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汉武帝一共打了多少仗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了。二十一岁的汉武帝终于解放了,于是在治国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儒家思想逐渐取代黄老道家成为主流。朝廷设立了“五经博士”,对儒家学者特别优待,很多儒生被提拔到统治集团中来,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士人政治”。汉武帝影响中国历史的头一件大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基本上就搞定了。

他将要做的第二件大事,也正在拉开序幕。什么大事呢?打匈奴算是其中一部分,准确地说,是发动战争拓展疆域。不光打北边的匈奴,还打东南的东越、闽越,打南边的南越,打西南夷,打西边的西域。

他是转着圈打,这两年在东南边打,过两年在北边打,又过几年在南边打,又过几年在东边打。而且,打哪边也不是一个大决战就能结束的,都是打打停停,打了好几十年,才打下大汉帝国这个宏大的版图。

中间,究竟打了多少仗呢?我大致统计了下。

先是,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十八岁,打了一次东南的闽越。这算是“七国之乱”的延续。此前,吴王刘濞造反,联合了东越王。东越王和闽越王,都是越王勾践的后辈子孙。秦朝时,都归属番君吴芮,后来因支持刘邦,被封王。刚开始只封了闽越王,跟南越差不多,算是大汉藩属国。汉惠帝时,又分出一个东越王,也叫东瓯王。

吴王刘濞造反时,想联合闽越和东越。闽越不支持他,东越支持他。吴王刘濞兵败后,东越被朝廷收买,把刘濞给杀了。

刘濞的儿子刘子驹逃到了闽越。别看之前闽越不支持刘濞,这会儿倒是接纳了刘子驹,而且刘子驹跟闽越王关系很好,忽悠闽越王打东越。

东越就向朝廷求救。救不救呢?当时的太尉田蚡不想救:越人反复无常,让他们互相掐,不用管。

庄助不同意:皇上,您是天子,统摄天下,小国向咱求救,要是救不了那没办法,能救为什么不救啊?

汉武帝很大气:好,救!庄助,你直接去会稽郡,调会稽郡的兵马,去办这个事。

庄助很厉害,到了会稽郡之后,太守见不到虎符,不想发兵,被庄助连哄带吓唬,最终成功发兵,救东越。闽越一看这状况,就撤了。东越则干脆举国迁入江淮一带。

过了三年,公元前135年,闽越王又打南越国。南越国很聪明,上书朝廷:皇上啊,我们是您的藩属国,得听您的。闽越来打我们了,您看该怎么办?

当时,窦太后刚去世。二十一岁的汉武帝不再受羁绊,任命大行令王恢和大农令韩安国为将军,征讨闽越。闽越国吓坏了,起了内讧。闽越王的弟弟余善,联合王室的一些人,把闽越王给杀了,向汉军投降。大汉朝廷便重新册封了一个闽越王,史称“越繇王”。随后,又把余善分出来,立为东越王。然后,大汉军队班师回朝。临走时,带兵的将军王恢派番阳县县令唐蒙去见南越王,一来是为了让他们死心塌地地效忠大汉皇帝,二来是为了刺探一下南越国的情况。南越国这边盛情款待唐蒙。

唐蒙是个有心人,宴席中间,他吃到一种果酱,就问从哪儿弄来的。

南越这边的人也没多想,告诉他这不是当地产的,是进口的枸酱。

道西北牂牁(zāng kē)。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史记·西南夷列传》

唐蒙听了,心头一震。噢,从西北方向有条牂牁江,一直流过南越国都番禺,而且这条牂牁江有数里之宽。枸酱就是从这条江上运进来的。

那么,南越人说的西北方向是哪儿呢?唐蒙没有深问,只说想带走点枸酱。

唐蒙回到长安之后,把这个枸酱拿给一个蜀郡的商人看:你看看这东西,见过没有?

这个商人见多识广:这个东西我知道,就是枸酱,是蜀地的特产,别的地方没有。不过,有不少人偷渡出关,把这东西卖给蜀地南边的一个蛮夷之国,叫什么夜郎。夜郎就在南越的西北方向,他们之间通过那个牂牁江有很多交往,南越肯定是从夜郎买的这个。

唐蒙很高兴,立即上书汉武帝,献上一条奇计:皇上,这南越国名义上是大汉的藩属国,实际上,咱也管不着人家,人家想称帝就称帝。以往,咱想打它,只能从长沙郡、豫章郡往正南打。这条行军线路很不好走,大军不好过去,所以,咱就一直没打它。现在,我刚发现了另外一条路,就是从西南角,从蜀郡,经夜郎国,再沿牂牁江,顺流而下,就可以出其不意,打南越一个措手不及。

汉武帝听完,很高兴:好,这思路不错。可是,这个夜郎国是什么情况呢?

唐蒙说:皇上,您派我去一趟,凭大汉的实力,肯定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它向大汉称臣。

汉武帝:好!就这么定了。

于是,大汉开拓西南的序幕正式拉开。唐蒙,带着一个大型使团,成功出使夜郎国。

夜郎国王第一次见到汉朝的使节,很好奇,问:

汉孰与我大?——《史记·西南夷列传》

远道而来的朋友啊,你说说,是你们汉朝大,还是我们夜郎大啊?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不过,最后谈的结果还不错。夜郎向大汉称臣,名义上成为大汉朝的一个郡——犍(qián)为郡。司马相如也出使西南,说服了另外两三个西南夷小国,向大汉称臣。接下来,汉武帝发动征调了巴蜀地区的很多人,修建巴蜀通往西南的道路。这个大工程持续了很多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与此同时,汉武帝的关注点转向了北方。就在打闽越的两年后,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二十三岁,这一年终于跟匈奴开打了,也就是马邑之战,但这一仗没有真打起来。

直到四年后,卫青带兵出战匈奴,从公元前129年一直打到公元前119年,连打了十年,这是汉武帝对外战争的高潮。

也不是不停地打,中间也有休整的间隙,是打一年歇两年。这一点其实很重要,纵观汉武帝一生,虽然打了无数的仗,被人诟病穷兵黩武,但是依然能晚场善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有自己的节奏,是按着一种战争节奏在打,有张有弛。而且,整个战争的高潮,是在他生命的前半期完成的,后面他有较充裕的时间去消解战争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战争高潮中,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飞将军李广也千古留名。另外,因为战争带给内政极大压力,要解决很多问题,于是,涌现出了很多能臣、酷吏,像公孙弘、张汤、主父偃等人都是很有故事的。另外,张骞也是这时候登场的。总之,这十年北方匈奴之战,是整个汉武帝故事的高潮,特别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重创匈奴。

对外战争高潮之后的六七年,都没再打仗,直到公元前112年,打南越。这时,汉武帝已经四十四岁。为什么打南越呢?跟女人有关。

这要从公元前135年打闽越救南越那次说起。当时的南越王是赵胡,赵佗的孙子。赵佗在公元前137年已经死了,活了一百零三岁,据说是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大汉朝救了南越,南越王赵胡为表忠心,就把当时的太子婴齐送到长安做人质,美其名曰“入宿卫”,其实是到长安来给皇上站岗值班的。

婴齐在长安待了十多年后,父王赵胡死了,他就带着从长安娶的老婆樛(jiū)氏和儿子,回国继位。

继位不久,婴齐也死了。于是,樛氏成了太后,她儿子成了南越王。汉武帝听说这个情况后,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这位南越太后樛氏,老家是邯郸的,是个中原人,对大汉朝感情肯定很深。现在,她跟儿子统治南越,南越不就好办了吗?

于是,汉武帝找来一个人,叫安国少季,这人是樛氏嫁给婴齐之前的恋人,让他出使南越,把南越变成大汉的一个普通诸侯国。

三岁一朝,除边关。——《史记·南越列传》

三年来长安朝见一次,撤销边防关口。

安国少季到了南越,樛太后一看老情人来了,老公又刚死,立马旧情复燃:我们娘俩都听你的。

但这樛太后娘俩立足未稳,不是他们想怎么着就能怎么着的。南越国的丞相吕嘉是三朝丞相,树大根深,非常有权威:要出卖我们南越,丧权辱国,休想!

樛太后一掂量,只靠她娘俩,肯定不行。安国少季就把这个情况告知了汉武帝。

汉武帝把这个问题想简单了,只派了两千人过去增援樛太后。结果,这两千人刚进南越,吕嘉就发动了政变,把樛太后娘俩杀掉,另立新王,把汉武帝派去的这两千人也给消灭了。

汉武帝大怒,任命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各统大军,浩浩荡荡打入南越。也不能说浩浩荡荡,他们走的线路就是之前唐蒙说的以往比较难走的那条线路。最终,在公元前111年冬天,汉军攻克南越国都番禺。吕嘉保着新立的南越王乘船,从海上出逃,但不久都被逮住了,南越国彻底灭亡。

对此,司马迁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评价:

吕嘉小忠,令佗无后。——《史记·南越列传》

吕嘉本来是一片忠心,所以反对樛太后“比内诸侯”。可最终怎样呢?被灭掉的南越国直接被划分成了几个郡,彻底并入大汉版图。而且,赵佗的子孙很可能也被杀光了,或者都成了阶下囚。

南越国这个大问题解决完之后,夜郎之类的西南夷就是小问题了,捎带着也都解决了。大致就是,打南越时,除路博德、杨仆外,汉武帝还调集了一支巴蜀地区的军队,走夜郎这边的牂牁江这条进军线路。此前费了那么大劲儿修的路,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只是,这支军队还没到,南越就已经被灭了。于是这支军队顺道灭了且兰等几个小国。夜郎国王吓坏了,到长安朝见汉武帝,向汉朝称臣了。随后,另一个比较大的滇国也彻底臣服。

于是,在公元前109年,整个西南夷地区,就是今天的贵州、云南一带,也被划分为几个郡,正式纳入大汉版图。

另外,东越也被捎带着解决了。打南越时,东越王余善首鼠两端,一开始,主动请求助战,要帮着一块儿打南越。但直到南越打完了,也没看到他的军队。于是,楼船将军杨仆上书汉武帝要求灭了余善。

汉武帝有点犹豫,军队刚打完南越,“士卒劳倦”,就没同意。余善听说了,先发制人,直接起兵,还封一个手下叫“吞汉将军”,非常嚣张,势头很猛。

汉武帝还是发动几路大军,从几个不同方向打。很快,余善就被闽越王设计给杀死了,然后闽越王向汉军投降。东越、闽越也被正式并入大汉版图。

闽越王因为有立功表现,继续受优待,还是诸侯国君,只是不叫闽越王了,降为东成侯,万户侯。这也了不得啊!对此,司马迁大发感慨:春秋战国那么多诸侯国君,他们的子孙到了汉武帝这会儿,早不知干什么去了,但越王勾践的子孙竟然还是王侯。

其先岂尝有大功德于民哉,何其久也!——《史记·东越列传》

莫非是他家的先祖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积了大功德吗?他家的先祖是谁呢?

盖禹之余烈也?——《史记·东越列传》

他家祖先是大禹,大禹治水,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是多大的功德呀!要不能传这么久吗?

打完东越之后,汉武帝紧接着又打了一个小国,也跟一个圣人有关,这个圣人跟大禹也有关。哪个小国呢?就是朝鲜。朝鲜怎么还跟圣人有关呢?哪个圣人呢?箕子。

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圣人,不过,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箕子本是商纣王的叔叔,也是太师,辅佐教导商纣王的。一开始,商纣王还没那么坏,慢慢就变坏了。坏人也有个成长的过程。

有个著名的典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是《韩非子》里说的。说是有一天,箕子发现商纣王竟然用了一双精美的象牙箸,就是象牙筷子。箕子就被吓着了:坏了,大王今天用了象牙筷子,明天就得用玉杯,然后各种餐具都得跟这双筷子匹配,都得升格,再随后,衣食住行也得升格,越来越奢侈,这是亡国的节奏啊!

果然,商纣王越来越昏庸无道,不管箕子怎么相劝都不听:你快别烦我啦,再烦我,我就杀了你。

后来,商纣王把比干给杀了,还挖出心来。箕子吓坏了,怎么办呢?

乃被发详狂而为奴。——《史记·宋微子世家》

披头散发,装疯卖傻,没身为奴,总算保住了性命。

随后,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听说箕子非常贤能,就把箕子找来:箕子先生啊,你现在不用再装疯了,你教教我治国的方略吧。

箕子对周武王印象还不错,因为周武王并没有对商朝贵族斩尽杀绝,还给保留着一片封地,还能绵延祭祀。于是,他把一篇绝世文章献给了周武王。

这篇文章叫《洪范》,它在中国政治哲学史上的地位绝对可以用“崇高”来形容。据说它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上天赐给大禹的,后来又传到了箕子手上。只是因为,它被收录在《尚书》里,所以才不像《道德经》或者《大学》那样有名。

那么,它都讲些什么呢?

洪,大也。范,法也。——《尔雅·释诂》

洪范,就是大法的意思。

其实,按我的理解,叫大框架可能更合适。它是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人合一的大框架。其中分九个方面,用它的说法叫“九畴”,分别是: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和五福六极。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五行。

周武王看完这篇《洪范》之后,非常满意:箕子啊,太感谢你了,你能传承这套绝学,太了不起了,这样吧,我把朝鲜封给你。

于是,箕子成为有文字记载的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任君主。《汉书》上讲,当时的朝鲜本来还都是蛮荒地区,箕子去了之后,以礼义教化人民,又教给耕织技术。

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汉书·地理志》

箕子的箕氏王朝一直延续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共存续了八百多年。刘邦打燕王卢绾的时候,卢绾弃城而逃,逃到了匈奴。当时还有一个人,叫卫满,在混乱中也带着上千人跑了,跑到了朝鲜。

据说,当时的朝鲜王叫箕准,他收留了卫满,让卫满带着自己的人驻扎在朝鲜西境,帮着防备大汉。结果,没想到卫满反咬一口,在公元前194年打跑了箕准,自己做了朝鲜王。而箕准则跑到了朝鲜半岛的南半边。

那时候,朝鲜半岛就是分南北两边的。箕准占领了朝鲜半岛南边的部落小国马韩,继续做了一段韩王,后来,被马韩人给灭了。

卫满的朝鲜王位传到了他的孙子右渠,就跟汉武帝是同一时期了。汉武帝本想用收服夜郎的方式,派个使者去,让右渠到长安来朝见,然后“比内诸侯”。结果,右渠不来。

这个使者感觉回去没法交差,怎么办呢?他竟然在返回国境边上时,把给他送行的一个朝鲜小王爷给刺杀了。然后,他禀报汉武帝,他杀了朝鲜的一个将领。

汉武帝一高兴,封他为辽东东部都尉,在汉、朝边境带兵。

右渠气坏了,攻杀了这个辽东东部都尉。这下汉武帝师出有名了,派出两路大军打朝鲜:一路由灭南越的楼船将军杨仆带领,走海路;另一路由左将军荀彘带领,走辽东陆路。

这个仗打得很不容易,过程不细说了,最终,公元前108年,朝鲜王右渠被手下杀死,向汉军投降。于是,朝鲜被分为四个郡(乐浪郡、临屯郡、玄菟郡、真番郡),正式并入大汉版图。

这一年汉武帝四十八岁。战争停歇了三四年,他又开始派李广利打西域、打匈奴,又打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