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兰芳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三者的辩证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从短期看,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改进国民经济管理方式的需要;从长期看,是中国经济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和行稳致远的需要;从综合看,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需要。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央高层密集发声,媒体和学术界的研究步步深入,政府和市场改革明显加快。但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方明显没有达成共识,更谈不上全面、科学、准确的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立足于短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立足于国情特点和世界大势,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深入研究、充实完善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理论,不仅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也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概念上厘清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三对关系
1.供给和需求
供给是一定条件下商品和服务的提供,需求是以购买能力为基础的消费愿望。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础问题,是经济运行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供需紧密联系、相互转化。没有需求则供给无法实现,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没有供给则需求无法满足,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另一方面,供需相互区别、各有规律,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作用各有侧重。
2.供给侧和需求侧
供给侧对应着生产方,需求侧对应着消费方。理论上,对二者的分析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宏观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从需求侧分析,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果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要靠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从供给侧分析,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及其配置效率,决定了经济潜在产出,所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
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总量问题和周期性问题,但更突出的是结构性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解决结构性问题,有面上的调整和根上的改革两种办法。结构调整仅仅是从面上对结构问题进行调整,“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从而实现面上的结构平衡和优化。所谓结构性改革,要求从根上针对我国结构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制度架构和政府规制上进行改革,特别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简政放权等改革。显然,二者有较大的区别,一个是治标,一个是治本。当前,不能用传统的结构调整办法来取代结构性改革。
(二)内涵上是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三者的辩证统一
1.本质是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要素配置扭曲,而导致要素配置扭曲的原因是体制机制障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消除资源优化配置和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供给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增长潜力和发展质量。重点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科技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2.突出供给侧
供需动态平衡,决定商品价格、市场效率,是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处理好供需关系,突出哪一侧,要结合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研判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致经历了“扩大供给—刺激需求—供给侧改革”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是短缺经济、卖方市场,要着力扩大供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市场供求格局产生了根本改变,出现供过于求、买方市场,扩大需求成为主旋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萎缩,扩大内需成为主题。当前,由于需求扩张效果衰减,出现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从供给侧发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既必要又迫切。
3.强调结构性
总量和结构是经济发展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总量增长为结构优化创造空间,结构优化为总量增长提供动力,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增长。当前,我国已是经济总量大国,但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结构上存在着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缺陷,因此,必须更加重视结构的优化,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理论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计划到市场、从市场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党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升华。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把市场当作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打破了片面理解姓“社”姓“资”的思维模式,从而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在理论认识上实现了飞跃。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后20多年的发展,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从理论上作出新表述的条件已经成熟。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求政府与市场的黄金结合点,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理念和供给侧改革是一个有机整体,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性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先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新常态理论是关于新阶段经济的科学认识论,只有深刻认识、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才能既保持战略定力,不搞强刺激,又积极作为、主动施策,稳住经济,转型升级。
“五大发展理念”是新阶段推动经济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方式和着力点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上。
供给侧改革是新时期科学发展、中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论,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行动指南。
新常态、新理念、新改革的重要论述,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如何认识新阶段的经济、如何发展新阶段的经济、如何解决新阶段经济中突出矛盾的系统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十三五”发展主线。
3.供给侧改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当然也包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经济学,供给侧改革丰富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供给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对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的扬弃,是对传统结构调整方式的扬弃,符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
(四)实践上,是对国内外宏观调控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1.从国际看,无论是强调供给的新自由主义,还是强调需求的凯恩斯主义,皆有其时代性、国别性、局限性
西方20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对供给和需求的认识大致经历了“重供给—重需求—重供给—供需并重”的历史演变过程。
19世纪初,根据萨伊定律,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萨伊主张自由放任,认为市场有自我修复能力。当1857年出现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政府几乎没有干预,导致出现了一些社会政治问题,在美国甚至埋下南北战争的隐患。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张刺激需求、增加就业,强调国家干预。当大萧条发生后,美欧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扩大支出、刺激总需求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但并未根治大萧条,有的甚至走上法西斯邪路。
20世纪70年代后,供给学派再度兴起,主张减税、减少干预、增强企业活力,成为新自由主义一部分。为应对“滞胀”,多数西方国家通过增强竞争、加强供给管理等,为经济增长,甚至为网络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直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空前繁荣,很多学者包括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等都一度认为经济危机已成为过去式,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如期而至。
2008年,为应对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明显加强,普遍采用量化宽松的刺激政策,包括扩大赤字、降息至零甚至负利率等,同时推进再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供给和需求并重,但成效不一,仍待观察。
西方国家的市场体系已经较为成熟,他们的危机修复机制在自我否定中发展,再生能力也在提高。尽管如此,经济自由主义对他们来说仍非灵丹妙药,而凯恩斯主义也治标不治本。我国与西方国家国情不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中国不可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必然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创造,有中国声音、中国方案。
2.从国内看,既是对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
多年来,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宏观调控的探索和创新从未停止过。从注重总量调控,到既注重总量调控又注重结构调整,再到区间管理、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等,我国的宏观调控理论、思路、方式和手段不断丰富。
1992年,经济出现过热后,我国采取适度从紧的调控政策,通过压缩财政赤字、控制支出规模、信贷控制等抑制投资需求,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出现减速且伴随通货紧缩,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发国债、降息降准、扩大贷款等刺激内需,扭转了经济颓势。
2003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过热苗头,我国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进行预防性调控,并严格土地供应和加大环保力度,取得了积极效果。
2008年上半年,出现了过热与通胀并存等问题,GDP增速为11%,通胀率达8%[2] 。正当我国着手实施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应对危机,宏观政策转向全面宽松,这一轮调控成功抵消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绩是主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刺激效果衰减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中新的矛盾更复杂,宏观调控难度更大。中央立足实际,大胆创新,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反映了我国宏观调控因势而变,政策组合因时而异,驾驭的能力不断提升。
3.综合看,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长短结合、供需结合,更加倚重供给侧改革
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学上有一句概括性的话,就是“短期增长看需求,长期增长看供给”。
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前者主要解决长期性问题,后者主要是熨平短期波动。
驾驭经济既要需求管理,也要供给管理;既要总量调控,也要结构调控;既要短期调控,也要注重中长期改革。
供给侧改革并不排斥需求侧管理,关键是把握好重供给和重需求的度,即做到“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供给侧改革也是宏观调控理念、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它有别于传统的总量调控方法,着眼于矫正供需错配,改革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动能转换和发展转型升级,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制度基础,增加持久动力。
二、为什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从短期看,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改进国民经济管理方式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后,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逐步迈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迫切需要宏观调控方式创新和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应时而变,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从实际出发采取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措施,有利于推进发展。
1.解决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供需错配,其中部分生产资料领域产能过剩和生活资料领域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并行。比如,我国钢铁产能总量过剩,但一些特钢仍需要进口,前些年国内连圆珠笔笔芯的滚珠都无法生产。再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高收入阶层在海外购买奢侈品成为时尚,不仅如此,由于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担心,一些居民连一般消费品也在海外购买。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跟上消费升级步伐,拉回海外消费,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国内产品来一场“品质革命”。
2.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需要供给侧改革与之契合
长期以来,以需求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保驾护航作用,但驾驭更加复杂的经济运行,发挥宏观调控更重要的作用,需要供给侧改革与之配套。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不矛盾,而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是我们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前瞻性安排,是更好地驱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需要。
从消费方面看,国内消费旺盛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属于需求侧范畴。近年来,我国消费增幅不断走低。通过供给侧补短板,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推进,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后对日用品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张。通过提升供给结构适应性,生产适销对路、优质价廉、安全方便的产品,将会拉回相当一部分海外消费。
从投资方面看,投资既包括生产性投资,又包括消费性投资,有需求侧属性,也有供给侧属性。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是投资效率不高和机会减少所致。通过供给侧改革,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尤其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投资,诸如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等,不仅能够刺激投资增加,更重要的是还能补齐民生短板,恰恰是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的表现。
从出口方面看,对我国来讲,是用来满足国外的消费需求,是向国外供给产品,也属于供给侧范畴。近年来,我国出口增幅大幅下滑,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通过供给侧改革,探索扩大出口贸易的新途径,推动我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供更加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优质中高端产品,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方能扭转出口颓势。
(二)从长期看,是中国经济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和行稳致远的需要
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
1.供给侧改革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现向中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传统动能在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质量和效率不高、效益不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靠投资、出口、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以稳定经济。
改造旧的传统动能,需要供给侧改革,借助“互联网+”实现融合发展。一是重塑产业链。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接续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在不同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资源最佳配置,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二是重塑供应链。我国很多传统产业的产品由于市场属性不同、供需信息不对称、制造周期不同等原因,供应链不稳定。必须“外病内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缩短对市场信息的响应周期,避免发生“市场供求关系已经逆转,企业仍在加大马力生产”的现象。
2.供给侧改革是培育新动能、迈向中高端的主动选择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大而不强的特征十分明显,制造业、贸易、投资、金融、企业等规模都名列前茅,但核心竞争力不强。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我国排名第29位[4] ,这与我国的经济体量明显不相称。我国经济运行处于新旧动能接续期,迫切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发展质量,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培育新动能,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一是重塑价值链。加强核心部件、关键环节的研发、设计、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加快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延伸,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三是鼓励“双创”。破除体制障碍,降低企业成本,推动适应新需求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三)综合看,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需要
1.供给侧改革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根本办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但是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规则不统一、秩序不规范、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资金虽然多,中小银行供给却严重不足,实体经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贵、险。科技成果不少,但一方面创造性成果比例低,另一方面很多成果难以通过市场化产生经济效益。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必须从供给侧入手,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金融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经济活动中遵循价值规律、市场规律,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效途径
驾驭宏观经济既要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出现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成本过高等问题,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也与不恰当的政府干预有关。随着简政放权等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职能有了很大转变,但是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依然突出。审批上主要是越位问题,束缚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增加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监管服务上主要是缺位、错位问题,如食品安全缺乏“防火墙”、环境保护缺乏“隔离带”等,需要纠偏和加强防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必将会进一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也会日益明晰,其背后的核心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真正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 2015-11-25.
[2]王健.因势利导 熨平周期 稳健发展——透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宏观调控[J].前线,2008(09).
[3]陈二厚,刘锋.习近平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意[J].唯实,2015 (12).
[4]王康,孙迪.中国创新交出傲人成绩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08-17.
(原载于《宁夏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