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手长袖短不找钱——换个思路用智慧找钱
西部大开发,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共同的感觉是:缺钱。
仰首叩天:钱从何来?
年复一年,我们默默地耕耘着,步履坚实地一步步走向风调雨顺的秋天,决不担心“冬雷震震夏雨雪”之类的神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投入一分报酬。君不闻天道酬勤,只要我们辛勤劳作,去年冬天坐在温暖的灶膛边筹划好的收获,拜老天爷大自然之赐,必定会如期而至,心满意足矣。
又一个春天来临了。我们该种什么?怎么种?收获是否会是个定数?悄悄的,我们发现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老天爷曾经照样让我们收获了这么多的棉花,但价格年年下降;大自然让金灿灿的桔子染红金堂的山坡,却只能剥去桔肉仅卖桔皮……听说以色列的滴灌系统延伸到每一棵庄稼下,庄稼何时需水需肥,需多少,准确到分秒不差,滴水不漏;听说美国人仅用百分之二十的土地、百分之一的农业人口成了全世界粮食出口第一大国……
赚钱的神话还多。昆明搞个世博园,收入上百亿,几十个人捣鼓个小网站,弄到美国一上市,动辄也是几十个亿,浦东吸引了上千亿,北边搞个西气东送,通几条管子便可让塔里木不毛之地一个年收入几百万的穷县猛增到一亿五,重庆直辖,筹资动辄也是百百子亿。四川那么大个省,年出口创汇不如深圳一个乡。还有更稀奇的,几个人证交所里一笔就可捞得上亿元,咱们双流县80万人哼哧哼哧干一年挣个五六亿,还算全川最好的县!
撞到鬼了?“天道”不只“酬勤”?
新思路:天道酬智。
规划西部大开发的蓝图,关键是以什么找钱。传统农业养就的“天府之国”渐成往事,卖资源是越卖越穷,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要么“傻大黑粗”,要么就只有军需那么一点小市场。如何找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省市“两会”,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多有建议:西电东送、攀西开发高效农业、发展旅游、设立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发行基建彩票、政府债券、吸纳民间资金、大力引进外资、建设中药材基地、发展大轻工、设西部证交所等等。建议都很好,从里边可以看到一些新思路、新智慧的火花在闪耀。
一是对“钱”的认识,小钱是钱,大钱是钱,暴利也是钱。“一锄头挖个金娃娃”不再是贬义,能依法挣到暴利是好事,过去我们“非不为也,不能也。”
二是对产业结构的认识。追求附加值,才是我们的产业出路。货卖堆山,人打拥堂曾是我们的优势,如今要研究为什么养猪者穷、刀儿匠杀出楼房来、火腿肠卖红全国的道理。
三是高科技兴市。实现成果转换我们喊了多少年,至今成果仍在抽屉里。云南光今年要建七个中试基地,四川至今一个也无。君不见一个硅谷,带动一穷二白的美国西部加州收入8500多亿,一跃而居50州之首;一个中关村造就几许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在中国西部建科技一生产基地,舍我其谁?!
总之要再想想,咱该如何找钱?
(《成都商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