行业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园区反映当代中国家具工业水平,也基本代表中国家具发展方向,其发展状况关系中国家具未来。
《中国家具新兴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中国家具协会组织实施,重申了中国家具新兴产业园区的基本申请条件:①符合国家发展方向,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契合;②由地方政府批准并规划、立项及建设在三年以上的产业园,有详细规划方案;③已经开始运作,已有30家以上企业入驻产业园,并有1/3以上的企业投产运行;④生产产品或运作模式在发展方向上有代表性;⑤建设完成后能够形成规模。《办法》对园区的公共服务、产业链发展规划和管理机构做出明确要求:园区有合理健全的公共服务及技术平台、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建设规划、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健全的管理机构。
《办法》对区域家具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园区获得资格认定以后,享有获得行业信息、参与行业活动的优先权,有组织行业活动的建议权,有申报地方和国家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的优先推荐权,有升格为地方和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的优先权。同时有义务积极参加并支持协会活动,支持协会工作,为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制定《中国家具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管理办法(修订)》
2015年6月,为扩大区域家具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区域家具品牌成长,支持各地特色家具产业区域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家具协会制定了《中国家具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管理办法(修订)》,规定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区域均可申请中国家具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①具有传统优势,在同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或具有明显特色区域优势;已形成稳定的专业化生产及销售中心,以某一产品为龙头,相关配套产业互相协调发展,并具有五年以上产业发展基础。市场成熟度高,辐射面广,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份额。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处于主导地位,申报家具产业占当地产业的三分之一以上。本区域拥有特色产业家具企业15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30家。③具有知名的品牌企业和突出的龙头企业,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④区域内的企业具有良好发展基础,有能力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比较健全,市场管理规范有序,交易公平信誉高、自律性强,在行业中公认有较好的商誉,产品销售辐射面比较广。⑤具有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产品,没有侵权行为和案例。⑥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形成特色产业文化。⑦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中成绩突出,确保当地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⑧有创新精神,对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有中长远发展规划及近期实施方案。⑨信息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健全。⑩当地政府对家具行业一贯支持,注重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有专门负责特色区域建设的部门或人员。地方协会组织健全,工作活跃。
《中国家具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管理办法(修订)》的实施,使家具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更加规范,园区内打造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家具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了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了区域资源的集成能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产业体系。
(三)山东省家具行业发展规划
山东省家具协会先后编制了《山东省家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山东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家具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肯定了“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家具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指出了山东省家具行业“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生产能力、加大研发整体投入、提升品牌优势,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综合实力,争取实现由家具大省向家具强省的跨越。为此,明确了家具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依托实木家具、软体家具、板式及定制橱衣柜、木门、定制化整体家具等重点门类和重点企业推进家具业的供给侧改革;通过大力推进机械化升级改造、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和深化互联网在家具行业的应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严把产品质量关、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制造,加大对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积极开发绿色环保家具产品。通过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等系列措施,推广以旧换新制度,有效提高废旧家具回收再利用水平;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分工协同发展、建立集群内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等措施,着力提高集群内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集群内企业竞争力,扩大产业集群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大力发展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大力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与实践、积极引导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加快实现设计研发路径创新等措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模式创新;将山东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融合,充分挖掘“鲁作家具”浑厚质朴、儒雅内敛的造型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以致力于“鲁作家具”研发的济南天地儒风为基础,将齐风鲁韵融入“鲁作家具”的设计研发中,开发出“鲁作家具”系列产品和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从工信部、中国家具协会、山东省家具协会制定的系列文件可以看出,家具产业集群的建设在家具行业的振兴和创新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其重要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重点的确立,为山东省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六 家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意义
(一)家具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要求
1988~2018年中国家具行业的高速发展是由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消费市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改革开放扩大了家具产品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人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滋养了中国家具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家具产业发展初期,依赖相对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承接了部分国际家具产业的转移,迅速扩大了家具产业的生产规模。但大多数家具企业承接的多为附加值低的加工组装等非核心价值链环节,附加值高的核心价值链环节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而,尽管中国家具产业集群已经具备较高的集聚度,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在家具产业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但总体来讲,中国家具业仍以劳动力密集、耗能耗材、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环保意识和保障差、知名品牌少,家具的整体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原创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家具的智能化水平不高。家具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门槛较低,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恶性竞争、产品抄袭、质量欠缺等问题,导致中国家具产业发展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恶性循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升级,以“薄利多销”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路径正逐渐褪去光环,曾经的成本优势变成了劣势,无品牌、雷同性强、附加值低等“后遗症”使传统家具制造业步履维艰。家具产业集群发展中普遍存在战略缺失、生产专业化不足、技术水平低下、产品同质化严重、设计能力不足、供应链体系不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不到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家具行业的主要业务基本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环节,缺乏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的营销、品牌环节的延伸,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升级转型压力。
2015年前后,家具供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家具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数据显示,中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已经连续五年放缓,2013年中国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14.3%,此后各年增速逐步下滑,2014年增速为10.9%,2015年为9.3%,2016年为8.6%,2017年为5.8%,2018年则转为下降22%。利润方面,2013年增速为17.1%,2014年为9%,2015年为13.4%,2016年为7%,2017年为5.2%,2018年则转为下降24.6%。在经济新常态和家具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家具行业已经到了一个调整期,此阶段对家具质量提高的要求,超过了对增长速度的追求。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急剧下降,一部分企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机,另一部分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压力。许多家具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寻求机遇,进入以转型升级为方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
(二)家具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的意义
家具产业集群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需要以转型升级为方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支持,需要依托产业集群的大规模生产与配套系统的完善,包括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与技术的应用及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尤其是现代化的创意设计、营销物流、商业渠道等服务业层次的提升。其升级的最终体现就是研发的新产品持续推向市场并获得定价权,即获得相应的市场势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家具企业有较强的发展实力和创新能力,但目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家具行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研发实力薄弱的问题,难以独立完成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推广的任务。如何整合家具产业链上游的优质资源,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在政府、家具协会、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协助下,取得家具的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从源头上提升品牌价值,创造更大的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成为家具制造企业、地方政府及相关服务机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产业集群中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家具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成为家具产业集群规避“路径锁定”、应对集群风险和外部压力、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两端的高价值环节攀升的重要依赖,将会给家具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出路。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动力机制、创新绩效及创新策略的研究,可为解决家具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诊断依据,为家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这将有利于改善集群创新的内、外环境,推进家具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家具产业集群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