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心法:鬼谷子的权谋与韬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善与不争

智谋是个好东西,有智谋才能做成大事业。但智谋并不是谁都能用的。《红楼梦》里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家性命”。王熙凤的聪明伶俐怎么会落了一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呢?

关键是心性修养不够。

王熙凤可能没读过《鬼谷子》。安、徐、正、静,她一个也没有做到。秦可卿说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脂粉队里的英雄也还是脂粉,只凭脑瓜好使,口齿伶俐,会讨上级领导贾母的欢心,成为贾府的管家,但她几乎不思索贾府之外的事情,得来权力全用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走到哪里要么满堂欢笑,要么鸡飞狗跳,既不能使贾府上下安心,也不能行事端正,看似精明、聪明,因为缺少敦厚诚朴的心性修为,也只是写在脸上的小聪明。

如何走出小聪明,走向成熟睿智的大智慧呢?

1.留有决策空间

如果说安、徐、正、静是诸子们的共识,是大家公认的基本原则,那么具体怎么做,不同的书便有了差异。 《管子·九守》说:

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

《管子·势篇》则说:

贤者安徐正静,柔节先定。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守弱节而坚处之。

《六韬·文韬·大礼》姜太公告诉文王则说:

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这三处强调的“柔节先定”都是从道家学说发展而来的。道家主张以柔弱胜刚强,认为人要身段柔软,处事柔和而有原则,才能服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外圆内方,绵里藏针,而不能像王熙凤那样咋咋呼呼,过于强势。先秦诸子普遍推崇的至高修为是“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内心无比强大,却严肃认真,坚守信念,充满信心,但外表看起来却谦恭而谨慎。

但在《鬼谷子》中则写为“其被节无不肉”。这句话与其他书不同,显然是《鬼谷子》有意为之。我们知道《鬼谷子》所教的学生都是布衣出身,是要游走天下而求职谋生的人。他们去观察一个国君是否值得辅佐,因为一个人找领导要比领导找属下更重要,尤其在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斗智斗勇,攻城略地,尔虞我诈,稍有不慎跟错了领导,不仅自毁前程,还要赔上身家性命。

“被节无不肉”是用人的关节来比喻战略资源和决策空间。《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说:“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十二节是指人体两侧肩、肘、腕、髋、膝、踝左右对称,共十二处大关节。关节内有软骨,外有肌腱,才能运动自如收缩有力。鬼谷子用“关节”来比喻处理问题的空间。

“被”,在这里是“到达”的意思,有了“安徐正静”的修养,遇到国家有重大危险、国君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才能像有厚厚肌腱包着的关节一样可以运动自如,有较为稳妥的转圜空间。

《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且不说这故事是否符合历史真实,有人因此怀疑诸葛亮的用心:明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为什么还派关羽去呢?一种解释是:诸葛亮先立下军令状,以此控制关羽。另一种解释是:诸葛亮认定关羽会放走曹操,才故意派他去,既成全了关羽仁义的名声,也完成了自己的战略布局。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确立了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战略,这是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基础,也是一生无怨无悔的追求。但现在,如果曹操被杀,立刻天下大乱,而北方要么会有另一个曹操出现,要么吴国趁机北上。这时刘备兵马也不足,只能坐看别人成就大业,等于麻将牌桌上点了炮,赢的人不仅不感谢反而怪你出手太臭。更何况曹操一死吴国没有强敌压境,当然不会与刘备的散兵游勇联合,刘皇叔连狐假虎威的资本都没了,不仅兴复汉室这个梦做不成,连想睡个安稳觉都不能了。所以,诸葛亮在放走曹操以后长叹一声:“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算是将这事结案了。

这个故事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确实有个类似的故事,说的是徐达放走元顺帝。

洪武二年(1369)徐达率军围攻开平府。开平府是元的上都,在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这时元顺帝已经从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退守到此。徐达攻城用的却是围三阙一的策略,就是围攻三面,留出一面。果然元顺帝就带人从这一面逃了出去。联合作战的常遇春知道后很生气,觉得白白丢失了一件大功,可恨可恼。徐达说:“元顺帝名正言顺做了三十五年皇帝,天下都习惯了。要是我们将他活捉了,怎么处理?杀了,我们成了众矢之的,做不到。划分一块地分封给他?我们说了算吗?我们自己心里能甘心吗?既然如此,莫不如放他逃回蒙古吧。”常遇春还是觉得无法理解。等收兵回营,将来龙去脉报告朱元璋。朱元璋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称赞徐达“为将不妄杀人”,是国家的柱石。

徐达在对待元顺帝的问题上,是从国家层面思考,而不仅仅为了满足一己邀功去抓一个皇帝。历代改朝换代,如何处置前朝帝王是一个令新皇帝挠头的事。如果公开处死,新朝无疑彻底得罪了前朝遗民,新朝尚未立足,便树起了不仁不义的牌坊。但若是封地或是贬为庶民,必定有一大群人追随,不可避免成为新朝的心头大患,项羽杀死秦降王子婴,便成为刘邦列举的十大罪状之一,此后曹丕处理汉献帝,赵匡义处理唐后主都留下让人诟病的话柄。所以,徐达放走元顺帝,一是避免了元顺帝属下的死拼,减少了伤亡;二是中原大地的元朝贵族能够追随元顺帝回蒙古,迅速瓦解了元军的斗志;三是便于集中精力平定长城以南的割据势力,为统一全国做好准备。

因此,鬼谷子用“被节无不肉”代替了“柔节先定”,告诉弟子什么样的诸侯才值得辅佐。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有丰富的战略资源,才能腾挪自如,才能左右逢源,才能游刃有余。我们都知道,无论人与人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冲突,常常是在某个关节处卡住了,像堵车一样,进不得,退不了,只好硬着头皮坚持。但在局势瞬息万变的战国时期,国家缺少战略转圜的空间必然被逼入死角成为众强围攻的对象。就像下象棋一样,对手已经布好了阵势,处处皆可被将死。

衡量一个机构的组织模式,也是衡量一个组织的发展空间、运转环境的重要机制,只有组织合理、前途无量、运转自如的单位,才值得投身,才值得向往。看来有了安、徐、正、静的个人修养,还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组织,才能将“小我”拓展为“大我”,实现发展的第一步;才能由一个人变成一个单位,建构一个有序的组织。做到了这一点,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个人如何与组织的人相处呢?

2.不争才能容人

《鬼谷子》原本写作“善与而不静”,这个“静”是个通假字,其实就是当时的别字,应该是“争”。

一是因为《六韬》写作“善与而不争”,马王堆帛书《称》也写作“善予不争”,鬼谷子的说法与之相似,是同一个来源;

二是前一句刚强调心性要“静”,紧接着便是“不静”,显然自相矛盾。

三是“不争”是道家学说的核心观念。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真正的影响力不是靠抢夺获得的,而是取决于大家公认,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老子说的“不争”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即把人做好,把事做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了口碑就有了品牌,有了品牌就赢得了信任。这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要有意气之争,不要有私利之争,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

无论是“善与”,还是“善予”,都是给予、赐予的意思。就是要善于付出,能给予他人名位、赏赐和权力,而自己不与之争功、逞能。做事,就是将一大群人组织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理念而相互支撑,彼此配合,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在这个组织中,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那就先要满足同事的事业追求、价值实现,使之能够有不懈的动力去工作。

刘邦能够用五年时间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以一介平民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善与”是他赢得支持的重要策略。韩信曾跟刘邦谈过项羽的短处,一是“不能任属贤将”,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没有三个帮的好汉街头打架可以,打天下可不行。二是舍不得封赏,“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敝,忍不能予”,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但一个人坐不了那么多的山头,总要封给别人镇守吧,可项羽舍不得啊,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摸来摸去,印的棱角都磨下去了,还舍不得赐予属下。这样的胸怀也就是个山大王啊,能成大事吗?张良、韩信、英布、季布、陈平这些有才能的人一看领导太强势了,自己没有立功的机会,有了好处,领导通吃,舍不得分给大家,还是走吧。到哪里?到看似没本事,但知人善任、敢给人平台的刘邦那里。

刘邦则正好相反,韩信攻下齐国之后,便派人跟刘邦谈条件:“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就是说齐国我已经攻下来了,要稳定局势必须要在这里设一个王来镇守,眼下没有合适的人选,莫不如让我来代理这个齐王吧。刘邦此时正被楚军围困,第一反应是生气。老板还困在这里,你不想着发兵救我,只想着自己当王。刚张嘴骂出来,张良、陈平便一边一脚踩过去,对刘邦耳语:“能禁止韩信称王吗?你要是不同意,谁来救咱们?”刘邦立刻醒悟:“只想着自己当王,有什么不可?说什么代理,我直接封作齐王就是了。”然后派张良去宣布命令,让韩信立刻起兵救援。

我们前面讲过,刘邦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说用对了三个人:张良能够出谋划策,韩信能够百战百胜,萧何能够保障后勤。善与,就是善于给手下权力、名位,使属下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取得的天下便是刘邦的。刘邦所做的,一是善与,二是不争。

由此来看“善与而不争”就是要能够及时满足下属的理想抱负,让他们各逞其能、各尽其才。而自己呢,一不与属下争功,二不与同事争能,三不与部门争利。高明的人,不是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而是想办法发挥属下的聪明才智,让部属皆乐意为用,看似无为,实则无所不为。

3.决策要心平气和

虚心在这里不是谦虚、不自满的意思,而是来自《道德经》: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虚其心,就是平心静气,让心中少些私心,少了妄念,安静平和;实其腹,就是吃饱穿暖;弱其志,减少野心和奢望;强其骨,通过锻炼,强筋健骨,身强体健。一个国家要能够让老百姓心安理得,不用权术,没有欺诈,不用哄骗,没有谎言,那些精于算计的人不敢胡作非为,那些坑蒙拐骗的手段不敢拿出来使用,老百姓各安其所。这样的国度,看起来管理者什么都没做,其实是最好的治理。

在道家文化里,“虚心”是让心中空灵、明净、通透,而“平意”,则是让心志平和。鬼谷子告诫弟子,无论矛盾多么复杂,无论环境多么险恶,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怎么才能做到虚心、平意呢?

《庄子·应帝王》里讲了一个故事,说的便是如何心平气和、顺势而为。

在郑国有个巫师叫季咸,善于看相,门庭若市,列子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在自己老师壶子面前吹嘘季咸,讲得如醉如痴,感叹道:“先生啊,我以前总以为你是高人,现在才发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哪。”

壶子说:“是吗?要不你介绍一下,让他来给我也看看相吧。”

第二天,列子兴奋地请季咸来给壶子看相。季咸看了一会儿,出门对列子说:“哎呀,你的老师快要死了!我看他面如灰烬,死气沉沉。赶紧准备后事吧。”

列子跑进屋,伤心得泪如雨下,一边哽咽一边就把季咸的话告诉老师。壶子说:“你别哭啊。我这是闭塞了生机,给他看到的只是寂然不动,心如死灰,他只看到表象,就认为我要死了。你让他再来看。”

第三天,列子又请季咸。季咸看后说:“不错啊。你老师的病症减轻了,比昨天有了生机,有救了。”送走季咸,列子又如实汇报。壶子说:“我这次排除了名利杂念,把生机隐约显露出来,他就看到大病初愈的样子。要不你再让他来试试?”

第四天季咸又看,出门后对列子说:“你的老师心迹不定,神情恍惚,这样子没法看啊。等他心绪稳定了我再来看。”季咸走后壶子对列子说:“刚才调整自己,让阴阳均衡、内心平和,显得生机勃勃。我只是九分显露出了三分,他就看不懂了。要不再试试?”

第五天季咸又来,结果在壶子前还没站稳,就吓得跑了。壶子说:“快去追他!”逃命的季咸远比要命的列子跑得快。壶子看着气喘吁吁跑回来的列子说:“之前我给他看的是我自己,显露得有多有少,他还能判断。这次我虚心平意,完全无我,他想看到什么,我就显示什么,跟他随意应付,陪他玩,结果他觉得我浩瀚无边,深不可测,就害怕了,自然要逃走。”

庄子所描绘的正是道家的虚心平意,是超然世外的高人境界。鬼谷子说的“虚心平意”,正是要达到壶子最后所展现的境地,那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时,要放弃固有的经验、传统、习惯,先静心观察,与之浮沉,与之委曲,不先入为主,不自以为是,才能沉着应对一切发生的和未发生的事。

“虚心平意”是根据对方的形态用智谋,因为对方看到的只是自己故意显露的,便可以从容应对,令对方不知所措。兵法里的“因敌用谋”便是利用对手的弱点诱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先是抓住了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唱了一出空城计。但没想到司马懿也用“虚心平意,以待倾损”,耗死了出师未捷的诸葛亮。诸葛亮出祁山,后勤供应一直是个问题,因而必须速战速决。但司马懿一看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知道诸葛亮无法突袭,便下令坚守不出跟诸葛亮打持久战。结果诸葛亮等不及啊,便让士兵“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在这封信里,诸葛亮讥笑司马懿不出战,不退兵,不是大丈夫的作为,与妇女有什么区别。想以此激怒司马懿,立刻决战。司马懿看完,一时动怒,但立刻便笑道:“孔明先生把我当妇女了。”并厚待使者,与之聊天,仿佛问及老朋友,了解了诸葛亮的作息、饮食之类的闲事,最后说:“孔明先生这样子食少事烦,岂能长久?”

这一下子点到了诸葛亮的心病,看来年轻的、健康的司马懿要和衰老的、多病的我耗啊,这结果是明摆着的。诸葛亮虽然心急,但又无可奈何,攻又攻不动,退吧就再没有进攻的机会了,只能干着急。司马懿手下的众将都觉得受到了侮辱,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说:“要打,可以啊,我也想打,但你们得容我报告皇上。”从前线到洛阳一千多里,等魏明帝曹睿批示下来,蜀军不仅耗得差不多了,诸葛亮也累得开始吐血了。

由此来看“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就知道保持心平气和对于个人决策、对于身家性命有多么重要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所以不要怕麻烦。世界上的事情不会因为我们期盼就迅速到来,也不会因为我们害怕就悄然离去,那就顺其自然,不要着急,也不要拖延。人生可以有规划,但不可能有完整的预案。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要发生的事情都准备好,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心平气和,从容应对。

“主位”一节讲了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本素养:安、徐、正、静,才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决策空间和做事余地;善与而不争,才能合理处理好同事关系;虚心平意,以待倾损,才能冷静应对任何复杂的事。

冷静应对的前提是要看清,那么如何来看清周围的人和事呢?有什么样的秘诀能让自己洞若观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