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1991~201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陕西省委正确领导下,陕西省人民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重大决策,依据省情,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带领全省人民顽强拼搏,历经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农业经济为主导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转变,推动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
这20年间,省政府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克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汶川特大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陕西进入新时期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91年至1999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省委、省政府遵循十四大精神,以改革开放统领各项工作,组织实施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各个领域的配套改革。1993年在韩城市进行国有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1994年选择40户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1995年出台《陕西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指导意见》,确定在178户国有企业先行试点,总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做法和经验。1997年12月,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简称两个《决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出售等方式,大部分地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改制,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陕西进一步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造,促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到2002年,22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约占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总数的56%,国有小企业改制面达到89.48%。
2000年至2006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部经济强省。1999年6月,中共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02年5月,中共陕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简称省第十次党代会)贯彻党中央部署,作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决定,努力走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列。省委、省政府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草)作为切入点,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
2007年至2010年,践行科学发展观,全省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共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简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科学分析新时期陕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陕西,提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作用明显增强,陕西重汽、延长石油、陕西煤业、电子信息、医药控股集团等9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陕西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2007年突破5000亿元,2008年跨过7000亿元;2010年登上10000亿元,达到10123.48亿元,人均4008美元,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22位逐步前移到17位。财政收入2005年529.02亿元;2010年达到1800.8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8.21亿元,在全国位次由21位前移到18位。
回顾20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凸现出五个历史性转变:(一)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2010年,95.8%的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8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49.5%。(二)从农业型社会到工业化社会的转变。陕西是传统的农业省份。1990年三次产业占比为26.1∶38.9∶35。改革开放以后,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第二产业急剧扩张。到2010年,三次产业占比为9.7∶51.8∶38.5。(三)从逐步开放到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转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局面。1991年至1999年陕西省实际利用外资额39.5亿美元,2010年达到18.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993年突破10亿美元;2010年登上百亿美元新台阶,达到120.81亿美元,其中出口62.08亿美元。陕汽重卡、输变电设备、飞机和苹果汁等4个产品的出口量、出口值居前。来陕投资的国家和地区75个,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5家在陕兴业。(四)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转变。1990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69元和530元。1993年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50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8.1%。坚持扶贫开发,帮扶解困,启动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更加突出民生取向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向社会领域、“三农”和弱势群体倾斜,仅“十一五”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为“十五”的3.5倍。到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95元和4105元,是1990年的11.46倍和7.74倍。(五)从管理型政府到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转变。1993年至2010年,省政府先后进行四次机构改革,精简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确定政府部门职能职责,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全国率先制订依法行政监督办法。健全政府工作程序,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成功应对地震灾害、洪涝灾害、甲型流感、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积极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平安陕西”创建活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省政府团结和依靠全省人民,不间断地解放思想,继续推进以联产承包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各个领域的配套改革,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紧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相继提出并实施多项发展战略和举措,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先导,特色农业、旅游业、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陕西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一)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1年,省政府召开搞活流通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搞活流通若干问题的决定》,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流通环境,建立开放、畅通、灵活、高效、可调控流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打破地区封锁,撤除各类道路检查站卡2289个,促进货畅其流。二是流通企业实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企业活力增强。三是放开价格,纳入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990年的47种减少到26种,省管农副产品价格全部放开。2002年到2004年,全面放开玉米、稻谷、小麦等粮食收购价格,粮食购销市场化。陕西从2005年起取消农业税,较全国提前一年。相继实施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制度,农民人均减负96%。城乡市场活跃,劳务、技术、证券、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初具规模。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国有经济。2004年,成立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严格监管国有资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省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2008年,全省52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80%以上改制为多元持股的公司制企业。2009年,颁布《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实施“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工业发展战略,上市公司由2005年25家增加到2010年的36家、总市值与经济总量的比重由6.18%提高到30%。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到110万个。
(二)开放带动,发展外向型经济。1994年12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1995年6月,提出“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四换”思路。1996年3月,确定发展目标是:变资源富省为经济富省,变科技强省为产业强省,变文化大省为旅游名省。1997年5月,省政府报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将新建的渭河发电厂51%的股权转让给香港旭兴发展有限公司,以存量资产换得28亿元的电力建设资本金,用以解决建设蒲城电厂和宝鸡二电厂的资金需求,为韩城电厂立项筹集资本金,保障三个电厂同时开工建设。新组建的渭河发电有限公司成为外方控股的中外合作企业。1998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引导外商向农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型项目投资。进入新世纪,省政府决定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跃居西部第三。1994年创办中国杨陵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1997年开始举办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2005年举办首届欧亚经济论坛。三大展会成为世界了解陕西、陕西融入世界的主要平台。199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组建陕西省旅游集团,完善旅游景区设施和线路,延安革命纪念馆、法门寺文化景区、大明宫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成。2010年,陕西省旅游业接待境内外游客1.45亿人次,总收入984亿元,其中国际旅游212.17万人次、10.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项目已分布到北美、东南亚、中亚、非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外贸方式、外贸市场及外贸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八五”开始,国家出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政策,在投资方向上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陕西省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上项目、筹资金、搞配套、抓建设,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九五”以后,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陕西坚持项目带动,体制创新,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屡创新高,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运。一是“米”字型高等级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铜川至黄陵、西安至阎良、榆林至陕蒙界、西安绕城高速、西安至咸阳国际机场、榆林至靖边、延安至安塞、阎良至禹门口等高速公路相继通车。自行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的双洞长36.04公里的西康高速公路秦岭终南山隧道,以及穿越千年蜀道的西汉高速公路建成投用,使制约陕南经济发展的秦岭天堑变为通途。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403公里,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7.3%。至此,以省会西安为中心辐射八方、连接周边中心城市的公路大枢纽在全国公路网中处于重要位置。坚持实施农村“三通工程”,县乡村公路总里程达11.5万公里,83.7%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基本实现通市公路高速化、通县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二是“两纵五横四个枢纽”①铁路骨架日趋完善。神朔线(神木大柳塔至朔州西)的建成,形成陕西煤炭外运的东通道。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相继建成,形成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全长约1100公里的“铁脊梁”,使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西安至合肥铁路的开通,形成陕西与华东地区新的便捷通道。阳平关至安康铁路扩能、襄樊至重庆铁路改造以及宝鸡至兰州铁路复线等项目的建成,全省铁路的装备水平和运输能力得到提升。2010年,陕西境内铁路建设里程达2460公里,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4445公里。三是以构建区域航空枢纽为重点,建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延安、榆林、安康、汉中机场,航空运输能力大幅提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2010年,已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城市、国内80多个城市通航,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万吨。四是创新和完善治水思路,水利建设从单纯为农业服务转向为经济社会全方位服务。开工建设一批重点水源、灌区节水改造、江河防洪保安、城乡供水、水保生态、农村水电、移民开发等骨干工程,其中石头河西安供水、东雷抽黄续建、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等25项骨干水源工程先后建成。同时完成渭南涧峪水库、榆林采兔沟水库、引红济石调水和引汉济渭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扩改建70多座县城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80万立方米。组织实施“甘露工程”、人饮解困、氟砷改水和饮水安全等项目,185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用水问题得到解决。五是推动信息化建设,通信网络装备水平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西成光缆工程、西安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西兰乌光缆工程等相继建成,逐步形成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数字传输网,邮电通讯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继续扩大村通工程建设成果,并将重点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拓展信息服务,积极组织信息下乡活动。2010年,全省建制村实现全覆盖。
(四)推进“三个转化”,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建设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电力、原油加工、天然气化工步入规模化发展。2003年1月,陕西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简称“三个转化”);3月25日至27日,省政府在榆林召开第一次“推进‘三个转化’,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此后每年召开一次,重点研究落实建设四大产业链的相关项目:一是煤电载能产业链,二是煤制油产业链,三是煤盐化工产业链,四是油气化工产业链。随着10个千万吨级煤矿、华电蒲城电厂、大唐渭河热电、神华郭家湾煤矸石电厂、兖矿60万吨甲醇、延长醋酸、北元化工100万吨聚氯乙烯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延长集团、神华集团、陕煤集团等500多户大中型企业,陕北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2010年,陕西煤炭产能居全国第三位,年产煤炭3.18亿吨;油气产能居全国第二位,年产原油3017.28万吨、天然气223.47亿立方米;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500万千瓦、发电量1101.9亿千瓦小时。伴随一批先进化工技术的成功开发及其产业化,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在煤制烯烃、煤制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延长集团的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榆横煤化工园区、延安煤油气综合化工园区、榆神煤炭综合利用园区等四大园区建设全面推进,探索总结出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新模式。
(五)军民融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新成绩。“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陕西重点部署的国防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推动下,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航空、航天、汽车、输变电设备、重型装备、机床工具、电子通信设备及元器件、石油装备、能化装备和工程机械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步入快速发展期。2006年6月,国务院在西安召开全国装备制造业会议,陕西省出台《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调结构,促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集飞机设计、制造、试飞鉴定、强度检测、产品支援、教育培训为一体,发挥西安飞机制造公司、陕西飞机制造公司两大整机生产企业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西安庆安航空机械制造公司等一批机载设备专业制造企业的骨干作用,由西飞公司生产总装的新舟60飞机成为中国唯一通过CCAR25部适航审查的民用客机。发挥航天动力、航天计算机及其应用、卫星地面应用、远程遥控及遥测等产品优势,航天领域不少高端装备研发取得新突破。陕西汽车控股集团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和重卡新能源科研生产基地。中国西电集团通过高端产品技术研发,发展输配电设备高端制造,进军核电、新能源、智能化电网等输配电新领域。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开发的1.5兆瓦风电机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的风扇叶片技术和西电集团风场变电、输电、配电等风电配套设备的开发生产,在陕西形成风电设备省内完全配套的产业格局。秦川机床工具集团的“大型数控圆锥齿轮磨齿机”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陕西鼓风机集团转变经营模式、扩大增值服务,从“单一产品制造”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10年,陕西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07亿元,在全省工业中的占比达到23%。
(六)发展园区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1991年3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成为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起点。1992年,省政府决定建立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设立宝鸡、咸阳、渭南等省级高新区。1996年,省政府发布《陕西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整合各地市高新区,确定重点抓西安、宝鸡、阎良、渭南、咸阳等5个高新区建设,培育农畜良种繁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开发50个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的拳头产品,组建10个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示范区),由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建设。到1999年,初步形成以陇海铁路亚欧大陆桥陕西段为轴线,以西安、宝鸡、杨凌等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和咸阳、渭南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骨干,以轴线两侧的阎良、铜川新区为两翼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2002年3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建设,实施关中率先发展的意见》。2003年,推动高新区制订实施二次创业方案,促进集群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从注重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扩张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西安高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列入国家建设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2006年,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并启动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即在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精密数控机床、汽车与工程机械、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软件开发、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民用飞机关键技术、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30个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10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在全省组建100个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0个科技园区,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西安高新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宝鸡高新区围绕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食品、生物医药等五大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辐射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2007年,“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50个产业集群之一。杨凌示范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区,是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60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21名两院院士、2000多名博士入驻西安高新区创业。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咸新区正式启动建设,带动陕西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及投资环境改善,吸引上万家科技型民营企业集聚高新区,过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近百家。2010年,陕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比2005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4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7.8%。
(七)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1992年,陕西有50个县纳入国定贫困县范围,《陕西“五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又将19个县纳入省定贫困县,实施扶贫攻坚战。1993年省人大常委会专门立法,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成果,鼓励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省委、省政府及时研究果业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果业快速发展。果园面积由1985年的164.9万亩迅速扩大到1996年的1053.3万亩,年均增长18.3%。其中苹果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85年的5.8%和3.9%提高到1996年的16.8%和17.3%,果业中苹果的支柱地位初步确立。但国内果业市场供大于求开始显现,陕西果业被迫步入适应性调整期。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推进科教兴农,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苹果产业化,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2000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提出陕西苹果“争全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建果业强省”的宏伟目标。2001年,陕西省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果业管理局。2002年,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把渭北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列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四大基地之一。为扭转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省政府先后派出500多名果区的主管干部、技术人员去日本培训,100多名果农到国外考察学习,连续4年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果农515万人次。倡导并推进“园艺革命”,通过抓示范果区推广新技术,并将改造果园的“四项关键技术”编成简单易记的口诀:“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12个字。陕西自北而南建成黄河沿岸240万亩红枣产业带、渭北黄土高原900万亩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70万亩猕猴桃产业带、秦岭南坡浅山50多万亩柑橘产业带,果业基地化生产模式基本形成。陕西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2010年总产量1164.9万吨;水果面积1625万亩、总产量1238.5万吨,其中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为902.3万亩和856万吨,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果品加工业形成以浓缩苹果汁为主,果酒、果醋和果汁饮料等深度系列加工产品快速发展的新格局。涌现出陕西海升、恒兴、华圣、富安、宏达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浓缩苹果汁总量64万吨、出口43.97万吨,成为陕西第一大宗出口农产品。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陕西省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由2000年的70.5%下降到2010年的66.45%,畜牧业比重由22.88%上升到26.1%。奶山羊存栏数、产奶量居全国第一。农家乐、手织布、蔬菜产业,以及汉中、安康、商洛的茶叶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承载“三农”的县域经济举足轻重。中共十六大发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2003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省政府发布《关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7月制定并实施《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暂行办法》。2006年,省政府发出《关于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加大省财政对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和财政经济特别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省政府作出《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户县、高陵、岐山、凤翔、兴平等15个县(市)列为首批“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县(市)。2010年,陕西83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5244.67亿元,占全省的52.3%。县均63.19亿元,较上年增加13.2亿元。神木县达到604.94亿元,位居全省县域之首。县域工业增加值281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全省县域城镇化率36.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八)建设美丽陕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997年8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的重要批示指出:“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省委、省政府即决定以陕北黄土高原为重点开展退耕还林(草),制定实施《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1999~2010)》,经过十多年努力,陕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2010年,陕西省退耕还林(草)累计完成3449.5万亩,荒山造林1730.7万亩,封山育林193万亩。退耕还林(草)面积名列全国第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8万平方公里,年均治理600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应治理面积的63%。新建淤地坝5000多座,累计建成3.74万座。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世行贷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23平方公里,被世界银行誉为全球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以陕蒙交界、长城沿线、白于山北麓、榆定公路、黄河沿岸为骨架,总长2000多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基本建成。沙区林草覆盖率由过去的1.8%增加到33.5%,长期以来的沙进人退”变成近多年的“人进沙退”。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普查结果,陕西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7.26%。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扩大。朱鹮由1981年野外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2010年的1000余只,其中野外种群620余只。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八部委局和陕甘宁三省区编制的《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2007年1月,省政府印发《陕西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纲要》。以此为契机,陕西先后关闭渭河流域上千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并严格限制污染产业准入。太白、礼泉等4个县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人居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九)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城市化进程加快。1994年渭南撤地设市,1996年汉中、延安撤地设市,1997年杨凌示范区成立,2000年安康、榆林地区撤地设市,2001年商洛撤地设市,至此陕西全面实行市管县体制。199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决定》,2001年出台《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确定建设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和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新兴城镇群, 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46.5%。2010年,陕西城镇建成区面积758.48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04平方米,较2005年18.54平方米增加2.5平方米;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3.38平方米。建成园林城市17座(含县城、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7平方米,较2005年5.11平方米增加5.5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9%,建成区绿地率31.84%,园林城市(县城)覆盖率40%。安康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西部机场集团安康机场有限公司、榆林学院、镇安中学、汉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大唐芙蓉园景区管理分公司等7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渭南市、咸阳市为省级园林城市;西乡县、商南县、靖边县、合阳县、神木县、志丹县、子长县、黄陵县、岐山县、眉县、城固县、勉县、石泉县为省级园林县城;千阳县张家塬镇、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为省级园林城镇。西安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凤翔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宝鸡市炎帝园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公园。城镇市政设施水平明显提高,一批城镇道路、管网、供气、供水、供热、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生活饮用水短缺的矛盾基本解决,饮水水源水质合格率连年保持在100%。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730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9.84%,其中设市城市83%、县城62%。2008年,实施“关中百镇”建设;2009年,启动陕南、陕北各50个镇和107个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工作,已有19个县城人口规模超过10万,较2005年增加一倍。神木、府谷、高陵、杨陵四县(区)开展城乡统筹省级示范区改革试点,引领和推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
(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民生八大工程是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2008年,省政府提出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体推进和实施教育、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八大工程。五年计划投资111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829亿元,涉及40个项目,选择群众要求最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10个项目实施重点突破。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最突出的特征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从无到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破产关闭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养老和医疗的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开始实施,退休职工养老金、新农合补助、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标准分别提高221%、600%、99%、156%和129%,近百万60岁以上农村老人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明显的标志是群众住房状况有了较大改善,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农民安居工程、扶贫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26万农户搬进新居;建设廉租房750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30.2万户,40万户低收入群众入住。最显著的是就业基本稳定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十一五”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68万人,325万人实现脱贫。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1.9倍和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4.11∶1缩小为3.82∶1。
三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回首陕西20年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有不少深刻的启示值得思考。择其要者,可归纳为五点。
解放思想是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先导。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突破姓“资”姓“社”的束缚,确立“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等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行“五个统筹”,把陕西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历经改革开放的洗礼,陕西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惯性、行为方式发生很大转变。但解放思想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仍有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一是没有从传统观念的禁锢中完全摆脱出来,怕冒风险,怕担责任,怕“肥水流入外人田”。二是框框多,变通少,上面规定不具体的不能办,有风险的不敢办。三是有的领导思想解放进程落后于形势,落后于群众。实践证明,继续深入地解放思想,必须不断破除小农经济观念的束缚和思想禁锢,摒弃等、靠、要的思维方式,改变保守封闭的旧观念,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才能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深化改革是兴陕富民的根本动力。陕西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活力和动力。随着对省情认识的不断深化,适时推出新的战略举措,使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这一时期的改革有4个显著特点:第一,注重改革的科学性、协调性。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第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重保障公平竞争。在培育和发展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同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三,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由31%提高到45.6%。第四,以人为本,突出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困难群众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探索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险办法,健全低保制度,对特困群体分类施保。通过深化改革,革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障碍,陕西经济建设驶入快车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显示,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兴陕富民的必由之路。
增强机遇意识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机遇常有,稍纵即逝。这20年的发展面临不少机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草)等等。抓住机遇,需要以见微知著的慧眼去发现,以审时度势的睿智去把握。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牢牢把握“入世”机遇,适时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来、走出去”,建设开放型经济。在国际国内科技交流方面每年都有新突破,申报的20项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18项获国家批准实施。高压输变电设备行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产品远销日本、伊朗、泰国、印度、美国、巴西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型汽车采用德国MAN高档大型客车专用底盘技术、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制造技术和军用越野车专用技术,形成3大类13个系列产品,出口伊拉克、朝鲜、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亚非国家。事实表明,大胆创新不争论,多做少说不张扬,上下一心防内耗,就能让难逢的机遇变成群策群力谋发展、上台阶的实际行动。
确定符合省情实际的发展思路和举措至关重要。总结20年,历届省政府根据国家部署和省情变化,继续落实“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适时提出开放带动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工业强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文化强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重点发展关中、加快开发陕南陕北的战略布局,保持战略决策、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的连续性,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强省战略体系,对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受益的预期效果。
关键在于抓落实。正确的决策十分重要,付诸行动更重要。只有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老百姓才不会失望,政府公信力才能有效提升。比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国家给予一系列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抓住机遇、超常发展、提高等级、增加密度、形成网络”的公路建设方针,一方面跟进途经陕西的6条国家公路主干线建设,另一方面抓紧规划省内“一纵三横两环”干线,绘制“主干线公路高速化、市县公路二级化、县乡公路黑色化、乡村公路硬面化”的蓝图。省领导抓项目、争投资,破解发展难题;主管部门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协调配合;途经市、县、乡、村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征地、拆迁、施工、后勤保障等方面大力协同,形成各方联动、全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经过年复一年的努力,到2010年,10市1区72个县通高速公路,以西安为中心,连接省内各市的半日交通圈和通往周边省会及主要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基本形成。诸多事实证明,落实的关键在行动。“行动才是果实,言词不过是树叶”。概括来说,这些年抓落实的主要做法:一是领导真抓实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旦做出决定,一定不为压力所动,不因挫折回头,脚踏实地,一抓到底。二是解决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善于依靠群众智慧,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把落实工作抓实。三是把握好落实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严谨细致地处理好具体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精准的细节处理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四是着力解决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六戒”:一戒“软”,二戒“空”,三戒“拖”,四戒“浮”,五戒“奢”,六戒“懒”。抓“六戒”,作风过硬,求真务实,工作上见行动,发展上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