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深入推进健康扶贫
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切实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是有效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
一、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健康扶贫有序推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健康扶贫的决策部署,宁夏出台系列健康扶贫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贫困患者有力救治、有钱救治、有效救治,推动了全区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实践证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正是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前提、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按照中央统筹、自治区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自治区、市、县(区)三级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健康扶贫组织领导机构,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管理,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面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地各部门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制订具体健康扶贫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形成责任链条。除此之外,强化各地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健康扶贫工作的统筹协调,做好资金安排、政策衔接、项目落地、人力调配,加强推进实施等工作的力度,确保政策在宁夏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
(二)加强顶层设计
要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有关健康扶贫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实施方案,认真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扶贫若干政策的意见》《健康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宁夏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人口精准医疗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宁夏健康扶贫的政策框架,对宁夏健康扶贫作出顶层设计。
(三)加强督导考核
要将市、县(区)的健康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贫困地区政府目标进行管理考核,并对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月报与通报制度,加大对各市、县(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情况的督察考核,保证全区范围内健康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不断总结和推广督察健康扶贫经验,进一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四)加强宣传引导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有关健康扶贫的系列宣传活动。要通过纪录片、公益广告、宣传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或渠道,宣传健康扶贫工程及各项政策措施,营造广大群众了解健康扶贫、支持健康扶贫、参与健康扶贫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政策落实,织牢织密综合保障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了“绊脚石”“拦路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扶贫属于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健康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构建长效机制,才能有效防止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加强对农村贫困患者就医的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织牢织密医疗综合保障网,作为构建健康扶贫长效机制的关键。
(一)筑牢“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综合保障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委《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健康扶贫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结合宁夏制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健康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推进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强化政策倾斜,实施综合保障,建立“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一免”具体指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以下简称贫困患者)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并免缴住院预付金的服务新模式。贫困患者在所在县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享受这项政策,有效缓解贫困患者的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一降”是指贫困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大病保险起付线由原来的8100~ 9500元降至3000元。“四提高”分别是指:(1)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标准, 2017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32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7元;(2)贫困患者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在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3)对罹患重特大疾病的,年度最高救助金额由8万元提高到16万元,并在现行报销政策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4)2017年将大病保险金额提高到10万元/人,取消赔付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仍需个人负担的费用,目录内报销70%,目录外报销50%,年度限额2万元/人。“一兜底”是指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超过10%或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超过5000元时,超过部分由县级政府予以兜底保障。
(二)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信息平台
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与定点医疗机构、有关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无缝衔接,贫困患者费用结算“不见面马上办,最多跑一趟”的效果。目前,宁夏“一站式”结算已覆盖所有医保联网医院。2017年,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平台已有5779人(8702人次)享受政策,共计1.3亿元。其中,个人自付524万元,占比4%;基本医疗6941万元,占比53%;大病保险1065万元,占比8%;大病保险财政补助1065万元,占比8%;民政救助974万元,占比7%;扶贫保险543万元,占比4%;政府兜底2137万元,占比16%。在此基础上,依托宁夏公共云平台现有的网络及配套设备资源,有效整合卫生云电子档案信息、扶贫云贫困信息、社保云医保信息、民政救助对象信息等数据资源,加快立项与项目实施工作,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建设“健康宁夏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医保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接口数据指标、与全区基层服务系统接口数据指标,补充完善优化综合医保核心算法,最终实现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其余医疗费用由人社、民政、卫健委和扶贫部门与协议医疗机构进行定期结算,解决群众反复跑路、多头报销问题。
(三)坚持精准施策,深入推进分类精准救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因病致贫采取“靶向治疗”,为解决精准扶贫的主要矛盾开出了一剂良方。“靶”的核心在于精准,精准施策、精准救治是切实有效推进健康扶贫,阻断因病治贫、因病返贫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立足宁夏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健康扶贫精准救治工作的要求,将“识别、分类、精准”作为健康扶贫实践的关键词,深入开展分类精准救治。
1.精准识别,摸清底数
真正推动健康扶贫工作见效,前提在于精准识别。宁夏卫生健康系统通过对21个县区82.2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逐户、逐人、逐病核查,截至2018年8月20日,经各地核实核准患病42358人,核准完成率95.87%。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全区核准患病的救治对象共5.04万人,已分类救治了35295人,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分类救治420多万贫困患者,仅2017年全国就有185万户因病致贫家庭实现了脱贫。我们要“立好靶”精准识“病”,从源头上杜绝脱贫数据掺水,清除“假贫”“伪贫”者。扶贫部门必须真正进村入户开展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摸清贫困人口患病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对象、致贫原因,真正用脚去丈量、用眼去观察、用心去开展工作。
2.精准救治,分类治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健康扶贫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部署和健康扶贫工作总体要求,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计委)等部门于2017年4月联合制定下发的《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推动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要在调查核实农村贫困人口患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进一步推动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实行挂图作战,做到应治尽治,应保尽保。
抓好大病集中救治。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就是要瞄准因病致贫的家庭、因病致贫的原因,而大病是因病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救治罹患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实现脱贫攻坚、补齐健康扶贫短板的重要内容。截至2018年5月,宁夏健康扶贫救治患大病患者6335人,救治进展94%。积极落实大病的集中救治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经民政部门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与低保对象,对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9种疾病的患者,要在前期筛查患上述9种大病尚未治疗或者尚未治愈患者,再增加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共11种疾病的患者,实施集中救治。要建立救助台账,按照台账对相关病种的救治对象进行动态追踪管理;确定各个病种的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原则上设置在具备诊疗条件的县级综合医院,不具备医疗条件的转诊至三级乙等、三级甲等医院;为保证救治技术力量,要发挥好自治区卫健委组建的“宁夏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医疗专家组”的作用,每家定点医院根据定点救治病种,分病种成立救助专家组;各地充分发挥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作用,采用分片包干到户的办法,以县为单位做好救助对象的组织工作。
抓好慢病签约服务管理。抓好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工作,帮助慢性病患者防控病情,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减少大额医疗费用支出,有效减少潜在因病致贫、返贫人群,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宁夏《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抓住慢病管理的“牛鼻子”,谋划健康扶贫的长远策略。截至2018年5月,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了81.51%,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了82.1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了85.7%,结核病患者管理率达到了99.18%,农村建档立卡因病致贫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100%,慢病救治25455人,救治进展96.3%。继续做好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工作,要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健康管理师等组成,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户数控制在500户,人数一般在2000人左右。具体来说,要通过签约医生和团队收集签约居民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和就诊信息等动态健康信息,完善健康档案;要根据签约居民个体情况,制订健康管理计划;要提供健康咨询、普及健康知识;尤其是为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由签约的家庭医生团队实行“一对一”服务,提供规范治疗、定期检查、日常随访、健康教育及全程健康管理,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要对签约居民进行分类管理,按照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和疾病恢复期人群进行分类,并纳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要动态掌握签约对象健康情况,并根据病情及时转诊,引导其合理就医,积极推进农村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管理。
抓好重病兜底保障。重病兜底保障是减轻农村贫困重病患者的医疗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大力度实行倾斜性精准政策的支持。贫困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对罹患重特大疾病的贫困患者,年度最高救助金额由现行的8万元提高到16万元,并在现行报销政策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将农村因病致贫人员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二是要筑牢保障机制,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保障措施,实行联动报销,加强综合保障,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益水平。具体来说,要对农村因病致贫人员定额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要加强对纳入定额资助范围人员的政策宣传和参保动员工作,确保足额缴纳,及时参保;要制定大病保险倾斜性支付方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7元,普惠性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水平5个百分点,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用药范围;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的良好作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精准扶贫“扶贫保”产品,2017年“扶贫保”对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责任进行拓展,保险金额提高到10万元/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仍需个人负担的费用,目录内报销70%,目录外报销50%,年度限额2万元/人。三是要建立综合医疗保障“一站式”信息平台。截至2018年5月,宁夏重病救治3505人,救治进展95.0%。贫困人口在县域内要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要切实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扶贫保”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救助“一站式”费用结算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资源协调、信息共享、结算同步,实现相关医保、救助政策在定点医院通过同一窗口就可完成结算,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加强疾病防控,提升健康水平
疾病防控工作是将健康扶贫关口前移,是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解决办法。要坚持我国疾病防控一贯的方针,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且“防”比“治”更为重要,要找到病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遏制住疾病的苗头,减少或杜绝这些疾病的产生。
(一)加大对传染病、地方病、慢病的防控力度
要突出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根据免疫针对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具体来说,要规范结核病控制;切实有效落实艾滋病防治政策,大力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防范开展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针对人畜共患传染病、流感、手足口病等高发传染病,加强监测,实施综合干预,减少和控制疫情发生。宁夏近年来加大对包虫病、布病两大类地方病的防控力度,实施了人群筛查病、病人救助、家犬驱虫、健康教育为主要的包虫病防治工作;要做好以高危人群筛查、病历管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布病检测工作。截至2018年5月,宁夏已经对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前十位的疾病及地方病等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共筛查出13.3万人(筛查地方病10万人,脑卒中、癌症、心血管病等高危人群3.3万人)。要实施贫困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加强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高血压、糖尿病贫困患者从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全程管理,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二)优化妇幼健康服务
按照健康扶贫工作的要求,以降低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母婴保健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为贫困地区妇幼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健康扶贫工作的全面发展。要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妇幼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宁夏积极推进同心、红寺堡、彭阳、隆德、西吉等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已经为9个贫困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配备了保障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的价值1800万元保健设备。要改善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状况,提高儿童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程度,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近年来,宁夏为9个贫困县(区)6~24月龄儿童发放营养包,使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和生长迟缓率得到有效下降。要结合落实重大父女儿童公共卫生项目、妇幼卫生“七免一救助”惠民政策,实施妇幼健康行动,为贫困地区新生儿开展多种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要实施新生儿安全项目,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推广新生儿救治保健先进技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三)深化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要紧紧围绕建设“健康宁夏”的要求,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要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相关部署,着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实施农村改水和“厕所革命”行动,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宁夏相继开展“两管五改”“五讲四美”等活动,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积极探索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路径,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目的。
1.进一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要持续开展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不断完善城乡基础卫生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要持续坚持以“爱国卫生日”活动、“蓝天碧水·绿色城乡”等行动为工作抓手,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树立品牌亮点活动。一是坚持“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除为辅”的原则,加大防治技术培训,强化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开展效果评估;二是创建工作纵深发展的良好局面,各村(居)、镇属机关事业单位要制订宣传工作计划,采取会议、板报、流动字幕、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在各中小学开展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三是加强环境整治,打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和自然村的形象。完成公共场所、小区及住户旱厕改造任务,加快镇、村亮化建设,打造点面结合、动静相宜的亮化夜景,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2.深入推进“厕所革命”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结合扶贫移民安置、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农村改厕。一是以农户旱厕改造为重点,以无害化厕所形式为主,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提升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二是开展农村公共旱厕改造,以农村集镇、集贸市场、中小学校(教学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乡村旅游景点、企事业单位为重点,全面消除农村各类公共旱厕。三是结合文明村镇、卫生村镇和美丽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文明如厕进农村、进景区、进校园,提升农村公共厕所管护水平,为“方便”带来星级体验。
3.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是惠及贫困群众的大事,要抓好抓细,落到实处。目前,宁夏已累计解决31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人口饮水基本安全覆盖,巩固提升了76.21万人饮水安全水平,其中贫困人口17.39万人,同时,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入选全国民生示范工程。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解决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一是落实管护责任。通过落实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工程有机构和人员管理,有制度和政策支持,有经费和资金保障。二是推行量化赋权。全面推广贫困地区饮水安全以“确权、量权、赋权、活权”为核心的“量化赋权”管理改革创新实践,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的农村供水工程产权制度。三是深化水价改革。建立合理完善的水价收费机制,通过收取水费、各级地方财政和村集体补贴等方式,落实工程管护人员和经费。
(四)加大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
要采取“传统+网络+阵地”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宁夏行动”“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依托电视、广播、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成效,传播健康知识。要组建健康教育巡讲团,开展健康大课堂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工地等“八进”活动;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健康宣传教育,通过活动宣传讲解慢性病、传染病的基本防治知识以及健康生活的理念,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全面正确把握各项健康优惠倾斜政策,科学就医,理性就医。
四、优化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对基层医疗服务和基层诊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许。全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是着力提升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实施健康精准扶贫工程的根本举措,是基层医疗真正“强”起来的关键环节。
(一)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活动,是补齐基层医疗软件短板、全面实施健康精准扶贫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18年,宁夏从全区公立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省外支援医院中选派100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支援全区5市22个县(区)的13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6家中医院,205家乡镇卫生院和210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保证平均每个基层卫生机构至少拥有2名及以上对口支援人员。要继续做好“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加快建立城市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使各大综合医院的优质技术和医疗服务在全区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延伸落地,以引导和支持城市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基层,服务百姓,为基层群众健康保驾护航。要提高贫困地区艰边津贴和乡镇卫生医务人员补贴标准,提高贫困地区医务人员补贴标准,使医务人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要建立完善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专项招聘制度,按需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充分发挥其服务基层的主力军作用;要加强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加强贫困县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每个贫困县建成1所二级甲等公立医院,有条件的县级医院力争达到三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每个乡镇建成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村有1个标准化卫生室。支持固原市建设固原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各贫困县县级医疗机构均建设1~3个特色专科、临床重点专科和中医重点专科。与此同时,不断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健康信息化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建设。加大人口健康信息惠民工程在贫困县的推广力度,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推进贫困地区基层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宁夏贫困县乡镇卫生院放射、心电、检验等远程会诊、远程医学培训、远程医疗咨询功能等全覆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
(三)全面深化对口帮扶工作
对口帮扶是国家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精准化的重大举措,要重点开展全国三级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要积极深化健全与京宁、闽宁健康扶贫1+X帮扶模式,极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为全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推动健康扶贫工作发展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