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决策:如何锁定关键点做出制胜策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空城计:以家族命运为赌注的“行为艺术”

空城计,人们对此并不陌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其转移到街亭之战的后续时空中。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后主建兴)六年春,(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1]

《资治通鉴》记载:在街亭之战爆发的太和二年的正月,司马懿正在攻打新城,最终将新城攻下,斩杀了孟达。

上述史实,具体情形请参阅《三国志》《资治通鉴》。《三国演义》则将空城计的发生背景设计在诸葛亮街亭失守后,在这半真半假的时空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在能看得到对方的视线范围内,进行了一场心理博弈。

诸葛亮在街亭失守的情况下,为撤退做出如下一系列准备:

关兴、张苞各领3000兵马,前往武功山;

张翼前往剑阁准备回归之路;

马岱、姜维殿后,准备设伏;

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皆迁往汉中。

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直逼蜀军的后方机关所在地西城,诸葛亮来不及撤退,在2500名老弱残兵的陪伴下,在西城城楼上,用弹琴这一雅致的“行为艺术”,向司马懿这一杰出的“队友”式宿敌,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司马懿于是决定退兵。

面对司马懿的决定,司马昭看透“诸葛无兵”的底牌,质问他的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的回答很是严谨,他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以前的行为模式来看,诸葛亮“不曾弄险”,所以针对他“大开城门”的举动,司马懿认定其中“必有埋伏”,魏国军队“若进”,肯定中诸葛亮的计策。司马懿根据上述“逻辑”,认为魏国军队“宜速退”!

在没有功放器的三国时期,司马懿能直接听到诸葛亮的琴声,说明两人距离不远。

司马懿调转马头的那一刻,他与城楼上的诸葛亮,都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微笑……

借这一文化意义上的场景,下面引出本章内容的核心主题:司马懿的这一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其背后的决策逻辑与流程是什么?

为了使本书的读者了解当时的背景,现将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相互“认知”介绍如下:

首先,诸葛亮看穿了司马懿的拥兵自重。诸葛亮认为司马懿“本无战心”,之所以就军事行动做出向魏国最高领导人“请示”的动作,是因为司马懿想“示武于其众”,表明我司马懿想打,但是陛下没有批准。(历来都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假如司马懿能够有机会获取胜利,就用不着向其领导做出千里请战的把戏了。)

其次,司马懿对诸葛亮性格中的弱点有着清醒的了解,对与诸葛亮之间形成的战略相持有着充分的自信。司马懿在给司马孚的信中认为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行事风格“多谋而少决”,军事策略“好兵而无权”,严厉地指出诸葛亮不知变通的缺点,认为诸葛亮虽然“提卒十万”,但蜀军的行动已经尽在自己的掌握中,拿下诸葛亮不成问题,“破之必矣”!

最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才能,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中肯的评价。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垒百余日”,时逢诸葛亮病逝,蜀军“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走相告蜀汉丞相逝世的消息,看到这种情况,司马懿“出兵追之”。长史杨仪“反旗鸣鼓”,做出迎击的阵势,司马懿以“穷寇不之逼”为理由暂停进攻,于是蜀军“结阵而去”。过了几天,司马懿“行其营垒”,缴获蜀军图书、粮谷众多。从种种迹象判定诸葛亮“必死”,同时发自内心地认为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从司马懿的“履历”可以知道,河内郡的司马氏是名门望族,与杨修的世代簪缨之家不相上下,从他们的出身角度而言,他们看不起宦官之后出身的曹操。当然杨修的死,与那个“鸡肋”的著名事件,关系并不是很大。《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修是“袁术之甥”,因他的背后势力强大,曹操“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杨修“颇有才策”,将杨修送上断头台的决定性原因则是他“前后漏泄言教”,同时“交关诸侯”,结果被“收杀之”。用现在的话讲,杨修给曹植提前准备好曹操考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把杨修送到其人生的“终点”。

说这些题外话,是想说明,给曹操干活,如果干不好是有风险的。联系到司马懿身上,他当时是被动的,为了自己不在监狱里生活,司马懿才给曹操“打工”的。

司马懿的一生,仅就其“高平陵事件”之前的生存状态而言,他的大半生是“抑郁不得志”的,在魏国的政治体系中,是“不得烟抽”的人物,因此他能够活下来终成“大事”,其智商绝非等闲之辈。

从史书记载的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判断,以及从他后来成功“监守自盗”进而“鸠占鹊巢”的一系列精准操作来看,其战略的制定与战术的执行能力,无疑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后人称其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绝非戏语。

无论是战功还是官职,司马懿绝对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那么,其他人一眼就看穿的诸葛亮的把戏,对于他而言,更是不值一提。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司马懿在城下的“动作”值得深究。

下面,将以司马懿的视角,对其与诸葛亮互动过程进行分析,借以展示矩阵决策技术的操作流程。面对整个事件,司马懿经历了以下思考环节:

第1步:构思框架环节

构思框架,就是对整个决策流程做出概括性规划,确定所面临的问题,考察问题背后的真实需求,对外部问题进行刻画,再对外部问题进行不确定性评估,思考问题的潜在后果,思考演变的可能性方向,估计决策的收益,最后估计执行的条件(时间的约束/资源的调动/次序的衔接)。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估计与概括规划后,对此次决策过程进行整体设计,这个设计过程也是此次决策行为的起点。

面对眼前的空城情况,司马懿在此环节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哪些外部问题使人坐卧不宁

①自己掌握的大军的安全;

②曹氏宗支的嫉妒与排挤;

③如果大败,将被问责导致军权丧失。

(2)真正不确定因素是哪些

曹操、曹丕、曹叡对司马家族的策略一直是利用与防范,对司马懿的“豪杰之志”异常警惕,因此,若司马懿轻举妄动或谋划不周,则司马家族随时有被边缘化甚至覆没的危险。

(3)司马懿若直接“干掉”诸葛亮,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司马懿假若“干掉”诸葛亮,则首先获得曹魏君主的封赏,然后明升暗降,上交实际军事指挥权;蜀汉政权则面临崩溃局面,魏蜀之间的均衡遭到破坏,整体局面向一统方向疾驰,之后功臣的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局面将难免重演。

第2步:定核环节

定核,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决策主体影响最大的趋势或力量的识别与应对上。所谓“擒贼先擒王”,只有将最核心的因素抓住并提取出来,形成“不动点”或者“奇异吸引子”般的地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这个决策核心的确立,将直接指引决策行动的后续开展。

司马懿在此环节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寻找与构建一个合适的场景,让大家都能下得来台?

第3步:筹划/背景环节

筹划,首先对落实决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行动纲要做出规划,然后明确纲要执行步骤的顺序,以便降低实施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最后就决策方案成型的时间节点、流程的步骤、背景研究、预算控制、人员配置等情况,做出明确的书面计划。

在筹划过程中,主要是考虑整个决策活动所依托的背景情况,搜集可以得到的资料、观点,并对混乱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提炼,确定搜集资料的三个主要方向,这样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对当前正在变化的事件运行的动力机制及它们未来如何驱动与演进的资料,应进行重点搜集,这是应对未来不确定场景的宝贵素材与线索。

目睹着诸葛亮在城头上的表演,司马懿结合魏、蜀、吴三国的现状,衡量利弊如下:

①诸葛亮是巴蜀权臣,更是“一世之杰”,诸葛亮“据道讨淫”“不在多寡”的“克复中原”志向,是保持魏国西部边境紧张的最好推动力量。

②魏国北部边境的平叛,东吴的骚扰与蠢蠢欲动,这都是制造自己染指及掌握魏国军权的工具和素材。

③目前曹氏集团的人员结构尚能支撑魏国的权力运转,但曹氏集团的后备俊才呈现出凋零的趋势,司马家族染指魏国的核心权力这一计划的实施进程,依然需要一段时间,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回到现实的场景中来,司马懿在此环节的重点是在一刻钟内,做出有利于自己家族的决定,并营造好相应的氛围。

第4步:提要环节

提要,是识别并评估关键决策的诸多要素,具体从三个维度评估:首先是对前面的决策核心进行清晰的刻画与界定;其次对关键的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估;最后,将宏观和微观环境中的关键力量和驱动因素进行归类与萃取。这个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是为之后寻找不确定性主轴与划定不确定性区域做好准备。

在这个环节中,司马懿需要对两个要素进行控制,一是对手下急躁冒进的狂勇之徒加以约束,不能让他们脑袋一热冲进城将诸葛亮“干掉”;二是自己“能而示之不能”的伪装必须做好,表演要到位。

第5步:明主/深研环节

明主,就是识别关键力量和驱动因素,孙子云:“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其核心意思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决策者依据不同的分析模型,对影响决策的外部重要因素按照宏观/微观的层次划分,进行分类归纳与排列,对其作用机制与传递线路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梳理,使得关键力量与驱动因素得以显现出来。

在明主过程中,需要开展深研,也就是将诸多新显现的力量与驱动因素进行整编与归类,对当下情形的演进力度与广度做出定性估计,对不确定性因素及驱动因素进行更深一步的刻画。

司马懿通过研究自己的处境发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司马氏与诸葛氏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以对手价值来界定自己的价值。

两个权臣以具有共同主题但无具体脚本的戏剧性演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魏、蜀的政局走向,进而实现在不同层级上的反向控制与牵制。

关于司马家族的生存策略,从实际的进程来看,司马懿肯定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那么,他面对“空城计”的应对策略,一定是其既定生存策略的局域性的微调。司马懿对关键力量及主要驱动因素进行确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诸葛亮活着,继续其“北伐大业”;二是制造逼真场景,为后续撤退营造好环境氛围。

第6步:破迷环节

破迷,就是对关键力量和驱动因素进行三个维度的评价,为后面识别出不确定性主轴与不确定性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三个维度是重要性、可塑性及不确定性,对这三个指标的判定是矩阵决策基础研究的重中之重,通过U/I(uncertainty/importance,不确定性/重要性)矩阵及相关表格,将决策者的目光重点放在影响力强、不确定程度高区域的因素上,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形式将导致具有重大差异的不同图景,这部分的工作质量直接体现了决策者的直觉与逻辑能力。

对于司马懿而言,此环节主要考虑的内容如下:

①最不可控情形——曹叡对自己的防范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②作为辅政大臣之一,其他政治对手大概在什么时候摊牌?

③摊牌的手段酷烈到什么程度?

④诸葛亮的其他伏兵布置在什么位置?

⑤在被诸葛亮袭击后,自己在魏国朝堂上能否控制住被弹劾的压力?

此环节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如下:

①保持内外关系的适度紧张,甚至是低烈度冲突(狡兔不死,猎狗才有被豢养的价值;养寇自重,是剿匪中惯常运用的手段)。

②制造出继续控制军权的理由。

③尽最大努力赢得喘息的时间,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

第7步:定轴环节

定轴是决策过程的核心环节,目的是识别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轴和主要的驱动力量。在定轴过程中,决策工作的重点是识别出发挥作用的各种作用线路与相互关系;目标锁定在影响力强、不确定程度高的力量上,体现的成果则是对不确定区域的清晰界定。在第4章的详解步骤中,将用图形明确标识不确定性区域,读者在此可以提前记住“将主轴核心镶嵌在可信区域的极端位置上”这句话即可。标定主轴是决策分析工作的要点之一,也是决策技巧的直接体现。

在此环节,司马懿认识到:

①不确定主轴——保持西部边境持续的低烈度冲突。

②两军胜负不能达到“失衡”的程度。

第8步:确域环节

确域,这个环节将采用决策者(操作者)可理解的描述形式,详细描述面临的各种可能的未来情况,也就是采用合理的逻辑架构以应对“不确定性区域”。通过相应的步骤,将未来演化情况的重大不同图景进行标定与组合,为后续的筑景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诸葛亮,司马懿面临的四个矩阵是:保持/大胜、保持/大败、结束/大胜、结束/大败,这四个极端区域已经建立。

第9步:筑景环节

筑景,就是把各种相关的线索整合进连贯的、与众不同的、具有重大差异的模式之中,以便详细说明多种宏观和微观力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链条,并把未来情况的演进状态当作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而不是看成彼此不相关的各种趋势,这样实际上是形成一个整体的应对图景[2]与反应系统,以故事的角度对这些图景进行“动态播放”。

第10步:预演环节

预演是对每个图景进行扫描,通过战略模板等工具,对重要机会和威胁、将要采用的新战略及将要实施的竞争措施进行审视,为下一步的实施环节做好准备。

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互动如图1-1所示。通过归纳未来各种趋势,司马懿便可以对整个事件的演进过程中的条件进行审视,以便开展下一步的具体实施:

图1-1 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互动的环路图

“保持/大胜”与“保持/大败”这两种情况,采用公地悲剧模型,如图1-2所示;“结束/大胜”这种情况采用增长极限模型,如图1-3所示;“结束/大败”这种情况采用强者愈强模型,如图1-4所示。这些模型在附录中有介绍。

图1-2 公地悲剧模型

图1-3 增长极限模型

图1-4 强者愈强模型

在图1-1的环路图中,魏国和蜀国保持西部边境持续的低烈度冲突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互动的核心。从司马懿(左侧环路)的视角来看,西部边境的低烈度冲突使得魏国军事力量的重要一部分集结于此,由于魏国其他将领的能力与诸葛亮不在一个层级上,无法抵御诸葛亮的军事进攻,魏国只能紧紧依靠司马懿的统兵才能。司马懿获得西部边境的军事指挥权后,并没有主动大举进攻蜀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战略相持,这一行为维系了西部边境的低烈度冲突状态,这一状态的持续,也使司马懿获得了长久的军事控制权。司马懿通过巩固后的权力,使西部边境的冲突维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司马懿的战略通过持续的边境紧张状态,传递到了蜀国。从诸葛亮的视角(右侧环路)来看,边境的紧张使得蜀国的战时体制得以长期存在,促使诸葛亮牢牢地掌握军事上的指挥权与蜀国国内的行政权,客观上延缓了诸葛亮还政于刘禅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的权力得到了加强与巩固。因蜀国的综合国力不足以迅速击溃魏国,蜀军无法迅速穿越司马懿驻守的西部防线,客观上促成西部边境持续低烈度冲突的存在。

正是双方的互动行为,强化了环路的运转,使得这一动态平衡,在一段时间内得以持续。

图1-2展示的公地悲剧模型动态演示了保持边境的持续性紧张,同时存在小胜或者小败的情况。这种小胜、小败的情况,没有产生对魏蜀双方核心利益的摧毁性破坏。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魏蜀冲突是可控的。这个模型的核心要素是对曹魏政权所拥有的资源与权力的使用与分配。因为在一定时间框架内的系统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对有限资源的支配与使用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是这个模型所展示的重点。

为了分析与叙述方便,以模型左上角司马懿的胜利作为分析的起点。司马懿在西部边境维持基本稳定后,通过对魏蜀冲突的“操盘”,成功地巩固了其在曹魏集团内的地位,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权力,胜利和权力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增强环路。因资源有限,司马懿在巩固权力的同时,将对曹氏家族的统治能力产生影响,减少曹氏家族的收益,连带着导致曹氏政权的控制力下降,这是一个反向的增强环路,控制力和收益这两者互相恶化。

随着这种情况的深化,如果在总行动量中不断加强这一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对曹氏家族与司马家族产生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整个政权的权力运行中枢将向着司马家族方向移动,整个曹魏政权的内部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图1-3展示的模型动态演示了司马懿大举进攻蜀国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如果司马懿当时没有成功约束住下属,使下属进入西部边境将诸葛亮直接消灭,那么蜀国的决策层将发生巨变,蜀国陷入权力失控的状态中。然后司马懿乘胜追击,一举击溃蜀国,建立巨大的功勋。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还朝后,将获得巨大的封赏,拥有新的资源。

此种情况下,若司马家族经过长期潜伏,势力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则朝中大臣将对司马懿进行依附,随着时间的推移,依附的人员越来越多,对曹氏的统治将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曹氏家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必将对司马懿进行限制、打压甚至将其消灭,但由于司马懿的势力已经根深叶茂,所以曹氏家族无法撼动司马家族,使得削权举动失败。这种削权举动将进一步刺激司马懿发展壮大自己势力的动机,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人马,对曹氏的统治产生更加严重的威胁,曹氏在反抗失败后,魏国权力集中于司马懿手中。

倘若在灭蜀后,司马懿获得封赏,当司马家族“坐大”的条件不充分时,司马懿的“军功”容易引发兔死狗烹的状况出现。曹氏为了削权,将采取一系列打压乃至清除动作,司马懿为了自保,必将铤而走险、奋起一搏。由于司马懿根基不牢和实力有限,韬光养晦的时间不足,使得他的反击能力微弱,结果被曹氏整体消灭。

这种大胜的局面,将导致形势演变的速度加快,在曹氏家族人才尚未安全凋零的情况下,司马懿奋起一搏的结局将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图1-4展示的模型动态演示了司马懿在西部边境战场上出现重大溃败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司马懿如果出现重大失败,将给曹氏家族“问责”司马懿的“口实”,司马懿就此失去权力,权力向曹氏集中,这增强了曹氏家族对整个魏国的把控能力,曹氏有充裕的时间培养家族的嫡系人才,这使得曹氏家族的人才结构和权力结构得到优化,使资源更加向着曹氏汇集。

与此相反,资源向曹氏集中,客观上使司马懿获得的资源减少。司马懿的资源减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司马懿年龄的增加,他获得重要权力的可能性逐渐在下降,这更加强化了司马懿因战场失败所陷入的不利处境,使得资源向曹氏倾斜有了更加坚实的“理由”。

最后,在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司马懿的整体出局已经不可避免。

第11步:实施环节

实施,就是在对不确定环境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思考并模拟外部力量和驱动因素及相互间错综复杂的作用线路,以便在今后的实际运行中,当看到某个特别的标志性符号出现时,决策者能够果断地按照预定的框架方案做系统性响应,并充分利用这一信号所带来的机会获得相应利益,同时消除可能的威胁,保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鉴于在预演环节做的环路分析,司马懿最终得出,只有放弃歼灭诸葛亮,才能保持边境持续的低烈度冲突,为司马家族的崛起赢得运作时间。

打与不打,是关系到权力的获得与失去及司马家族生死存亡的选择,也关系到魏国“最高领导人”的改选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司马懿的决定不言自明。

第12步:监控环节

监控环节是系统管理闭环中不可缺少的一步,能识别出外围最新进展的早期预警信号是决策者能力的卓越体现,高质量的预警信号将提示决策者,世界将要朝哪个图景发展,进而使决策者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

司马懿针对诸葛亮可能布置的反包围战术,做好妥善应对。

从文化意义上来讲,后来上方谷之战,只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互换了角色,将戏按照主题再按固定的流程演一遍。

从诸葛亮对司马懿“彼本无战心”的洞察,到司马懿对诸葛亮行为“已堕吾画中”的成竹在胸,直至“破之必矣”的自信,展现了司马懿的卓越大局观。

“彼本无战心”是指司马懿根本没有想“决”出胜负的计划;司马懿获得魏主“非君莫可付”的信任,这个信任可不可靠,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已堕吾画中”是司马懿写给其兄长的信中的词句,毫不掩饰他对诸葛亮的军事部署“一眼洞穿”的自信与“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与自负。“破之必矣”则说明,司马懿对魏蜀之争的最终结局,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和诸葛亮“不伐贼”“王业亦亡”的判断是一致的。正是看到了最终无可挽回的结局,诸葛亮与其“坐而待之”,不如主动“伐之”!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这个问题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唐太宗李世民似乎看穿了司马懿“饰忠于已诈之心”的实质,那么采用“延安于将危之命”的策略就是司马懿在特定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诸葛亮则在“才弱敌强”的条件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北伐。

通过上述对“空城计”的分析,可知只有洞察事物的本质,才能利用不确定性,做出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最佳决策。


[1] 此段意思是:226年春,诸葛亮公开宣布“由斜谷道取郿”,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将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取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背叛魏国响应诸葛亮,这在关中影响很大。魏明帝曹叡命令张郃迎击蜀军。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被张郃击溃。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将西县千余家民众迁回蜀中,并率军还于汉中。

[2]“图景”的本意是指画面上的景物,此处是指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介绍的由“系统基本模型”所构成的“动态”“故事”,本书附录A有“系统基本模型图”的简图,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