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化发展报告.202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当前宁夏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崔晓华 朱君南 杨 咏

为进一步掌握宁夏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摸清新时代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底数,推动全区文艺工作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访谈交流等形式,对基层文联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一、全区文艺人才队伍构成情况

(一)会员数量及专业结构

截至2020年6月,宁夏共有自治区级会员7304名,其中女性会员2252名,男性会员5052名;国家级会员1020名,约占14%。其中有国家级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名,国家级文艺家协会理事23名,国家级专委会委员9名。目前,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项)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人获鲁迅文学奖,20位作家22次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二)年龄结构层次

自治区级会员中,60岁以上2124人,占29%;45岁至60岁3328人,约占46%;35岁到45岁1132人,占15%;35岁以下720人,占9.9%。会员整体年龄偏大,45岁以下仅占25%。

(三)学历及职称结构

区级会员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401人,占会员总数的5.6%;获得大学本科学历的2760人,占38%;获得大学专科学历的2014人,占27.5%;获得其他学历的2129人,占29%。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10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1%;具有中级职称者1771人,占49%;初级职称及以下745人,占20%。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这些年,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为根本,以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为目标,引导文艺工作者成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拥护者、践行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先倡者,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文艺人才队伍。

(一)坚持文艺创作导向

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努力地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二)深化文联改革

2018年1月召开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完成自治区文联及所属10个文艺家协会换届工作,新成立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出台了《宁夏文联深化改案方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2020年4月,《朔方》编辑部并入宁夏文学艺术院,并新成立四个科级部门。推进“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实现《宁夏文艺家》报和“宁夏文艺界”网的报网融合和宁夏文联网改版工作;督促吴忠市利通区文联、红寺堡区文联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三)拓展文艺阵地

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文联所管理的文艺报刊网点和微信公众号的管理,深入研究政治家办刊办网办报的方向、理念、宗旨及发展定位,不断强化党管媒体的政治自觉。多年来,《朔方》杂志始终坚持纯文学办刊方向,目前,《朔方》已出版620期,培养宁夏作家300多人,已成为引导宁夏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与市级刊物《黄河文学》《六盘山》一起力推宁夏本土作家,《宁夏文艺评论》(年卷)积极跟进与品评。创办10多个网站、微信平台推广、宣传文艺工作,让文艺更贴近人民。

(四)培养文艺人才

为有效解决文艺创作缺“高原”“高峰”的问题,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多措并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培养德艺双馨文艺人才。制定《宁夏重大文学题材创作扶持实施方案(2019—2021年)》,实施文艺创作扶持计划,对13人进行文艺创作重点扶持;搭建平台托举人才,以宁夏文学艺术院为人才培训主阵地,大力建设“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推作品”文艺人才培训工程,通过基层培训班、研修班、文艺高研班、改稿班、网络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按期分批进行培训;制定《宁夏文联文艺家签约工作实施办法》,开展文艺家签约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有44人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政策支持。

(五)强化文艺服务

为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拓展工作思路,以实施“六个一、心连心”文艺惠民工程为抓手,采取“一个协会一个小分队”形式,向县区、乡村和贫困地方的文艺工作者倾斜,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倾斜。组织实施文艺名家抢救工程,对柴建方、张少山等15位著名艺术家进行专题访谈,并拍摄影像资料。加强与区、市、县文联三级联动,开展系列活动,努力推动宁夏文艺繁荣发展。

三、当前宁夏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人才断档,结构问题严重

调研发现,虽然宁夏有7300多名文艺工作者,但各艺术门类普遍缺乏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一是艺术门类发展不均衡。相比较而言,宁夏文学要优于其他艺术门类,而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缺乏国家级大奖,呈现既无“高峰”又无“高原”的态势。如中卫市舞台表演、编导、舞蹈、音乐方面的创作人才严重萎缩。人才断档,造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也导致宁夏长期出不了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领军人物和作品,严重影响了宁夏文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艺术门类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全国层面,仅柳萍一人担任国家级协会副主席,自治区级协会领军人物断层严重,区、市、县高层次领军人才呈逐级递减趋势。固原市文联除文学方面有几位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其他艺术门类代表人物寥寥无几。彭阳县文联文艺队伍有458人,自治区级会员65人,仅占总会员数的0.9%。中宁县个别文艺门类人才断档,特别是文学创作、民间文艺人才奇缺。三是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合理。“80后”“90后”的文艺人才已经处于劣势,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高学历人才(硕士及以上)不多,且随着年龄增大,学历层次下降。中卫市市级文艺家协会50岁以上的会员占总数的45%,40岁以下的青年会员占25%。青铜峡市文艺人才平均年龄在47岁以上,专业文艺团队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比达70%以上。

(二)缺乏干部人才培养选拔的长效机制

2017年至今,共聘用专业技术人员25人次,都是从评定时限、学历、聘任年限、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聘任的,竞聘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复合型人才、后备专业人才缺乏,部分协会只有1人在编,工作量大,缺人员、经费、硬件设备等。选拔使用行政岗和协会管理岗人员渠道不够宽、力度不够大。

(三)基层文联改革不到位

一是体制改革不到位。五市出台了文联改革方案,但推进不平衡,仍存在推行和落实滞后的情况,彭阳县、西吉县、海原县文联10多年未进行文联换届选举工作。永宁县文联受机构编制局限,文联所属各协会主席团成员均由散落于社会各界的文艺骨干组成,组织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和承办重大文艺宣传活动时人员调度受到很大影响。二是文联组织架构不健全。全区五个市级文联,编制、经费、办公场所相对稳定,但县级文联,特别是市辖区文联无编制、无经费、无办公场所的问题比较严重。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至今未设文联机构。银川市兴庆区文联、金凤区文联、西夏区文联原来挂靠在属地文广局等,机构改革后,与原部门脱钩,文联组织机构被“空挂”。三是阵地场所普遍缺失。受经费影响,石嘴山市文联除美协、书协外,其他协会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没有工作的配套设施。同心县和海原县文联各文艺家协会没有固定文艺活动阵地,以协会名义组织开展活动比较困难。灵武市文联经费不足,市财政没有为协会专列预算,文联组织开展活动缺少经费保障。盐池县文联缺乏基础设施,严重制约文艺创作发展及活动开展。四是奖励激励机制不健全。大多县未将奖励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无法保证奖励的连续性。目前,吴忠市在鼓励文艺创作、扶持人才方面一直没有专项资金。青铜峡市文联缺少内部激励机制,一些特殊专业人才和一般专业人才的待遇没有明显差别。石嘴山市文联和永宁县文联每年都组织开展各类书画摄影,征文力度也逐年加大,因无法进行表彰奖励,挫伤了会员参与的积极性。五是市县级文联所属协会工作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市县级文联所属协会主要负责人多为兼职,且科级以上干部不能兼任协会主席之职,协会很难选出一个在本地文艺领域有影响力、号召力、组织力的带头人,无法开展有组织的文艺创作、交流、研讨、展览等活动,阻碍了市县文联的活力,削弱了对文艺工作者的吸引力。

(四)文艺人才培训满足不了基层文艺工作者需求

近3年来,虽然自治区文联每年举办20多期培训班,也多次组织专家到基层去授课,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次以上,但从文艺人才和市县文联的诉求来看,培训的数量、层次、形式和门类仍然亟待加大、提升和丰富。一是人才培训机制不通畅。邀请区内专家学者授课较多,请进来的国家级、外省市的文艺名家较少;区级会员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多,市县级会员接受自治区文艺名家培训不多;推荐本土优秀艺术家到外地相关院校深造交流的渠道比较单一。二是培训管理水平和网络培训工作亟待提高。文艺培训的管理水平、协调服务、运转方式还不适应构建“大培训”格局要求,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有待加强。近年来,网络培训成为培训工作的重要手段、重要依托,但存在培训工作人员的网络经验不足、管理方式滞后、新颖课程较为短缺等短板问题。三是区、市、县三级文联多层次、多形式、差异化的培训体系尚未形成。虽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区级会员培训全覆盖,但各艺术门类有区别、个性化、有重点的高端人才培训、主题创作改稿辅导等还满足不了出人才、出作品的需要。

(五)重大题材的主题创作与自治区党委要求有较大距离

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求贴近时代且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重大题材。我们也尝试邀请区外文艺家来宁创作,但效果不明显,区内文艺家多处于自发创作状态,区、市、县三级文联及各协会组织化创作十分薄弱,自治区层面也缺乏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规划引导,如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生态移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主流精品力作的生产。

(六)网络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距离中国文联提出的“全国文联一张网”和《“互联网+文艺”建设规划(2018—2022年)》的目标还有距离;宁夏文艺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跟不上文艺事业发展需要;网络对宁夏文艺名家的推介、宣传不够;网站容量大、速度快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网站建设急需改造提升。

四、加强宁夏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文艺人才培训

一是将普及性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对自治区级会员实现培训全覆盖,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和技能提升;对市县(区)级文艺骨干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对广大文艺爱好者由市县文联进行普及性的培训。二是将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合理做好培训规划,加强高研班长期培训比重,特别是延长一些艺术高研班周期,对重大主题创作采取改稿班形式、现场辅导演示等增强针对性。三是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着力打造理念先进、覆盖广泛、资源丰富、质量可靠的文联网络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开展网络学习和网络培训,不断优化线下培训,实现线上、线下培训互补。四是将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对各文艺门类具有潜力的文艺人才,聘请全国导师结对带学,选送一批各门类文艺人才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和外省区学习,使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五是将选上来集中培训与下基层无门槛培训相结合。把基层学员选上来,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走下去在市县(区)举办各种形式、专业的培训班,提高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六是加强对培训班次的评估。加快建立文艺人才培训资源库,着力提高培训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培训班次和授课资源,提升培训效果,扩大培训成果。

(二)整合人才资源,激励文艺创作

有效整合分散在全区的文艺创作力量,联络分布在各行各业、基层单位的文艺人才、文艺爱好者、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加强引导、关注、管理和培养;根据各协会自身特点,采取灵活的策略,实行一会一策,区别管理,尤其对新文艺群体要投入更多关注和积极支持。针对新时代重大文艺主题,积极开展文艺创作,采取组织化创作与自主化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各行业文艺人才的积极性,采取项目扶持形式,组织全区乃至全国文艺家个体或者集体进行创作。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着力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干部和文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二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体系,发现、凝聚、配置和用好各方面人才。三是提升协会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协会间的合作,营造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争创一协会一品牌。

(四)持续深化文联改革

一要创新体制机制,着眼文艺发展新形势、新趋势谋划推动改革,提高文艺人才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可行性。二要建机制、搭平台,立足新时代积极探索新途径、新举措,为出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三要加强基层文联组织建设,特别是县(市、区)文联组织建设,指导督促有关市县文联按期换届,切实增强基层文联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加快“互联网+文艺”建设

加快“宁夏文艺界”网络改造升级,强化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弘扬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建立完善文艺人才网上推介、作品展示平台,提高文艺人才和作品的知晓度。推进会员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会员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网上文艺评论工作,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崔晓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君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事部主任;杨咏,宁夏文学艺术院媒体工作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