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这样教(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孤独不是精英者的专利——《台阶》备教手记

◎胡蓉

接到父亲手术通知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了。父亲要做风险极大的颈动脉血管剥离手术。作为女儿,我肯定要陪护在身边。只是,这一请假,要耽误学生几天的课程。怎么办?人到中年,有很多无奈,不能随心所欲,在工作与家庭的夹缝中疲惫地活着。父亲从农村奋斗到县城,做了一辈子的会计。我看着父亲一天天苍老,不知道这次奔赴病房,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请了假,夜里睡不好,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学生,我在极度焦虑中睡着了,蒙蒙眬眬中居然梦见了课堂。

下高铁,直奔医院,到达住院部,找到病房。父亲去做彩超了,术前有很多检查。我在病房的走廊等父亲。湖南春天下午四点的阳光已经很昏暗了。父亲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是在叫我。我赶忙迎了过去。穿着病号服的父亲步履有些蹒跚,两个月前,他还在深圳四处逛。父亲说,他看不清我,只模糊地辨认了我的身影。颈动脉堵塞,脑部供血不足,父亲越来越显老态。多少父亲,就是这样一天天老去,不复当年的英姿。

手术比较顺利,我陪护着,忙里偷闲拿着手中的新教材,发现原本属于八年级上册的课文《台阶》被放到了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下册。一起从八年级编入到七年级下册的还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人教版2007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导语是:“上一单元涉及的非正义战争中残杀无辜的暴行,使我们在震惊与悲痛之余,发出这样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这则单元导语,重在引导学生关爱普通人,弘扬爱。”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导语这样写道:“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很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比较一下两个单元的导语,有非常大的区别。老教材的《台阶》安排在战争单元后面,停留在弘扬爱的层面。新教材的第一单元的课文篇目为:《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课文涉及的都是“大人物”,是不读课文,只看课题就让人肃然起敬、五体投地的大人物。第二单元也都是一些“壮美”风格的课文,大气磅礴的《黄河颂》,山势险峻的《老山界》,满腔热血的《土地的誓言》和刚健古朴的《木兰诗》。在“大美”“壮美”之后开始回归小人物,我相信这是编委的匠心独运之处,也给我们执教者提供了很好的比较阅读的机会。第三单元关注小人物,且要求更深入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人物的性格、精神与命运,对七年级的学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语文学习,进入到更真实的生活学习状态,开始脱离标签化的语文学习模式,比如大概念的“爱”。

那么该如何教呢?我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医生交代术后六个小时不能喝水,父亲的嘴唇已经干裂脱皮了。我用棉签沾水一点点轻轻地润润父亲的嘴唇。父亲终于安静地睡了,经历了五个小时的手术,他一定很疲惫。而千里之外我的学生,会不会去预习《台阶》呢?

深圳市教科院李敏博士提出的“融贯式解读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李敏博士指出:以“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发生机制,坚持系统性、创造性、规约性原则,经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四个基本环节理解和创生文本内蕴,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生成奠定基础。一个大胆的设想浮现在我头脑中。我决定以《台阶》为切入点,结合《阿长与〈山海经〉》《老王》,三篇课文一起教。

先让学生进行文本素读。让学生以“陌生者”姿态走入文本,厘清文脉,感知大意。大多数学生应该都能读出父亲的勤劳朴实,读出父亲对更高地位身份的渴望。学生在家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素读。

接下来的文本细读,我采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批注式阅读。所有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没有细读,所有的教学都是空中楼阁。批注式阅读能帮助学生更细致地阅读文本。重点词语的积累、美句美段的圈点勾画,读后感的撰写。我要求学生的读后感一定要选择一个思考点来写,要有主标题和副标题,如:多舛的命运,不屈的灵魂——论简·爱的反抗精神。我在进行“炊烟”主题的系列散文阅读中,学生读后感的小标题就有:剪不断的乡愁——读“炊烟”系列散文有感。我不在学校,孩子们是否认真啊,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从晚上课代表反馈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个孩子没完成,还行。希望《老王》的批注也做得好。

我在千里之外遥控指挥着,收到了孩子们的作业。陈紫怡写的《命运之野的坚强者》,她在结尾写道:“他们都有各自悲痛之处,但都有各自的战场,无论是身世的贫贱,天生的伤残,还是岁月的折磨,他们都是执着而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周成炜写的《社会决定命运》:“是的,出身与社会决定了命运,但有一种情况例外:越努力,越幸运!”真是一个正能量的男孩。邢亮写的《最后几缕情谊》:“还有那不服老的‘父亲’,每日锲而不舍地坚持终会有一座‘房屋’,汗如雨下地辛勤劳作也未叹劳苦,追求理念的步伐从未停息,换来的是一阵阵欢笑。可人也终究敌不过岁月,那争强好胜的头颅,不知何时竟低垂了,一生的沧桑,也化为两鬓斑白拂上脸颊。父亲虽已苍老,可他的青春永刻于我心头。”心思真的好细腻啊!孩子们做得真好。

文本的研读是关键环节,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不二法门。中国像父亲这样的农民,千千万万,小说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典型形象呢?我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研读这个人物?对,研读部分就探究三个人物的命运吧,写写小论文。

《台阶》中的父亲,是典型的“小人物”。小人物的生存之痛是最让人无言以对和无可奈何的,他们往往因为无力把握现状和改变命运而显得孤独无助,渺小可怜。古往今来艺术家们往往以小人物的人生际遇为载体,对他们寄予人道主义的关怀,寄托他们对小人物命运的思考。我想起了以刘震云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他写出了小人物内心的孤独以及摆脱孤独的寻找和失落。刘震云并不认为孤独只是知识者、精英者的专利,而是认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引车卖浆者们,同样在心灵深处存在着孤独。这种作为中国经验的中国农民式的孤独感,此前几乎没在文学中得到过认真的表现。总是觉得贵族、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才能与“孤独”联系起来。我们沉浸在《哈姆雷特》的王子式的孤独中,我们同屈原在雷电之夜一起呼喊,为他不被理解之后的沉江而悲愤,我们为《小王子》孤独地守着星球上的一朵玫瑰感动……我们总觉得这些场景极尽高贵与极具深度,因为这些人的命运似乎远离了卑微的贫贱和难以启齿的穷困。这是一个穷人被瞧不起的时代,这是一个连学生写作业都要去星巴克点杯咖啡以示自己小资的时代。物质与精神,似乎永远是精神凌驾于物质之上,穷人们还在为一日三餐奔波的时候,哪有时间去感受孤独?可是刘震云说,孤独不只是知识者、精英者的专利。

《台阶》中父亲的辛勤劳作,默默积攒,建台阶的干劲,或许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那种艰辛,那种脱离了他们生活实际的贫困,会带给他们一些新鲜感和震撼。但我觉得这些能打动孩子们的热闹的节奏不是全文的关键,不足以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柔软地带。是我的感觉神经钝化了吗?不,我不能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潸然泪下或者是对小说主人公报以深深的同情和赞美。我不能将课堂的重点放在解读这些一看就能明了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去学习父亲的坚持、执着与勤劳朴实。这样不足以体现《台阶》的重要。

一个优秀的评论家应该以更理智和冷静的目光看待所有的情节。我在关注《台阶》中安静的部分,比如父亲默默地坐在台阶上的剪影,作者好几次写道:“父亲坐在绿茵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是一个小人物在独自面对自己理想时的孤独——孤军奋战前的孤独。没人帮自己,孩子太小,老婆只会在父亲一年一次的洗脚“仪式”中“特别高兴”,“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更得不到乡邻们的精神鼓励和物资支持。这从后面台阶造好后乡邻们走过只问了一句“晌午饭吃过了吗”可以找到印证,不是关心父亲为之努力建成的台阶,而是随口的一句日常话。我关注小说的结尾,父亲自从腰闪了后,很少跨出自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也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父亲坐在门槛上(注意是门槛,不是台阶)休息的时候,“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这不仅是老态的描写,而是对孤独的阐释,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时候的孤独失落感。没有了追求的人生是无力的人生。就像金庸小说中的独孤求败,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台阶》中的父亲没有剑,没有对手,他一直在与自己斗,孤独地斗了大半辈子。

那长妈妈呢?老王呢?他们孤独吗?他们和父亲一起被编排在一个单元,我想,从孤独去解读他们,是不是能更近地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于是,周末的语文作业,我安排了孩子们写小论文,探究三位小人物的命运。前两天的批注式阅读作业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基础,现在以《台阶》为切入点,将《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联系起来,三篇课文进行比较式阅读探究,岂不高效?对,这就是文本研读环节。

孩子们的小论文拍照发给我了。我在医院陪护着父亲,父亲的刀口一直在渗血,我不敢大意,不敢离开父亲半步。父亲也在与自己斗争,他要快点好起来。新房子马上就要交房了,我想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亲一定想要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父亲喃喃地叙说着房子应该怎么装修,我静静地听着。父亲也是一个固执的老头,严厉古板。我一直以为我和他不亲近,可是这次手术,我发现,我那严肃的父亲竟然如此温和,而我摸着他长有老年斑的手的时候,心里是一阵阵心疼。父亲独自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他孤独吗?面对生命中的巨大风险,他能一个人扛过吗?我和母亲姐姐在外面什么也帮不上。生命中某些时候,终究要孤独地去面对,就像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我一边看着和病痛斗争的父亲,一边看着发过来的学生的小论文。黄梓睿的标题是:沧桑带给岁月的苦难。开篇就不错:“岁月会让我们看清一切,从人,从大地,从回首……我永远无法忘记岁月中的笑靥,不管是已积了很厚的一层灰尘的黑白照片,还是早已泛了好几处黄斑的书信,岁月也是会老的。我无法想象入了土的老王,白发三千丈的阿长和台阶上的父亲。人会老的,纸也不再白了。”呀,对三个小人物的抒情性描写真的很到位啊。“对于阿长,我没有太多可言,就如标题一样,迷信与有毅力,为了别人家的少爷能费尽这么大的心思也着实不易,迷信着,愚昧着。与其同时,她也用人生奏响着长曲,我也逐渐开始体谅这种迷信,不知是江浙人民曾经经历过极大的苦难罢。我也不曾明白,但如若我们将此理解信仰,那这又何曾是迷信,分明是追求与向往。有人将上帝和安拉视若迷信吗?这是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普遍的向往,这种迷信就似戴着欢笑的面具,怀着悲伤在作祈祷,却始终隐藏不住眼泪,就似人生追逐着这缕幻光,这就是外人眼中的迷信罢,阿长或许经历了太多历史不知晓的苦难吧!”学生感受到了阿长生命中的无奈与质朴。一个连自己姓名都不知道的妇女是怎么度过她漫长而又乏味的人生,又是怎样在孤独中熬过无人祝福的一个又一个元旦。于是有了鲁迅深刻的元旦清晨祈福的儿时记忆。

对于《台阶》中的父亲,学生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站在台阶上的那个男人。熟悉课文的人都知道,《台阶》中的父亲,始终是“坐”在台阶上,除了台阶建好的那一天鸣鞭炮的时候。是啊,这个男人低眉顺眼一辈子,始终活得那么卑微,是勤勤恳恳的中国农民的代表。学生也是从隐忍背后的坚强这个角度来分析:“如果一个男人将一块三百五十斤重的石块搬下山,他就被称为铁汉,文学家们就开始用各种词语来修饰他虎背熊腰。人比山坚,他的肩膀很宽厚,他的肤色很黝黑,但如果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汉,还有人如此称赞他吗?或许是他心中永远怀揣着一个梦罢。没有云,没有雾,却出奇的深刻。时间过得太快,白发来换青丝,这个男人是坚强的,他站在台阶上,目光远眺着日出之地,守望着那不久的将来和麦田外的远方,他在沉思什么,他的沉思和信仰是沿着日月交替的轨道的,哪管他在寄托些什么。”这是一段带有学生强烈主观色彩的解读,让卑微的父亲站立了起来,并涂抹上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是的,英雄往往是孤独的,留给世人太多的无法理解。

对于杨绛笔下的老王,学生评论为:“这种种往事的背后,早已超越了善良的本质,你从未曾叹过这命运的不公,一个人默默付出,平淡生活便好。在弥留之时,也不忘那深厚情谊,这便是感恩的真谛。”生命最后时刻的孤独,也许让老王的孤独更显悲剧。生理的缺陷,已然让他成为别人茶余饭后调侃的谈资,光棍生活让他的生命与温情浪漫绝缘。孤独的老王,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老王从来不是金钱的俗物”(学生语),他却在黑夜中用他蒙了翳的眼睛寻找着微弱的光明,这是何等的艰难!只有深深体验过痛苦的人,才会用更柔软敏感的心去体察别人的痛苦吧。老王始终是孤独的,课文的最后一句把他的孤独深深地刻在了文字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为何而愧怍,我想,应该是处于自己人生低谷政治风暴中的她无法对老王的孤独体贴入微吧,她无暇顾及一个小人物内心深处孤独。就像我忙于工作,在外地工作,怎么会懂得守着老宅的父亲的孤独,那个退休后能把自己每年体检报告上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数据用手绘表格一一记录的父亲的孤独。时间好漫长,慢到将孤独融入自己的骨髓,然后去坚强地面对生死。“当车铃响起时,老王的故事也由此开始了”(学生语),丁零零的,老王孤独地行走在不如意的人世中……

这节课,有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了。学生已经从“研读环节”进入到“创读环节”了。学生可以从同学的小论文中的精彩片段中扩展自己的解读视野,可以解读出自己心中的孤独,可以寻觅古诗词中的孤独感,体验登上幽州台的陈子昂悲怆地吟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文人士大夫的苍凉孤独,感受李清照在亡夫后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不得的无助孤独,可以走进杜甫在茅屋被秋风所破后依旧发出“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铿锵孤独,也可以站在烟波浩渺的岳阳楼上,和范仲淹一起低沉地询问“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知音难觅的孤独……这么多丰富的孤独表现,这么多面对孤独后的个性行为,接下去就是更多地去解读孤独与生命、孤独与生活的关系了。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大命题,课堂思路越来越宽了。语文进入到深度学习了。而语文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知识的深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深度、意义的深度和学习方式融合的深度,已经基本都在研读和创读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了。而语文学习过程中关于“作品主体的孤独”阅读文本已经能在课堂上一点点整合出来了。

微整合的文本归纳出来,作品的主体都是知识分子士大夫。是否,农民平民这些小人物就不够“孤独”的格?我引用余华小说《活着》的一句话:“吆喝更多的名字可以促使一头牛不孤单”。是啊,牛都能体验孤独,更何况人?

接受美学提出了“把握不同期待视野”和“补充文本的召唤结构”的解读方法。伊瑟尔认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是一个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概念。在他看来,文本本身就具有召唤读者阅读的机制,这种召唤性不是外在于文本的,而是源于文本自身,这种功能来自于文本“空白点”与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来确定文本的未定点及填补文本中的空白,从而实现作品的完整化。

三篇课文有多少空白,是需要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填补的啊!阿长青年守寡,她在元旦前的那个夜晚,忙完一天的活,面对着幼年鲁迅,谁能知道从未生育的她对拥有一个孩子的渴望啊!她是多么希望也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孩子能嚷嚷着要一本书!她没有说过,没有人知道,因为她是一个被忽略的小人物!

谁能知道老王在去给杨绛送香油和鸡蛋的前一晚,是如何度过的?他生命的最后一夜又是怎样的情景?在那间塌败的小屋里老王是如何面对生命的最后一刻?那破破落落的大院里,是否有人知道老王正在孤独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谁能知道《台阶》中的父亲,在新台阶建好之后他如何度过后面老了的岁月……

这一切的孤独,不是精英者的专利!

那我们如何活着?为何而活着?西方人说:“我为上帝而活着。”阿拉伯人说:“我为真主安拉而活着。”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老王为爱着他的人活着,阿长为期待活着,父亲为地位活着,我们呢?

我在课堂上不断地追问学生:“为什么而活着?如果你活得很惨呢?如果你活成了悲剧呢?”什么是悲剧?我把查阅的资料投影给学生:

“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亚里士多德

“所有的悲剧能够那样奇特地引人振奋,是因为逐渐认识到人世、生命都不能彻底满足我们,因而值不得我们苦苦依恋。正是这一点构成悲剧的精神,也因此引向淡泊宁静……于是在悲剧中我们看到,在漫长的冲突和苦难之后,最高尚的人都最终放弃自己一向急切追求的目标,永远弃绝人生的一切享受,或者自在而欣然地放弃生命本身。”——叔本华

悲剧理论对于初一的孩子似乎有些难。但我相信,孩子们能从这些看似陌生的表述面前进入思考,把三位主人公放进去进行联想与对比。父亲在建成新台阶后扭了腰,他老了;老王临死前的送鸡蛋香油触动了大家柔软的心灵……

一直觉得,只有读悲剧,才会觉得“真善美”是多么的可贵。很多学生读过余华的小说《活着》。《明星论坛报》评论余华的风格简洁而有力,直抵人心。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同样召唤着读者。”是啊,穿着蓝布衫的阿长、蹬着三轮的老王和坐在台阶上的父亲,他们在用孤独的背影在悲哀的命运中召唤着我们心中的真善美……

那些因善良而美丽着的人们,值得我们歌颂。(学生语)

手术很成功,父亲可以下床慢慢走动了。千里之外的父亲,不会再孤独了,因为这日日的守候,已经抵挡了父亲生命中的冰霜。

(胡蓉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