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社交攻心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给别人一个认同我们的理由

谦虚的人受欢迎

在社会交往中,很多人都喜欢吹嘘自己。这样固然能够满足自我成就感,却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一方面,沾沾自喜的样子难免让人因羡生恨;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做法意味着对他人的否定,使他人产生抵触心理。

有一个部门经理,工作业绩十分突出,在年底的表彰大会上,老板特别表扬了他,还额外送给他一个“红包”。主持人根据公司的安排,请这个部门经理谈谈感想。他接过话筒就开始说自己在这一年中如何兢兢业业,工作能力如何强,却完全没有提及领导对他的信任和重用,更没有感谢同事和下属的帮助与支持。

不管是领导还是他的同事,看到这样的情景都没有说什么,但是,从此,他们开始冷落他,疏远他。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以前挂在他脸上的春风得意的笑容逐渐消失了,他渐渐成了公司里最不受欢迎的人。

在此,不要感叹该部门经理的领导、同事和下属的度量狭小,怪只怪这个部门经理太过傲慢,不懂得谦虚,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一个人的成功中往往包含着别人功劳或苦劳,如果想独享荣耀,那么别人自然就会心里不舒服。

留意一下那些受人爱戴的成功人士,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赢得人心、延续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大多数时候都表现得十分谦虚。谦虚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友谊,赢得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前美国总统麦金利为人十分谦虚。在美西战争爆发之前,他就用自己的谦虚赢得了一位重要的却时常反对他的国会议员的心。麦金利总统对这位国会议员说:“老兄,这次战争的成败与否,我可只能全靠你了,你是所有人中我最信赖的人。”

作为总统,他表示自己完全要依靠对方,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对方的自我优越感。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个人的帮助,麦金利也依然可以找到其他人,那位议员也很明白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他就更加认为总统的谦虚难能可贵了。

想要获得他人的好感,谦虚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注意的是,谦虚与自我否定是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指出:谦虚是一种美德,真正的谦虚并不是把自己看得很低、很糟,而是完全不考虑自己。真正的谦虚是不夸耀自己,而是把自己和别人都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而盲目地夸大别人而否定自己的能力,或者盲目夸大自己而否定别人,都不是真正的谦虚。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谦虚呢?

1.充分认识骄傲的危害

科学家巴夫曾说过:“人一定不能让骄傲支配自己。由于骄傲,我们会在应该妥协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我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让成功从身边溜走。而且,由于骄傲,我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迷失自己。由于骄傲,我们会失去身边人的友谊。”

2.抛弃自卑,树立自信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自卑而又渴望自身价值得到肯定的时候,就会对外表现为骄傲自满。美国《心理科学》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人在现实生活中,其内心越自信,外在表现越是低调和谦虚。可见,自信是谦虚坚实的心理基础。

3.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与他人

《史记》中记载了“夜郎自大”的故事。夜郎国王对当时的各国形势没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自以为夜郎国是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他非常自大地问汉朝使节:“汉与我孰大?”可见,如果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就容易出现骄傲自满情绪。

4.正确面对批评和建议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我们一定要谨慎,不能过于主观,而要去考察它的正确性。对合理的、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要及时接受和采纳。即使别人提出了不正确的意见,我们也不能随意否定别人,要秉持“自勉”的态度去对待。

人都喜欢有缺点的完美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准备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

第一段录像中,受访者是个十分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不仅外貌俊朗,而且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他表现得自信、从容、谈吐不俗,近乎完美。

第二段录像中,受访者也拥有同样好的条件。不过,在整个访谈的过程中,他显得有些紧张,甚至不小心碰倒了茶杯。

第三段录像中,受访者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俊朗的外貌,更没有引以为傲的成就。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虽然没有出错,但也没什么突出的表现。

第四段录像中,受访者也很普通。在采访过程中,他显得不知所措,也因为紧张而打翻了茶杯。

教授将四段录像播放给众多的测试者观看,然后让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

结果,最不受欢迎的人是第四段录像中的受访者,几乎测试者都选择了他,这一点也不奇怪。不过,令人惊奇的是,最受人喜爱的人也并非第一段录像中那位几乎完美的受访者,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茶杯的受访者,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上著名的“出丑效应”。它是指全无缺点、近乎完美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而那些整体表现完美,却又有些小缺点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

人们虽然向往完美,但是在潜意识中对完美却有一种排斥。一方面,完美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过大,让人觉得很不真实;另一方面,人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都认为:承认完美是一种自我贬低,而自我贬低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需求是相违背的。所以,人们对“完美”有一种既向往又排斥的矛盾心理。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的专家、全国著名心理学家赵梅,曾到某地出席一个心理学讲座。当时,她细致得体的穿着、优雅高贵的举止、知性化的语言,再加上渊博的学识以及在心理学界的卓越成就,使得在场的每个人几乎都认为她是个完美的女人,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女人。大家都钦佩她,但是却并不能完全从心理上接受她,更多的是把她当做一个外来的“神”。

由于赵梅老师的形象太过完美,众人都远远地坐在台下,甚至都不愿与她有近距离的接触,仿佛与她接近就会让自己无地自容一般。尽管她在讲座的过程中也主动与听众进行互动,但大家都表现得很拘谨。

不过,这种情况就在赵老师“出丑”的那一刻突然改变。她的高跟鞋意外地被讲台前的台阶绊到,她失去了平衡,差点儿跌坐在地上。这时,她的脸一下子红了。这一刻,虽然她自己觉得有些尴尬,但是听众们却觉得与她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接下来便开始积极地与她互动起来。

试想,如果没有这个无伤大雅的“出丑”,赵梅老师始终都表现得那么完美的话,人们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接受她吗?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固然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可,但是表现得太过完美,却未必能够在社会交往中得到人们的认可。

维护他人的“面子”

心理学家指出,一旦人的“自我”受到威胁,就会不安;一旦“自我”受到伤害,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甚至会奋起反击。而自尊正是“自我”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常,人们都喜欢赞扬自己的人,而讨厌批评自己、让自己没面子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获得他人的好感,就要重视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面子。一方面,要提醒自己不要去践踏别人的自尊;另一方面,要学会积极地维护他人的自尊。

1.避开他人忌讳

一般来说,他人的弱点、缺点、污点等忌讳之处,都是人际交往的“雷区”——碰不得。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避开以下三点;

(1)丑陋之点。

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都希望自己是美丽的、俊逸的。然而,生活却不会慷慨地让所有人如愿。这个世界上有不幸的丑陋者和残疾者,他们大多都比较自卑,不愿听到与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题。比如,秃顶的人忌说“亮”,肥胖的人忌说“肥”,矮小的人忌说“武大郎”,其貌不扬的人忌说“丑八怪”,跛脚的人忌说“举足轻重”,驼背的人忌说“忍辱负重”,等等。对于他们的这种完全正常的心理,我们应该充分理解。

(2)失意之处。

人生在世,有起有落。即使今天看起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人,也难免有失意之处,或高考落榜,或恋爱受挫,或夫妻反目,或工作不顺……诸如这样的失败,本来就已经让人痛苦不堪,又被别人有意无意提起,怎能不让人感到气愤?即使是现在得意的人,也怕往日的失意传扬出去有失颜面。可见,他人的失意之处也是社会交往的“禁地”。

(3)痛悔之事。

古人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对于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没有人愿意让每个人都知道。尤其是对那些涉及人品的错误(如曾有偷窃行为或生活作风问题),就更加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他们就会感到无地自容,有如芒刺在背般地痛苦。

有少数人习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以触别人的痛处、犯别人的忌讳为乐事,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终有一天,他们必将自食自己种下的社交“苦果”。

2.避开语言“雷区”

避开语言“雷区”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语言艺术,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有利于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才能避开语言“雷区”呢?

(1)慎言相避。

说话前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绕开对方的痛处。比如,不在久婚不育者面前大谈“儿女经”。对人们来说,在平时做到“慎言相避”并不困难,但是在得意或自我吹嘘时,就很容易忘形,而一旦忘形就很可能会在无意中触犯别人的语言“雷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慎言相避”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即使自己再“忘形”,也不会触犯到别人的语言“雷区”了。

(2)婉词相代。

当对对方的忌讳无法回避时,我们要学会用委婉的语言来说。通常,太直白的语言会让人觉得难堪,而委婉的语言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对方的面子。例如,一个朋友被“炒”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此时,我们正好有一份合适的工作想介绍给他。我们可以说:“当老板也不容易啊,为了人才四处奔波,看这里又有一个……”这样,他才能不失面子地接受我们的帮助,而且会对我们感激不尽。相反,如果我们说:“你不是被‘炒’了吗?这份工作挺适合你,去试试吧!”听到这样的话,对方很可能会为了维护面子而拒绝我们的帮助,甚至对我们产生不满。

(3)转移话题。

如果话已经说出才惊觉自己碰到了别人的痛处,那么还能做哪些事来缓解气氛、挽救过错呢?这时,切忌慌乱地加以解释。因为解释越多,侵入别人的“禁区”就越深,而且有的事情往往是“越描越黑”的。此时,我们最好转移话题,才能让彼此摆脱困境。

例如,在聊天时,我们随口说道:“他也真够倒霉的,就因为长得矮,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说到这里,我们突然发觉自己失言,因为听我们说话的人正是一个“矮子”,而且他也常常因此苦恼。这时,我们不妨接着说:“不过,有资料表明,矮个的人通常都比高个的人聪明,他是众多朋友中事业最出色的一个。”这样就很自然地将话题转移到事业上了。

避讳,不仅是语言的艺术,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技巧。

3.给对方“面子”

我们除了避讳以外,还可以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为他人做“面子”。以下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做“面子”的方法:

(1)在同事、朋友及领导面前说对方的好话,但不可太肉麻、露骨和刻意。

(2)在对方有喜庆的事时,主动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并表达祝贺。

(3)在对方遇到困难时,不动声色、悄悄地主动替他解决。

(4)适当地“吹捧”对方,帮助他在人群中建立地位。

当我们把做“面子”的功夫练到炉火纯青时,自然就成为社交达人了。

先否定、后肯定,更得人心

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选出一些接受测试者。这些人会面对四个不同的评价人,而这四个人会以四种不同方式来评价他们。第一个人,始终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第二个人,始终给予他们否定的评价;第三个人,一开始肯定他们,然后否定他们,其否定程度与第二个人相同;第四个人,一开始否定他们,然后肯定他们,其肯定程度和第一个人相同。

最后,阿伦森统计了接受测试者对这四个评价者的喜欢程度。结果,接受测试者最喜欢的是一开始否定自己而后来肯定自己的人,其喜欢程度甚至远远高于一直肯定他们的人;最讨厌的也并非是一直否定自己的人,而是一开始肯定自己而后来否定自己的人。

由此可见,人们最喜欢那些不断增加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赏的人;最不喜欢那些不断减少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赏的人。心理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增减原则”。

心理学家指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我价值始终是第一位的,每个人都会本能地保护自我价值。这种保护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从静态的角度看,它体现为人际交往中的交互性原则,即喜欢那些对自己有好感的人,而讨厌那些否定自己的人;另一种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它体现在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上,即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好感度不断增加的人,而讨厌那些对自己的好感度不断降低的人。

当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由肯定转向否定的时候,自我价值受到了威胁,出于对自我价值保护的本能需要,会极力维护自我价值。为了保证自我价值不减少,会通过否定对方、拒绝对方,来否定对方所给予的“肯定——否定”评价。

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赢得对方的好感,除了抱着“我喜欢你”的态度之外,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对方的喜欢程度。

生活中,有的人在最初与人交往时,为了赢得对方的好感,就有意识地频频赞美对方;对于很多事,即使自己有困难,也勉为其难地帮助对方去解决……通过种种方式,向对方传递着“我喜欢你”的信息。可是,时间久了,这种“勉为其难”渐渐无法坚持,再加上自己已经获得了对方一定的好感,于是,他们赞美对方的次数不断减少,对于对方委托的事渐渐能推就推……这些行为会让对方感觉到“他对我越来越不好了,他对我的好感度在降低”,激发了对方的自我价值保护机制,从而使彼此的关系陷入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犯这种“从肯定到否定”错误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避免“增减原则”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让它积极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呢?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都有喜欢正面评价、厌恶负面评价的心理,也同样都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因此,我们所做出的正面评价必须是真诚的。

其次,我们所给予对方的肯定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要过度和泛滥。一味地赞美对方,固然能够赢得他人一时的好感,却对日后进一步交往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一定要有意识地避免“先扬后抑”,也就是“先肯定、后否定”。“先扬后抑”的动态递减模式,会使对方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

把握好“增减原则”,走出人际交往的误区,有意识地制造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线”,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我们的受欢迎程度。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点做起:

1.把基点拉低

不要一开始就给予对方过多的肯定,应该将肯定态度的基点定得低一些,给后面的递增留下空间和余地。

2.“先抑后扬”

我们可以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去评价对方,但是最好从对方无伤尊严的小缺点说起,然后再逐渐给予他恰如其分的表扬。

3.适当地保留

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当地保留,给对方留下一点悬念和空间,更有利于彼此交往的深入。

总之,我们要学会先否定,然后肯定,有意识地以逐渐递增的方式,向对方传递我们对他的好感。

责任感是获得认可的前提

美国作家费尔拉·凯普在其著作《没有任何借口》中,特别强调人的责任感问题。责任是一种应尽的义务,不管你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不能对它置之不理。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他人认可和支持,进而成就事业和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人们都喜欢有责任感的人,讨厌那些推诿责任、为自己找借口的人。因为有责任感,一个人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

一位社会学家曾说:“如果你放弃责任,就等同于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下去的机会。”事实的确如此。谁放弃承担责任,或者为自己找借口、推诿责任,谁就会被社会斥责,甚至被社会抛弃。

责任感是一个人获得他人认可的基本要求。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并赢得他人的尊重。

著名短跑运动员罗杰·布莱克曾获得奥运会400米银牌和世界锦标赛400米接力赛金牌。然而,人们喜欢他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还因为他有责任感。即使患有心脏病,他也不曾以此为借口,将没有获得金牌看做是理所当然。相反,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始终以世界冠军为目标,不懈地努力着。他那种对自己无比负责的态度,使他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尊敬和爱戴。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更值得信任。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缺乏责任心的人很容易丧失原则,成为道德沦丧的人,做出诸如背叛合作伙伴、遗弃孩子、拒绝赡养老人等伤害他人的事情。可以说,没有人愿意与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深入交往。面对没有责任感的人,大多数人都会启动心理防御机制,将他们拒之门外。

虽然有时候责任让我们感觉沉重,但是当我们乐于承担责任,成为一个责任感强的人的时候,就会收获许多沉甸甸的、可贵的东西,它们包含着他人对我们的尊敬、感激和信任。

满足别人的自我价值感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众所周知的成功人士,然而,他也曾遭遇过人际关系方面的麻烦。

年轻的富兰克林曾是费城一家小印刷厂的老板。在州议会的复选中,他幸运地被推举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下院的书记员。就在正式选举前,一位新当选的议员公开发表了一篇反对富兰克林做下院书记员的演说。演说篇幅很长,且措辞尖锐,把富兰克林贬得一文不值。

面对意外情况,富兰克林既生气又有些手足无措。要知道,对方是一位有名望、有修养、有才识的绅士,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富兰克林不愿意卑躬屈膝地去讨好他。不过,在几经思考之后,富兰克林找到了解决困难的好方法。

他听说那位反对他的议员收藏了几部十分名贵而罕见的书,于是,就写信恳求他把那些珍贵的书借给自己读。那位议员接到信后,马上就把书送了过来。一个星期后,富兰克林准时送还了那些书,并且附上了一封感谢信,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后来,当富兰克林再碰见那位议员时,对方竟然主动地跟他打招呼,而且告诉他,自己会竭尽所能帮助富兰克林。就这样,富兰克林将一个昔日的反对者变成了终生的好友。

无独有偶,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也曾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化解“人际危机”。

当时,卡耐基正在某地办理一座新桥的工程承包手续。事情进行到一半时,他的一位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突然想离开。

卡耐基知道,如果这位合作伙伴离开,那么工程承包的事情也就泡汤了,因而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对方离开。关键时刻,卡耐基想到对方十分喜欢马,而且很擅长选马。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没有乞求对方留下来,而是请求对方帮自己一个小忙。卡耐基说自己想买一匹马送给妹妹,但是自己不会挑马,希望对方能够帮他挑选一匹好马,而先不要着急离开。

面对卡耐基的请求,那位合作伙伴顿时觉得自己“大有用处”,不但帮助卡耐基挑选到了好马,最后还决定留了下来。

富兰克林和卡耐基都利用“满足对方的自我价值感”的方法,化解了人际危机,从而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怕引起他人的反感,从不找他人帮忙。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别人拜托我们帮个小忙时,我们不但不会觉得麻烦,反而会觉得十分高兴。而且,如果别人请求的事恰恰是我们最擅长的,我们不但会心情愉悦,还会因此对对方产生好感。

其实,我们不用为此感到疑惑。通过“请他人帮个小忙”获得对方的好感,是有心理学理论依据的。

请求他人帮个小忙,能够满足对方天性中的一种潜在的需要。即主动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满足对方获得他人尊重和赏识的本质需求,使其产生一种荣誉感。请他人帮忙,代表我们需要他,这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自己很有价值,从而激发起他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总地来说,我们请求他人帮个小忙,能够给对方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

那么,为什么别人帮了我们的忙,还会对我们产生好感呢?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它是指当个体的行为与自我概念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愉悦的心理体验。

当无心或有意地伤害了某个人时,我们会想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这么对他呢?”如果答案是“我很粗心、很糟糕”,那么,我们正面的自我感觉就与伤害他人的负面行为对立起来,进而产生认知失调的不良感受。

为了避免这种感受的出现,我们通常会为自己的负面行为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使之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一致。比如,我们会想:“他让人讨厌!”同样,如果我们帮助了某个人,而这个人是我们所讨厌的,那么,我们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行为也会产生冲突。此时,避免认知失调的合理解释就只能是:“我喜欢他,他很可爱!”

由此可见,请求对方帮个小忙,确实能够赢得对方的好感。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拘谨地拒绝他人的帮助,更没有必要因害怕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不敢开口请求他人。

好情绪给人留下好印象

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和一个郁郁寡欢的人待在同一个房间里。结果发现,不到半个小时,这个乐观的人也变得愁眉苦脸起来。

后来,加利·斯梅尔又做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只需20分钟,一个正常的人就能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感染;而那些敏感、富有同情心的人,则更容易被坏情绪感染。另外,情绪的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

事实上,情绪会通过人的姿态、表情、语言进行传递,并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他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绪效应”。坏情绪会给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而好情绪则会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心理实验:在路边餐馆的桌子上放10枚硬币,让来就餐的人捡到这“意外之财”;然后,等他们离开的时候,故意从他们身边经过,故意掉落一些东西,看看有多少人会帮忙捡起来。实验结果表明,有88%以上的人会选择帮忙。

那么,如果没有那“10枚硬币”的前奏,结果又如何呢?调查显示,没有在桌上捡到钱的人当中,只有7%的人选择帮助他人捡起掉落的东西。

7%与88%的对比说明,人如果有了好心情,就会更倾向于做出积极的行为。

由此可见,好情绪有利于人际交往,而坏情绪则不利于人际交往。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情绪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人际关系的好坏。

一般来说,与人交往应选择在双方情绪都好的时候。然而,在社会交往中,总会出现一方情绪不好或者双方情绪都不好,但又必须要交往的情况。那么,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用好情绪感染他人

如果对方情绪欠佳,那么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好情绪去感染他,用微笑把良好情绪传递给他。

旅店业巨子希尔顿将“今天你微笑了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路走来,他用自己的微笑感染了无数人。如今,他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仍然坚信“当你给世界一个微笑,世界也会还你一个微笑”。

的确,微笑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它所传递的是一种善意、愉悦,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对消除彼此的隔阂、缩短彼此的距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人际交往中无往而不利的“高招”。不过,在运用微笑传情达意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要自信地微笑。

微笑是为了给人以乐观向上、自信的印象,希望别人信任自己。在微笑之前,我们首先要自信。自信的微笑才更富有感染力。

(2)微笑要自然。

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让人感觉亲切、自然、美好、得体,进而给人际交往带来积极的影响。“皮笑肉不笑”往往让人觉得虚伪,会给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3)微笑要真诚。

真诚的微笑能让人内心感到温暖,引起对方的共鸣,加深彼此的友谊。人的直觉非常敏锐,完全能够判断对方的微笑是否真诚,因此,千万不要脸上挂着微笑,心里却在诅咒别人。缺少了真诚的微笑,会使对方的产生反感甚至敌意。

(4)微笑要分场合。

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如追悼会,或者非常正式而重要的会议上,微笑是不合时宜的,甚至可能会招人厌恶。此外,当我们与他人谈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或者向对别人传达一个不幸的消息,又或者是对方的不快是缘于我们时,也是不应该微笑的。

(5)微笑要适度。

我们提倡多微笑,因为微笑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节,能够显示出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但是,如果时时刻刻都在微笑,微笑得过分、没有节制,就有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6)微笑要看对象。

微笑是带有感情的,我们心里有怎样的感情,微笑就带有怎样的感情。当我们内心充满对长辈的尊重时,微笑就会是礼貌、真诚的;当我们内心充满对孩子的关怀时,微笑就会是关切的;当我们内心赏识对方时,微笑就会被对方认可……因此,对不同的交际对象,要用具有不同含义的微笑传达不同的感情。

善用微笑,我们会让他人的心情好起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氛围。

2.调节自己情绪

在交往双方心情都好时,微笑会为彼此的友谊“锦上添花”。然而,在自己情绪不好时,还是不要主动去与人交往为好。坏情绪相对于好情绪而言,具有更强的传染力。如果我们的坏情绪把本来开开心心的对方“拖下了水”,那么,对方很有可能就不愿意再与我们交往了。

其实,当自己情绪不好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时间要做的事。心理学家就调节情绪问题,提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1)找出情绪不好的原因,并努力排除它。

当情绪不好时,不妨问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事情困扰了我?”“这件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值得我如此伤神吗?”“即使它真的很重要,我如此伤神,对事情会有所帮助吗?”“如果没有,那我为什么还在这里伤神,而不是行动起来,做些什么来改善情况呢?”我们要用健康的心态去积极面对,然后用实际行动排除那些烦扰自己的事情,释放自己的心灵。

(2)用自我暗示法调节情绪。

当受到别人的称赞和鼓励时,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好。然而,与其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称赞和鼓励,不如自己主动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是最坚强的!”或者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这些都是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调节好我们的情绪。

(3)用行动转移法调节情绪。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让自己忙起来,使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4)用适当的方式来宣泄。

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应当适度发泄一下。比如,向亲友倾诉自己的委屈和不快,求得他们的安慰和开导;或是去KTV大声唱歌,宣泄心中的郁闷。这些方法都能起到缓解不良情绪的效果。

(5)学会幽默。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特殊工具。当我们情绪不佳时,不妨对自己幽默一下。比如,我们可以自言自语地说:“看,上帝还真是宠爱我,又拿这些恼人的事来考验我了,只是上帝何时才能发给我‘合格证’呢?”

3.遵循生理规律

人的生理情况也会影响情绪,因此,为了拥有好情绪,我们应该遵循以下这些特定的生理规律:

(1)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充足了才能拥有乐观的心态,才能抵御坏心情来袭。

(2)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能保证大脑所需的营养充足,使大脑“不闹情绪”。

(3)经常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会自然产生一种能够让心情愉悦的激素,使人快乐起来。

当我们利用这些方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后,我们就能够用自己的好情绪去感染他人,与人友好地交往了。

此外,要切记,如果两个人的情绪都不好,千万不要试着去交流沟通。坏情绪是绝对沟通不出好结果的。不妨先留出时间,让彼此冷静一下,等到彼此都调节好情绪以后,再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记住有关别人的小事

马可·汉纳曾经是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1896年,麦金利正是在汉纳的帮助下才顺利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而且,美国采用“金本位制”也是由于汉纳的坚持。

马可·汉纳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尽管如此,年轻而骄傲的纽约商人、政治家威廉·比尔,却并不怎么喜欢汉纳。然而,由于汉纳是共和党的领袖,比尔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登门拜访汉纳。即便如此,他对汉纳仍然有说不出的反感。

出乎意料的是,比尔发现在与汉纳的整个交谈过程中,汉纳从头到尾都在讲关于比尔的事情:关于比尔的父亲,关于比尔的施政观点等。

汉纳说:“你来自俄亥俄州吧?你的父亲是不是比尔法官?他是民主党的……”当时,比尔简直觉得不可思议:汉纳竟然重视一个反对自己的人,将对方的一切了解得那么清楚。就在比尔目瞪口呆的时候,汉纳又像是在和一位世侄交谈一样说:“嗯,你父亲可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害得我几个朋友在一次石油生意上损失了许多钱呢!”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汉纳不时地讲到许多关于比尔的小事。就这样,当谈话结束时,比尔对于汉纳的反感已经烟消云散了。几天后,威廉·比尔甚至成了汉纳忠诚的支持者。而且,在此后的几年中,威廉·比尔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汉纳服务。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努力记住对方的小事,并在适当的时候让对方知道我们记住了关于他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赢得对方的好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佩恩莱享钢铁公司的创建人查尔斯·什瓦普被紧急任命为紧急装备军舰公司的领导。为了提高军舰的制造数量,他记起了当时火克岛造船所所长的海军司令喜欢泽西牛的癖好,然后他对这位海军司令说:“如果你能把军舰的制造数量从30艘提高到50艘,你将得到一头‘全美最棒的泽西牛’。”海军司令听后,视查尔斯为知己,表示愿意尽自己所能为查尔斯效力。

可见,努力记住有关对方的事,然后让对方知道,会给对方一种被人重视、被人关注的心理满足感,进而使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而且,我们所记住的事情越是微小、不起眼,对方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就越大,对我们产生的好感也就越强。

通过记住有关对方的小事,来获得对方的好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交心理策略。无论对方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这个方法都同样有效。以访问大人物而闻名的新闻记者马可森曾说:“当你将大人物们曾经说过的话复述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就会显得格外的好,对你也会表现的格外友善。”

善于交际的人总会在适当的时刻,顺便问一两句对方个人的事情,以表示他们将对方正在做的事、对方的喜好都记在心上,使对方产生一种非常愉悦的心理感受,进而对他们产生好感。

事实上,这个策略实施起来也是十分容易的,但或许正是因为容易,人们才常常忽略它。因此,从现在开始,努力记住有关别人的小事,一旦在对方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从我们口中说出,我们便在无形中“拉拢”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