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古經》的作者及創作時代
接下來想簡略談談《周易古經》的作者和時代。傳統說法認為《周易古經》應該是先由遠古的帝王伏羲畫八卦,再由文王將它演變成六十四卦,還替它寫上了卦辭和爻辭。由於爻辭中有少數歷史事件在周文王過世之後才發生,因此有人說可能是偉大的周公繼承他父親未完成的事業,完成了爻辭。到了孔子手中,就寫了一批發揮《周易古經》裡面內容意義的著作,就是前文提及的《十翼》。所以說《周易》的作者「人更三聖」,也就是指此經經過三個聖人相繼加工完成,即伏羲、文王和孔子。然而周公不是聖人嗎?又怎能漏了他的份兒呢?於是,南宋的朱熹就改說「人更四聖」,即指伏羲、文王、周公(即周公旦)和孔子。當然,現在我們所說的《周易古經》是不包括孔子的,於是傳說的作者還是以上三位,古人都認為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只是,今天的人疑心特別重,總認為爻辭有些事發生在周文王之後,甚至在周公之後,如此說來,就不應該是周文王或周公所作的了。於是,有人提出一個說法,認為應該是由朝廷負責,操控着這一門占筮術的官吏編寫的。這類官吏的名稱,在古代或叫「史」、或叫「巫」。此外,尚有些頗難令人信服的說法,例如認為《易經》是孔子的學生所作的,是很後期才出現的著作,這個說法,今天已沒有人再相信了。
以上兩種說法迥異,然而當中亦有一些地方給我們帶來啟發,其中就是說到《周易》的卦辭與爻辭,近人說其史事最遲記載的亦只是在周武王之後一點時間,即西周初年,公元前的一千一百年前後的事,因此推敲此書的創作是在周文王與周武王之間的時代,起碼我們今天從考古學來說,是甚有道理的。至於有說是在周文王與周武王之後,其實略懂世界各國古書編寫、有常識的人都不會有如此的判斷。地球上不論任何民族,他們從遠古流傳下來的書籍,都是經過後起者的繼承,甚至補充、增加,直至到了寫成的時候,才初步定型。
再者,即使寫成文字後,只要繼續傳承的話,往往有心得的讀者都會在文章之後或中間寫些筆記,以補充一點資料,而那些抄本,當被後人再抄寫時,正文連同後人的發揮都會同時抄寫下來,這並不是有心作偽,只是一種很普遍的情況。甚至有些有心人在整理時加以補充,所以現在中國對這批古代流傳下來的經典,都知道其寫作年份很早,反過來很少人會以最後修改的年代作為該書撰寫的年代。可是,民國初年竟有一批學者連這一點常識也不知道,於是才振振有詞地把《易經》一書創作放在最後期。
第二點,古代官吏由於是世襲,代代相傳,於是有關占筮的結果往往會記錄下來,傳給子孫,於是,這些官吏家裡總有枕中秘寶或家傳秘寶遺留給下一代。然而,要將這些資料公開的話就有困難了,誰願意公開自己的家傳秘本呢?畢竟子孫和自己都要靠它過活啊!此外,要整理這些資料也相當費時,如無必要,根本沒有人願意做。因此,當君主提出要進行一個大工程,把有關占筮的資料重新編寫整理,命令官吏在編寫這些書籍時要注意甚麼地方,身為下屬的官吏只能根據君主的指示來編寫了。當完成以後,便把寫作的功勞歸於君主。
不要說三千年前那麼遙遠了,就在清朝,三百年前左右出現的一本《易經》註解的經典之作,是由李光地主編的《周易折中》,其實根本是由一班臣子編纂的,但開首語卻說「清聖祖御撰」,即由清聖祖主編的。各位不要以為只是中國古代如此,今天我們得到諾貝爾獎金的科學研究家,他們何嘗不是背後有一個研究團體,由科學家一人下令,他的部下便會分頭去做,最終成功了,上台獲獎的卻往往是下令的人。如果這些人有良心,自然會在得獎時說明某某助手曾經給他幫忙,不只是他一人的功勞。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構思實在是一件事情的重要關鍵,畢竟構思者是整件事情的「大腦」,而指導人如何解決問題某程度比起動手的那班人更具遠見,更有視野與價值。
明白了上述道理的話,當年周文王要編這本書,功勞自然便歸他所有。何況古代的帝王未必全是「飯桶」,都有其個人專長,周文王本身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他發起此事,定下寫作原則或義例然後交給臣下負責,情況就像我們今天的諾貝爾獎得獎者,功勞歸於他是非常合理的。所以對《易經》作者的問題,我們可以依傳統的說法,至於近人的說法,認為由有關官吏編寫,也沒錯。兩者表面矛盾,實際上並沒有衝突。所以我對這爭論的看法,是寧願繼續相信古代,間亦可接受今天學者的意見,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周朝初年編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