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从讨爱到情感治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讨爱的生命盒子

上个世纪末,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令人赞叹,很多仪器的发明让我们更能一窥生命的奥秘。例如,可以侦测脑部活动的核磁共振造影(MRI)技术的出现,使我们有机会探讨大脑的奥秘,揭开认知思维的神秘面纱。我们将借由这些科学实验,揭开生命关于讨爱的奥秘。

两种心态:“我值得被爱”和“我不值得被爱”

利伯曼(Lieberman)是一位社会神经科学家,他认为人类的群居与社交需求是天生的,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机制。因为人一旦空闲下来,脑中思考社交的区域就会被激活得更频繁,所以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不是在做与逻辑思维相关的任务,而是思考别人对“我”的看法,以及“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为此,他进行了一个一起玩“网络球”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情境——看似有三个实验参与者,实际上其中两个是事先安排好的假参与者。起先,由他们三人互相传球,后来故意安排两个假参与者互相传球,让那位真正的实验参与者明显感觉到自己被排挤了。

此时利伯曼观测到,这位真正的实验参与者大脑的“背侧前扣带皮层”——让人产生“痛苦感觉”的脑区域被激活。相对地,当我们接收到欣赏、认同、赞美时,即使来自陌生人,我们大脑中的“腹侧纹状体”——让人产生“愉悦感觉”的脑区域也会被激活。他的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进化机制很自然地让我们害怕被排挤,不愿被讨厌,喜欢与人亲近,这样才能确保在族群中受欢迎,从而增加自己生存与繁殖的几率。

这个实验说明了“讨爱”对人类而言,是天生具备的生存能力。实验所测得的大脑被激活的现象,也确实说明人在“讨爱”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一个是因被排挤而产生痛苦的感觉,一个是被认同而产生愉悦的感觉。

因此,我们假想人的内在有着一个生命盒子,里面放着我们从小到大的各种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我们的“内在小孩”;盒子有各种夹层,区隔着不同的人生经历。经过整理,我将这生命盒子依据心情分成两大类:一个盒子装着“我不值得被爱”的落寞难过的心情,一个装着“我值得被爱”的欢喜安心的心情。

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挫败、倒霉、丧失价值感的经历会被归到前一个盒子;满意的人情交流则被归到后一个盒子。不论哪一个盒子,都可能在生命中不断产生作用。而当我们往自己内在的生命盒子里掏出故事来时,那些温暖和快乐的往日时光,帮助我们在劳累、受挫的时刻,唤起“我值得被爱”的记忆,从而有可能疗愈我们“内在小孩”的心伤。

两种结果:“讨爱满足”与“讨爱凝滞”

只要我们存在,我们就会讨爱。讨爱的历程中会发生怎样的事,结果又会如何呢?我认为讨爱的两个生命盒子,即“我值得被爱”和“我不值得被爱”,会产生两个状况,就是满足与凝滞。

反过来,这两种状况也说明生命盒子里的两种心情在发生作用。这种关键作用深刻影响着我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有时候,明明相爱的双方,例如夫妻、亲子、姊妹,也会因为不同心情的影响弄到最后以不爱收场,甚至彼此怨恨。

我举个很日常的例子来说明如何知道我们内在的生命盒子是满足还是凝滞正在起作用。我相信相爱的两个人,在进入真实的日常相处时,很容易遭遇彼此生命盒子里的不兼容。比如恋爱时,我先生喜欢听我说话,因为我很擅长将一件平淡无奇的事说得精彩好笑,所以我一讲,他就笑,他爱听,我就说得更尽兴。我真切感受到我在他心里是“很值得被爱的”,这时候我心中的内在小孩得到温暖的爱的回应——我称之为“讨爱满足”,于是我感到人生充满活力。由于我们沉醉在爱里,刚结婚时彼此相处愉快,希望能一生一世相爱到白头。

然而,这种状况在婚后的日常里渐渐起了变化。婚后,因为居住的城市离老家较远,我们买了一辆新车,方便回婆家或娘家。每一次出发不久,我还在跟先生说着话,他却习惯性地要我先睡,说是要我多休息。这时我就会生闷气,甚至变成发脾气,因为我根本不想睡,也没有在车上睡觉的习惯,我不明白他什么意思,是嫌弃我多话吗?

心理学家说过,普通人的生活里,最少也会有2000至3000个大大小小不同的价值观,例如我喜欢吃手打面,不喜欢电影里有打斗场面,看书时要绝对安静。尽管只要有二三十个价值观相同,人们就会觉得彼此契合,甚至互许终身,但相处后,那些不相同的价值观会一一现形。所以如果发生了不愉快的相处,就要静下心来想想,这些不相同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我先生很谨慎,担心开车分心,所以他想要专注,不想我在一旁一直说话。受家庭影响,他认为直接表达这种想法是一种不顾別人的表现,有可能得罪別人,让人讨厌,而这其实是他的生命盒子里“我不值得被爱”的观念在作祟。他不敢直说,于是绕着弯要我睡觉休息,这样看起来是为了我好。

而我也觉察到我会生气,是因为我认为先生讨厌听我说话才叫我睡。我之所以会如此敏感,是由于我生命盒子里的“我不值得被爱”的想法也在作祟。我从小被妈妈教导“有耳无嘴”,常常被禁止讲话或过问大人的谈话。到了学校,我也看到上课说话的同学会被惩罚。于是,我从小就有一个“我不值得被爱”的内在生命盒子在发生作用——也就是,讲话是不被允许的行为。我先生要我睡觉不要说话的行为,正好触碰到我的“讨爱凝滞点”,也就是刺激了我的生命盒子里“不值得被爱”的情绪记忆。

就这样,明明两个人在互相表达体贴与爱意,却由于各自的“内在小孩”的成长经历和不同的感情解读方式,上演了一出“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戏码。

先生明明是表达体贴,我听了却生气的现象——我称之为“讨爱凝滞点”,即个个都仿佛给自己贴上了“我不值得被爱”的标签,虽然时间在继续,但那份难堪的情绪却好像凝结在某个沉重的时空中,停滞不前了。

“讨爱满足点”则表现为,得到关于爱的温暖回应,感到满足和愉快,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对生命来说,我们不会只有一种讨爱的方式,而是会有无数的讨爱交流;也不只在儿时讨爱,还会持续这种行为直到生命终止。讨爱是人际关系里情感交流的方式。

探讨爱的形式,就好比经营彼此的感情,如果我们能相知相惜,静心体会彼此的内在小孩的感情,让讨爱满足、不凝滞,我们就能在彼此的温暖回应里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