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范:生活的艺术(知﹒趣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蟹中买命李笠翁

在当时及后世,多少读书人瞧不起李渔,认为他整日与俳优厮混,作品不过是不入流的戏剧。有人指责李渔:“不为经国之大业,而为破道之小言。”后世更有谓之“帮闲文人”者。鲁迅对于李渔,有个特别的评价,认为李的《笠翁一家言》,“就不是每个帮闲都做得出来的,必须有帮闲之志,又有帮闲之才,这才是真正的帮闲”。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李渔出生于江苏如皋。他原籍浙江兰溪,父亲在如皋经商。他虽是平民子弟,也存向上之心,被寄予家族崛起的希望。如果不走科举这条路,他可能只是个普通的药商。在科举上,他虽未有突破,但在文学领域,他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崇祯八年(1635),二十五岁的李渔在浙江原籍参加童子试,一举考中秀才。但此后的科举道路,他却走得不甚顺利。崇祯十二年(1639),科场上的失败,让他绝意功名,远离仕途。归途之中,他在虎爪山遇到强盗。被拦截的过往游客,必须缴纳重金,才能留下性命。李渔身无分文,自以为必死,延颈待戮时,强盗却没了杀他的兴趣,饶了他一命。

此后一些年,家中的变故、时局的混乱,更使他无法安心于科举。在大明走向覆灭的动乱中,他先避居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后于山中隐居。山中荒芜无交往,他以无事为荣。不戴头巾,不着衫履,或出没于乱荷中,或偃卧长松下,猿鹤过而不知,飞叶落而不觉,户外随手摘瓜而食,树上满挂果实可啖。

山中虽可忘却科场失败,可家族的重担却压在他身上,他不似陈继儒那般,有无数名人争相供奉,他必须为稻粱谋。可他一介读书人,要谋生,要改变生活,何其之难。最终他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那就是以文为生。

中年之后,他选择到杭州发展。杭州在东南地区最为富庶,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图书市场发达。他在杭州居住多年,完成了大量的小说和戏剧,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卖文养家。受战乱影响,再加上南京一带的书商大肆盗版他的书籍,让他损失惨重,顺治十五年(1658)前后,他移居南京,在那里居住约二十年。移居南京时,他已经不是无名之辈,而是名扬天下的文人了。

在当时,李渔虽有名气,但仍被看作小人物,他没有倪云林那般的超脱清高,而要食人间烟火,为一家的生计操心。他没有什么不甘,不在乎什么清高,能摆脱一切枷锁,什么都敢写,乃至于被后世指责的色情小说《肉蒲团》也出自他的笔下。在他笔下,很难看到家国天下、圣贤大道的说教,可他也不是叛道者,他本来就没有把这个“道”放在心上,他只是个想过上美好生活的小人物。

他是商人之子,既然于圣贤之道不能有所成就,不妨在谋生术上显身手。到了南京后,他的经济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他名下有兼具刻印与售卖功能的书坊,建造了自己的园林“芥子园”。他有多名美妾,还有十余名仆人,全家四十多口靠他供养。芥子园所印书画,质量上乘,名扬各地。

李渔将近五十岁时,还没有儿子,他以为此生无子了,不想五十岁,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五十生男命不孤,重临水镜照头颅”。此后他的儿子接连出生,共得七个。

晚年李渔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光绪《兰溪县志》记载,李渔生活极为讲究:“凡窗牖床榻、服饰器具、饮食诸制度,悉出新意,人见之莫不喜悦,故倾动一时。”他有美妾数名,又与诸多歌姬有染,还要供养庞大的家族。靠出版书籍、官员赞助,他能获得丰厚的收入,却入不敷出。他不时哭穷,可生活质量却是必须保证的。

李渔喜美食,喜华服,喜美妾,喜宴饮。在自筑的园林中,他呼朋唤友,摆出各色美食。他自创美食“四美羹”,以香菇、莼菜、蟹膏、鱼肉烹制而成。美食盛以精美的器皿,由美婢、美童捧上,此即“四美”得名的由来。宾客尝试之后,无不惊叹。再如五香面,是以花椒末、芝麻屑与面粉混合,再以酱、醋、笋、虾、菇等熬制的鲜汤和面制成。八珍面则是将鸡肉、鱼肉、虾肉等切碎晒干,与笋、香菇、芝麻、花椒等一起拌入面中,配以鲜汤制成。

在美食上,李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不吃葱、韭、蒜,认为秽人齿颊及肠胃。他推崇素食,在素食中,又最推崇蔬菜。在他看来,蔬菜清洁芳馥、鲜美松脆,其美味在肉食之上。别人一提到莲,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可李渔却不谈这些文化象征,直接切入主题,说莲的“可目、可鼻、可口”。讲那么多莲之高洁,不若痛快地吃上一大口。

他还有个古怪的认知,蔬菜中,笋、蕈、豆芽,是最干净的,因为不要浇粪。他主张自种蔬菜,却又认为,自种的蔬菜需要施粪肥,所以最秽。这些蔬菜随摘随食,而洗菜之人,不过将菜浸入水中,左右数漉,随意洗洗,其中的肥料未曾洗尽。他主张,洗菜必须选勤快之人,以得力之法,再三洗涤,以得清洁。

他认为,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因为后者更近自然。鸡鸭菜蔬之类,完全可以自养自种,“客至陶然,款待何尝费一钱”。至于鹅,则要肥,肥了肉才甘美。雄鸭越长越肥,皮肉至老不变。

“人来恰好,厨下黄鱼正炒。只添杯。狂饮愁无伴,孤吟正想陪。”他喜食鱼,食鱼首重在鲜,次在肥,如鲟、鯚、鲫、鲤,都是鱼中鲜美者。鲜鱼宜清煮作汤,煮时水不能放过多,能将鱼盖住即可,水多一勺,则鱼的鲜味淡一分。厨师烧菜时,往往多次加水,所以鱼的鲜美容易被减弱。

“山中何物可留君,醉甲糟鳞几夜醺”,李渔出没于酒场,却不善饮酒,自谓:“予系茗客,而非酒人。”老友赵声伯写信向李渔索要兰陵美酒。在信中,他振振有词:“闻吾兄来自兰陵,载郁金香不下数十斛。”如此多的美酒,你李渔一人没法喝光,难不成起刘伶、阮籍于地下来陪你共醉吗?还不如将这些美酒“驱入我辈腹中”,也是酒得其所啊。赵声伯明明知道李渔是浙江兰溪人,却打着“兰陵美酒郁金香”的幌子索酒,因那兰溪也是高品质酒的产地。可李渔此时忙着打版权官司,带着女婿东讨西伐,忙碌不堪,哪里有酒相赠?

黄酒宜配螃蟹,李渔不能饮酒,却极喜螃蟹。李渔自述:“独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他认为螃蟹是世间至美之物,“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在色、香、味上达到了极致。李渔嗜蟹,可一度窘于财力,不能放开大吃。每到金秋,吃蟹的最好时机,囊中羞涩的李渔总要提前备好吃螃蟹的钱,自嘲为“买命钱”。

李渔出生在如皋,此地处于长江之畔,从来不缺螃蟹。因在成长中常食此物,他养成了对螃蟹的嗜好。从螃蟹上市到下市,李渔每日都离不开它。在吃蟹季将要结束时,他还特意准备好瓮,备上白酒与糟,制作糟蟹。

李渔认为,螃蟹最好是蒸了吃。蒸熟之后,贮以冰盘,列在几上,听任食客自取。吃蟹的趣味,在于旋剥旋食,而一些自命清高者,懒得亲自动手,由仆人代劳剥壳取肉。李渔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由别人剥蟹取肉,则味同嚼蜡。李渔嗜蟹,名声在外,每到螃蟹上市时,亲友们都要邀请他大啖一番。

在描述美食时,李渔有诸多巧妙比喻,尤其常将美食比作美人。如沙蛤被他形容为“西施舌”:“白而洁,光而滑,入口咂之,俨然美妇之舌。”他赞荔枝:“莹同冰雪之肤,娇若芙蓉之面。”他赞杨梅:“红肌生粟初圆日,紫晕含浆烂熟时。醉色染成馋客面,余涎流出美人脂。”

美食、美色虽好,却需要雄厚财力的支撑。他的收入来源,除了出版外,还有一大部分是家班的演出。搬家至南京后,他常常带着自己的戏班,至各地演出,“二十年来负笈四方,三分天下几遍其二”。至各地之前,他必须先做计算,看演出能否盈利,千万不可亏本。他曾北上燕京,西至兰州,南下广东,四处奔波,只为生计。他曾长叹,自己浪迹天下二十年,未曾敢尽一人之欢。他的戏班曾应宝应知县之邀,前去演出,观众之中有一人对他无限崇敬,此人名蒲松龄,此时不过是一名普通幕僚。

李渔领着家班,走南闯北,到处打秋风,上演各种传奇故事。他笔下的传奇,多有猎奇色彩,如《怜香伴》写女子的同性恋爱,《意中缘》中写男风等。他的小说《肉蒲团》,在后世被称为淫书代表。道学家们骂他,可骂完之后,却偷偷地看起了他的作品。

清康熙五年(1666)三月,李渔开始了一次漫长的北方之行。此番出行,他有诸多考虑,除了要购置新房,还要在北方扩大自己书坊的影响力。在北京停留数月后,应陕西巡抚贾汉复,甘肃巡抚刘斗、提督张飞熊等人的邀请,他前往陕西、甘肃等地,最远行至张掖方才折回。返程中,他在徐州过了新年,康熙七年(1668),抵达南京家中。

在陕西、甘肃等地,他受到了当地达官贵人的款待,得到各种馈赠。一日他早起后,准备出门乘车,突然发现炕上有一物,形似人之乱发。李渔以为是婢子头上的乱发,拿了准备扔掉。突然有婢子对他道:“不要扔了,这是馈赠之物。”李渔大为好奇,这种形似乱发的东西,如何能作为馈赠之物?于是四处打听,才知道这是塞外特产头发菜。头发菜的吃法,是“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等菜”。李渔将头发菜携至江南,食者无不好奇,以为是珍稀之物。李渔说:“此物产于河西,为值甚贱,凡适秦者皆争购异物,因其贱也而忽之,故此物不至通都,见者绝少。”

李渔所描述的头发菜,是一种陆生海藻,学名发状念珠藻,产于西北荒漠的低矮植物下或沙砾之间,形状似人的头发,有的地区称为“地毛”“龙须菜”等。食用之前需要用水清洗,再用开水浸泡。人们食用发菜的历史悠久,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禁后,“渴饮雪,饥吞毡”。毡,一说即发菜。对于头发菜,西北各地方志中多有记录。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中卫县志》载:“头发菜,出边外沙地,似发,可食。”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甘州府志》记录:“以河西产为第一,然甘州不少见。”

康熙十六年(1677),李渔全家搬回杭州生活,将南京的产业全部出卖,妻妾的首饰、书籍的刻板,也全数卖掉。迁到杭州后,李渔在铁冶岭筑园,自撰对联云:“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三年之后,李渔辞世,葬在西湖边上,实现了他“老将诗骨葬西湖”的梦想。

李渔生前身后招致了很多非议,其中多有诋毁。有人认为,他善于逢迎,作为江湖浪子,挟其笔墨小技,奔走公卿间,为士林所不齿。他所作文字,又多是坏人伦、伤风化的。一个破落文人,靠着不上正道的文字,过着潇洒的生活,如何能不叫人嫉妒?几次针对他的文字陷害,让他压抑,不得不从杭州出走南京,又从南京返回杭州。也许因为他放下了身段,也许是他的侥幸,他最终得以躲过风暴,长眠于西湖之畔。李渔身后,出了一位得他真传的弟子,他就是袁枚。袁枚出生比他晚百余年,可言行之间,一切相若,在会赚钱、会享受等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