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草药与凉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Ⅳ.血汗是香港草藥知識的代價

求知的方法,因時代和環境而異。在二十世紀後半期,研究香港草藥的方法是走向民間,面對自然。在自然裹求知的代價是血汗。

香港人使用的中藥有兩種,“官藥”來自中國內陸,“草藥”出於沿海本地。一九七零年代香港尚有農村和城市的分別。城鎮的菜市旁,皆有草藥商;其貨源全出自本地。新鮮與乾品草木皆有,花果極少。

把香港草藥,從人文層面,擺上科學架構,第一要用國際科學家公認的文字(Latin拉丁文),確定藥源植物的名稱。這就要對藥源的生態形狀有基本瞭解和深厚知識。為追求這種知識,我走遍了香港各處的山頂海岸,共採集一萬八千五百餘套植物標本,每套第一份留在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標本室,以便香港研究者長期參考,其餘的複份分別送到北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歐美幾個大標本館。

下面選兩首記錄在馬鞍山和青山不同地形採集情況和體力消耗的詩,使讀者略知梗概。

初登馬鞍山:一九六八年四月五日

四月五日是清明,整裝袋水鞍山登。

同行五人皆健男,精壯老練默相從。

鐵礦石階約百層,急喘邁步走到頂。

黃土車路向左轉,路盡淹身深草叢。

山脊草中尋窄徑,石上白果穿根籐(5)

越高植物越新奇,花草果木膠袋中。

半山稍息石旁停,領隊陶菴示山洞。

欣嘗甜野無花果(6),千百杜鵑白紫紅。

再上坡陡更難行,數丈懸崖橫路中。

地理講師上不去,上拉下推不中用。

爬過懸崖走險峯,左右都像無底坑。

鞍陽草中大茶藥(7),鞍陰羊角(8)花粉紅。

青山行:一九七三年三月十一日晨五時半給香港中文大學關心自然植物資源的青年

三月十日雨濛濛,早起準備青山行。

麵包奶油烤豬肉,層層封在臘紙中。

飲食器材數點清,背袋重量漸加增。

多吃早餐儲氣力,八時出門遂起程。

科學館前校車停,九位青年已在等。

大埔石崗元朗過,右轉深灣小道中。

深灣左轉沿海行,羊腸僅夠一車通。

左有菜田右鴨場,黃土雜石路不平。

稔灣小店四五幢,鄉公所內四壁空。

新建公廁分男女,樹根擋門不准用。

稍息冷飲換步行,過河上山察禿頂。

禿頂地學叫Bad-land,大好江山怎禿淨?

數丈陡坡地似銅,樹木無影草不生。

沙石如豆難舉步,再用兒技四肢行。

禿頂情景觸心痛!江山崩潰勢難整。

深溝似井脊如牆,少有植物那裹生。

溝中植物木與籐,果漿籽堅隨鳥行。

野漆(9)梔子(10)伴念珠(11),爬石穿根矮冬青(12)

脊壁一二籐與松(13),籽有毛翅來自風。

強風烈日春夏雨。根深枝短葉疏生。

迎風山坡爬上難,順水溝下更險艱!

溝窄土鬆難留步,褲上補綻磨斷線。

霧消雲散露青天,童山重重一水彎。

路盡河床選石跳,早餐清茶變成汗。

滿目荒涼火燒山,火後草木稀疏站。

舊焚遺痕處處是,連山黑枝證新煙。

深山曠野有坪田,農家棄業數年前。

港九工商好謀生,廉價屋也可身安。

農田位分水嶺間,從此邁步爬陡山。

山頭稍息往下看,禿頂成群在目前。

黃帝子孫五千年,砍伐樹木且燒山,

漸除保土壤植被,風雨沖蝕成Bad-land。

恢復童禿成林源,第一防止山火燃。

無火無砍兩百載,童山濯濯變青山。

跨過青山另一川,順河趕到紅樓站。

中大青年精神好,民歌助興忘艱難。

回到崇基六時半,職教聯會飽一餐。

先喝三杯沙溜水,冰涷西瓜不覺甜。

勉強回寓不能站,兩條小腿直打戰。

全身酸疼頗難當,躺在床上不成眠!

青山行,實地看。觸目荒涼心不安!

香港本島有先例,無火山自生樟楠。

三十年前,馬鞍山居民住山腳,他們上山砍柴挖藥,山脊有小路,此山和中文大學隔海相望,是我學習、研究和教學的課堂,植物多樣性之複雜,令人咋舌。從東西南北各方面我都上去過,西和北兩路由崇基學院芮陶菴博士帶路。其他的方向都是和胡定國先生摸出來的。定國是我在植物界所遇見的最好採集員之一。凡是我看到的有花果的標本,不論在石壁樹上或水中,他都有方法採得。他更是中大生物系服務最長、供應教學資料最多的同事。至於禿頂,新界不止青山有。乘車出獅子山隧道,沙田和城門水塘一帶可見很多不毛之黃土禿頂。現在因為已經無火燒山日久,無人砍伐,已自然覆蓋着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