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歲至四歲的閱讀需要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師。據研究顯示,孩子出生後的頭三年是學習的重要階段,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國密蘇里州在1981年成立了一個「父母是良師」的志願計劃,簡稱PAT(Parents as Teachers),目的就是鼓勵父母參與子女的教育任務。結果發現那些與父母一起早期學習的孩子無論在智力、語言發展和社交技能方面都較沒有父母當良師的孩子優勝。
語言是學習的重要工具。且看幼兒怎樣學習運用語言——他們首先留心聽,然後自己學習發音,企圖表達感情和不同的需要。換句話說,嬰兒需要與他人溝通,尤其是照顧他們的父母。語言的學習,又與人際關係的建立有很密切的關係。人與人的親密關係建立在相互的感情上,如果嬰兒每次嘗試和父母溝通,都獲得溫暖、親切、幽默、有趣的回應,嬰兒的語言發展便會加速。因此父母要在子女的嬰兒期和他們玩「語言遊戲」,藉此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
一般父母在餵嬰兒吃奶或哄他們睡覺時,都會抱着他們,把他們搖來搖去,跟他們說話,唱兒歌或是搖籃曲給他們聽,甚至和他們玩簡單的手指腳趾遊戲。這樣的父母,已經在進行着語言的教育工作了。
蘭茜·拉里克博士(Dr. Nancy Narrick)是美國一位兒童閱讀專家,她為父母編寫的一本《給父母的兒童閱讀指南》(Parent's Guide to Children's Reading)被美國父母奉為圭臬。她特別重視父母早期與嬰兒的接觸和溝通。
•父母和嬰兒玩「語言遊戲」,會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
嬰兒的語言訓練
父母與嬰兒的早期接觸和溝通是不容忽視的。很少父母認識到嬰兒出生後頭幾個月的語言經驗對他(她)日後入學的講話、聆聽、閱讀和寫作技巧是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我必須在此強調父母給嬰兒唱催眠曲和唸兒歌的重要性,尤其是給予孩子的安全感和溫馨感是日後難以獲得的。
我初為人母時,四處尋找中國兒歌來唸給兒子聽。可惜怎樣也尋不到一本中國《鵝媽媽》,我只好把小時候媽媽唸給我和弟妹們聽的兒歌從腦海裏翻出來。我記得有《噯姑乖》、《點蟲蟲》、《月光光》、《落大雨》、《排排坐》、《麻雀仔》、《搖搖搖》等廣東兒歌。這些音節鏗鏘、韻律鮮明、世代相傳的民間兒歌,兒子都一一聽進耳朵裏,作出愉快的情緒反應,小嘴還呀呀有聲地在努力嘗試發聲呢!我把《點蟲蟲》、《搖搖搖》、《排排坐》幾首歌配上動作,和兒子一起玩唱,倒也其樂無窮!
嬰兒到了六、七個月,會坐了,父母把他抱在膝上,一起看圖畫書,指着簡單的圖畫認物。這時,父母可以把嬰兒的書和玩具放在一起,讓他覺得書是好玩的東西,對書本產生好感。嬰兒不但會看書,還會把書像玩具一樣的翻過來,轉過去,拉它、撕它、甚至舔它、吃它!這時候布料書便派上用場了。購買布料書時要選擇一些布料柔軟,不含毒素,並且可以洗濯的,才合符安全標準。
•兒歌音節鏗鏘,韻律鮮明,是嬰兒的理想語言啟蒙導師。
認物硬卡書
另一種專為幼兒設計的書是硬卡書。這些書體積小,方便嬰兒的小手把玩,釘裝牢固,不易撕破。硬卡書的作用是給幼兒認物,例如家裏常見的器具用品、動物和人物等。
當幼兒在看圖畫書時,如果他發現熟悉的東西,便會興奮地指出來。如果那幅圖畫是他喜歡的小狗,他便會高興地指着圖畫告訴你:「狗狗,狗狗!」也許他的發音並不正確,但他已在學說話,嘗試和別人溝通了。
《寶寶全接觸・動物》(新雅)
這套看圖認物的硬卡書,在書頁加入了不同質感的物料,讓幼兒感受不冋的觸感。
父母和幼兒一起看圖畫時,最好不停地和他講話,給他多聽的機會。你可以指着圖畫說:「這是什麼動物?是狗,對不對?你看,這是一隻小黃狗,牠的毛是黃色的。旁邊還有一隻大狗呢!大狗是小狗的媽媽,對不對?」你一邊說話一邊拿着幼兒的小指頭分別指着小狗和大狗說:「這是小狗,這是大狗,這是狗寶寶,這是狗媽媽!」父母和幼兒重複這些說話和動作,同時搖晃着身體,幼兒給逗樂了,會格格地笑。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當父母和幼兒一起看圖認物時,要把正確的名稱說給幼兒聽。例如「狗」,便清楚地說「狗」,不能說「汪汪」,否則以後很難改正幼兒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發音也要正確,否則日後不易改正。
•硬卡書是幼兒最佳的早期讀物,透過線條簡單的圖畫,讓幼兒認識他周遭的環境。
一至二歲的幼兒
幼兒一歲以後可以用雙腳站起來走路,他的視野擴大了,他的活動範圍不再限於一個地方。他會爬樓梯、開門關門、拉開抽屜、攀倒桌上的東西,手拿着什麼東西都要放進口裏嘗一嘗。他精力旺盛,有時會變得像個小暴君,蠻橫無理,不合作,易發脾氣,還不時大吵大鬧。這是從嬰兒期過渡至兒童期的現象,就像兒童期過渡至青春期的少年,情緒一樣的不穩定。初學走路的幼兒的語言能力有限,在表達方面不能得心應手,因而有挫敗感,導致他們激烈和易變的情緒反應,而且喜歡說「不」和「我的」。
一至二歲的幼兒會安靜下來看書嗎?這就要看父母給他們看什麼書,使他們對書產生興趣了。父母不要期望一至二歲的幼兒能夠坐半個小時聽你講故事,他們最多只能靜下來十至十五分鐘。除了晚上的睡前故事時間,父母可以把看書時間和白天的活動結合起來。他們特別愛聽和他們自己有關的簡短故事,也喜歡一邊進行一樣活動,一邊聽別人講述這件活動的做法。因此,在和孩子穿衣服、洗澡、購物、坐車、玩雨水時,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兒歌和小故事配合起來,唱或講述給他們聽。
幼兒的閱讀是視覺閱讀,以看圖為主。為一至二歲的幼兒選書,必須選擇體積夠大的圖畫書,裏面的圖畫線條要簡單、清楚和有真實感。故事要簡短,不必有情節,但要合理和不違反邏輯。內容以幼兒熟悉的生活世界為主。這時期的書籍包括認物、人的名稱和簡單字彙等,例如把一天生活裏需用的器物繪畫出來,有點像看圖識字的性質,但目的不在教幼兒認字,而是幫助他們說話。圖畫佔很重要的地位,要選擇圖畫清楚、富幽默感和趣味性的書,才能捉住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他們看。
另一種適合幼兒看的書是故事性較強,敍述一件熟悉的小事件,例如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如上街買東西、到海灘去、和家人一起做的家居活動等。
《幼兒禮貌故事叢書》(新雅)
喜歡接近動物是幼兒的天性,因此他們很喜歡有關動物的書本。向幼兒介紹動物書時,先從他們熟悉的家庭動物開始,漸擴展至農場、動物園,然後馬戲班裏的野獸。
•一至兩歲的幼兒最多只能靜下來十至十五分鐘,線條簡單、清楚和有真實感的圖畫書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兩歲半至三歲的幼兒
這時期的幼兒興趣較為廣泛,他們駕馭語言的能力也較強,也較易明白別人的意思。這時期的幼兒,喜歡簡短有趣、有着重複句子的故事,例如《三隻小豬》和《小波的故事》便是。日常生活故事則喜歡慶祝生日、看醫生、迎接新弟妹、開學的第一天、買東西等。當然還有少不了的睡前故事。
《沒想到幼兒創意圖畫書・下雨了嗎?》(新雅)
重複的句式,孩子容易記憶,容易認字,有助培養語感。
總括來說,父母為一至三歲幼兒選書要注意下面幾個要點:
1.圖畫要清楚易「讀」,圖不能過於擠迫。
2.故事要簡短有趣,能反映幼兒生活的真實世界。
3.給幼兒自己翻閱的書要釘裝牢固,最好是不易撕破的布料書或硬卡書。
4.提供多本雜誌任由幼兒自己翻看和把玩。
5.選擇父母自己也百看不厭的幼兒書。
三、四歲的幼童
嬰兒出生後最初幾年長大得很快。三四歲幼童比起兩歲時不論體能或口語能力都有很大的進步。他們能用語言表達大部分的需要、意見和情緒變化,他們可以不需大人的幫助而能隨心所欲地跑、跳、轉、爬。雖然他們仍不算真正獨立,可是他們拒絕大人給予援手。我的女兒在這個年紀時便什麼都說:「我自己!我自己!」她要自己洗臉、穿衣服、繫鞋帶。她爬上攀架時不許我扶着她,她洗澡時也不要我幫忙。
我們不要小覷三、四歲的小人兒,他們倒是很有主見的。他們渴望獨立,希望勝過大人,拒絕服膺於大人的權威之下,甚至挑戰大人禁止他們做的事情。《大雨嘩啦啦》的小主角便有這種好強反叛的心理。我們應讓孩子宣泄一下情緒,然後引導他們納入正軌。我的兒子四歲時,有次因我責罵他幾句,竟然鄭重其事地告訴我他要離家出走。我大吃一驚,隨即鎮定下來,告訴他媽媽和爸爸會很想念他,問他離家會到哪兒去。誰知他指着飯桌底說:「就在飯桌底下,肚子餓了可以吃桌上的麪包和餅乾!」這就說明無論他們怎樣冀求獨立,仍是需要溫暖的家,就像彼得兔兔經過一番驚險,仍得逃回家,因為家裏有媽媽的愛護。
三、四歲的孩子的生活圈子不再局限於家庭了。他們開始展開社交生活,喜歡結交朋友。使本來只是「我的」,轉變為「你的和我的」,學習與別人分享、妥協和讓步。這時候,他們喜歡聽有關交朋友的故事。他們也會怕黑,害怕樣子恐怖的動物,怕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環境。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針對這個題材的圖畫書和孩子一起閱讀,幫助他們克服恐懼。我有一位朋友的兒子害怕打雷和閃電,當他聽過《大雨嘩啦啦》的故事,知道嘩啦啦不肯洗臉,惹她爸爸雷神生氣,發出吼叫的聲音和揮動着電鞭子,他便不再害怕了。而且每次下雨,他都高高興興地說:「嘩啦啦在洗臉啦!」
•三四歲的幼童渴望獨立,反叛心強,父母可借助有關幼兒心理的圖書,與孩子一起閱讀,引導他們克服這些問題。
這時期的孩子仍不大會分辨真與假、現實與幻想,因此不要給他們看一些可能使他們害怕的圖畫,也不適宜給他們講一些有描寫暴力的童話故事,但是情節簡單而重複的童話故事仍受歡迎,他們特別喜歡聽像《薑餅小人》(The Gingerbread Boy )一類的滑稽惹笑故事。
這時期的孩子還喜歡動物故事。他們認同彼得兔兔的行為,因為牠和普通小孩沒兩樣,一樣的頑皮,不聽話,還差點做了兔子餡餅。可是結局是牠安全地回到溫暖的家,有媽媽的悉心照顧。孩子很需要這種安全感,因此無論故事如何驚險,最終必須有一個完滿的結局。
三、四歲的孩子還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那就是精力充沛,好奇心強烈,他們會一天到晚不停的提出很多問題。我的兒子三、四歲時突然對人體產生了莫大的興趣,打破沙鍋問到底地要我給他解說人體的每一個器官。當他把我問得啞口無言時,我唯有和他一起尋根究底。我給他買了人體掛圖和人體模型,又和他到圖書館借了一大堆有關人體的圖書(對兒子來說大部分是超齡書)回家一起細讀。我認為枯燥無味的,他卻聽得津津有味,直到今天,他仍記得我們母子上人體課的情景,他仍記得人體有多少塊骨頭,他不時會自己解剖蒼蠅、蜜蜂等小昆蟲。由此可見,適當利用圖書滿足孩子好奇心的重要性。因此父母不要忘記給孩子提供知識性的讀物。大自然的現象、動植物的生態都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他們還喜歡認識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和各種交通工具。
為了幫助孩子解決情緒上的問題,應付新事物,適應新環境,一些處境故事便派上用場,例如兄弟姊妹間的妒忌與競爭、死亡的問題、看牙醫、結交新朋友、與長輩的關係等,都能幫助孩子積極面對生活,克服困難。
故事方面,他們喜歡荒誕的情節,誇張和重複的語言。雖然故事情節簡單易明,但必須充滿動作、懸疑與緊張,最後是大團圓結局。
為三、四歲孩子選書時,父母可以先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1.這本書適合我的孩子閱讀嗎?
2.他會明白書中的主題嗎?
3.這本書能滿足他的需要和適合他的興趣嗎?
4.這本書能解答他的問題嗎?
5.這本書會令他害怕嗎?
6.書中文字算是優美嗎?
7.插圖富有趣味嗎?能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嗎?
8.我自己喜歡這本書嗎?我會再讀它嗎?
9.我同意書中所含的教訓或傳達的信息嗎?