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城乡区域“数字鸿沟”
一、以“智慧城市”为抓手,持续推进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
政府要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并使其适应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政府还要为智能城市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数字基建与城市智能场景相结合,例如将数字基建与交通、教育、商务、医疗、金融、安防等场景相结合,从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要具备智慧化的公共服务、精细化的社会治理和精准化的安全监管,要以数字基建为抓手不断优化城市对资源的统筹能力,努力提升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等。
在公共卫生方面,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相应的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化平台促使网络直报、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和疾病预防等一一落地;针对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提高风险发现、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建立数字化医疗和健康服务平台,例如打造跨领域联合的“医共体”等,同时还要建立并推广“5G+”远程会诊系统。城市要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医疗机构和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之间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提高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统筹调配和业务协同配合能力,使防控救治的各个环节相互联通。
打造“数字政府”,强化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建立跨部门业务协同模型,将独立运作的数字政务系统转变为多部门协同治理的政务系统。为了赋能基层社区治理,要将数字基建延伸至基层社区治理的各个单元,不断强化后方的数据分析和监测能力,弱化前方的人海战术。
二、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对于信息和网络技术,不同地区的掌握水平、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区域分布上,数字基建要做到点面结合、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市群为载体,将数字基建的重点放在城市群或都市圈。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是我国重点建设区域,加快在这些重点区域构建城市群数字网络,不仅可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还能使它们高效集聚,从而提升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地区企业的生产效益,开拓区域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同时,要在这些重点区域的各个城市以及城市群间,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打造高效便捷的“1小时都市圈”;要扩大数字基建的普惠范围,缩小城乡差距和两者之间的“数字鸿沟”,推动落后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针对农村地区,要大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完善信息终端,又要保障服务供给,加快解决短板问题,避免信息落差带来新的贫富分化。在数字经济时代,要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促使数字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着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培训,着力打造农业物联网平台、实施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着力推进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数字乡村”为依托,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还要努力提高人民的信息化素养,做好数字技术使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