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辭的意義與條件性
明白了以上有關《易經》的基本概念,我們也許可以再綜合說說。基本上,有了三爻就可以組成一個「經卦」,即「三畫卦」或「單卦」,然後再重疊兩個單卦,組成一個「六畫卦」,它的基本素材就是爻。當我們組成卦的時候,由於它是由兩個單卦重疊,我們需要懂得其中一些義例。
以《乾卦》為例,由於它可分開為兩個單卦,下面的我們叫「下卦」(又稱「內卦」),上面的我們叫「上卦」(又稱「外卦」);此外,它們也有一個比較少用的專門名詞稱呼,「下卦」稱為「貞卦」,「上卦」稱為「悔卦」。《易經》卦爻有一點是十分關鍵的,它永遠是從下向上發展的,以樹木為例作為解釋,我們現在利用木的象形字來說明之。首先試想想,樹木的哪一部份最重要?當然是埋藏在土地下的根部了。為了確定其根部,先給它一個符號,這就是根本的「本」字了→(16)。樹木是由下向上生長的,是故卦也是由下向上而產生的。反過來,如果說到樹身上的樹枝、樹葉與樹頂部份,同樣可以用一個符號代表,那就是「末」字了→(17)。卦的本與末也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上下兩卦,「內卦」為根本,「外卦」就是發展表現於外的東西。譬如說「內卦」等於你本身的性情、學問、修養及內在的一切;「外卦」就是表現於外在的行動、舉止與事業等,不過,以上的形容未必是那麼準確,只是一個大概的譬喻而已。所以當我們看見一個卦,應先用自己的邏輯分析一下,首先看看「下卦」的意義,或「下卦」在整個卦的作用。要知道「下卦」的根本好壞、根本性質與根本發展趨向,會影響到向外的發展的。例如個性外向的人,交際應酬得不錯,對外建立人際關係自然容易得多;相反,個性內向的人,不排除這些人會有數位知心好友陪伴,但其人際關係不一定會有太大的發展,由此可見,根本決定一切。一般來說,一個人自一歲到二十歲,多讀書多努力,他的學問與才智自然會影響到其未來的發展,這畢竟是鞏固自己的第一步,然後再由這些東西延伸發展下去。
那麼,怎樣知道《周易》占筮的禍福吉凶呢?基本上,《周易》占筮裡有文字說明,然而文字本身未必真正反映禍福吉凶,但占筮者大可以通過文字,理解其言外之意,再作判斷。以下是最常見的幾個字,大家要注意。最常見的占筮判斷辭自然是吉凶二字,這裡不用多作解釋想大家也會知道。只要見到筮辭裡面有「吉」或「凶」字的話,我們就知道它是吉或凶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周易》的文字其實是帶有條件性的。
甚麼是條件性呢?假若在吉字之前還有其他文字,這些文字就規範了吉的條件了。也就是說,要有相應的條件,才是吉;如果沒有相應的條件,就不是吉。舉例說,《周易》的第二卦是《坤卦》,它那「六五」的爻辭叫「黃裳元吉」。春秋時代,有一個想造反的人名南蒯,他占筮得到這一爻,心想此時造反妙極。也難怪,元者,大也,元吉,就是大吉之意。於是請教一個叫子服惠伯的人,子服惠伯卻潑他冷水說:「黃,就是中間之意(黃是泥土之意,泥土在「五行」中處中間)。中者,事情恰當,合正義也。裳,我們中國古人的服裝,上身叫衣,下身叫裳,當然上身的是尊貴,下身應該是卑賤。因此,這個裳字就由衣服引申為懂得謙下服從之道。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守中道,又能保持謙下(衣就是君主,裳便是臣子之道),你才是大吉。如果你叛亂作反,即違背中道,以下犯上,這大吉就會變成凶了。」
又試舉另一例子,有一個國君的母親私通作亂,結果他的兒子將她囚禁,囚禁之前,占筮得出《隨卦》,它的卦辭是「元亨利貞」,字面上看來,這當然是很好了。況且《隨卦》裡的「隨」字有跟隨的意思,意思即一直走、不停的,配合以上的處境來說,不正是不用停在囚室裡,可以很快離開嗎?然而事實上,這卦辭真正的解說是:婦女必須要具備「元亨利貞」的四德才可以離開,現在她既然統統違背了,自然會永遠被囚禁,不能出去了。
所以記着,讀《易經》其實如同讀物理學書籍一樣,要細心分析它的文字,一般人最容易疏忽就是條件性的問題,看見「元吉」二字,就以為必然大吉,而忽略了之前所說的附帶條件,更忘記將條件與自己的所作所為配合分析,如果發現條件與所作所為是違背的話,情況就是兩碼子事了。同樣地,不要看見凶字就嚇了一跳。條件在其中一樣很重要,本來這件事是凶的,然而你的做法如果沒有根據那條件去做,甚至是反其道而行,豈不是化禍為福?這就是《周易》所以和普通占筮書籍不同,也就是它後來成為中國經典的其中一個關鍵。
此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字眼,一個叫「悔」,一個叫「吝」。「悔」就是我們犯錯後感覺後悔的意思。這個後悔不單是心理上的後悔,還帶有責備自己之意,希望將自己那種後悔的行為與思想改正,才叫「後悔」。於是,但凡《周易》出現「悔」字的話,即有一定的假設:第一,你前此做的事情是錯了,失敗了;第二,你因為這次失敗得到教訓,自己也深切體會失敗的不合理,一邊也責備自己判斷錯誤;第三,就是由消極的後悔轉為積極的改過,才是這個「悔」字在《周易》的本意。
所以各位但凡用《易經》占筮出一個「悔」字,就要先有心理準備,那包含了占筮者之前所做的事情是錯了,接下來只會繼續出現問題與不妥當。但是如果你及早知道以前錯了,自己細心分析,加以修正過錯,這就有福了,也不用後悔了,因為當中已經出現變化,影響日後結果。所以通過後悔,你便會走向吉。是故,要解讀這個字,必須先了解它背後的意思,才能正確解讀。
接下來談談「吝」字。「吝」字本指走路很難走得通的意思,引申就是事情行不通,結果會失敗。而當事人如果明知失敗卻仍然偏執,甚至保持他原來的想法去做,不檢討、不矯正,這就是「吝」。
「吝」可說是人類羞恥的行為,因為人總得要知錯能改,知錯而不改,把錯誤繼續下去,在道德行為上是羞恥的。而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只會由小的失敗走向大凶。所以,如果你的占筮辭出現「吝」字,就是一個警號,提醒你一定有某些東西需要改而你不肯改,甚至自以為是,這時候你便要更虛心分析了,甚至請教旁觀者清的親友,看看你有甚麼不妥。當你吝而能改過,就不再是吝了,便變成是悔。由此可見,由悔自然得吉,由吝自然得凶。凶從來不會是一下子變成的,當中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當中由很多的過錯累積,才變成凶;正如吉也不是一下子變成吉的,當中也是經過很多人為的努力,然後才慢慢出現。所以這四個名詞本身已具備了人生的哲學,給我們良好的教訓。可見《易經》這四個關鍵的「判斷辭」──吉、凶、悔、吝,包含了甚多學問,當我們讀到的時候,要細心體會。
另一個常用的判斷辭是「无咎」。「咎」本指病,我們生病通常叫「咎」、災害叫「咎」、過失也叫「咎」。至於咎前的「无」字其實和我們今天寫的「無」是同一個字,是《易經》專用的字。
无,即沒有;咎,即過錯。然而,只要大家明白中國語言中的「不錯」,其實即有錯;「還好」,其實是不大好。照字面解釋,「无咎」也就是沒有過錯。但是,為何不直接說好?只是說沒有過錯呢?這就表示肯定不是全好了,否則就可以說「極佳」和「極妙」,不會說「无咎」的。因此,每次看見這個詞,各位大可以從語意學、心理學中得知,原來當中含有錯誤,只是後來通過人為的努力,結果把它矯正為沒有錯誤。即使是聖人,其實都不免在有意或無意中犯上過失,因此有過失不一定很嚴重,關鍵是知錯能改。所以无咎在《易經》中,隱含了善於補過之意。其實上面所說的「凶」、「悔」、「吝」,都是「過」,因此善於補過便是學習《易經》最關鍵之事,所以「无咎」便十分需要注意了。
孔子曾讚揚他最得意的學生顏回,認為他「不二過」,即指顏回同樣的過失不會犯兩次。進一步說,是指顏回並不是不犯過失,而且也經常犯過失,只是,同樣類似性質的過失,他不會再犯,總能及時檢討。一般來說,普通人能夠錯五次,以後再不犯錯,已經是聖人了,甚至能夠犯十次後能改過也已經很好。由此可見,孔門的教學不貴於人無過,而貴於人能改過。
改過也者,即不論在行為上、事業上,都讓自己繼續發展、提升。事業、學問永無止境,人類永遠都在追求學問、事業,至死方休。因此,經過儒家思想發展的《周易》,在各種判斷辭中特別注重「无咎」,它警惕自己繼續改過,令小好變中好,中好變大好,錯誤的自然是要改正了。大家可記得孔子曾說,到了五十歲時學《易經》,可以沒有大過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是故,當看見「无咎」這占筮辭時,便要特別提醒自己需要不斷檢討、提升,絕不要只滿足於自己目前的成就,而需要一直改進,那麼就能永遠在進步之中。其他判斷辭,課程所限留待他日有機會再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