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初中生必读古诗文(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孟子》三則

《孟子》

【引言】

孟子的教誨經歷兩千年,至今仍毫不過時,因為人性的黑暗和光明之對立依舊,我們依然需要亞聖的話語來洗滌心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捨身取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些經典名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並好好傳承下去。

富貴不能淫(1)

《孟子•滕文公下》

居天下之廣居(2),立天下之正位(3),行天下之大道(4)。得志,與民由之(5);不得志,獨行其道(6)。富貴不能淫(7),貧賤不能移(8),威武不能屈(9),此之謂大丈夫(10)

【典籍簡介】

《孟子》大約成書於戰國中期,其作者眾說紛紜,孟子是最主流的說法,也有人認為作者是孟子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及其弟子活動和言論的著作,涉及政治、哲學、教育等諸多方面,當中所體現的孟子思想,被認為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宣揚「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故主張君王行仁政,對孔子「仁」的思想多有闡發。南宋朱熹從《禮記》中抽出《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和《孟子》合稱「四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孟子》注本主要有東漢趙岐(kei4〔其〕qí)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等。

【注釋】

(1) 《富貴不能淫》:本文節錄自《孟子•滕文公下》,題目是後人所加的。《孟子》一書共分為七篇,依次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lau4〔樓〕lóu)》、《萬章》、《告子》和《盡心》,每篇再分為上、下兩卷,共得十四卷。每篇題目只取篇首二三字,與文章內容無直接關係。

(2) 居天下之廣居:前一個「居」字是動詞,指「居住」;後一個「居」字是名詞,指「處所」。「天下之廣居」即天下最寬廣的住所,南宋朱熹認為這是比喻「仁」。居所廣闊,能載天下物,如「仁」之能愛天下人,故稱。

(3) 立:站在。正位:正確的位置,朱熹認為這是比喻「禮」。站在正確的位置,不逾越,就像遵守禮法,安守本分,故稱。

(4) 行:行走。大道:大路,這裏指「義」。走大道而不抄捷徑,猶如行正義而不作小人,故稱。

(5) 得志,與民由之:得志的時候,和百姓一起前進。由:前行。

(6) 不得志,獨行其道:不得志的時候,繼續堅持走自己的路。

(7) 富貴不能淫:財富和地位不能迷惑我。淫:迷惑。

(8) 貧賤不能移:貧賤交困時不動搖自己的志向。移:動搖,改變。

(9) 威武不能屈:武力壓迫時也不能使我屈服。

(10) 此之謂:這就叫做。

【解讀】

孟子被問到權傾天下的公孫衍、張儀,為甚麼不可以稱為「大丈夫」。孟子以幽默的口吻反問:「女子出嫁時,母親提醒她要順從丈夫,那叫做『婦道』。公孫衍、張儀只是阿諛奉承君王的意思,並沒有指正君王的不義行為,曲意順從君王,這跟『婦道』有甚麼分別?又何來『大丈夫』的美名?」

接着,孟子從三個方面講述了「大丈夫」應該具備的條件,以及如何養成這些條件。這三種精神—仁、禮、義,都是儒家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仁者,愛人」,表明「大丈夫」要有納天下之物的仁愛之心;知禮節,表明「大丈夫」要懂得禮節法度,安守本分,不能肆意妄為;「義」是遵循社會公德,表明「大丈夫」要行正義,做正確的事。以這種心態當官的人,得志時,會教導人民一起前進,即使不得志,也會堅持下去。

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不應被金錢迷惑,不能因為貧苦就動搖自己的信念,不能因為受到威脅就輕言屈服。只有不為這些外在事物(富貴、貧賤、威武)所動搖,堅定信念,才有資格成為「大丈夫」。

魚我所欲也(1)

《孟子•告子上》

孟子(2)曰:「魚,我所欲也(3);熊掌,亦我所欲也(4),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6),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7),故不為苟得也(8)。死亦我所惡(9),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10)。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11),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1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1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14)。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1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16),人皆有之(17),賢者能勿喪耳(18)

「一簞食(19),一豆羹(20),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21),行道之人弗受(22);蹴爾而與之(23),乞人不屑也(24)。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25),萬鍾於我何加焉(26)?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27),所識窮乏者得我與(28)?鄉為身死而不受(29),今為宮室之美為之(30);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31)?此之謂失其本心(32)。」

【注釋】

(1) 《魚我所欲也》:本文節錄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後人所加的。

(2) 孟子:生於公元前三七二年,卒於公元前二八九年,名軻(o1〔柯〕kē),鄒國(今山東省鄒縣)人。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聖人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故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孔孟」。

(3) 魚:魚肉,借指普通的食物。欲:想要。也:句末語氣助詞,表示肯定的語氣,無實義。

(4) 熊掌:熊的足掌。脂肪多,味道美,是極珍貴的食品。亦:也。

(5) 可:能夠。得兼:即「兼得」,指同時擁有。舍:通「捨」,捨棄、放棄。

(6) 生:生命,生存。義:大義,道義。

(7) 所欲有甚於生者:我所追求的事物遠超於生存。甚:超過,勝過。

(8) 故:所以。苟(gau2〔九〕gǒu)得:苟且取得,這裏指「苟且偷生」,即得過且過,勉強生存下去。

(9) 惡(wu3〔餵故切〕wù):厭惡,討厭。

(10) 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我不會因為怕死而逃避某些災禍。患:災禍。辟(bei6〔鼻〕bì):通「避」,躲避、避開。

(11)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假如人所追求的事物遠不及活命。如使:假如。莫:不,沒有。

(12)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麼,只要可以活命,有甚麼事情是做不出的?則:那麼。

(13)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假如人所厭惡的事物遠不及死亡,那麼,只要可以避禍,有甚麼事情是做不出的?

(14)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照這個方法去做,就可以活命,偏偏有人不做;照這個方法去做,就可以避禍,偏偏有人不做。由:遵照。是:此,這個方法。

(15)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因此有事物比活命更重要,有事物比死亡更令人厭惡。

(16) 非獨:不只。是心:這種精神,這裏指「生而有不用,可以避患而有不為」的心態。

(17) 皆:都。

(18) 賢者能勿喪(song3〔送葬切〕sàng)耳:只是賢人能夠不捨棄這種精神罷了。勿:不。喪:捨棄。耳:語氣助詞,即罷了。

(19) 一簞(daan1〔丹〕dān)食:一碗飯。簞:古代盛食物用的圓形竹器。

(20) 一豆羹:一碗湯。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類似高腳盤。

(21) 嘑(fu1〔膚〕hū)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吆喝着施捨給別人。嘑:同「呼」,呼喝。爾:語尾助詞,無實際意義。與:給予、施與。

(22) 行道之人:過路人。受:接受。

(23) 蹴(cuk1〔速〕cù)爾而與之:用腳踢給別人。

(24) 乞人:乞丐。屑:在乎。

(25)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俸祿(fung2 luk6〔匪鞏切;六〕fèng lù)豐厚卻不加以辨別是否合理就接受了。萬:虛數,借指極多。鍾:古代容量單位,一鍾折合約六十四升。古代官員的俸祿以白米計算,萬鍾代指高官厚祿。則:卻。禮義:禮法道義。

(26) 加:益處。焉:語氣助詞,表示疑問。這句的意思是:(不義的)豐厚俸祿對於我來說有甚麼益處呢?

(27) 為:為了。妻妾之奉:妻子和妾侍的奉承。

(28) 窮乏者:窮困的人。得:通「德」,這裏作動詞用,指「感念人家的恩德」。與(jyu4〔余〕yú):通「歟」,語氣助詞,表示疑問。

(29) 鄉(hoeng3〔向〕xiàng):同「向」,以前。這句的意思是:從前有人寧死也不接受。

(30) 今為(wai6〔惠〕wèi)宮室之美為(wai4〔圍〕wéi)之:如今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而接受了。句中的第一個「為」字指「為了」,第二個「為」字指「做」,即接受不義的俸祿。

(31) 是亦不可以已乎:這(做法)不是可以停止的嗎?是:這,指接受不義的俸祿。已:停止。

(32) 本心:天性,良知。

【解讀】

本文以「魚」和「熊掌」之間的取捨,類比「活命」(生)和「大義」(義)之間的取捨,講述了「捨生取義」的道理。

「捨生取義」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認為比「生」更為重要的事情是「義」,所以為了「義」可以捨棄生命。孟子認為「捨身取義」的精神,是人人都有的,只是賢人能夠在生死關頭,依然不捨棄這種精神而已。

孟子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有它可以活命,沒有就會餓死,可是如果以呼喝、腳踢的方式給予別人,那麼即使是乞丐也不會接受,說明了「義」比「生」更重要。然後孟子直接指斥當時的社會現象:有人為了住得好、有妻妾服侍和被窮人感激,因而拋棄了「義」,去接受不義的俸祿。他認為這種因利益而驅動的不義行為是喪失本心的表現。

本文論述中有破有立,層層深入,條理清晰,充分展現了孟子長於論辯的特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

《孟子•告子下》

舜發於畎畝之中(2),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膠鬲舉於魚鹽之中(4),管夷吾舉於士(5),孫叔敖舉於海(6),百里奚舉於市(7)。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8),必先苦其心志(9),勞其筋骨(10),餓其體膚(11),空乏其身(12),行拂亂其所為(13),所以動心忍性(14),曾益其所不能(15)

人恆過(16),然後能改(17);困於心(18),衡於慮(19),而後作(20);徵於色(21),發於聲(22),而後喻(23)。入則無法家拂士(24),出則無敵國外患者(25),國恒亡(26)。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7)。」

【注釋】

(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本文節錄自《孟子•告子下》,題目是後人所加的。

(2) 舜(seon3〔信〕shùn)發於畎(hyun2〔犬〕quǎn)畝之中:舜是從田間被任用的。舜:上古的「五帝」之一,原本是農夫,帝堯知其賢能,因此把共主之位禪讓給舜。發:起,這裏指任用。畎畝:田地。畎:田間的小水溝。

(3) 傅說(jyut6〔月〕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是從築牆的泥匠中被選拔出來的。傅說:商王武丁的丞相,原本是築牆的泥匠。舉:被選拔。版:修築土牆的夾板。築:修築土牆用的杵(cyu2〔草主切〕chǔ;鐵棒)。版築:築牆時,用泥土填入兩版之間,並以杵把土搗實,使土牆穩固成形,這裏代指修土牆的人。

(4) 膠鬲(gaak3〔隔〕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是從賣魚賣鹽的商販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商朝賢臣。

(5) 管夷吾舉於士:管仲是從獄官手中被釋放而任用的。管夷吾:即管仲,「夷吾」是本名,「仲」是別字,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大臣,輔助齊桓公稱霸。士:獄官。相傳齊國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奪王位,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最終公子糾事敗,與管仲一起逃亡魯國。小白登基,是為齊桓公,他從鮑叔牙口中知道管仲賢能,於是請魯莊公殺死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回齊國。魯莊公於是派管理監獄的官員押送管仲。管仲回國後,被齊桓公封為相國。

(6) 孫叔敖(ngou4〔熬〕áo)舉於海:孫叔敖是從海邊被任用的。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原本隱居於海邊,楚莊王知道他很有才能,便任用他為官。

(7) 百里奚(hai4〔兮〕xī)舉於市:百里奚是從市集裏被贖回並任用為官的。百里奚:春秋時期虞(jyu4〔余〕yú)國大夫,虞國國君被俘虜後,百里奚被送往秦國市集,賣身為奴,後被秦穆公以五張羊皮贖回,並封為宰相,輔助秦穆公稱霸。

(8) 故:所以。是人:這個人。這句的意思是: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的使命降臨到這個人身上。

(9) 苦其心志:磨練他的心志。

(10) 勞其筋骨:勞役他的身體。

(11) 餓其體膚:讓他捱飢抵餓。

(12) 空乏其身:讓他遭受貧困之苦。

(13) 行拂亂其所為:使他所做的事都不順利。

(14) 所以:用來。動:震動。忍:忍受。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些方法都是)用來使他心靈受到震動,從而使他的性格變得堅韌。

(15) 曾:同「增」,增加,提升。這句話的意思是:提升本來沒有的才能,可以理解為發掘潛能。

(16) 恆過:常常犯錯誤。恆:常。過:這裏作動詞用,指犯錯。

(17) 然:這樣。然後能改:這樣以後才能改正。

(18) 困於心:內心有困惑。於:在。

(19) 衡於慮:在思慮中有所不通。衡(waang4〔王盲切〕héng):通「橫」,阻塞,不通,不明白。

(20) 而後作:然後才能有所作為。

(21) 徵於色:表現在臉上。憔悴時,會表現在臉色上。徵:表現。

(22) 發於聲:吟詠歎息的情緒都通過聲音發出來。

(23) 而後喻:這樣其他人才理解他。喻:明白,理解。

(24)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大臣。入:在國內。則:如果。法家:堅持法度的大臣;拂(bat6〔拔〕bì)士:輔佐君王的大臣。拂:通「弼」,輔佐。

(25)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如果沒有勢均力敵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出:在國外。敵國:能與本國相匹敵,勢均力敵的國家。

(26) 國恆亡:國家常常會滅亡。

(27) 然:這樣,指上文說的這些情況。知:明白。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在憂患中掙扎才能生存,在安樂中沉溺容易滅亡。

【解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中的千古名句,它時刻督促後人不能沉溺於安樂而不思進取,也不能因為自己處在困境中就放棄進步,要明白到困境正是對個人的鍛煉,戰勝困難才能取得成功,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都以孟子的這段話來自勉。

孟子先以帝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這六位明君賢臣,說明能成就大業者,必先要經過一番苦難的磨練。除了針對個人論述「生於憂患」的意義,孟子還結合國家存亡的規律,來闡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可堪重任的大臣,沒有對手督促自己進步,常處於安逸之中,就會很容易走向滅亡。

作者通過排比、層遞的手法,舉出歷史典故說明「生於憂患」的意義,進而闡明個人成材和國家興盛都離不開憂患意識的深刻道理。這種面對困境時應有的態度,直到今天仍值得我們思考和踐行。

【文化知識】

古代食器

《魚我所欲也》一文有「一簞食,一豆羹」句,當中的「簞」和「豆」都是古代的食器。

所謂「民以食為天」,我國古代的食器名目繁多。用於烹飪的叫「炊(ceoi1〔吹〕chuī)器」,包括有鼎、鬲(lik6〔力〕lì)、甗(jin5〔以免切〕yǎn)等,有陶製的,也有青銅鑄的。鼎是用來煮肉和盛肉的,分三足和四足,四足的叫「方鼎」;鬲與鼎相似,但足部中空,可以煮肉,也可以煮飯;甗分上、下兩層,中間為有孔隔層,可以用來蒸飯。

用來盛飯菜的,叫做「食器」,包括了簋(gwai2〔鬼〕guǐ)、豆(dau6〔逗〕dòu)、籩(bin1〔邊〕biān)等。簋是一種圓形器皿,兩旁有耳,用青銅、陶、木或竹製成;豆是有蓋的食器,木製的叫「豆」,竹製的叫「籩」。

至於盛酒的有觥(gwang1〔轟〕gōng)、罍(leoi4〔雷〕léi)等,飲酒器通稱為「爵」,細分還有觚(gu1〔孤〕gū)、觶(zi3〔志〕zhì)、觴(soeng1〔商〕shāng)、杯等。

這些器皿大多為古代貴族日常使用,或祭祀時當作禮器使用,不同等級的人所用器具的尺寸、數量都有嚴格規定,不能逾越。

【練習】

(點擊鏈接查看參考答案)

 在《富貴不能淫》一文中,孟子認為在自身和外在兩方面,要怎樣做才可以成為「大丈夫」?

A)自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魚」和「熊掌」所指的本來是甚麼?又比喻為甚麼?

A)「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熊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認為「捨生取義」的精神是否只屬賢人專有呢?

 根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上天考驗古代偉人的最終目的是甚麼?

 分辨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把答案填在括號內。

A)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B)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   )

C)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   )

 在現今的香港社會,還有許多人在做「捨義取生」的事情。請試舉出一例,並說說這些人能否回復其本性。

 在帝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和百里奚當中,你認為哪一位賢人所受的苦難最大?為甚麼?試簡單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