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跟对人 30岁做对事(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20多岁决定人的一生》:跟对人,先要选对方向

在社会上,你免不了跟人打交道。当你走向社会,结识的第一个朋友,相处的第一个同事,打工时候面对的第一个老板……往往都会对你以后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的为人处世、工作风格、待人接物等方面。

当怀揣着理想的20多岁的年轻人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涉世不深,经验、阅历不足而走错路。所以,选择朋友、同事、老板的时候,要把这看做是一件能影响你人生轨迹的重要的事情。

跟对人,就是说,入行后要跟个好领导、好老师。刚进社会的人做事情往往没有经验,需要有人对你醍醐灌顶;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人而言,要找个不只为自己创造利润,还能够使员工自身得到发展的老板。

跟对人,并非要让你“结党营私”,搞小团体。有些人为谋求自身的利益,“拜大哥”、表忠心,投其所好,极尽谄媚之能事,不惜放弃尊严,甚至违法乱纪。这种人实在为人所不齿。有学识、有能力、有自尊的人,往往不屑于这些小人之道。

有人说,在成功的道路上,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又有人说,押对注,赢一局;跟对人,赢一生。人生之路需要导师,但是你也需要走上属于你的道路,才不会在人生之路上步入歧途。所以,跟对人,先要从选对方向开始。

人要有目标,行动起来要有方向,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认识自己的引路人,结识志同道合之人,最终走向成功。在现实中,很多的成功都像下面这个小故事喻示的道理那样——许多时候,仅有热情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最重要的是要选准成功的方向。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

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更加集中精力观察这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每旋转一次,焊接剂就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

于是,经过一番研究,他终于研制出了“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并不灰心,又研制出了“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并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这“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改良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他却特别注意。

美国的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有着一个极其强烈的欲望,便是入主白宫。在20世纪初,肯尼迪家族已是名声显赫。当时的约瑟·肯尼迪,年纪轻轻,便是一位杰出的银行家和投机家。

在股票投资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擦鞋仔也向你提供股票消息的时候,你便要将持有的股票卖出去。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便是约瑟·肯尼迪。他是一名股票投资界的大白鲨。1929年的一天,当他正在街上擦鞋时,鞋童居然也向他提供股票消息,他便感觉到不对劲,将手上所有的股票卖出去,因此而逃过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连当时的罗斯福总统,也要委托他为股票监察专员,收拾股票崩溃的残局。

除了负上了“股票大鳄”这个外号之外,他又曾经私运军火和私酒。发达之后的他,本想入主白宫尝尝权力的滋味,但因为以前的不良名誉,自己的希望是无法实现的。他便唯有鼓励自己的儿子,努力去实现自己达不到的欲望。当儿子自立的时候,他便拿出100万美元,当做他政治活动的本钱。

经过不少的困难之后,约瑟·肯尼迪的孙子约翰·肯尼迪,一个著名的“病君”,终于入主了白宫。年轻时的约翰·肯尼迪是一个身体衰弱的人,但他最受人敬重的地方,恰是他勇于向疾病挑战的精神。入主白宫后不久,他便被杀害了。

之后,他的弟弟罗拉·肯尼迪,又秉承父亲和兄长的志愿,争取实现入主白宫的愿望。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一次竞选活动中,他也被杀害了。

即使这样,肯尼迪家族入主白宫的欲望,自祖父时候点燃起来,世代相传地燃烧着,变成了一种力量,驱使着每个家族成员,非入白宫不可。其精神力量可见一斑。

不管是谁,想要突破现状首先要考虑的都是“我想做什么事?”或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这种强烈的目的和意识,你才会集中精力,并调动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有意或无意中使你所关注的事情有所突破。

清楚地知道你自己需要什么

芸芸众生,成功者到底占1%还是不到1%,虽然我们无法统计这一数字,但这些人有一个突出的特征——与他人截然可分。这就是生活的强烈方向性,即成功者始终携带着取得人生决战胜利的行动计划。

成功者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的目标明确,也会付出切实的行动。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确定目标,同时又决定通向那个目标须走的道路。

目标的达到就是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我们都可以不断地取得成功。

成功者很清楚,按阶段、有步骤地设定目标是何等重要。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在你20岁的时候就可以作出以下的计划:“5年计划”、“1年计划”、“6个月的目标”、“本年度的目标”等。

然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都有着最重要的原则——成功是在一分一秒中积累起来的。许多人都把时间大把大把地扔掉了,扔在那些慢腾腾的动作中;扔在毫无意义的闲聊中;扔在查阅那些没用的资料中;扔在漫无目的的交往中;扔在发表那些众所周知论点的夸夸其谈中;也扔在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和事件的小题大做中;还扔在对琐碎小事无休止的无谓忙碌和“话匣子”一开就没完没了的过程中。这些人把时间不加考虑地用在了并不重要也并不紧急的地方,而把真正与实现重要目标有关的活动排到了次要地位。由于没有把计划的内容放在首位,所以即使辛辛苦苦制订了计划也不能执行,结果大多都失败了。

还有一些人,他们热衷于制订宴会计划、剪贴报纸,甚至制作赠送贺年片的朋友住所录。他们在这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远比花时间订立人生计划要大方得多。

成功者每天的目标,至少要在前一天的傍晚或晚间制定出来,还要为第二天应该做到的事情排出先后顺序,至少要写出6个以上的有着明确顺序的内容。于是第二天清晨醒来,他们就按着事情的顺序一一去身体力行。

每天结束时,他们再次确认这张目标表。完成的项目用笔划去,新的项目追加上去,1天内尚未完成的,顺推到下一天去。

如果你来到百货大楼,而并没有购物的预算限制,其结果会怎样?你漫步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厅里,电视里的广告宣传浮现到你脑中,眼前的新产品让你眩目,你的购买欲望在燃起。结果,你满载而归——手提包里装满了原来并没打算买,也不需要甚至是你原来很反感的东西。

一个成功的目标,对自己和家庭,从现实到长远利益都应该是周全的。

目标,应该是明确的。精神好像是一个自动装置,一个自己不思考的计算机,它只执行你所决定的事项。如果不给它明确的信息,它就不能有明确的机能和行为。

像“幸福”、“充足”、“健康”这样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计算机是无法遵照指令行事的。但是,如果你说每月收入5000元,买台新的电脑,体重下降5千克,或者在某年某月通过资格考试,它立即会对这些明确的目标产生反应。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进行积极的“目标设定”呢?其秘诀就在于明确规定目标,将它写成文字妥善保存。然后仿佛那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一样,想象与朋友谈论它,描绘它的具体细节,并从早到晚保持这种心情。

你的那部“自我意象”的自动机,它无法区别出真正的还是虚假的经验;是“正式上演”还是“彩排”;是实际中体验的还是想象的。所以不论你树立什么样的目标,都好像那已经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向那个目标的方向前进。

人具有一种不知不觉地向自己所向往的形象运动的自然倾向。不知向何处漂泊的小船,风对它们也失去了含义。没有目标的人,犹如没有舵的船。风吹来,有的船驶向东,有的船会漂往西。它们的航向不取决于风从哪里来,而在于船上的帆张向哪一边。

这与我们的人生是何其相似。在人生的海洋上,流逝的时间像吹到船上的风,扬起风帆的只有我们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无法代替我们去驾驶那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船。

别忘记牢牢地把稳你的船舵。制订了计划,势必推进它而不摇摆拖曳。一天有一天的目标,即刻行动起来。对确立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到底。只要你能够这样每天“彩排”一遍,潜在意识就能自然地接受它,使你一天天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你要把目光始终看着你自己和每个实现目标的自我意象。对今后的人生,要制订出成功者的行动计划。如能做到这些,你将立即赢得人生!

时间在分分秒秒地流去,刻不容缓!

确立人生之旅的航向

具有明确目标的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他人的敬仰与关注,这是生活中的一个真理。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中失去了舵手,在海上打转,它很快就会耗尽燃料,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岸边。事实上,它所耗掉的燃料足以使它来往于海岸和大海好几次。

同样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明确目标而制订的确定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会像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轮船。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之心并不完全能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假使他并未在心中确定自己所希望的明确目标,他又怎能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成功呢?

如果我们将人生的成功比作一栋大厦的话,在每栋高楼大厦耸立之前,一开始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另加一张张蓝图作为其明确的建筑计划。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盖房子时,事先毫无计划,想到什么就盖什么,那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在你计划你的成功时,20岁时最需要做的是:明确自己人生之旅的航向。

以下是拿破仑·希尔曾讲述的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位20岁的年轻人曾来找我商量。他表示,对于目前的工作甚不满意,希望能拥有更适合于他的终生事业,他极欲知道如何做才能改善他目前的情况。

“你想往何处去呢?”我这样问他。

“关于这一点,说实在的我并不清楚。”他犹豫了一会儿,继续回答道,“我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件事,只是想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

“你做过的最好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我接着问他,“你擅长什么?”

“不知道,”他回答,“这两件事,我也从来没有思索过。”

“假定现在你必须要自己做一番选择或决定,你想要做些什么呢?你最想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我追问道。

“我真的说不出来。”他相当茫然地回答,“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这些事情我从未思索过,虽然我也曾觉得应该好好盘算一下这些事才对……”

“现在我可以这样告诉你”,我这么说着,“现在你想从目前所处的环境中转换到另一个地方去,但是却不知该往何处,这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其实,你在转换工作之前应该把这些事情好好做个整理。”

事实上,上述的例子正是大多数人失败的原因。由于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自己未来的目标及希望只有模糊不清的印象而已,因而通常到达不了目的地。试想,一个人没有目标,又如何能到达终点呢?

后来,人们对这名年轻人进行了一番测验,分析的结果显示,他拥有相当良好、自己却浑然不觉的素质与才能,所缺乏的是供应他前进的能量。因此,人们教导他从信仰中取得力量。现在他已经能够满怀欣喜地迈向成功之路了。

经过这番测验,他已清楚地了解自己究竟该往何处,以及如何才能到达该处。他也已明白何为至善,并期待达到这个目标。现在任何事物均已不可能对他构成障碍阻止他前进了。

从现在开始,建立你发掘强项的目标,并期待至善的境界吧。

任何人如果能对自己的工作、身体及毅力都完全信任,且努力工作、全心投入的话,那么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强项,无论目标或理想如何遥不可及,你也必能排除万难,达成愿望。不过,在进行的过程中,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是——你想往何处去。只有知道终点所在,才能到达终点,且梦想也才会成真。此外,期待的也必须是确立的目标。

可惜的是,一般人大多并未具备上述观念,因此很难实现真正的理想。毕竟没有清楚的追求目标,想要期待至善的结果出现,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支柱。美国著名的外科整形医生马克斯韦尔·莫尔兹博士在《人生的支柱》一书中说:“任何人都是目标的追求者,一旦达到目的,第二天就必须为第二个目标动身起程了……人生就是要我们起跑、飞奔、修正方向,如同开车奔驰在公路上,有时偶尔在岔道上稍事休整,便又继续不断在大道上奔跑。旅途上的种种经历才令人陶醉、亢奋激动、欣喜若狂,因为这是在你的控制之下,在你的领域之内大显身手,全力以赴。”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生,就是无的放矢,缺少方向,就像轮船没有了舵手、旅行时没有了指南针一样,会令我们无所适从。而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令我们的努力得到双倍、甚至数倍的回报。

但是,如果目标太多,也会令我们穷于应付,觉得辛苦,并且令我们的努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够集中。

古时候有一个财主,找一个部落首领讨要一块土地。部落首领给他一个标杆,让他把标杆插到一个适当的地方,并答应他说:如果在日落之前能返回来,就把首领驻地到标杆之间的土地送给他。财主因为贪心,走得太远,不但在日落之前没有赶回来,而且还累死在半路上。

这个财主正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目标,或者说目标不具体,所以才失败了。

卡耐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他决定要制造钢铁时,脑海中便不时闪现这一欲望,并变成他生命的动力。接着他寻求一位朋友的合作,由于这位朋友深受卡耐基执著力量的感动,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凭借这两个人的共同热忱,最后又说服另外两个人加入行列。这四个人最后形成卡耐基王国的核心人物,他们组成了一个智囊团,他们四个人筹足了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资金,而最后他们每个人也都成为巨富。但这四个人的成功关键并不只是“辛勤工作”,你可能也发现了,有些人和你一样辛勤工作——甚至比你更努力——但却没有成功。教育也不是关键性的因素,沃尔玛公司的创立者山姆·沃尔顿从来没有拿过罗德奖学金,但是他赚的钱,却比所有念过哈佛大学的人都多。

伟大的成就,源于对积极心态的了解和运用,无论你做什么事,你的心态都会给你一定的力量。抱着积极的心态,意味着你的行为和思想有助于目标的达成;而抱着消极的心态,则意味你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地抵消你所付出的努力。当你将欲望变成执著,并且在设定明确目标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并发挥你的积极心态。但是,设定明确目标和建立积极心态,并不表示你马上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资源,你得到这些资源的速度,应视需要范围的大小,以及你控制心境使其免于恐惧、怀疑和自我设限的情形而定。

朋友们,如果你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你就应该放下手上的一切其他事情,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适合自己的目标了。

此外,如果你的目标太多的话,只会令你眼花缭乱,你也得坐下来,把它们都写在纸上,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将不重要的删掉,留下对你最重要也最适合你去发展和追求的目标。然后,就把它作为你的努力方向去奋斗吧。如果中间发现这个目标同你的大方向有出入,你可以在中途随时调整你的目标。

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有了目标,努力便有了方向。

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精力集中,每天想的、做的基本上都与之所要实现的目标相吻合,避免做无用功。为了实现目标,你能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求发展的竞技状态,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和工作,能够脱离低级趣味的影响,而且为达到目标能够有所弃,一心向学,因此,能够尽快地实现优势积累。这就像登泰山一样,漫无目标者是随便走,一会儿参观岱庙,一会儿选几个美景摄影留念,东游西逛,还没有走到中天门天就黑了。相反,如果你把目标确定为尽快到达玉皇顶,你就会像参加登山比赛一样,中途无心四处张望、逗留,热闹、美景全不去看,甚至帽子被风刮跑了也不肯花费时间去捡,当然会比较快地到达极顶。

从实践看,往往是奋斗的目标越鲜明、越具体,就越有益于成功。正如作家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公元前300多年,雅典有个叫德摩斯梯尼的人,年轻时立志做一个演说家。于是,他四处拜师,学习演说术。为了练好演说,他建造了一间地下室,每天在那里练嗓音;为了迫使自己不能外出郊游,一心训练,他把头发剪一半留一半;为了克服口吃、发音困难的缺陷,他口中含着石子朗诵长诗;为了矫正身体某些不适当的动作,他坐在利剑下;为了修正自己的面部表情,他对着镜子演讲。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

我国东汉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充,少年丧父,家里很穷,但他立志要学有所成。首先,他通过优异的成绩获得乡里的保送,进入了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利用太学里的藏书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其后,当太学里的书不能满足他而自己又无钱购买时,便把市上的书铺当书房,整天在里面读书,通过帮人家干零活儿来换取免费读书的资格。就这样,他几乎读遍了洛阳城的所有书铺。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终于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并写出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著作《论衡》。

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谈迁,29岁开始编写《国榷》。由于家境贫困,买不起参考书,他就忍辱到处求人,有时为了收集一点资料,要带着铺盖和食物跑100多里路。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国榷》初稿写成了,先后修改6次,长达500多万字。不幸的是,初稿尚未出版却被盗了。这一沉重的打击,令他肝胆欲裂,痛哭不已。然而这一打击却没有动摇他著书的雄心壮志。他擦干了眼泪,又从头写起。他不顾年老多病,东奔西走,历时八九载,终于在65岁时,写成了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

目标会使我们兴奋,目标会使我们发奋,因为走向目标便是走向成功,达到目标便是获得成功。成功是人的高级需要,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成功对人有更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呢?

远大的理想是你伟大的目标

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城市。”

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三个原本是一样境况的人,对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回答,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理想。10年后还在砌墙的那个人胸无大志,当上工程师的那个人理想比较现实,成为老板的那个人志向高远。最终他们的理想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想得最远的走得也最远,没有想法的只能在原地踏步。

理想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往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理想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果符合了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的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理想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的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

能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对他个人而言,他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个幸福者。理想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拥有理想,你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不过如果没有理想,成功对你而言就无从谈起。

远大的美好理想能吸引人为实现它而努力奋斗不止。每当你懈怠、懒惰的时候,理想会犹如清晨叫早的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每当你感到疲惫、步履沉重的时候,理想就似沙漠之中生命的绿洲,让你看到希望;每当你遇到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理想又犹如破晓的朝日,驱散满天的阴霾。在理想的驱策下,人们能不断地激励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力量,焕发出超强的斗志。能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人是不可打败的。

远大的理想是你伟大的目标。仅仅拥有理想,你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没有理想,成功对你而言就无从谈起。

有理想的人生活永远是积极的

做人还必须理想到位。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张开理想的翅膀,那么他是无法拥抱成功的。

上天对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24个小时,每个人的所有时间都是一生;同时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给每一个人的时间都不是24个小时,给每一个人的所有时间都不是一生。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有无理想。

有理想的人的生活永远是积极的,他们会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进;没有理想的人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最后将被生活淘汰。

从前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1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1枚,你现在才用了1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十分优秀的船长。

有人说理想永远属于年轻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固然年轻人容易表现出追求理想,但是理想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到50多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很平凡的小商人,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理想,最后他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飞向梦想的天空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为副总统。在他执政期间,声誉卓越。

当时,美国农业部的一位秘书威尔逊了解到副总统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布匹商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他带着这个问题拜访了莫尔。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文学家爱默尔的一本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有一天终会被人发现。’”

“这段话让我怦然心动,冥冥之中我觉得自己应该向更大的空间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正是因为莫尔的心中有了在金融业大展宏图的目标,他才会成为金融巨头;否则,他到最后也只能是个布匹商。

多年前,一位劳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以替别人放羊来维持生计。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飞得比大雁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因此,理想就是这样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他飞向梦想的天空。

培养自己崇高的信念

人类是自己思想的产物,所以你应当有高标准,提高自信心,并且执著地相信必能成功。高标准会使你朝高处走。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主持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三群学生与三群老鼠。

他对第一群学生说:“你们很幸运,你们将和一些天才小白鼠同在一起。这些小白鼠相当聪明,它们会到达迷宫的终点,并且吃许多干酪,所以要多买一些喂它们。”

他告诉第二群学生说:“你们的小白鼠只是一些普通的小白鼠,不太聪明。它们最后还是会到达迷宫的终点的,并且吃一些干酪,但是不要对它们期望太高,它们的能力与智能都很普通。”

他告诉第三群学生说:“这些小白鼠是真正的笨蛋。如果它们能找到迷宫的终点,那真是意外。它们的表现或许很差,我想你们甚至不必买干酪,只要在迷宫终点画上干酪就行了。”

以后六个星期,学生们都在精心地从事实验。天才小白鼠就像天才人物一样地行事,它们在短时间内很快就到达了迷宫的终点。你期望从一群“普通小白鼠”那里得到什么结果呢?它们也会到达终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写下任何速度记录。至于那些愚蠢的小白鼠,那就更不用说了,它们都有真正的困难,只有一只最后找到了迷宫的终点,那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意外。

有趣的事情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小白鼠和愚蠢小白鼠之分,它们都是同一窝小白鼠中的普通小白鼠。这些小白鼠的成绩之所以不同,是参加实验的学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直接结果。简而言之,学生们因为听说小白鼠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学生们并不懂得小白鼠的语言,但是小白鼠懂得态度,因而态度就是语言。

人生的法则就是信念的法则。在“运气”这个词的前面应该再加上一个词,就是“勇气”。相信运气可以支配个人命运的人,总是在等待着什么奇迹的出现。这种人只要他上床稍稍躺一下,就会梦见中了大奖或者是挖到了金矿;而那些不这样想的人,就会依据个人心态的趋向为他自己的未来去不断努力。

依赖运气的人们常常满腹牢骚,只是一味地期待着机遇的来临。至于获得成功的人,他觉得唯有信念方能左右命运,因此他只相信自己的信念。

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如果当事人能从潜在意识去认为“可能”,也就是相信可能做到的话,事情就会按照那个人信念的强度如何,而从潜意识中激发出极大的力量来。这时,即使表面上看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够做到了。

成功意味着拥有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成功——成就,就是生命的最终目标。

人人都希望成功,最实用的成功经验,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可是真正相信自己的人并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

有时候,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光是像阿里巴巴那样喊‘芝麻,开门’,就想使门真的移开,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说这话的人把“信心”和“想象”等同起来了。不错,你无法用“想象”来移动一座山,也无法靠“想象”来实现你的目标,但是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

关于信心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过程其实很简单: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产生了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必备条件,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不是个成功的人,而且也认为成功对自己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的确,成功的人不多,所以你或许是个不幸的人。但真正的事实却是:其实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只是想不想去获得它而已。如果你早已放弃成功的想法,那么机会就会弃你而去。

如果你想成功的话,首先必须希望成功,相信会成功。

点燃自己的希望之灯

我们要在心中为自己点燃一盏希望之灯,当我们感到失望和困惑时,便用它去照亮前方的道路,从而看到远方的光明,鼓舞自己坚定地走下去。

从前,有这么一个故事:一老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里靠弹琴卖艺来维持生活。

一天,老瞎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但你千万记住,你必须在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看见光明的”。

小瞎子流着眼泪答应了师父,老瞎子含笑离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用心记着师父的遗嘱,不停地弹啊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铭记在心。

当他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已到了垂暮之年,变成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地打开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别人告诉他,那只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泪水滴落在纸上,但他却笑了。

师父骗了小瞎子,这位过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为什么反倒笑了?

就在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虽然是一张白纸,但却是一个没有写字的秘方,一个难以窃取的秘方。只有他,从小到老弹断一千根琴弦后,才能了悟这无字秘方的真谛。

那秘方是希望之光,是在漫漫无边的黑暗摸索与苦难煎熬中,师父为他点燃的一盏希望的灯。倘若没有它,他或许早就会被黑暗吞没,或许早就已在苦难中倒下。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盏希望的灯的支撑,他才坚持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他渴望见到光明,并坚定不移地相信,黑暗不是永远,只要永不放弃地努力,黑暗过去,就会是无限的光明。

然而这样的过程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积累过程,许多人没有成功便是因为耐不住寂寞和痛苦而半路退却了。

的确,积累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很容易让人心里厌烦,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在心中为自己点燃一盏希望之灯。

这盏希望之灯便是故事中的那个“秘方”,其实它不过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设定的一个理想和目标。

珍惜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每一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常问自己。如果没有问,建议大家现在就开始问一下: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以后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的人从刚醒的那一刻就已经过完了一整天,有的人到睡下去的那一刻前还在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曾经有一个喜欢观察外面世界的人,喜欢看芸芸众生。有次他特意从很远的地方坐车回家,在车上他望着窗外的人,他们十分忙碌、十分辛劳,偶尔遇到一两个悠闲自得的人,也没有看出来他们有些许幸福。这些人过的生活不是他想过的,这些人对于他来说,是他一辈子都想回避的人,他不能和他们为伍,那样迟早他会甘于平庸下去的。说一句十分不客气的话,他不想像他们一样成为行尸走肉。

做一个人和一具行尸走肉的区别在于这个人有没有理想。有理想的人会朝着理想一步步地前进,对于他们来说,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目标,他们每天都朝着目标前进,因此日子也过得十分充实。没有理想的人每天都没有目标,他们只是过着惯性的日子,在习惯中过每一天,最后到老了仍一无所成。人最可怕的就是梦醒了却发现无路可走。他怕真的梦醒了无路可走,所以每天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都按照目标来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目标会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他不想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着,那样活着没有多少意思。最后他走了出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永远珍视自己那次很有收获的经历,把它作为最宝贵的财富。

卓越来源于梦想

从前,有两个兄弟,老大想到北极去,而老二只想走到北爱尔兰。有一天,他俩从牛津城出发,结果两人都没有到达目的地,但老大到达了北爱尔兰,而老二仅仅走到了英格兰北端。

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离开起点。即使你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会让你受益终生。

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

吉尔伯特·卡普兰在25岁的时候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份杂志。他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工作的人。在15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的杂志办成了发行量巨大的知名杂志之一。他几乎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可是在他40岁的时候,他却突然出售了自己的企业,出什么事了?

有一天,他听了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乐曲深深地吸引了他,唤醒了他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东西。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应该重新演绎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他觉得缺了点什么,他听到的演奏不符合马勒的原意。

他出售了自己的企业,决定要成为一个指挥家。所有的专业人士都一致认为他的做法是一次希望渺茫的冒险。因为卡普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做过指挥,也根本不会演奏任何乐器。一个甚至连乐谱都读不懂的经理——40岁——当指挥,这简直可笑极了。可是,这些批评意见动摇不了卡普兰的决心,他甚至将目标定得更高了:他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演绎马勒的作品。

然后他就开始学习,他向最优秀的指挥家求教。他请了老师,不断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只过了2年,他的梦想就成为了现实。1996年,吉尔伯特·卡普兰演奏了美国最成功的古典作品集,在同一年里,他作为一名受人仰慕的指挥家出席了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开幕式。

无论是谁,都不能忽视梦想的力量。

美国潜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如果你是个业务员,赚1万美元容易,还是10万美元容易?告诉你,是10万美元!为什么呢?如果你的目标是赚1万美元,那么你的打算不过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这就是你的目标与你工作的原因,请问你工作时会兴奋有劲吗?你会热情洋溢吗?”

梦想越大,成就就会越高,人生真的是梦做出来的。越是卓越的人生越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取得的成就就会越卓越。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就会越差。也就是惯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把你的梦想提升起来,它不应该退缩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接受梦想的牵引吧!

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并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可能会比梦想小的人的最终目标还大。所以,梦想不妨大一点,这可谓是人生的哲学。

少追求物质多追求理想

美国的亚历山大·辛得勤指出: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悻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这神灵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浸润于美之中,我们当然要紧紧地抓住它。这,我们是知道的,然而这一点,又常常只是在回顾往昔的时候才为人觉察,可是一旦觉察,那样美好的时光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凋谢了的美,逝去了的爱,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错失掉生活中可叹、可敬之处。虔诚地恭候每一个黎明吧!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宝贵的每一分钟!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悻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

这种教诲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业都一定会成功。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这第二条真理虽是缓慢的,但也是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在失去娘胎的保护后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进入一系列的学校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逐渐的衰退。最后,我们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想都将化为乌有!

但是,我们为何要臣服于生活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要求呢?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久保持,可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充满爱恋?

要解开这个悻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之织就了永恒的图景。

人生绝不仅仅是一种作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测的变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而生存下来,我们也会通过自己的孩子而生存下去。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的生存。我们所选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俱在,永存而不朽。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提醒我们:“不要枉费了你的生命,要少追求物质,多追求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赋予人生以意义,只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价值。”

将你的眼光盯准一个目标

有这样一个现象:最著名的成功商人都是那些能够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工作时总有一个明确的主要目标,他们都是把某种明确而特定的目标当做自己努力的重要推动之力。

同样,虽然20岁的人年龄不是很大,也许这个年龄的人还在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但是,胸怀大志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应当想想在这个世界上,究竟哪一种工作适合于自己,而且自己一定可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因此,你一定要努力寻找这种特别适合于你的工作或行业,把它当做你明确的主要目标,然后集中你所有的力量,向它发起攻击,并确信自己一定会获胜。在你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你能谨记下面这一事实,必然对你极有帮助:找出你最喜欢的工作之后,你极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成功,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一个人若能从事他可以投注全部心力的某种特别的工作,他通常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就。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那样的话,那件事情一定是一件精品,或许会流传下去的。

自然,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的耐心,要耐得住寂寞。那样,你就要把眼睛死死地盯住你的目标。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家或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注重人生的理想、志向和目标。何谓目标昵?它犹如人生的太阳,驱散人们前进道路上的迷雾,照亮人生的路标。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

在科技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才都是将眼睛紧紧盯住目标,达到把握机遇的目的。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这样劝告一些爱好广泛而收效甚微的青年,他用一块放大镜子示意说:“把你的精力集中放到一个焦点上去试一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这实际上是他个人成功的经验之谈。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专攻“昆虫”,甚至能够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仔细观察昆虫长达几个小时。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是目标聚焦的践行者,观察记录气象资料长达三四十年,直到临终的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做了当天的气象记录。

怎样才能让眼睛不离开目标呢?一是要确定目标;二是要考察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结合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在他人生的艰难征途上走过了83个年头。从1928年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的实验室做试验、小脑受到甲型脑炎病毒感染起,他同病魔顽强地斗争了整整60年。在1939年全身瘫痪之前,他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所拥有的较全面的医学、生物学知识,坚定地选择“科普”作为自己的事业。他是一位科学家,又成了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和科普活动家。在全身瘫痪,手不能握笔,腿不能走路,连正常说话的能力也丧失,口授只有秘书听得懂的艰难情况下,从事科普创作50多年,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笔调、活泼的形式写了大量独具风格的科普作品。

目标聚焦,虽然方向正确、方法对头,但成功的机遇有时可能会姗姗来迟。如果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就会出现功败垂成的悲剧。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很多成就事业的人都是如此。如洪昇写作《长生殿》用时9年,吴敬梓写作《儒林外史》用时14年;阿·托尔斯泰写作《苦难的历程》用时20年,列夫·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用时37年,司马迁写《史记》更是耗尽了毕生精力等。我国古代著名医师程国彭在论述治学之道时所说的“思贵专一,不容浮躁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驰名中外的舞蹈艺术家陈爱莲在回忆自己的成才道路时,也告诉人们“聚焦目标”的际遇:“因为热爱舞蹈,我就准备一辈子为它受苦。在我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八小时’以内或以外的区别,更没有假日或非假日的区别。筋骨肌肉之苦,精神疲劳之苦,都因为我热爱舞蹈事业而产生。但是我也是幸福的,我把自己全部精力的焦点都对准在舞蹈事业上,心甘情愿为它吃苦,从而使我的生活也更为充实、多彩,心情更加舒畅、豁达”。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业中找一份工作,修几个学分。她父亲为她约好去见他的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图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军却对我说,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他目光逼人地提醒我说,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记得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有品格的人即是一个有理智的人。由于他心中有确定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以求达到他的目标……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是的,机遇就在目标之中。用眼睛盯住目标,必须用理智去战胜飘忽不定的兴趣,不要见异思迁。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的:“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目标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如果你已经更加坚定了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如何保证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则是非常重要的了。

西方国家的一些成功学文章认为,在设定目标后,“向成功人士学习,做成功者的事情,加以运用到自己身上,然后再以自己的风格,创出一套自己的成功哲学和理论”,加上实践,就可以获得成功。

对成功者来说,个人的成长、贡献、创造力、爱情及与他人分享成功的欢乐,使他们成为不平常的人,但他们的目标却是普通的。

明确地写下已确定的目标,有助于达到目标。大多数人没有达到自己目标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确定的目标。他们从未严肃地考虑过这一点;即使有了目标,也把它当做不可信的和无法实现的。换句话说,他们从没确定过目标,他们失败是因为不按计划去做。成功者则可告诉你应去哪儿,大约多长时间,为什么去那儿,沿途做些什么,同谁共患难。

做一个能让一生成功的计划吧!

具体来说,成功的计划应该是这样的:

一生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去达到目标?想告诉你的后代哪些关于你的事?大概地写在纸上。

近几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下面八个方面制定出今后五年中的主要目标:生涯、体力、家庭、个人态度、经济、公共事业、教育和娱乐。

列出明年准备实施的计划,从上面八个方面检查一下自己本年度目标的进展情况,在12月31日或1月1日具体实施自己这一年的计划。

在台历上记录下月要做些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达到年度的目标,要同哪些人取得联系。

用一个小记事本记录下一周的经历,确定下周自己要达到的目的和要进行的活动,每天早晚总结一下完成的情况。

确定每天的具体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拟出明天准备做的工作项目。每天睡觉前和第二天早上起床前要核对一下当天工作完成的情况,尽量不要把没有完成的工作拖到第二天。

设计一个以经济上的成功刺激个人成长的计划。考虑一下自己到退休时可达到的收入水平,现在就着手努力。检查一下自己目前的收支情况,以及应付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的存款情况。计划下一个月的收支,订出一个节余计划。

对自己的每一个目标,都要考虑相关的资料,收集有助于自己的目标完成的材料。如报纸、书籍、磁带、杂志上剪下的图画、消费报告、彩色样品等,并乐于利用这些材料。

经常与成功者或有关的专家交往,取得他们的帮助,要认真区分谁是不诚实的人,谁是真心要帮助你的人。

另外,下面这些训练将有助于你找准自己人生的航向。

1.审问你自己

在你的内心里审问一下自己:“到这个世界,我想要什么?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竖起人生的灯塔了吗……”“我想要什么”就是你的人生目标;而你的人生灯塔,就是你远航的起跑线。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起跑线,就无从规划自己的航程。

绘制你的梦想蓝图——专门留出一个特定的时间,思考规划你的理想。避开一切干扰,别让他人打断你的思路。你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幽静的地方,然后独自发问,并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1)在我的一生中,我能想象自己作出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

(2)我这辈子到底想要什么?我的欲求何在?

(3)我有什么才干和天赋?哪些事我干起来最得心应手,或比我认识的人做得更好?

(4)我对什么事最有激情?什么东西最使我神往冲动?如果有,是什么?

(5)我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何特别之处?哪些因素容易产生成功的动机?

(6)我羡慕的成功人士有哪些?我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上述过程要每年重复一次,或者在你觉得有必要时就重做一次,这样便于及时修正你的目标。如果几年来你抱着同一个理想,而且你觉得在新环境中产生的这个理想更具魅力,那么,你就很可能已经瞄准了人生中的一个最理想的目标了。目标一旦确定,你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变成具体可行的计划和行动。把你的目标清楚地表述出来,可以使你集中精力,发挥潜能,让梦想一步步靠近你。

2.立即行动

目标制定以后,你就要立即开始行动了。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三思而不行”。那种“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人终将一事无成。苦思冥想而不去实践,只能是白日做梦。

(1)每天早晨将你的梦想清单和人生目标大声念一遍。

(2)精心规划各个时期的进度。你可以按小时、按天或按月去制定。

(3)切实保证计划的实施。

不要拖延,你已经知道,你要烧的木材必须由你自己来砍,你由喝的水要由自己来挑,你生命中明确的主要目标要由你自己来决定,那么为什么不尽快实行你早已知道的道理与原则呢?

从现在开始,分析你的欲望,找出你真正需要的,然后下定决心去得到它。当你在选择你的“明确的主要目标”时,必须谨记,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另外还要记住一个永远不变的真理:如果不在一开始就定下明确的目标,那么你将无所成就。如果你生命中的目标模糊不清,你的成就也将难以确定,即使有的话,也微不足道。要先弄清楚你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你为什么需要,以及你打算如何得到。

远离没有抱负的日子

在生活中,有那么多人没有确定的目标和抱负,没有良好的人生计划,而只是一天天地得过且过,持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不要说取得全面的成功,即便是想取得某一领域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

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只是毫无目标地随波逐流,既没有固定的方向,也不知道该停靠在何方,他们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多少宝贵的光阴,荒废了多少青春的岁月。他们在做任何事时都不知道其意义的所在,他们只是被挟裹在拥挤的人流中被动地前进。如果你问他们中的一个人打算做什么,他的抱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去做什么。他只是在那儿漫无目的地等待机会,希望以此来改变生活。

怎么可能指望一个在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到达某个目的地呢?怎么可能指望这样的人不处在混沌和迷惘当中呢?

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懒惰闲散、好逸恶劳的人曾经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有那些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阻碍全力拼搏的人,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巅峰,才有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对于那些从来不尝试着接受新的挑战,那些无法迫使自己去从事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却显得艰辛繁重的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是永远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的。

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不能一有机会就无所事事地打发时光;不能够放任自己清晨赖在床上,直到想起来为止;也不能只在感到有工作的心情时才去工作,而必须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心境,都应当强迫自己去工作。

绝大多数胸无大志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懒惰了,因而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他们不愿意从事含辛茹苦的工作,不愿意付出代价,不愿意作出必要的努力。他们所希望的只是过一种安逸的生活,尽情地享受现有的一切。在他们看来,为什么要去拼命地奋斗、不断地流血流汗呢?何不享受生活并安于现状呢?

身体上的懒惰懈怠、精神上的彷徨冷漠、对一切都放任自流的倾向、总想回避挑战而过一种一劳永逸的生活的心理,所有这一切是那么多人默默无闻、无所成就的重要原因。

对那些不甘于平庸的人来说,养成时刻检视自己抱负的习惯,并永远保持高昂的斗志,这是完全必要的。要知道,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抱负。一旦它变得苍白无力,所有的生活标准都会随之降低。我们必须让理想的灯塔永远点燃,并使之闪烁出熠熠的光芒。

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游戏人生,那是非常危险的。

当一个人服用了过量的吗啡时,医生知道这时候睡眠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死亡,因而会想方设法让他保持清醒。有的时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用一些非常残忍的手段,比如使劲地捏、掐病人,或者是对他进行重击,总之,必须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驱逐睡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意志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他意志消沉,陷入睡眠,那么他很可能就再也不会醒来了。

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着最良好的装备,具备一切最理想的条件,而且也似乎是正在整装待发,然而,他们行动的脚步却迟迟不能挪动,他们并没有抓住最好的时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在他们身上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远大的抱负。

一块手表可能有着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它缺少发条的话,仍然一无用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管一个年轻人受过多么高深的大学教育,也不管他的身体是多么健壮,如果缺乏远大的志向的话,那么他所有其他的条件无论多么优秀,都没有任何意义。

有这样一些颇具才干的人,尽管年逾30,但仍然没有选择好一生的职业,他们说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便是再怎么才华横溢,也会在漫无目的的东碰西撞中磨蚀了身上的锐气。

雄心抱负通常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初露锋芒。如果我们不注意仔细倾听它的声音,如果它在我们身上潜伏很多年之后一直都没有得到任何鼓励,那么,它就会逐渐停止萌动。原因很简单,就跟许多其他没被使用的品质或功能一样,当它们被弃置不用时,它们也就不可避免地趋于退化或消失了。

这是自然界的一条定律,只有那些被经常使用的东西,才能长久地焕发生命力。一旦我们停止使用我们的肌肉、大脑或某种能力,退化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而我们原先所具有的能量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我们。

如果你没有去注意倾听心灵深处“努力向上”的呼声,如果你不给自己的抱负时时鞭策加油,如果你不通过精力充沛的实践有效地对其进行强化,那么,它很快就会萎缩死亡。

没有得到及时支持和强化的抱负就像是一个拖延的决议,随着愿望和激情一次次地被否定,它要求被认同的呼声也越来越微弱,最终的结果就是理想和抱负的彻底消亡。

在我们周围的人群中,这种到最后抱负消亡、理想灭失的人数不胜数。尽管他们的外表看来与常人无异,但实际上曾经一度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燃烧的热情之火现在已经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他们在这块大地上行走,却仿佛只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他们的生活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不管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这个世界,他们的存在都变得毫无价值。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可怜卑微的人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那些抱负消亡的人就是其中的一类——他们一再地否定和压制内心深处要求前进和奋发的呐喊,由于缺乏足够的燃料,他们身上的理想之火已经熄灭了。

对于任何人来说,不管他现在的处境是多么恶劣,或者先天的条件是多么糟糕,只要他保持了高昂的斗志,热情之火仍然在熊熊燃烧,那么他就是大有希望的;但是,如果他颓废消极,心如死灰,那么,人生的锋芒和锐气也就消失殆尽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持对生活的激情,远离无目的的生活,坚定明确的奋斗目标,永远让炽热的火焰燃烧,并且保持这种高昂的境界。

有许多人往往以这种想法从心理上欺骗自己、麻醉自己。只要自己有乐观向上、期盼着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想法,他们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目标。但是,这种光说不做,或者做起事来拖泥带水的人,实际上只是在内心里担心成功的幻想被拿到现实中去检验。他们的等待一方面是打算多享受一会儿“可能成功”的幻想,另一方面是想有可能天降大运,自然功成。然而,天上只下过风雪雨雹,从来没掉过馅饼和大运。

理想和抱负是需要由众多的不同种类的养料来进行滋养的,这样才能使之蓬勃常新。空虚的、不切实际的抱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坚强的意志力、坚忍不拔的决心、充沛的体力,以及顽强的忍耐力的支撑下,我们的理想和抱负才会变得切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