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推與演繹
第二點就是:我們怎樣應用原理去了解宇宙一切的事物。根據基本原理,再掌握了各種事物的特徵,於是只要在原理上再加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不同的類屬、特徵等,那麼就能夠了解這事物了。荀子將這個道理簡單地揭示,可惜後人大多不明白其奧義,否則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會更加超越。《易經》的思維不是西方的演繹法,《易經》是用「類推」代替西方的「演繹」。中國不是沒有演繹法,中國有演繹法,但中國所重視的是類推的方法。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教授曾經寫過一篇很失當的文章,其中他把中國科學之落後歸咎於中國人受到《易經》的影響,只懂得類推而不懂得演繹,而西方所有的學問都是從演繹法發展出來的。但是實際上甚麼叫「演繹法」呢?凡人皆死,楊振寧是人,楊振寧必死無疑。這就是演繹法。演繹法說的是「類」,你不可以「出類」。例如凡人必死,貓必死。這樣就會讓人批評為不合邏輯,因為貓是貓「類」,人是人「類」,混合貓類和人類來演繹,就是「出類」、不合邏輯。但是中國認為「類」是不重要的,類一直擴展,就變成無類,或變成最大的類。例如酒杯,西方就將它們分成多個種類,例如喝紅酒用的、喝烈酒用的、喝飯前酒用的、喝飯後酒用的,於是類的範圍就變得很小了;而中國不然,中國將「類」一直擴展,不只是酒杯,有杯子這個形狀就行了,可以用來盛酒,也可以盛飯、盛水,只要能盛東西就行。這樣的類推,就變成了大類。這不過是中西方對「類」的觀念不同而已,古代中國科學的發展未必便受其影響不進步。今天的西方已經由分科分至最細碎而逐漸開始提倡萬物的相類似性,就是因為發現科學愈進步,愈發覺很多不同類的事物其實都有相通之處,如把兩個事物合在一起,更容易見到其背後之理。因此,楊教授說「類推」以致中國沒有科學、說「類推」是造成科學落後的原因其實有違歷史事實,違背了學問的真相,因為他不懂得類推只需掌握不多的知識,就可成為了解眾多學問的基礎,尤其是你掌握的最基礎學問如果準確,類推出來的結論,錯誤機會就少,如果你掌握了宇宙最基本的原理,用這個最基本的原理作為基礎去評判、分析、說明萬物,準確性總比從一個飯前酒杯、一個飯後酒杯來分析事物的準確性大得多。因此,第二章的「以類萬物之情」這一段非常精彩,需要我們細心「神而明之」地去了解。宇宙的真理是陰和陽,因此是易和簡。有陰無陽、有陽無陰都不是真理,都不是偉大的,要兩者合一,即「歸一」、「致一」、「貞一」才是偉大的。這也便是《繫辭上傳》所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