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思考方法(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語句意義的分類

一般來說,「語句」是表達意義的基本單位,「判斷」則是具有「真假」可言的「語句」,但並非所有「語句」都有「真假」可言。例如我們去餐廳吃飯,侍應對我們說「歡迎光臨」,我們便不會質疑這句話是「真」是「假」,因為這句話並沒有「真假」可言,旨在表達禮貌。

另外,問句本身亦沒有「真假」可言,但在語言中卻有特定的功能。其他「語句」如命令、請求和抒發情感的說話也是如此,沒有真假的意義可言,但我們都清楚它們所表達的意思或用法。我們可以說上述這些「語句」具有「非認知」的意義。

至於那些既沒有認知意義、亦沒有非認知意義的「語句」,很多都是用了術語(jargon)或艱深的字眼,來掩飾其毫無意義,並會帶來思考上的混亂。例如藝術言論中經常出現的字眼,便有「後現代」、「解構」和「超越」等等。

為一清眉目,我們可以將「語句」按不同意義進行分類(見後頁)。當然,具「非認知意義」的「語句」不只以下六類,目前的分類方法亦未「窮盡」。

語句意義的分類

我們可以舉例說明「窮盡」這概念:假如只將人類分成「男」和「女」,就不算「窮盡」,因為我們不能把「非男非女」的人如中性人進行分類。換言之,「窮盡」的分類架構意味能將所有「分子」分門別類。

除了「窮盡」這個概念外,我們進行分類時還要注意有否「排斥」,例如上述圖表將語句分成「有意義」和「沒有意義」,就是一個排斥的分類:一個語句若是「有意義」,就不會是「沒有意義」,反之亦然。但是把「有意義」的語句分成「有認知意義」和「有非認知意義」,就沒有互相排斥,因為有些「語句」可以同時具有「認知意義」和「非認知意義」,例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既報告了某些事實狀況,也抒發了某類情感。

了解語句的不同意義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避免產生思考混亂。「偽冒命題」(pseudo-statement)和「空廢命題」(empty statement)便是兩種妨礙清晰思考的常見言辭。

「偽冒命題」是指本身沒有意義或真假值的語句,在特定的語境下卻「冒充」有真假值,例如「這張椅子今天很高興」這兩句話,既不「真」也不「假」,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意義,沒有真假可言。很多存在於哲學和宗教言論中的「偽冒命題」並不容易察覺,例如「存在就是虛無」和「上帝超越時空而存在」這兩句話,我們原則上根本不知道在甚麼情況下這些話是真的,或在甚麼情況下是假的,這些便是「偽冒命題」。

「空廢命題」通常都是「分析真句」(見36頁),卻在特定的語境下「冒充」為事實判斷。假設有一個天氣預告表示「明天會下雨或不會下雨」,這句便是「空廢命題」,因為「明天會下雨或不會下雨」雖然是「真」,但根本不包含「信息內容」。天氣預告的責任就是要預報明天的天氣,應該具有「信息內容」。我們會在下一節「語害批判」中再詳細討論「空廢命題」。

偽語意投射

「有意義」的語句組合成一個新的句子時,不一定都是「有意義」的。

語境亦決定了一句句子是否「有意義」。

很多無意義的說法其實都源於「偽語意投射」。嚴格來說,句子是否有意義,由它所處的脈絡決定。有關「偽語意投射」的分析,請見李天命:《哲道行者》,第115頁(香港:明報出版社,2005年,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