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是我家:农水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编·黄|河|流|过|石|嘴|山

小种子 大产业——石嘴山市农作物制种产业蝶变记

盛夏时节,流光溢彩,峥嵘岁月。石嘴山市平罗县、惠农区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麦浪翻滚,瓜果溢香,生机盎然。一片片、一块块油嫩发亮、郁郁葱葱的制种蔬菜、制种玉米随风摇曳,长势正旺。“今年雨水好、政策好,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朋友庞金山欣喜地说。这片肥沃的土地,曾以宁夏5%的耕地提供了全区35%的商品粮;如今又以蔬菜制种、玉米制种闻名全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大。石嘴山市种业协会会长刘建平说:2020年全市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蔬菜制种面积15万亩,小麦、玉米、水稻制种面积2万亩,参与种子生产的企业20多家。2018年共生产各类优质种子3500万公斤,蔬菜种子生产面积和种子总量占全区92.4%和91.8%,而架豆种子占全国菜豆用种量的32%,豌豆种子占全国豌豆用种量的20%,全市各类种子生产产值突破5亿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平罗、惠农两县区农民人均制种纯收入达1700多元。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石嘴山市已成为宁夏乃至西北名副其实的农作物制种大市。近年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影响全局的重要支柱产业也倍加呵护,给予了更多的厚爱和关注,明确提出要政策落实到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确保石嘴山制种大市发展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的种业强市。

产业政策调整调出了名堂

石嘴山市位居宁夏最北端,在531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深厚而久远的农业文明,历来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和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同时还是生产多种农作物种子的理想场所。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高、大气干燥,所产种子色泽鲜艳、子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历来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好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种子贮藏,在正常条件下种子贮藏4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0%以上。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种子生产、贮藏优势十分突出。

石嘴山种业发展的变局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开始的,也是在农产品由普遍短缺到相对过剩和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的情况下起步的。步入20世纪90年代,农产品出现售卖难,习惯于坐享其成的石嘴山农民顿时束手无策。面对增收艰难爬坡的局面,各级党委政府在思考,农民群众也在思考。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又是加快发展的风向标。2011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发展成农业大国,其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科技的重点在种子。科技兴农,种子必须先行。石嘴山的决策者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在更进一步地审视市情后,市领导认为:发展种子生产,市场空间广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极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农民走向市场……一条正确的决策,就是一条理想的出路。2012年4月,自治区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果断决策,加快制种产业发展步伐,开始向“四个根本性转变”的目标迈进:即由传统粗放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由行政区域性的自给自足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业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有“田者择种而种之”“取麦种,择穗大强者而斩”的论述。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种子已成为国际农业发展和竞争的焦点。

石嘴山制种业,尤其是蔬菜制种在10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面积和产值分别由2009年的2万亩、0.33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5万亩和4.6亿元,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瞄准国内外市场,走产业化经营和科技创新之路。

作为石嘴山市农作物种子生产大县——平罗县,2019年,全县制种面积已达到16万亩,其中蔬菜制种面积达到15万亩。生产优质合格种子达2800万公斤,制种企业直接兑付农户制种款3.8亿元,亩均制种收入达3100元,人均制种收入达3000多元。这个昔日的自治区粮食单产冠军县,如今又以蔬菜制种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重铸新世纪的新辉煌。

对于农作物制种带来的好处,制种户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种大田玉米,以最高亩产算折合亩收入也就1600元,而一亩蔬菜制种的保底收入2018年是2600元~3000元;再说,制种种田,春种有签约的制种公司给农户赊销种子、化肥、农膜等,夏管有制种公司的技术员盯在地里为农户及时提供技术服务,秋收有制种公司上门拉运,制种农户简直就是制种企业的“上帝”。这种待遇在1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平罗县头闸镇双渠村八队村民鲁翠花,这几年12亩的承包地全部都是蔬菜制种,2018年她种了10亩南瓜制种、2亩黄瓜制种,收入达到7万多元。靠蔬菜制种致富的她,2018年投入8万元建起了一座令人眼热的农家小院。这几年,她利用制种收入养畜、秸秆饲畜,实现了良性互动,养牛羊五十来头(只),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制种产业也为富民强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汇聚全市10多家制种企业的种子小镇制种展示加工园区迅速崛起,并形成相当规模。同时,产业链也迅速延伸。宁夏泰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投入巨资在平罗县种子小镇建起了石嘴山市种子产业园,一改过去种子企业竞争力较弱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目前,全市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石嘴山种业十年磨一剑,渗透着一代种业人的心血和汗水。市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吴国华、王晓斌、马军强等技术人员,积极与宁夏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协作,先后育成了宁葵杂8号、9号、10号向日葵新品种,宁单32号、34号、35号等玉米新品种,为石嘴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起到了先导作用。特别是针对全市蔬菜制种产业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蔬菜新品种选育工作滞后,自主研发品种少,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繁种制种生产技术不规范、种子质量差、竞争力弱等问题,与宁夏泰金种业、昊丰种业、绿春种业、穗丰种业等企业合作,先后开展了新品种引进、农艺栽培水肥营养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试验示范近70项,选育出番茄、辣椒、架豆、冬瓜等5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瓜菜新品种,通过自治区审定的品种达20个。编制了21项瓜菜种子生产技术和种子质量规程作为宁夏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实施的《瓜类蔬菜杂交制种高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5年获石嘴山市科技创新二等奖,实施的《蔬菜新品种选育及种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8年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近年来,通过标准化推广应用,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行为,全市制种产业已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种子生产格局,对创建西北黄金制种产业带,促进种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协会促进种业发展是石嘴山的独创。为充分保护农户和制种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农作物制种走上产业化经营道路,市农牧局引导种子企业成立了以企业为主的种业协会。协会成立后,制定完善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办法,从企业和制种年会的思想根源入手,大力宣传和教育企业和制种农户树立诚信意识、市场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每年生产季节,种业协会积极协助制种企业指导农户对制种生产田进行拔杂去劣,保证种子质量,并督促制种企业按时收购。市种业协会适时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解决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种子收购期间,协助市县种子管理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严查种子生产市场存在种子套购、抢购乱象,有力地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了企业和制种农民的合法权益,并每年对会员单位进行“重质量、守信用”企业等级评估,在促进会员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的同时,为制种基地选择合作伙伴提供参考依据。石嘴山种业发展的知名度一时声名鹊起。

环境是种业兴盛之母

思想观念是加快发展的总开关。为了建设制种大市,建立符合发展潮流的现代种业体系,石嘴山历届领导班子整合资金实力,统筹协调,综合谋划,凝神聚力发展制种业。

2014年3月,石嘴山市结合自治区政策在全区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又出台了《石嘴山市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平罗县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出台了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各县区从夯实基础入手,规范制种行为,提高企业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引进有实力、有影响、有品牌、有信誉、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制种企业,既出台低价、无偿划拨土地和3年免税的优惠政策,又实行市级领导包抓项目推进的措施办法。熟悉本地农业的技术人员,拿着政府发的工资,专门为企业服务。有了好政策,引得凤凰来。上海种业、山东中青种业、宁夏泰金种业等企业先后落户石嘴山,靠的就是优质到位的服务。在制种推广上,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制种企业提早与制种农户签订合同,使农民在下种之前,就清楚年终收益。这种透明、公正、公平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是制种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

国企改制催生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原平罗县种子公司率先于2010年置换职工身份,整体转让国有资产,优化组合,盘活资产,新组建了宁夏绿茵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市民营企业创新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借助外力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已发展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达25个, 种子经营门店156家,注册资本在3000 万元以上的有 3家,500万元以上的有9家,2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全市种子企业固定资产近1.5亿元,种子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公斤。现如今,全市拥有宁夏泰金种业、昊丰种业、绿春种业、兴隆种业、穗丰种业等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宁夏盛元种业、宁源种业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2018年,自治区科技厅认定宁夏泰金种业、宁夏昊玉种业为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宁夏穗丰种业为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近年来,石嘴山市制种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种子基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显著提高,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企业发展、产业做大、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有机统一。

宁夏泰金种业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年生产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固定资产达到7000万元,年销售收入近1亿元。宁夏昊玉种业选育出宁单32号、34号、35号和昊玉501等新品种在全区大面积推广。穗丰种业出资买断了区内水稻重点推广品种的生产经营权。上海种业宁夏分公司,引进世界一流的集脱粒、烘干、清选、精选、包衣、包装为一体的种子加工生产线,为石嘴山种子加工标准化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

切实加强基地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和地理特色,市县农业行政部门对种子生产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了以平罗县头闸镇、黄渠桥镇、高庄乡,惠农区庙台乡、燕子墩乡及109公路沿线发展瓜菜制种;平罗县陶乐镇、渠口乡、通伏乡,惠农区燕子墩乡发展玉米、水稻繁种制种;在制种技术上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最大限度提高比较效益。制种企业借助国家、自治区、市、县政策支持,在全市新建种子加工厂11座50多万平方米,形成年加工能力20万吨,基本满足了当地种子生产的需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石嘴山种子生产的数量和效益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20年,各类农作物繁育制种面积达到17万亩,是1999年的5.6倍,是2009年的2.2倍,近3500万公斤种子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受到用户广泛赞誉。种子产业在石嘴山已成为农户参与最广泛、利益联结机制最密切的产业,石嘴山已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最具竞争力的瓜菜制种基地。2017年,石嘴山市平罗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 2018年获得全国民生示范工程。

(供稿:吴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